生态德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2015-04-10 15:44鲍善冰王璐瑶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生态意识

鲍善冰,王璐瑶

(1.山西大学,山西 太原 030006;2.太原科技大学,山西 太原 030024)

生态德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鲍善冰1,王璐瑶2

(1.山西大学,山西太原030006;2.太原科技大学,山西太原030024)

[摘要]作为一种新的德育范型,生态德育不仅包含了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之间的交往行为和利益关系,更强调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依赖与互动。大学生的生态价值观与生态行为对社会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因为每一名大学生都是消费者和潜在的生产者。在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掌握生态知识,树立生态意识,规范生态行为,从而更好地完成社会化的转变,成为一个生态社会人。

[关键词]生态德育;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生态社会人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4.030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等学校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其形成符合社会所要求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首次提出了“五位一体”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因此,在高校开展生态德育,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必然要求。

生态德育是指:“教育者从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和睦相处和互惠共生的生态观出发,启发、引导受教育者为了人类的长远利益和更好地享用自然、享用生活,自觉养成关心爱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的生态保护意识、思想觉悟和相应的道德文明行为习惯。”[1]在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养成规范的生态行为。

一、建立大学生生态知识体系

从人的基本属性来看,“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统一。正确的生态观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作用。因此,帮助大学生建立系统的生态知识体系是生态德育的第一步,也是影响大学生正确处理自身行为的重要一环。具体来说,通过生态德育的开展,大学生至少可以获得如下四方面的生态知识。

(一)树立正确的生态观

传统伦理学只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建构问题,很少将自然带入伦理学的关注视域,这也是为什么提出应将自然纳入道德关怀对象的环境伦理学出现之初受到质疑的原因。那么,为什么要扩展传统伦理学的对象范围,将动物、植物、微生物,甚至无机自然都涵括在道德领域中呢?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当前生态破坏的严重程度影响了人类正常的生活生产,将为人类子孙后代的生存带来严重的挑战。所以,我们不能再无视自然系统,不能再无所顾忌地对自然肆意索取,而是要正视生态系统稳定、美丽的需要,正视当前生态系统的不完善、被破坏,甚至对人类的无情报复。

高校开展生态德育,可以将当前生态现状通过讲授、课件等方式展示给学生,使其对当下的生态危机形成一个直观的印象。如通过课件展示工业废水、废气及固体废弃物的排放,使大学生认识到一些工业如造纸、机械加工、炼钢、轧钢、铸造、化工等造成的污染直接严重危害了环境。尤其是可以通过运用实证数字,一方面使大学生获得关于我国环境污染现状的认识,另一方面也会使大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二)掌握生态政策

进入新世纪以来,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社会矛盾凸显,我国已经进入了以环境保护来优化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因此,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了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同时也是我国目前最基本的生态政策。

生态政策是保护生态的一道制度屏障。资源相对短缺、环境容量有限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我国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当前,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建设、自然保护与合理利用及开发、生活和生态之间的关系,就需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本前提,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作为开发建设活动的约束条件,严格环境准入,控制人为活动的不利影响。

开展生态德育,就是要通过教育者对生态政策的介绍,帮助大学生了解国家关于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熟悉我国各个生产生活领域中的具体环境保护条例。例如:我国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环境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对这些政策的了解,有助于大学生生态知识体系的完善。

(三)熟习环保知识

高校开展生态德育课程本身就是环保基本知识的传授过程。大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课程学习到基本的环境保护常识。在环保基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就会慢慢培养学生节电、节气的生活习惯,尽量减少生活与工作时所耗费的能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过上舒适的低碳生活。

(四)养成环境伦理

较之生态政策与环保知识,当前大学生最缺乏的是环境伦理发展历史知识,所以环境伦理发展历史知识的普及对大学生尤为迫切。在西方,从18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的以爱默生和梭罗为代表(包括以约翰·缪尔为代表的保存主义和以吉福德·平肖为代表的保全主义的论争)的早期环境保护运动开始,到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蕾切尔·卡逊的《寂静的春天》、罗马俱乐部的《增长的极限》等一批关于环境问题的绿色经典著作的问世,再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以彼特·辛格、克里斯托弗·斯通、阿伦·奈斯、霍尔姆斯·罗尔斯顿等一批环境伦理学大家的出现,西方环境伦理学研究逐步深化。在我国,环境伦理学的研究虽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的生态学、环境哲学以及自然辩证法研究开始,到20世纪90年代才有所发展,但发展迅速,目前已经有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因此,教育者在充分掌握这些环境伦理思想的基础上,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环境伦理大家生态思想的介绍,使大学生明白就生态环境而言,如何为善、什么是恶,从而有意识地弃恶而扬善。

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在生态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一方面可以获得对生态规律的真理性认识,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对自然的价值偏好、道德意向,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获得生态意识。

(一)培养大学生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的道德情感

所谓的道德情感,简言之就是主体对道德对象的喜爱或厌恶之情。如果主体喜爱某对象,就会倾其全力保护它,想方设法地使其存在下去;而如果主体厌恶某对象,就会千方百计地破坏它,使其失去存在下去的条件而消失。“道德主体的任何道德活动都伴随着一定的道德情感。”如“自然保护之父” 约翰·缪尔对约塞密蒂之喜爱。缪尔本性好到自然中去探险,为此其足迹几乎遍布全世界,但当其被约塞密蒂之自然景色“迷住”后就再也离不开这个地方——他定居下来并为保护约塞密蒂的自然景色而在美国发起了声势浩荡的国家公园运动。在他的努力下,约塞密蒂在1891年被批准为国家公园,从而使其自然景色完整地保存下来。相反,如果仅仅将自然视为人类获取物质财富的手段,就会为了感性之经济需求而乱砍滥伐,肆无忌惮地向自然索取。由此可见,不同的道德情感会造成主体对于客体的不同态度,会导致主体以不同的精神状态去从事各种不同的道德活动,自然也会产生不同的客观效果。所以,培养大学生对自然的热爱之情与敬畏之感,是大学生生态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生态德育能够从大学生自身情感上建立起与自然的共鸣,形成与自然亲近、相融的价值观念。

(二)培养大学生对生态知识的反思意识

在意识的反思过程中,人们可以深化对所获知识的认识,将所获知识内化为自身的观念意识,从而指导人们的行为。生态反思意识的培养,是高校生态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教育者不仅要充分重视,还应善于运用。例如:西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佩珀曾指出:“可持续的、生态健康的资本主义发展是一个措辞矛盾。”教育者不仅要告知学生佩珀的确如是说过,而且要引导学生分析佩珀所言:这个措辞矛盾是修饰语与被修饰词之间的矛盾。被修饰词是“资本主义发展”,修饰词为“可持续的生态健康的”。佩珀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可持续的生态健康的发展是不可能的。因为,工业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其内在的资本扩张逻辑与外在的竞争角逐逻辑,使得其为了发展会不惜一切代价,贪得无厌的本性也会使其想方设法去获取利润,而不会去顾及生态的健康,社会的持续。资本为了利润,无所顾忌,更不要说生态的破坏了。所以,在佩珀看来,资本主义是无法保证生态健康与可持续发展的。因此,把二者放在一起就是一个措辞矛盾。而且,我们在分析佩珀所言的基础上,也应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反思: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与资本主义发展是矛盾的,那么,生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是否也存在矛盾?如果没有矛盾,是因为什么?如果有矛盾,这个矛盾是否可以解决?如何解决?这样,在意识反思过程中,学生就会将所获的生态知识内化为生态意识,指导其为保护自然而鼓与呼。

三、帮助大学生规范自身的生态行为

生态知识的传授和生态意识的树立仅仅是对大学生观念的一种改变,而一种观念一旦形成,如果不能很好地指导实践就必然失去其终极目标。因此,生态德育的第三个环节就是要帮助大学生在获得生态知识、树立生态意识的基础上采取良好的生态行为。这种行为包括生态的生活方式和生态的生产方式两类。

(一)生态的生活方式

在获取了生态知识,确立了生态意识后,大学生将充分了解到环保生活的内涵,并在这一内涵的基础上优化自身的生活方式,由外在的生态行为转变为自为的生态行为,从而自觉主动地选择生态的生活方式保护生态环境。

大学生应理性地消费。大学生的消费心理还不太成熟,对于消费的理性意识没有完全确立,容易在消费广告的刺激下,盲目购买,甚至炫耀消费。一些大学生不再将勤奋好学、积极向上作为一个大学生是否优秀的衡量标准,也不能在学习和参与校、系集体活动中找到快乐与幸福,而将是否在数量和质量上拥有超出他人的消费品作为是否优秀的标准,将自己的快乐和幸福寄托在商品消费中。这种消费方式不仅造成大学生经济状况的紧张,同时也会带来资源的浪费,而这种浪费也必然导致环境的破坏与生态的失衡,必须予以修正。生态德育通过渗透生态的消费观、可持续的消费观以及适度消费观,使大学生不仅认识到符合生态规律的消费有益于消费者的健康、有利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而且能够使大学生在生活中身体力行,在消费过程中践行生态的生活方式。

(二)生态的生产行为

每一名大学生都是潜在的生产者,他们在大学生活结束之后,除了一部分学生继续深造外,大多数学生都会进入社会的各个领域从事生产。作为社会生产中最具有知识和能力的主体,其生产方式会对社会产生最为直接的影响。

在生态德育的开展过程中,培养大学生生态的生产行为是非常重要的。在大学里,各种各样的实践环节,都是培养大学生生态生产方式的重要途径。因此,在检验其理论知识的应用时,让其身临其境地体验工业生产的不合理行为对环境的污染,体验不道德的生产行为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并使其充分意识到非生态的生产行为对社会产生的严重后果,对其生态生产行为的塑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大学生建立起生产的生态规范,从而在走向社会之后,更加关注生产方式,以生态的而非破坏的生产方式进行生产。

综上所述,生态知识、生态意识、生态行为并非孤立的三个断点,而是彼此相联系的有机整体。生态知识是生态意识与生态行为的前提基础,生态意识是生态知识逐渐内化与升华的过程,而生态行为是生态意识的外化表现。在生态德育中,教育者只有系统地将这三个目标结合起来,而受教育者则通过系统的学习与实践,获得生态知识、树立生态意识、在实践中产生生态行为,从而真正成为一个生态社会人。

[参考文献]

[1] 刘惊铎,王磊.生态德育及其跨世纪意义.教育评论,1998(5):36-37.

[2] 魏英敏,王泽应.新伦理学教程 .2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366.

[3] 杨通进,高予远.现代文明的生态转向.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399.

[收稿日期]2015-01-28

[作者简介]鲍善冰(1957-),男,山西应县人,山西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4-0112-03

王璐瑶(1989- ),女,山西太原人,太原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生态意识
林清玄散文中的生态意识分析
加强大学生生态道德教育推进绿色发展
人对自然的暴力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
宫崎骏动画电影中的生态意识研究
《白噪音》小说中的生态意识分析
论壮族山歌的生态意蕴与民族经济发展
从生态意识视角探讨我国女性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