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关爱教育的群众性实践路径探析*

2015-04-10 15:44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群众性情感大学生

王 玮

(鞍山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辽宁 鞍山 114007)

“关爱教育”是以情感因素为办学理念的人本教育。高校德育的首要任务是“造就一个和谐的人”,不但要传授他们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教会他们关爱他人。以关爱为视角,对大学生进行德育,并合理借鉴群众路线的价值理念与实践路径,是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重要手段。

一、大学生关爱教育的现实意义

关爱教育是在全球化教育的时代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题为《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的报告,提出21世纪教育的主题是“关心”,引起了国内学者的普遍重视,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对关爱教育展开了不同角度和层面的研究。关爱教育作为一种教育理念,在学校教育、管理实践中,以关怀为价值取向,以关爱情感为先导,依托教师的教育管理实践,实现“学生在教师发展中成长,教师在学生成长中发展”的目标。

(一)关爱教育有利于大学生人格的充分发展

在经济全球化影响下,社会竞争愈加激烈,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世俗化,使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日趋减少。作为高校主体的“90后”大学生,他们当中有很多人更注重自我成长,以自我为中心,崇尚个性追求,奉行“利益至上”,责任心、关爱意识不强,自制能力和承受能力也较差。关爱教育,就是面对这些新问题而采取的一种切实可行的对策和方式。它通过系列的体验性、实践性教育活动,在承认自身价值的基础上,把人与人、人与社会联系在一起,有助于大学生学会关爱自己、关爱他人、关爱社会,使其价值观念得以修正,人格更加健全和完整。

(二)关爱教育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校园氛围

构建和谐校园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得以更好成长的有力保障。教师、学生间人际关系的和谐是和谐校园的主要内容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社会竞争,一些教师将主要精力用于职称评聘、第二职业,背离了教书育人为先的根本。加之大学生自我、自主性更强,与学校管理制度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对立,使得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之间出现一些矛盾。这既影响师生的关系,也影响校园的和谐。近年来出现在校园中的一些恶性事件就充分印证了这一点。关爱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人格,充分肯定学生利益,尊重学生现实的合理的需要,能使师生之间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包容,进而化解校园中的各种矛盾,协调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有利于实现和谐校园建设的要求。

(三)关爱教育有利于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解决大学生的实际问题”。“三贴近”原则,不仅是做好德育工作的指导原则,也是高校开展关爱教育,促进大学生成长和成才的原则。以学生为本,从学生发展着眼、从解决学生实际问题着手实施关爱教育,能够唤醒大学生主体意识,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的价值追求,真正内化为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境界,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把握正确的人生发展方向,增强道德实践能力,促进各方面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大学生关爱教育群众性实践的特征

(一)关爱教育对象的主体性

关爱教育的群众性实践是以“以学生为本”和“以教师为本”的发展为目标。在大学生关爱教育实践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的主体。关爱教育群众性实践过程,始于教师的关爱行为,完成于学生的反应、接受和回馈。高校教师发挥着教育的指导作用,他将教育对象作为自己活动的真正对象予以认识和引导。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根据自身需要进行自主性选择,并对主体性作用信息进行破译和转化,最后进行借鉴、创造和超越。因此,教师在关爱教育实施过程中应高度重视大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做到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两者的协同、融合和统一,积极引导大学生主体性朝着正向发展并充分表现出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学校教师的指导作用,又要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关爱教育群众性实践,就是要打破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界限,要把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摆在平等的位置上,转变以往“居高临下式说教”的工作方法,实施“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群众性教育管理模式,通过民主讨论的方法、说服引导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指导和帮助,给大学生以亲人般的关爱和温暖。同时,要从大学生自身出发,提升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正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科学的认识论,积极培养大学生的关爱能力和关怀品质,教导他们敬重生命、关爱他人、关心团队,使他们成为具有较高思想道德素质、富有关爱精神和合作意识的现代人才。

(二)关爱教育过程的情感性

关爱教育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情感教育。情感是个体内部产生的对外部事物的一种主观体验,它激活个体的身心,对发展起着推动、组织、协调的作用。关爱教育群众性实践,就是通过关注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促进学生个体发展。教育者主要通过情感人格素质影响、教化大学生,用自己的积极情感去感染大学生,实现以情动人、以情育人[1]。同时,教育者在教育过程中,要灵活运用各种教育手段,创造各种有效平台与大学生实现互动交流,鼓励他们表达思想,理解并认可意见分歧,引导学生在自我教育中成长。关爱教育作为一种关注人的情感教育,其中一个重要的目的,就是培育大学生对情感的敏感度,引导大学生自己去感受、去体验,促进大学生主体的情感参与,逐渐形成积极的情感体验,使大学生成长为一个懂得爱人、有能力关爱他人、也值得别人爱的健康的身心和谐的人。因此,关爱的过程就是使大学生形成独特的自我经验的过程。大学生关爱教育群众性实践在本质上,就是遵循高校育人基本规律,立足以人为本,从大学生的情感需要出发,发展关爱能力,形成关爱品质。

(三)关爱教育维度的广泛性

首先,关爱教育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关爱教育是教师与学生情感性的双边主体活动,需要群众的广泛参与,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就高校大学生关爱教育而言,教师与学生既是教育的主体,同时又是受教育的客体。从这个角度来说,育人的主体具有广泛性。增强关爱教育的实效性,需要在关爱教育实践中坚持走“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突出教师学生的双主体地位。同时,关爱教育主体的广泛性具有平等和谐进行交流和沟通的特点与优势,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双方处于平等地位,容易产生语言上的共鸣,消除恐惧心理等。其次,关爱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教育内容的选择是影响教育实效性的重要因素。群众性实践路径下的大学生关爱教育,使得教育者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具有独立性与自主性,能够有效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思想状况实际,选择和拓展教育内容,并有效融入实践过程之中,进而引起学生情感共鸣,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关爱教育模式的体验性

学会关心、学会关爱,是21世纪德育发展的全球性趋势。关爱教育活动,是指对爱的感受、体验、理解与创造的活动,主要包括爱的“接受”与“给予”两种过程,即“受爱”与“创爱”。在实践中感受爱,在实践中表达爱、创造爱,是关爱教育的体验性特征。关爱教育的实践过程是情感的体验过程。体验是一种催化的介质,只有融入切身的情感体验,各种外在的思想情感才能真正入驻大学生内心。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强调对人的发展,强调对生命的关怀,要求教师要以学生的学习为基本载体,以追求学生获得学习的深刻体验为教学内容,在生命的过程中感悟和体验生活,学会关怀,学会感恩,学会珍惜,培养“爱”的能力。因而,关爱教育作为一种爱的教育,是以情感体验为特征的。

三、大学生关爱教育群众性实践的路径

大学生关爱教育的群众性实践,要求充分激发教师与学生双边主体作用,在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形成一种关爱关系,通过实践性载体平台建设,完善大学生关爱教育模式,构建三位一体群众性网络,使大学生在习得知识的同时,得到思想和心灵的丰富和充盈。

(一)坚持以人为本,提升学生关爱能力

高校的根本目的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大学时期是大学生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逐步成熟的重要时期。关爱教育的群众性实践,要求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在坚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思想前提下,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唤醒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并把这种素质转化为自身的道德行为和行为习惯。在这一实践过程中教育者应以关心人、尊重人、发展人为原则,关注大学生成长的需要,要带着对工作的责任与对学生的爱与学生悉心交流、沟通,根据具体情况实施有针对性的关爱。在对学生情况普遍了解的情况下,对那些在经济上较为贫困、在学业上相对落后、在生理上存在缺陷、在生活中遇到困难的“特殊学生”更要关注,倍加关爱。大学生关爱教育群众性实践的落脚点,是通过教育使大学生学会关爱。学会关爱的实践是使德育从教育转向受教育者自主学习的过程,是使受教育者自身道德情感的不断升华。学会关爱,目的在于使关爱成为大学生的一种需要并为满足这种需要而自觉行动[2]。这种行动应立足于从小事入手,重点在于引发大学生的行为意向,强化大学生的行为体验,通过积极引导大学生关爱他人、集体、社会、生态环境,关爱健康、学习、生活等等,从而使大学生逐步形成对周围人和事的关爱之情,造就一颗善良、博爱之心。

(二)强化以身示范,培养关爱型教师

教师是落实关爱教育的关键,关爱教育的起始点是教师对学生的真情关爱。培养关爱型教师,发挥教师在学生中的示范带头作用,不仅要在提升教师素质上下功夫,还要加强制度建设。

首先,培养教师的关爱意识,树立正确的自我观念、学生观念和社会观念。教师要明确自身地位,科学看待自身与学生和学校的生存发展,以平等的朋友式的身份关心、鼓励每一个学生,尊重他们的人格,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和信任他们,将自身的事业与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紧密相连。同时还要合理看待个人追求与社会公共利益的关系,把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有机结合,勇于担当实现中国梦的育人使命。其次,教师要完善知识结构,要加强人文素养,吸取较为完善全面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学知识,要广泛涉猎人类生活、生存及环境的基本知识。要着眼于学生个性的发展,优化教育的内容和方式,使其更加灵活多样,从而有效地承担起教书育人的历史使命。再次,教师要增强关爱能力。一是教学与管理能力。教育教学中教师要以严谨治学的态度和高度的责任感以身示范,以对知识的执着追求和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来感染学生。二是与学生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与学生的相处中,教师要善于建立平等的对话关系,善用倾听、赞美、鼓励、劝导,并要能够根据学生的反馈及时做出相应的调整。三是妥善处理事件的能力。包括处理有关学生的恋爱烦恼、寝室矛盾、就业困惑等问题,以及对疾病、灾害等突发性事件的处理[3]。

培养关爱型教师,还要在制度建设方面加强保障。要将教师的师德培养纳入到教师的培训体系,灵活多样地贯穿于教师教育职业的始终,常抓不懈。要建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对那些作为同学良师益友的育人典型与教学、科研典型放在教师队伍建设同等重要位置,在每年的教师节表彰会上给予同等表彰。同时,还要将教师育人作为教师职称评聘中必备的重要条件。通过制度建设进行积极引导和扶持,推动教师关爱意识的进一步养成和关爱行为的深入实施。

(三)完善实践平台,拓展关爱教育载体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大学生的合理需要,转变成为具体的实践活动,不仅是培养学生关爱意识和能力的原则要求,更是提高关爱教育实效性的重要途径。一是把关爱教育融入到德育生活中。从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通过授课、管理、活动及微博、微信等多种途径和方式,善于发现和捕捉大学生日常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如贫困生问题、感情问题、人际交往问题、心理问题、就业问题等,有针对性地开展关爱教育活动,着力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难。同时,积极疏导大学生面对社会矛盾的焦躁心理,引导他们用理性、诚笃的态度面对生活。二是把关爱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对大学生开展思想教育的载体,形式生动灵活,比显性课堂的教育方式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能够使大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也会拓展大学生的兴趣爱好,使学生减少对智能手机等电子产品的过度依赖,从自我封闭、自我娱乐、不愿与人正面沟通的怪圈中走出来。利用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平台,教师与学生可以广泛参与其中,师生间进行学术探讨、开展文体活动比赛、举办各种沙龙等,师生同欢乐、共竞技、齐分享,经常性地沟通交流可以进一步融洽师生关系,促进师生深度地交往。三是把关爱教育融入到志愿服务中。志愿服务是一种自愿关爱他人和关爱社会的无偿服务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关爱能力的重要形式。通过带领大学生积极参加支教、敬老、助残、环保等志愿活动,传播文明理念,引导大学生关心公益事业,关心弱势群体,珍爱自然,做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四)坚持三位一体,构建关爱教育网络

学校是关爱教育的中心,但关爱教育不应局限于课堂和学校教育。在我国,学校、社会、家庭有着共同的利益和愿望,反映在教育目标上都是为了培养人、教育人和塑造人。强化学校的中心作用,整合学校、社会、家庭的教育资源,构建一个相互配合、协调一致的关爱教育群众性网络,有利于营造学生健康成长的大环境,有利于发挥教育力量的合力作用。教师要以高度的职业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让关爱走出课堂、走出学校、走向社会,通过与学生家长的交流,与社会组织的接触,更加全面地了解掌握学生的现实处境,从而更有效地结合现实情况,优化教育模式,给学生更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抵制社会和家庭的消极影响[4]。同时,各高校要积极借助校外优势资源,共同参与教育实践活动。要不断强化教育的开放性,打破阻碍三者间相互融合的“玻璃门”,坚持协调一致原则。要与家庭和社会进行有效的沟通和联系,邀请他们参加学生的活动,吸纳他们的意见,令他们有条件地参与学校的教育管理。在充分了解的情况下,通过聘任客座辅导员、爱心大使等形式,将那些具有正向引导作用的家庭及社会人士引入校园,给学生以正能量的引导和榜样示范。三位一体的关爱教育群众性网络要强化学校的中心枢纽作用,完善系统的科学运行机制,围绕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形成八方调度倾情一方的优势力量,不断充实关爱教育实体,丰富关爱教育内容,有效发挥各方力量,推动关爱教育的正向发展。

[1]刘 青.学会关爱——大学生关爱情感培养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7:6-9.

[2]李定庆.论大学生关怀品质的培养[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3(12):120-121.

[3]刘武军.加强大学生关怀教育的思考[J].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189-190.

[4]甄 晶.诺丁斯关怀理论对我国高校道德教育的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0(4):101-102.

猜你喜欢
群众性情感大学生
群众性体育赛事活动的数字化治理分析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情感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群众性冰雪运动的发展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诗歌与情感的断想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群众性养护”体系护路潇湘
大学生之歌
航空工业昌飞兴起群众性太极健身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