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态意识视角探讨我国女性文学

2016-05-09 14:17梁华凝
青年文学家 2015年30期
关键词:女性文学生态意识生态女性主义

摘  要:生态意识是目前发展最为迅猛的一种新兴的文学意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是女性文学与生态意识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文学形式。生态意识的出现和推广,大大促进了全球女性文学的发展,也将我国女性文学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使我国女性文学呈现出一种新的景观,诠释了我国女性文学创作新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生态意识;生态女性主义;女性文学

作者简介:梁华凝(1971-),女,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编辑部副编审,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和编辑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5)-30-0-02

引言:

目前,我国女性文学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这一成就的关键在于生态意识的出现。生态意识作为近年来新兴的一种文学意识有着较猛的发展势头,它的出现有其历史必然性,是历史文化、生态危机共同要求和塑造的一种新兴文学意识。生态意识在女性文学的创作中展示了其独特性并得到迅速的推广和发展。作为一种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的文学意识,生态意识彰显了其蓬勃的生命力。同时,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也为以后的女性文学昭示了新的发展趋势。

一、生态女性主义

从定义上看,生态女性主义主要包含两层意义,即女性的生态主义和生态的女性主义。一方面主要指生态批评借鉴了女性解放运动的思想,从女性主义运动中获取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表现了女性主义充分吸收了生态意识的理论,从生态主义中获取了足够的相关理论。

1974年,法国女性主义学者弗朗索瓦·德·欧本纳首次提出生态女性主义这一理念,这一术语的产生加强了全球女性追求自身权利的意识,促使全球重视女性在社会和自然界中的价值。生态女性主义为当时的女性解放运动提供了理论基础,促进了当时女性运动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随着生态意识的潜入,它深入到全球文学界,从而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态女性主义主要是对生态问题的探讨和对人类生存环境的关心,这一主旨使得生态意识充满了蓬勃的生命力。生态女性主义站在生态文化的高度,充分突显出女性在社会和自然生态中的价值,主要强调男女地位的平等和互相协作。

生态女性主义者认为:是父权体系的思维模式和文化导致了生态危机的出现。因此,为了保证生态的稳定和平衡、促进人类的和谐发展,必须打破传统的父权体系,让女性得到解放,提高女性的地位。顺应这样的要求,生态意识便也随之产生,并逐渐深入到文学界。生态女性主义将妇女解放运动和保护生态平衡相结合,重点强调女性和自然生态之间的联系,极力争取男女地位的平等和保护生态环境,其主要目的是改善人类和自然界以及男女间的关系。生态女性主义为生态意识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是生态意识能够在我国女性文学中得到良好发展的前提条件。

二、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发展背景

很长时期以来,男女地位的不平等是较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之一。男女两性、人和自然间的和谐发展开始备受关注。只有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达成一个平衡稳定的状态,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生态女性主义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真正深入到文学领域。生态女性主义文学是保护生态平衡和女性解放运动相结合所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学,它的出现最初主要是为了帮助女性争取与男性平等的社会权利,其文学意识是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发展起来的。女性和自然间有着亲密的联系,20世纪60年代,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的危机都在日益上升,很多新兴学科都相继出现在社会科学领域,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就是当时最典型的一门学科。生态意识是顺应女性和自然间的和谐而产生的一种文学意识。随着妇女解放运动的逐渐壮大和生态不平衡的危害逐渐增加,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出现就有了其历史必然性,是一种来自于女性和生态的呼唤。以维护生态稳定和解决生态危机为根本目的,为建立和谐平衡的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生态女性主义文学应运而生,从而促进了社会和文学的快速和谐发展。

三、生态意识对我国女性文学的推动作用

1.奠定了女性文学的发展基础

20世纪70年代,妇女为了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导致妇女解放活动频繁。女性解放活动的展开,一方面加强了妇女维护自身权利的意识,另一方面也使得社会生态陷入危机。社会生态失去原有的平衡与和谐,因此阻碍了社会的进步。作为一种新生的文学意识,生态意识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生态的和谐发展,有利于男女两性地位的平等,也奠定了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基础,推动了我国女性文学的进步。

2.丰富了我国女性文学的内容

我国女性文学最初于“五四”时期得到良好发展,当时秋瑾是女性文学的代表人物,她的文学创建为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奠定了稳定的基础。随着生态意识逐渐深入至我国文学领域,我国女性文学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文学界的地位也随之日益上升。生态女性主义文学主要提倡推翻父权体制,维护女性在社会中的权利和地位。基于新生的文学意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逐渐着眼于现实,向文学界昭示了女性文学界的新走向。生态意识的独特性和现实性,使得我国的女性文学有了更深层次的创作内容和理念,也使女性文学创作有了更现实的社会意义,从而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女性文学的发展。

在当前的中国女性作家群中,不乏一些富有历史使命感的写作智者,她们将女性作为主体置于文本当中,在困苦或悲情的故事背景之中,书写着专属于女性的历史,将女性文学之于整个文学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如铁凝、王安忆、张洁、池莉、张抗抗等女性作家,将她们对于呼唤两性平等以及对于生活的感悟和思考流于笔端,书写着属于她们自己的独特的写作维度和作家个体的鲜活个性。在她们的写作过程中,不仅只是帮助在男权文化之中的“受困”女性发声,同时她们也从多个角度和维度,站在男性的角度去解读女性在整个大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女性意识的局限性,例如王安忆的《长恨歌》一笔带出了一个女人的四十年的情感纠葛,情节跌宕起伏之中,又处处哀婉动人。从根本上讲《长恨歌》讲的是关于一个女人的故事,关于上海这座纸醉金迷的大都市中的一个小女人王琦瑶和几个男人的只有过程而没有结果的情爱故事,从一个小市民的角度展现了上海滩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沧桑巨变,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在相对主流的男性文化的视野之中审视了这样的一些为了情与爱,痴狂、躁动、幻灭的上海女性形象,王安忆不仅从女性的角度出发去审视她们眼中的男性,同时也在悲情的故事之中,从男性的角度反观了女性在自己所为的“独立人格”之下的局限性,这样的双重审视不仅丰富了整部作品的内涵,同时王安忆也在整个文学历史的长河之中,对于女性的传统母题——成长、生存、爱情和精神等等书写着属于自己的痕迹,不断丰富着我国女性文学的内容。

除此之外,铁凝的《大浴女》《棉花垛》《玫瑰门》《麦秸垛》等作品,同样以女性为主体,但同时又不乏以男性视角作为视角对于女性进行审视,她将整个政治和社会文化因素为写作语境,将女性置于其中,叙述着女性的心灵和身体在这样的环境当中,不断要求成长的努力和无法挣脱现实遮蔽的局限与无奈。

四、我国女性文学的特征

1.以促进生态平衡为写作目的

社会的良好发展离不开生态的平衡,平衡的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保证。20世纪60年代,全球的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都陷入困境,男女两性之间的矛盾和自然界危机的加剧都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为了解决两种矛盾、促进社会进步,生态意识应运而生。由于生态意识的出现和渗入,在我国女性文学作品中兴起了以促进生态平衡为写作目的的文学理念,它旨在通过写作的方式来解决男女两性间的矛盾和减轻自然界的危机,通过文学作品将女性要提升自身的社会地位、实现真正的自我价值的观点表达出来,以引起社会的共鸣。通过文字书写警示自然界的显性的和隐性的生态危机,以期引起对自然生态平衡的重视。

2.以生态问题为内容主体

男女地位的不平等问题一直是较为严重的社会生态问题,在受封建思想侵害较为严重的我国这一矛盾更加严重和突出。20世纪的女性便开始要求维护自身的地位和权力,主张推翻父权体制,建立男女两性平等的社会地位,这些内容自然进入了我国女性文学作品中。因此,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的内容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对社会生活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也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由于女性文学是文学中分离出的一部分,造成了男女两性文学的差别。生态意识作为我国女性文学的指向标,为我国的女性文学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赋予了女性文学积极的现实意义。我国女性文学通过文学创作的方式强烈抵制社会上的性别歧视的思想,提倡尊重女性的社会权利。自然生态失衡的后果已不是危言耸听,女性文学作品通过独特的文学形式使严重的社会问题得以彰显,以求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生态问题为内容主体,以维护生态平衡为宗旨的文学意识贯穿和深入到我国女性文学中,将女性文学提升至更高层次,使我国女性文学呈现一种现代的景象。

结语:

生态意识是以生态女性主义为理论基础而新生的一种文学意识,它的出现具有历史必然性,是顺应了社会和自然生态的要求而产生的。生态意识的深入促进了全球女性文学的迅速发展,也丰富了我国女性文学的创作内容,强化了社会生态和自然生态必须和谐发展的理念,更很好地诠释了我国女性文学创作新的发展趋势。我国的女性作家在创作的过程当中,始终在为两性的平等发声,对于男权文化的质疑与批判的过程当中,不断地书写着关于各个时期的女性的生存境遇与精神世界,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女性文学无法脱离市场经济而独立存在,无法避免地使女性文学成为了另一种时尚消费产物,无法脱离日益凶猛的欲望狂欢的写作语境,但我国女性文学始终蕴含着自身的“生态意识”,在男性文化与女性文化的交错和辩驳之中,始终拥有自己的独特姿态,这让我国的文学有了更多元化的发展和写作姿态,同时也拥有了别样的精神气象。

参考文献:

[1]金莉.生态女权主义[J].外国文学,2004(5).

[2]禹建湘.中国当代女性主义文学面临的困惑[J].湖南社会科学,2002(4).

[3]罗婷,谢鹏.生态女性主义与文学批评[J].求索,2004(4).

[4]赵媛媛,王子彦.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述评[J].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5).

猜你喜欢
女性文学生态意识生态女性主义
人对自然的暴力
明清时代女性文学的发展
解析小说《白鲸》的生态意识和德性伦理
莱辛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解读
基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红字》解读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的生态意识渗透
《疯狂动物城》的生态女性主义解析
生态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理智与情感》
如何提升公民生态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