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滤过器对新鲜冰冻血浆主要成份及活性的影响

2015-04-02 07:44王淑婵
河北医药 2015年1期
关键词:滤器凝血因子冰冻

王淑婵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输血方式不断增多及治疗范围日益扩大,输血及血液制品给广大患者带来的不良反应,越来越引起国内外临床工作者的重视。有研究表明引起这些输血相关的不良反应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血液中的白细胞[1]。临床资料也证实过滤去除白细胞的血液可以避免或者减少输血不良反应的发生,去除白细胞的其安全性及临床疗效也被临床实践所证实[2]。过滤器法以其简便高效的特点为广大采供血机构所使用,但滤器作为外源性的生物材料可能在过滤血液时会引起血浆中一些主要成分及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探讨过滤器去白对新鲜冰冻血浆的成份的影响,我们对过滤前后新鲜冰冻血浆主要成分及活性进行检测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新鲜冰冻血浆40袋,新鲜冰冻血浆由海南省海口市中心血站提供,每袋100 ml,其中A型、B型、AB型及O型新鲜冰冻血浆各10袋。在37℃水浴溶化,溶化后,立即在超净工作室内,按无菌技术要求抽取血浆5 ml为过滤前标本,然后对抽取后的血浆进行过滤,过滤速度≤120滴/min,过滤后,从过滤后的血浆中同样抽取5 ml为过滤后的标本,在同一时间段、同批次由专人分别对2组新鲜冰冻血浆主要成分水平及活性进行检测。

1.2 仪器与方法

1.2.1 仪器:一次性 FTS-RC白细胞过滤器血库型1×200 ml(南京双威生物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KJX-111冰冻血浆解冻箱(苏州医用仪器厂生产);Sysmex CA-7000血凝分析仪(日本 Sysmex公司生产),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日本Olympus),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北京普析通用)及电热恒温水浴箱(苏州医用仪器厂生产)。

1.2.2 试剂:IgG、IgA、IgM、C3 及 C4 试剂(德国 Dade Behring Marburg GmbH产品);标准血浆、缺乏因子血浆、质控血浆及定标血浆及凝血试剂(日本Sysmex公司CA-7000型自动凝血分析仪配套产品);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PT)测定、凝血酶时间(TT)、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g)试剂(德国SIEMENS产品);血浆蛋白试剂(上海复兴长征医学科学有限公司生产)。

1.2.3 检测方法:将以上留取的血浆样品,严格按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血凝分析仪操作说明,对所有标本检测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Fib)、凝血因子Ⅱ:C(FⅡ:C)、凝血因子V:C(FV:C)、凝血因子Ⅶ:C(FⅦ:C)、凝血因子Ⅷ:C(FⅧ:C)、凝血因子Ⅸ:C(FⅨ:C)、凝血酶原时间(PT)、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凝血酶时间(TT)等测定。血浆蛋白采用AU27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其中白蛋白(Alb)采用溴酚绿法测定,总蛋白(TP)采用双缩脲法测定。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IgG、IgA、IgM、C3及C4水平。以上操作严格按试剂说明书进行,每次检测前,均进行质量控制。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新鲜冰冻血浆去除白前后部分凝血因子活性及凝血功能比较 凝血因子FⅡ:C、FⅨ:C在过滤去白细胞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凝血因子Ⅰ(Fib)含量、FV:C、FⅦ:C及FⅧ:C活性均较过滤去白细胞前下降,过滤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PT及TT较过滤去白细胞前延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PTT较过滤去白细胞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新鲜冰冻血浆除白前后凝血功能及部分凝血因子活性比较n=40,±s

表1 新鲜冰冻血浆除白前后凝血功能及部分凝血因子活性比较n=40,±s

项目 过滤前 过滤后 t值 P值Fib(g/L)2.70 ±0.46 2.37 ±0.34 3.401 0.002 FⅡ:C(%) 96.10 ±4.08 97.40 ±4.38 1.259 0.203 FV:C(%) 101.45 ±9.38 97.35 ±3.54 2.632 0.012 FⅦ:C(%) 91.67 ±5.72 84.39 ±14.88 2.669 0.010 FⅧ:C(%) 101.45 ±9.88 88.40 ±13.34 4.582 0.000 FⅨ:C(%) 83.68 ±13.93 81.63 ±14.38 0.557 0.581 PT(s) 12.93 ±1.69 13.00 ±1.93 0.191 0.850 APTT(s) 36.63 ±1.61 39.53 ±2.26 6.640 0.000 TT(s)13.75 ±2.64 13.87 ±3.09 0.219 0.828

2.2 新鲜冰冻血浆去除白前后免疫球蛋白、补体及血浆蛋白水平变化比较 补体C3、C4血浆水平在过滤去除白细胞后明显下降,两者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余免疫球蛋白IgA、IgG、IgM及血浆总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水平在过滤去除白细胞后,变化不明显,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新鲜冰冻血浆除白前后补体、免疫球蛋白及血浆蛋白水平变化比较n=40,±s

表2 新鲜冰冻血浆除白前后补体、免疫球蛋白及血浆蛋白水平变化比较n=40,±s

项目 过滤前 过滤后 t值 P值C3(g/L)1.39 ±0.23 1.16 ±0.35 3.801 0.000 C4(g/L) 0.21 ±0.04 0.18 ±0.05 3.965 0.000 IgA(g/L) 3.19 ±0.84 3.03 ±0.93 0.766 0.448 IgG(g/L) 13.13 ±3.16 12.65 ±3.11 0.592 0.557 IgM(g/L) 2.73 ±0.64 2.56 ±0.57 1.440 0.158 Alb(g/L) 37.68 ±5.15 36.22 ±4.80 1.277 0.209 TP(g/L)55.80 ±9.74 53.85 ±8.91 0.944 0.351

3 讨论

白细胞在血液中作为一种重要成分,在防御外来病原菌与异体抗原入侵机体时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发现输血治疗过程中非治疗性成份白细胞是一种“污染物”[3]。常规血液制品的保存状态下,白细胞的寿命为9~13 d,随着保存时间延长,白细胞将逐渐裂解成碎片,释放和生成细胞因子,这是导致输血不良反应的直接原因[4];另同种异体输注时产生白细胞抗体,引起一系列不良反应,如输血成分中中含有少量的白细胞可引发的非溶血性发热反应、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血小板输注无效以及传播某些病毒性疾病等,这些不良反应后果严重,危害极大[5];再就是白细胞是一些病毒的载体,输注含白细胞的血液制品可将感染这些病毒的可能[6]。据文献与美国血库协会(AABB)资料显示血液去除白细胞的数量与输血反应呈相关性[7]。研究表明血液去除白细胞后残留的白细胞数量低于1×108/L、1×107/L、1×106/L时分别可避免因白细胞抗体所致的非溶血性输血发热反应、输血后移植物抗宿主病、HLA抗体所致的同种免疫以及与白细胞携带病毒相关疾病的传播[8]。

白细胞分离是一种新型血液净化技术,是通过滤过、吸附等方法去除外周血中白细胞(包括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和淋巴细胞),以减轻致炎细胞及其释放的致病性蛋白酶、氧自由基及细胞因子等物质对机体的免疫攻击,减少和避免机体损伤[9]。目前常用的去除白细胞的方法有离心去白法、洗涤法、沉降法、白细胞过滤器法、血细胞分离机去除法等,过滤器法因其方便高效被广泛应用,但作为外源性生物材料在过滤时可能对血浆中凝血因子的生物活性和血浆蛋白的含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本结果显示凝血功能PT、APPT及TT较过滤去白细胞前不同程度的延长,特别是APPT比过滤前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分析,凝血因子Ⅰ(Fib)含量、FV:C、FⅦ:C及FⅧ:C活性均较过滤去白细胞前明显下降,仅FⅡ:C、FⅨ:C在过滤去白细胞前后无明显变化,这说明APPT的延长与部分凝血因子活性降低有关,即过滤白细胞后,新鲜冰冻血浆的凝血功能及部分凝血因子活性降低,特别是FV:C、FⅧ:C是极不稳定的凝血因子,保存时间的延长、过滤器的吸附作用及水浴融化等多种因素会对其产生影响,从而使其活性降低,与张昆梅等[10]报道相似。补体 C3、C4水平较滤过前明显下降,考虑过程对补体有不同程度激活和消耗,免疫球蛋白及血浆蛋白水平无明显改变,出现补体水平下降,考虑为外源性生物膜的生物相容性相关,生物材料对补体系统的激活,导致补体水平下降。白细胞滤器去除白细胞的原理主要为细胞的筛分和粘附作用,绝大多数血小板牯附在滤器上时,又能进一步促进白细胞的粘附,同时也可粘附凝血因子及补体成份。综上所述,白细胞滤器可通过不同的途径影响部分凝血因子活性及补体水平,白细胞过滤器对全血或红细胞悬液性能、细胞形态及细胞免疫功能方面的影响也已有报道[11]。

总之,目前白细胞过滤器是能够降低或一定程度上能有效的防止一些输血不良反应和病毒传染,为一较为方便、安全的方法[12],虽然白细胞滤器对输血成份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随着现代科学及材料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找到更好更相容性的生物材料。目前少白细胞血液输注在预防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HLA同种免疫反应及嗜白细胞病毒感染等方面取得一定成效,在以后的临床应用中须注意的是白细胞滤器对血液成份的成分及活性的影响,以便及时准确实施治疗措施,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1 邓春玫.白细胞过滤对输血反应的临床意义.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63-64.

2 王甜甜,王世春,王泽蓉,等.白细胞滤除对全血的质量影响.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690-1692.

3 宋海燕,孟祥红,郭丰,等.白细胞过滤器对新鲜冷冻血浆中凝血因子活性机制及血浆蛋白变化的影响.武警医学,2010,21:1074-1075.4 陈民才,金玉,邵春燕,等.几种血站型白细胞滤器质量的比较.实用医学杂志,2009,25:222-224.

5 水波,王忱,侯治兵,等.白细胞过滤及血浆病毒灭活后血液容量控制标准的探讨.临床血液学杂志,2012,14:522-523.

6 赵莉,赵燕.联合应用滤除白细胞和亚甲蓝光化学病毒灭活对新鲜血浆成分的影响.中国输血杂志,2011,24:679-680.

7 潘越飞.血液过滤去除白细胞的质量控制.内科,2012,7:63-65.

8 王培华主编.输血技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3.

9 史振伟,许焱.白细胞分离技术的临床应用.中国血液净化,2012,11:679-681.

10 张昆梅,蓝松,欧海,等.白细胞过滤对血浆中凝血因子及蛋白的影响.哈尔滨医药,2011,31:15.

11 陈伟岳,叶春艳,密超可,等.不同白细胞滤器的实用性评价.现代实用医学,2013,25:695-697.

12 冯国基,刘鹏,杜学丽,等.滤除白细胞与MB-P法病毒灭活对血浆凝血因子的影响.临床输血与检验,2010,12:39-41.

猜你喜欢
滤器凝血因子冰冻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困难滤器回收策略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两种工况下8 种腔静脉滤器疲劳强度的对比研究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冰冻的情感
冰冻兽
冰冻的梦
冰冻的梦
花粉过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