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庄园文化特征探析

2015-04-10 15:44李葆华李越红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俄罗斯特征

李葆华,李越红

(1.中北大学,山西 太原 030051; 2.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 041000)

俄罗斯庄园文化特征探析

李葆华1,李越红2

(1.中北大学,山西太原030051;2.山西师范大学,山西 临汾041000)

[摘要]庄园作为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所承载的庄园文化凝聚着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多成果。俄罗斯庄园被认为是世界庄园的典范,而俄罗斯庄园文化亦堪称庄园文化的集大成者,不仅历史悠久、涵盖广泛,而且独具特色。文章通过全面展现俄罗斯庄园的面貌,分析了俄罗斯庄园文化的特征并探析其特征形成的根源,揭示了俄罗斯庄园与其所属文化体系的内在联系。

[关键词]俄罗斯;庄园文化;特征

[DOI]10.16396/j.cnki.sxgxskxb.2015.04.033

庄园及其承载的庄园文化,从诞生之日起就肩负着物质与精神的双重使命,它既是人类生产、生活的一种组织形式,也是在庄园中生活着的人们的精神寄托。庄园在不同的地域也演绎出了各自不同的风格和传统。俄罗斯庄园源远流长,蕴含着深厚的文化传统,风格独具特色,从历史走来,又在当代焕发出了勃勃生机。曾经一度衰败“没落”的俄罗斯庄园,如今正以其深厚的文化积淀和独特的旅游资源重新展现在人们面前,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文化遗产和优质旅游资源。

一、俄罗斯庄园——庄园的典范

纵览东西方的各大庄园不难发现,庄园作为各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显著地体现着本民族文化的地域特征。不同民族的庄园各具特色,区别明显。譬如,英式庄园里凝结着英国人永恒的乡村情结,所谓“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传统的英式庄园无不散发着陶渊明式的世外桃源气息;法式庄园以葡萄酒闻名于世,漫步于法式庄园中扑面而来的便是葡萄酒香;而中式庄园则风格多样,有颐和园、圆明园这样颇具“高大上”风范的皇家园林,亦有民间谢氏家族的艺术型世族庄园,或是明清晋商充满儒家思想的深宅大院。各国各民族的庄园都各具风格,体现着各民族因居住环境与文化传统不同而形成的不同的审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俄罗斯作为当今世界上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幅员辽阔且平原居多,这也使得这片大地上的庄园有着广大的“施展”空间。俄式庄园往往占地面积巨大,有些庄园几乎相当于是一个独立的村落,庄园中有河流小溪、天然湖泊、山丘矮岭;在一些庄园里甚至包含了成片的原始森林,置身其中,如同置身森林深处,道路两旁也往往种植白杨、白桦等直立挺拔的树木,绿树成荫。在世界范围久负盛名的托尔斯泰庄园——亚斯纳亚·波良纳(俄语音译,意为“阳光明媚的林间空地”),占地面积达338公顷,种植着多种农作物、果树。该庄园是托翁母亲的陪嫁,托翁在继承这座庄园的时候,也在其中融入了自己的诸多理念。他与农奴同耕同劳,在庄园内为平民的子女兴办学校,托翁一生在这座庄园出生成长、成家立业,完成生平的大部分文学创作,最终也长眠于绿树掩映的庄园中。

追溯俄罗斯庄园的发展历程,可以看到一座座庄园恰是俄罗斯民族古老风俗和独特风格的忠实记录者。在俄罗斯辽阔的大地上,大大小小数万座俄式庄园自诞生以来就以自己独特的面貌装点着这片伟大的土地,尽管数量众多、分布广泛,但绝大多数俄式庄园都带有着浓郁的俄罗斯民族气息,承载着俄罗斯民族厚重的历史,讲述着在这片大地上曾经的过去。俄罗斯庄园作为俄罗斯庄园文化的物质承载体,是俄罗斯经济和文化的有机结合,体现了俄罗斯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贵族阶层和农民阶层的相互融合,堪称世界庄园的典范。其发展历经了“地主庄园——贵族庄园——商人庄园”三大主要的历史阶段,以及苏联时期及苏联解体后被开发为博物馆或辟为疗养院的再利用时期。历经时空变化逐渐形成了俄罗斯庄园如今的存在形态。

俄罗斯庄园的历史大约可以追溯到六百年前,早在15世纪,庄园就在俄国大地悄然兴起。俄语中усадьба(意为“庄园”)一词源于усад(旧时指贵族老爷或地主的住宅),早期俄式庄园即以“农奴+土地”的形式由贵族、地主或教会等拥有,此期的庄园往往是广阔的农场甚至是整个村庄,故称为“地主庄园”。这一时期的庄园带有更强烈的经济意义、具备更多的生产性质,是一种生产组织形式,与我们今天谈到的“庄园文化”中的庄园还不一样,甚至相去甚远。

俄式庄园的第二个发展阶段——“贵族庄园”阶段。这是俄式庄园发展最繁荣兴盛的一个阶段,也是我们所探讨的庄园文化的主要载体。在这个阶段,庄园这种原本只具备单纯生产功能的经济形式开始融入了更多文化和精神的元素,成为了一个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体。俄式庄园的这种发展变化,首先得益于18世纪初彼得大帝的改革。改革后俄国社会的各个层面都开始效仿西欧,西欧尤其是法国的园林文化开始传入俄国,并在俄国大地上被发扬光大。1762年彼得三世的《贵族自由宣言》更使得有物质基础、有文化修养的俄国贵族获得了更多自由,有时间、有精力将自己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品位物化到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促进了贵族文化庄园的进一步发展。到19世纪中期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建设,贵族庄园几乎遍及俄全国,总数大约有八到十万之多。

俄国的贵族文化庄园在1861年农奴制改革后开始走向衰败。随着土地可以自由买卖,没落贵族开始出卖他们的庄园,新兴的商人开始成为庄园的新主人,俄式庄园也发展到了“商人庄园”的阶段。到19世纪下半叶,俄国人开始把庄园更多地作为消夏别墅来使用,而庄园作为文化活动中心的功能也逐渐下降消失。发展到苏联时期,大批的俄国庄园在社会变革和战争中被毁,残存下来、未被破坏的庄园以及旧式庄园大多被开发为博物馆或辟为疗养院,俄罗斯庄园进入了作为旅游资源和文化遗产的保护阶段。

二、俄罗斯庄园文化特征剖析

现今广为称道的俄罗斯贵族庄园文化,是指18世纪中后期之后的一百年间俄罗斯贵族在其兴建并生活的贵族文化庄园创造出的辉煌灿烂、丰富多样的文化奇观。庄园文化如同芭蕾舞艺术一样,虽起源于中世纪的欧洲,以法式庄园文化作为庄园文化的发端,但庄园文化却在俄罗斯这方热土上被发扬光大,使得谈及庄园文化,言必称俄罗斯,俄罗斯庄园已成为俄罗斯的象征,俄罗斯庄园文化亦可称为庄园文化的集大成者。俄罗斯本国学者很早就将目光聚集于本国的庄园文化,俄本土对庄园文化的研究也比较深刻,把庄园作为文化—历史现象来研究得到了普遍赞同;而我国的学者也对俄罗斯庄园文化青睐有加,多从俄庄园文化包含建筑、园林、雕塑、绘画、戏剧等多样的艺术形式加以阐述。下文即从三个层面对其加以深度剖析,希望能从中领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文化魅力。

(一)深刻的民族烙印

俄罗斯庄园文化作为俄罗斯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处处闪耀着独具俄罗斯民族特色的耀眼光芒。俄罗斯庄园文化首先是俄国贵族生活的真实写照,世世代代的俄国贵族生于庄园、长于庄园,在庄园度过无忧无虑的童年,由家庭教师提供良好的贵族教育,围坐在俄式茶炊旁学习外文、朗诵诗歌。这样培养了他们亲近自然、英勇爱国、崇尚知识、钟情艺术的贵族品格。作为主人,他们也与庄园的农奴、仆人们一起欢度各种俄罗斯民族传统节日,共同接受东正教教义的洗礼,延续着古老俄罗斯民族的传统风俗,也使得东正教信仰在俄罗斯更加根深蒂固。这种民族传统与宗教信仰并重的和谐场面,在俄罗斯庄园文化中比比皆是。

俄罗斯民族由于长期受到欧洲文明和亚洲文明两种不同文明的浸润和冲击,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这两种文明都深深地植根到了俄罗斯民族文化当中。在俄罗斯的庄园文化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多种文明交织在一起的碰撞和融合。最初的俄罗斯贵族庄园虽多效法西欧尤其是法式庄园的形制样式,规划出呈几何图案的园林布局,建筑上也多为巴洛克或哥特式等典型的西欧建筑风格。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俄罗斯本土更加宜居清新的俄式木屋开始更多地受到俄罗斯贵族的青睐,虽然规模和奢华程度不能与法式庄园相比,却更符合俄罗斯民族本性中亲近自然、崇尚自然的审美倾向。

(二)高雅的艺术品位

俄罗斯庄园文化中流露出的俄罗斯民族高雅的艺术品位无疑是其最引人注目和赏心悦目的地方。徜徉于任何一座俄罗斯庄园,都会为俄罗斯庄园文化体现出的艺术品位所吸引和折服。从庄园文化的最基本艺术类型——建筑艺术来看,俄罗斯庄园中的多种西欧古典宫殿建筑,无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每个庄园中必有的东正教教堂建筑,亦堪称宗教建筑中的极品。建筑之外的园林景观,有些因地制宜,将湖光山色完美融合;有些借物造景,精心营造出别种风情,园林之中掩映着各式雕塑,有名人雕塑,有动物造像,使得本就怡人的园林景观更平添一份人文气息和情调乐趣;而隐藏建筑之内的室内装饰和庄园馆藏则更生动形象体现了俄罗斯贵族对于艺术的高雅品位和执着追求。室内装饰,有些极尽奢华之能事,金碧辉煌、美轮美奂;有些虽看似朴实典雅,但屋角一幅不起眼的油画却价值连城,体现着主人对绘画艺术的钟爱。

除却建筑本身和建筑内外的这些静态艺术形式,俄罗斯庄园文化也包含了诸多动态的艺术类型。戏剧艺术是俄罗斯庄园文化的一大特色,俄罗斯民族传承至今对于戏剧的热爱或许就始于此。几乎每个庄园都有独立的舞台、剧团,因此也培养和创作了俄罗斯戏剧史上诸多著名的表演艺术家和著名曲目。时至今日,保存下来的庄园剧场,也成为了举办各类演出、音乐会的主要场地,游人可以有机会再次重温古老庄园历史上曾经的文化盛宴。俄罗斯艺术史上成就最高的艺术类型——芭蕾舞艺术,作为舞蹈艺术的重要类型,也在庄园的舞台上光芒四射。闲暇之余,俄国贵族盛装出席庄园的芭蕾舞表演,也是他们庄园生活的重要内容。可以说,俄罗斯庄园文化的各种动态艺术类型,其实就是十八、十九世纪俄国贵族日常生活的写照。

(三)浓郁的文学气息

与高雅的艺术品位交相辉映的俄罗斯庄园文化的又一大特征是其散发的浓郁文学气息。庄园文化与文学紧密联系也是俄罗斯庄园文化与世界其他庄园文化显著区分的最重要一点。俄罗斯庄园既是文学家的故乡,同时又被誉为“俄罗斯文学的摇篮”。具有深刻俄罗斯民族烙印的庄园形象和庄园生活,常常出现在俄国作家的作品中。作家谢德林就曾经概括地指出,屠格涅夫一系列“贵族之家”小说的“套套”——“每一部小说都有贵族庄园,每一座庄园都有玫瑰花丛,每一簇花丛下都有一个俏丽的小姐在等待着一个英俊的青年。”庄园不仅仅是文学家们生长、生活的场所,庄园生活更是为作家们提供了丰富的创作题材和人物原型。可以说俄罗斯庄园的存在既为俄国文学家提供了创作的生活素材,又对其文学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产生巨大影响。正如托翁所言:“若是没有我的亚斯纳亚·波良纳,让我去描绘俄罗斯和阐明我对其制度的看法,那一定是困难的。”纵观托翁的整个创作历程不难发现,这位世界文豪的几乎全部作品都与他毕生生活的庄园密切相连,青年托尔斯泰在这里写成了《童年》《少年》和《青年》的自传体三部曲,十九世纪六十到八十年代,托尔斯泰在这里完成《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三部鸿篇巨著,奠定了托翁在俄国文坛乃至世界文坛的文学泰斗地位。

而被称为俄国文学创始人的大文豪——普希金,其创作史上也有一段与庄园有着特殊联系的丰产阶段,那就是文学史上被称为“波尔金诺之秋”的时期。在1830年的秋天,诗人因故滞留在波尔金诺庄园三个月。在秋景宜人的波尔金诺度过的这三个月中,这位俄罗斯文学史上黄金时代的代表人物文思如泉涌,不仅完成了自1823年开始动笔的、生平最重要的作品——长篇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的最后两个篇章,还创作了《别尔金小说集》和四部诗体小说《吝啬的骑士》《莫扎特与沙莱里》《瘟疫流行的宴会》《石客》,以及近三十首抒情诗。其现实主义创作在这一时期不仅在数量上惊人爆发,更在创作技巧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波尔金诺之秋”自此成为一段文学史上的佳话。

三、俄罗斯庄园文化特征探源

庄园文化作为一种凝聚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种文化形式的独特文化类型,是所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深受所属文化类型特质的影响。俄庄园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的关系也不例外,应该说庄园文化植根于人类文明发展史,亦推动了人类文明向前推进。探究这种依存关系的根源,大致可以将其原因分为地理因素和历史传统两大方面。

(一)地理因素

俄罗斯国土地跨欧亚,虽然是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国家,但大部分国土面积却在亚洲地区,且有过二百余年被蒙古这样的亚洲民族统治的历史,故而形成了“既欧既亚、非欧非亚”的独特民族特征。俄罗斯文化融合了欧洲文化和亚洲文化两种元素,这也使得在这样的文化土壤中孕育出的俄罗斯庄园文化带有深刻的民族烙印。俄罗斯作为世界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国家,地域辽阔、物产丰饶,是真正的地大物博,且植被覆盖率极高。与此同时俄罗斯人口仅有1.5亿左右,且出现连年负增长,可谓地广人稀,人均土地占有量和人均绿地占有量都高居世界榜首。正是因为有这样的自然环境,使得俄罗斯民族天生亲近自然、热爱自然,对大自然有着深厚的感情,故而俄罗斯庄园大都面积广阔、室外建筑少有雕琢,追求一种清新自然、返璞归真的田园自然美。

(二)历史传统

俄罗斯是历史悠久、文化辉煌的国度。俄罗斯民族,具有民族意识强烈、追求精神快乐的民族特质。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尼·别尔嘉耶夫在其所著《俄罗斯的命运》一书中,曾这样描述俄罗斯民族:俄罗斯人很久以来就有一种预感,俄罗斯注定负有某种伟大的使命,俄罗斯是一个特殊的国家,它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别的国家。俄罗斯民族与生俱来独特的民族特质,融汇东西方文化,受到东正教教化,宗教意识浓厚,轻视物质享受,看重精神追求,这也使得俄罗斯民族对文学艺术有着浓烈的兴趣。对文学艺术的热爱反映在俄罗斯民族生活的方方面面,俄罗斯贵族阶层作为俄庄园文化的创造者,自然将本民族、本阶层的这种特点和追求融入其中,使得俄罗斯庄园文化与各种艺术类型、与俄罗斯文学和俄罗斯文学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处处洋溢着浓郁的文学艺术的气息。

俄罗斯贵族庄园集经济活动、民族传统、文化中心、艺术气息、文学成就、思想碰撞、精神追求于一体,以自己的方式传承着俄罗斯悠久的历史传统和独特的民族文化。留存至今,成为了本民族和世界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等待我们去关注、开发,更值得我们去追寻、探究。

[参考文献]

[1] 方晓.从《唐顿庄园》看英国文化特征.电子世界,2013(9):21.

[2] 曾佳.庄园——俄国贵族知识分子思想的摇篮.科教创新,2012(7):20-22.

[3] 储诚意.俄罗斯的庄园文化.俄语学习,2004(1):21-24.

[4] 鲍秋梅.普希金和米哈伊洛夫斯克庄园.文化纵横,2012(9):77.

[5] 鲍秋梅.十九世纪俄国作家笔下的俄罗斯贵族庄园 .长春:长春理工大学,2013.

[6] 廖姗姗.俄罗斯庄园文化特色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

[7] 李明滨.托尔斯泰与雅斯纳亚·波良纳庄园.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2007:5.

[8] 尼古拉·别尔嘉耶夫.俄罗斯的命运.汪剑钊,译.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3:1.

[收稿日期]2014-11-05

[作者简介]李葆华(1986-),女,山西翼城人,中北大学教师,俄语语言学硕士。研究方向:俄罗斯文化。 李越红(1959-),男,山西翼城人,山西师范大学副教授。研究方向:英国文化。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285(2015)04-0123-04

Exploration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Russian Manor Culture

Li Baohua1,Li Yuehong2

(1.NorthUniversityofChina,Taiyuan030051,China;

2.ShanxiNormalUniversity,Linfen041000,China)

[Abstract]Manor is an organization form of human production and human life, and manor culture embodies a lot of achievements of human civilization. The Russian manor is considered to be a model in the world, and the Russian manor culture also is a master of the manor culture, not only because of its long history with a wide range, but also due to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This paper, by fully showing the picture of Russian manor, made an analysis about the features of this culture and explored the reasons, in order to reveal its internal relations with the cultural system to which it belongs.

[Key words]Russia;Manor culture;characteristics

猜你喜欢
俄罗斯特征
根据方程特征选解法
俄罗斯猫展
新型冠状病毒及其流行病学特征认识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抓住特征巧观察
另辟蹊径
线性代数的应用特征
先救谁——原载俄罗斯漫画网▲
同舟共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