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梁漱溟之“九天九地”公案

2016-01-05 06:06贺文乐朱志伟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公案梁漱溟知识分子

贺文乐,朱志伟

(1.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2.山西师范大学 现代文理学院,山西 临汾 041004)

试析梁漱溟之“九天九地”公案

贺文乐1,朱志伟2

(1.山西师范大学 历史学院,山西临汾041004;2.山西师范大学 现代文理学院,山西临汾041004)

[摘要]1953年梁漱溟“九天九地”说无意间引发一桩公案,激化了毛泽东与他之间沉积已久的矛盾。此案集中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独立思维与中国共产党及新政府政治战略理念难以相容的历史事实。文章以这桩公案的发展脉络为基本线索,试图通过梳理公案背后的历史渊源与现实局势之间微妙的反差,进而探讨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实际地位形成的深层次原因。

[关键词]梁漱溟;“九天九地”公案;知识分子;地位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4.005

相交相知数十载,一桩公案了缘结。1953年,正值新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之际,在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上,梁漱溟与毛泽东这两个相交几十年的好友因各持己见,拍案而起,造就了一桩公案。

一、公案之发生

1953年9月8日,政协全国委员会第49次常务委员会扩大会议在北京举行,梁漱溟应邀出席。当天,政务院总理周恩来作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报告。9日上午,周恩来召集政协代表们分小组进行讨论,梁漱溟发言并表示赞同周的报告。9日下午,在各小组发表完意见后,周让梁于次日作个人发言。然而,10日下午外地代表发言者甚众,大会会期被延长一天。11日下午,梁漱溟在大会上发言,对发展重工业、轻工业、私营工商业、农业等问题提出了几点建议,并重点就农民问题指出:“过去中国将近三十年的革命中,中共都是依靠农民而以乡村为根据地的。但自进入城市之后,工作重点转移于城市,从农民成长起来的干部亦都转入城市,乡村便不免空虚。特别是近几年来,城里的工人生活提高得快,而乡村的农民生活却依然很苦,所以各地乡下人都往城里(包括北京)跑,城里不能容,又赶他们回去,形成矛盾。有人说,如今工人的生活在九天,农民的生活在九地,有‘九天九地’之差,这话值得引起注意。我们的建国运动如果忽略或遗漏了中国人民的大多数——农民,那是不相宜的。尤其中共之成为领导党,主要亦在过去依靠了农民,今天要是忽略了他们,人家会说你们进了城,嫌弃他们了。这一问题,望政府重视。”22其实,梁漱溟的讲话意在指出政府工作存在的问题,即将工作重点放在城市建设而较少关注乡村,致使工人和农民的生活差距扩大。这本来是当时党和国家经济建设战略之使然,是一个客观存在的问题。尽管如此,梁的这次讲话还是招致了一场灾难。

梁发言的次日,毛泽东在中央人民政府扩大会议上即席讲话:“有人不同意我们的总路线,认为农民生活太苦,要求照顾农民。这大概是孔孟之徒施仁政的意思吧。然须知有大仁政、小仁政者。照顾农民是小仁政,发展重工业,打美帝是大仁政。施小仁政而不施大仁政,便是帮助了美国人。有人竟班门弄斧,似乎我们共产党搞了几十年农民运动,还不了解农民!笑话!我们今天政权的基础,工人农民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这一基础是不容分裂,不容破坏的!”22-23由此观之,梁的讲话彻底激怒了毛,也就是说后者认为前者有意破坏和挑拨中共与农民之间的关系。随后,毛泽东在大会上多次不点名地批判梁漱溟,而梁则不服气。9月18日下午,梁在大会现场与毛争论,要求毛给予其充分时间将事实解释清楚,甚至与毛有了“雅量之争”。两人僵持不已,最后大会以举手表决方式迫梁下台而宣告结束。

1953年的这次争论之后,梁漱溟一直处于被冷落与被批判的位置。从表面来看,这是一场因当事人误解对方意见所引发的争吵。但事实未必如此,答案远远没有这么简单。

二、公案之缘起

前述梁漱溟的讲话只是激化了他与毛泽东之间的矛盾,事实上二人的矛盾由来已久。早在1938年梁漱溟第一次飞赴延安与毛泽东会面谈话时,两人的分歧就已“崭露头角”。当时矛盾的分歧在于中国道路的抉择。毛泽东认为,中国必须走暴力革命道路,因为世界无产阶级的斗争具有共同性、一般性。而梁却认为中国一定要走改良道路,理由是中国社会阶级不鲜明,斗争具有特殊性。两人此时虽有分歧,但谈话气氛十分融洽。此时的毛泽东和蔼大度,给梁漱溟留下了很好的印象。1946年抗战已经胜利,国共已和谈且召开了政协会议,但梁觉得内战随时都有可能发生。梁此时早已有自己的主张,但国民党方面忙于内战准备而无暇顾及他,因此梁又将目光转向了中共,决定第二次飞赴延安。这次毛泽东与中共10位领导人听了梁的想法,但很少有人发表看法,梁滞留了几日后即归。面对内战一触即发的时局,梁急于调和两党关系以避免发生内战,遂起草了一份折中方案,分别发给了国民党、美国和中共三方。由于事先未与中共方面协商,结果引起后者的强烈不满且被认为是失信。梁随之意识到“好心办了坏事”,并就此隐退,提出“只言论,不行动”。在国共胜败已成定局的1949年1、2月期间,梁接受《大公报》采访并发表文章指出:国民党要承担内战的主要责任,但共产党也要承担一些责任,同时告诫后者不要继续使用武力,认为武力“当然也能统一全国,但很难真正稳定,即统一不可能长久”。虽然这一观点依然忽略暴力革命的必要性,但其中所述“武力”与“民主”之必然关联,内涵深邃且为日后之史实所见证。换言之,革命果实的维护或政权的稳固有赖于民主而非武力。

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与社会贤达齐聚北京共商国是,梁以四川尚未解放之由推脱。为避免发生误会,后来他致信毛泽东、周恩来,指出:“溟今此信,一则陈明今日,公等在政治上所为号召如新政协等,漱不来参加,乞予原谅。再则陈明今后数年内漱对国事将守定‘只发言不行动,只是个人不再组织’之原则。”然而,1949年12月,梁漱溟却对其职务表示接受,并于次年到达北京。梁此时为何入京?笔者认为有如下几个原因:第一,中共多次不断派人向梁示好,请求出山;第二,梁虽然过着半隐生活,自称主攻研究,但并非甘于政治上的寂寞,他还有投身社会主义建设的热情;第三,时局稳定,民心向党;最后,此举也与好友的“劝告”有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多次与梁漱溟谈话。内容大致如下。

问:梁先生对于国事有何看法?

答:得天下易而治天下难。

问:梁先生这次到北京可以参加我们政府的工作了吧?

答:像我这样的人还是放在政府外面比较好些。

问:梁先生对于土改以及四川地区的视察有何感想?

答:对于土改,我觉得很必要及时,满足了农民多年的愿望,但是有些政策执行的不好,逼得地主没出路,有自杀的情况。四川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很好,政策很实用,当地很稳定。

问:梁先生对于抗美援朝有何看法?

答:新中国刚刚建立,卷入朝战与美直面冲突,后果怎样?我对此感到疑虑。

这些谈话突出反映了梁的一些政见。尽管梁以大局为重,在一定程度上表示拥护新政府的大政方针如土改、抗美援朝,但也保留了个人的意见,注意到这些政策的后果。这些意见的背后更多体现出他与毛之间关系裂痕的持续扩大。

综前所述,新中国成立前后毛与梁之间诸多分歧铸就了1953年的这桩公案,该年大会争吵仅是一个导火索。问题在于为何到了1953年二人矛盾才彻底激化?笔者认为,抗战时期两人分歧虽然较大,但毛并未大怒,而是心平气静地听梁论述。为何如此?第一,国家尚未统一,当务之急在于如何取得战争的胜利,至于选择走何种道路,谈之尚早。第二,国民党为执政党,实力强大,共产党虽有置身之地但毕竟有些弱小,需要中间派的支持。抗战胜利后梁第二次飞赴延安,毛泽东等人虽然听了他的建议,但自始至终没有发言表态。显然,此时,自身仍抱有调和国共两党走和平道路的梁漱溟并未完全看清时局。实际上,是时国共合作的基础已消失,合作有名无实,而一心想促成国共联合的中间派已难以适应时局的变化。因为中共早已有了建国之策,所以任梁提出建议而不进行表态。尤其是1946年折中方案起草之时正值国民党大举进攻共产党领导的各解放区之时。当时中共认为自己在和平统一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这份草案被中共认为是继续损害中共利益。因此,直接引起了中共对梁的不满,甚至猜疑梁是否真心且有意偏袒国民党一方。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邀请梁漱溟吃饭与谈话,咨询有关国家、政府事宜的见解,积极劝其参加政府工作。但梁对此却婉言拒绝,且提出一些批判意见。梁之所为大大加深了他与毛泽东之间的裂痕,也为1953年的公案埋下了伏笔。

三、公案背后

为了进一步窥测公案之隐情,有必要对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的态度变化做一分析。以郭沫若、冯友兰、陈寅恪、梁漱溟为例。

人名郭沫若冯友兰陈寅恪梁漱溟新中国成立后的行动自觉交心,推翻自己多年的观点;决心学习马列主义,并多次检讨自己的过去;决心跟党走,服从党的领导主动写信给毛泽东,承认过去研究的哲学是封建主义的;要好好学习马列主义,自我否定,多次检讨不信奉马列主义,不学习政治理论;将毛泽东、刘少奇的批示视为挡箭牌;不满于中央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的批判婉拒政府的好意邀请,对于政府工作不积极且大多提出一些批评意见;政治上服从,但思想观念却与马列主义相左,不予苟同在政府中的职位社科院科学部主任、历史研究所第一所长、中国文联主席、政协副主席社科院科学部委员、中国哲学史组组长社科院委员、文史馆副馆长、第三届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政协委员新中国成立后的处境虽受批判,但受保过关,相安无事,步步高升虽受批判,但受保过关,“文革”时曾兼任“梁效”(系“两校”之谐音,指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写作组顾问新中国成立初处境较好,“文革”时受迫害而死新中国成立初处境较好;1953年“九天九地”公案后一直受到批判;在“批林批孔”运动中因积极为孔子辩护而遭迫害,后得到平反

资料来源:陆键东:《陈寅恪的最后20年》,北京:三联书店1995年版,第102页;敬文东:《郭沫若的最后29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44页;田文军:《冯友兰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第255页;(美)艾恺,著,郑大华,译:《梁漱溟传》,长沙:湖南出版社1988年版,第332页。

从以上分析不难发现,新中国成立后知识分子对新政府的态度及实际境遇不尽相同。自身性格与人生际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知识分子对新政府的态度。

首先,经历整风的知识分子绝大多数接受马列主义指导,积极地为党服务,服从党的领导,有的还加入中国共产党。其次,曾生活于国统区的知识分子则积极进行自我检讨,向党交心,推翻自己多年的观念,向党保证积极学习马列主义,服从党的领导。如郭沫若在国民革命时期就参加了共产党,后因种种原因脱党。新中国成立之初,积极参加全国政协,筹建新中国,并作为代表登台讲话:毛泽东领导的人民武力,使中国人民翻了身,使我郭沫若也翻了一个身,我真是感激不尽……代表各民主党派在天安门城楼上向毛主席献旗,表示愿意紧紧围绕在毛主席周围。在此后创作的作品中,积极歌颂伟大的党和毛主席。冯友兰在1949年下半年就开始从思想上进行自我批判,承认自己过去的哲学都是封建哲学,是为国民党服务的,现在要好好学习马克思主义,重新写作哲学史。他的检讨得到了毛泽东的肯定,随后职务高升待遇恢复。最后,那些比较有名的老知识分子在新中国成立后则坚持学术与政治分开。如陈寅恪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坚决不信仰马列主义,不积极自我检讨,对于中共的好言相劝不为所动。梁漱溟亦提出“政治服从,思想不予苟同”,即使检讨了也被认为是不够深刻且避重就轻。梁参加了政府工作,但一般不怎么积极,只能说是“政治服从,思想自由”。梁一直认为自己应该是一个中间角色,不依靠于哪一个党,自认为自己所作出的努力,是为了整个国家,而不是哪一个党,且大多提出一些批评之语,对新政府抱有观看的态度。

那么,中共对于这些不同出身的知识分子持有什么态度呢?

一般而言,新中国成立后中共对于知识分子的政策是“团结、教育、改造”。1956年,将“改造”改为“使用和培养”。具体措施有:在政府部门安排职务,要求积极参加政府工作,表态发言并且用约谈的方式,积极劝勉。与此同时,要求知识分子进行自我批判,检讨自己的过失,然后集体进行马列主义学习。上述第一类知识分子,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在此不多赘述。对于第二类知识分子,中共大多是以政府高职务回报,且待遇较好,在以后的运动中虽受冲击,但大多保护过关。笔者拟着重论述陈寅恪、梁漱溟等老知识分子。他们恰恰是最使中共高层为难的,因为他们人名望高,影响力大,且态度上一般是“不识时务”甚至“顽固不化”。新中国成立后,他们大多数不情愿接受或拒绝接受马列主义,强调政治与学术研究不挂钩,对于政府的好言相劝,大多数以婉言拒绝保持自身与政府的距离。鉴于此,中共依然将其列为政协委员且待遇不减。但在随后的学术批判与政治运动中,大多数被批或斗。笔者认为,新政府如此做的原因在于:老知识分子资历高名气大,影响范围广。若老知识分子服从党的领导,就可以影响全国的知识分子,使之为党服务;若他们不愿服从,就会影响“一大片”,因此必须消除其影响、肃清其“流毒”。

另外,性格决定命运。梁漱溟的个性决定了其后的政治前途。这一点可以以他的生平印证。梁是中国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爱国民主人士。新中国成立前,他曾投身于乡村建设运动、积极协调国共两党关系,为祖国的统一做出了重要贡献。新中国成立后,他被补选为政协委员。梁崇儒研佛,被人们称为中国“最后的一个大儒”。但是他个性极强,自小就“自命不凡”,露出不可一世的一面。梁对于自己“承天命”是深信不疑的。他认为,他的一生就是为拯救国家而奋斗的。因此,他积极进行乡村建设运动,把目光投在了中国最普通的农民身上。重视乡村的建设,这一点跟毛泽东十分相似,但两人对如何建设的看法是不同的。梁主张用教育的办法推动村民进行改革,毛泽东则主张通过阶级分析与革命斗争来进行。历史证明,毛泽东通过武装斗争建立了新中国,粱在以后的日子里也承认了这一点。但毛泽东也没有明说,只是在新中国成立后让梁去山东、河南视察。毛泽东为何这么做呢?一方面,梁在山东搞过乡村建设活动;另一方面,也是想让梁看一看新中国成立初农民在土地改革推动下劳动积极性提高的现实。这一举措,实际上是在无形之中反驳了梁的改良主义道路。然而,新中国成立后梁一直将自身置于政府之外,其高傲神气的态度好像是在监督政府工作,对于毛泽东的多次好意劝勉却还之以婉言拒绝,无视权威。加之个性太强,不甘屈辱,以至于在1953年那场风波中,他与毛泽东相视对峙,致使后者失去颜面。梁执意以为其与毛泽东有着几十年的朋友关系,就可以“口出狂言”,却未曾想到此举竟然酿成大祸。

梁一直认为,中国社会应该走改良道路,与中共的思想相左。尽管如此,梁还是在政治上接受了中共,即“政治服从,思想自由”。梁为人正直,看不惯虚假,有意见及时提出。由于梁先前对于政府工作的参与不是很积极且大多提出一些批评意见,令毛泽东很是失望。当时国家还刚刚稳定,各界尤其是其他党派对于新政府的态度不一,毛泽东借批判梁以警戒其他知识分子,同时也让梁深刻反省自己不当的言论和“反动的思想”。这也是公案发生的又一主要原因。

对于新中国成立后的知识分子而言,其自身并没有独立的政治地位与社会地位。在历史的大潮大浪中,他们的命运随多次政治运动而浮沉,却又因自身具有相对独立的思维而不苟合他人。这种受政治环境左右的现实境遇让他们身不由己,但是个人的性格又起着“抗拒”作用。因此,他们的命运也大不相同。

[参考文献]

[1] 汪东林.梁漱溟与毛泽东.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9.

[2] 马勇.梁漱溟评传.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2:364-365.

[3] 梁培恕.中国最后一个大儒——记父亲梁漱溟.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2011:244.

[4] 刘克敌.梁漱溟的最后39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41-42,49-50,43.

[5] 敬文东.郭沫若的最后二十九年.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31.

[6] 田文军.冯友兰传.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227-228.

A Study on Case of "Empyrean and Bottom" Involving Liang Shuming

He Wenle1,Zhu Zhiwei2

(1.HistorySchoolof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4,China;

2.ShanxiNormalUniversityofModernArtsandScience,Linfen041004,China)

[收稿日期]2014-12-11

[作者简介]贺文乐(1983-),男,山西偏关人,山西师范大学讲师,历史学博士。研究方向:中国近代社会经济史、中共党史。

[中图分类号]K27;D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4-0019-04

猜你喜欢
公案梁漱溟知识分子
梁漱溟的“力性”人生观
中国公案小说
梁漱溟论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的结合
歪写数学史:绝代双骄和数学史上最大公案
近代出版人:传统知识分子与有机知识分子
复兴之路与中国知识分子的抉择
知识分子精神内涵的演变——基于西方几种主要知识分子理论的分析
梁漱溟思想中的多元性与混杂性
1930年代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眼中的中共——以《再生》为例的分析
梁漱溟的直觉思想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