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凯乐 黄细莲 钱申贤
出血性疾病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其发生率约占血液病患者的1/3。但先天性出血性疾病发病率较低,为少见甚至罕见疾病,且患者临床表现不尽相同,部分患者无明确家族史或平时无明显出血倾向,大多数患者未能得到及时准确诊断和正规治疗。现报道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科收治的3例凝血因子缺乏症患者,以供临床参考。
例1男,26岁。因“外伤致左下肢疼痛伴活动受限半天”于2015年7月24日收治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入院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听诊无殊,腹平软,无压痛,患肢呈明显缩短畸形,活动受限,患侧大腿肿胀明显,局部压痛及轴向叩击阳性。否认肝炎、结核、肾病等病史,否认抗凝药物摄入史,既往无出血史及输血史,父母非近亲结婚,均体健,亦无出血史。X线片显示:左股骨干骨折。实验室检查示血常规:WBC 4.5×109/L,RBC 4.2×1012/L,Hb 117 g/L,PLT 198×109/L。凝血功能:PT34.7 s(正常范围为11~14 s),APTT 28.3 s(正常范围 24~40 s),TT 17.2 s(正常范围 14~21 s),Fib 2.01 g/L(正常范围 2.0~5.9 g/L),国际标准化比值3.44(正常范围为0.8~1.4),凝血因子Ⅶ活性为21%,其余凝血因子均在正常范围,血浆纠正试验可纠正患者凝血异常。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自身抗体检测均无异常。诊断:凝血因子Ⅶ缺乏。明确诊断后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400 ml,后患者凝血功能明显改善;为防止术中出血,术前予以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排除手术禁忌证后行骨科手术,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良好,无出血表现,出院后每周复查凝血功能,曾复查凝血因子Ⅶ活性为26%,随访1年无出血。
例22女,26岁。因“停经38周,发现凝血功能异常24周”于2016年6月15日入本院。患者孕24周时外院查凝血功能示APTT 56 s,多次复查凝血功能均提示APTT 50 s以上,凝血因子活性检测示凝血因子Ⅺ活性5%。既往体健,无明显出血表现,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否认肝炎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入院查体:一般状况好,全身皮肤及巩膜无黄染,心肺听诊无殊,脾脏触诊不满意,双下肢不浮肿。产科检查示:骨盆外测量:26cm-29cm-19cm-9cm,宫高34 cm,腹围96 cm,先露头,胎心143次/min,无宫缩,肛查未查。辅助检查示血常 规 :WBC 8.2 ×109/L,Hb 110 g/L,PLT 216×109/L。凝血功能:PT13.4 s,APTT52.1 s,TT 16.3 s,凝血因子Ⅺ活性3.8%,其余凝血因子均在正常范围,血浆纠正试验可纠正患者凝血异常。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自身抗体检测均无异常。入院后组织血液科、产科、麻醉科、儿科等多学科会诊讨论终止妊娠时机和方式,并诊断“先天性凝血因子Ⅺ缺乏”。术前予以患者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及凝血酶原复合物,将凝血因子Ⅺ维持在25%~50%且APTT达正常范围,经家属及患者同意后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胎儿顺利娩出,产后无窒息,术
中出血不多,严密缝合切口。术后给予患者间断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并监测APTT及凝血因子Ⅺ水平,切口无渗血,阴道出血亦不多,一般情况好,术后第9天复查APTT 48.6 s,切口愈合良好出院。出院后1个月内多次复查APTT均在50 s以上,未见明显出血。
例3男,15岁。因“发现凝血功能异常2个月余”于2016年7月12日入本院。患儿2016年4月因摔伤前往当地医院就诊,查体见左膝关节肿胀明显,皮肤黏膜无新鲜出血点及瘀点、瘀斑,既往无乙肝结核等病史。左侧膝关节MRI提示左侧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明确诊断后拟行左膝半月板缝合术,术前凝血检查示PT 13.5 s,APTT 79 s。当时无牙龈出血,无鼻出血,无腹痛、头痛,无皮肤出血等,无畏寒、发热,无皮疹,予血浆纠正试验提示凝血异常可纠正,补充血浆后予以手术治疗,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未见明显出血。因患者凝血异常,当地医院建议前往本院行进一步检查。入院查体未见明显异常。否认家族性遗传病史。血常规检查示:WBC 4.2×109/L,Hb 117g/L,PLT 197×109/L。凝血功能检查:PT 14.6 s,APTT 102.3 s,行血浆纠正试验:将正常人混合血浆与患者血浆 1∶1混合后立即检测 APTT,结 果为40.8 s,1∶1混合孵育2 h后APTT为44.30 s,分别孵育2 h后再 1∶1混合,APTT为 48.4 s。凝血因子Ⅻ活性12.6%,其余凝血因子均在正常范围。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肝炎系列指标均正常范围。自身抗体及抗磷脂抗体阴性。诊断:凝血因子Ⅻ缺乏。因患者无明显出血及栓塞表现,建议出院后密切随访。讨论 先天性出血性疾病是一组涉及到7种凝血因子缺乏的疾病,包括凝血因子Ⅰ、Ⅴ、Ⅶ、Ⅷ、Ⅸ、Ⅺ、Ⅻ以及遗传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凝血因子Ⅶ是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主要由肝脏合成。凝血因子Ⅶ属于外源性凝血系统,组织损伤后释放组织因子,凝血因子Ⅶ与组织因子结合会迅速被活化的凝血因子Ⅹ激活为活化凝血因子Ⅶ,并与之构成活化凝血因子Ⅶ-组织因子复合物,进而激活凝血因子Ⅹ、凝血因子Ⅱ,最终形成纤维蛋白。凝血因子Ⅶ缺乏的发病率约1/50万,约18%的患者与近亲婚配有关,由Alexander等[1]于1951年首次报道。凝血因子Ⅶ缺乏可导致出血,以牙龈、鼻出血为主,无关节、肌肉等深部组织出血。实验室检查以PT延长和凝血因子Ⅶ活性降低,同时APTT及其他凝血因子活性在正常范围内为特点。临床上凝血因子Ⅶ缺乏有获得性和先天性两种,获得性凝血因子Ⅶ缺乏有着明显的出血倾向,而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即使是严重缺乏,也不一定有相应的出血表现[2]。获得性凝血因子Ⅶ缺乏主要与肝脏疾病、维生素K吸收不足和口服抗凝药等原因有关。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不完全隐性遗传的出血性疾病,男女均可发病。Takamiya等[3]报道第339位上丝氨酸被半胱氨酸替代引起凝血因子Ⅶ缺乏。一般认为,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的患者纯合子和复合杂合子基因突变,其凝血因子Ⅶ活性为1%~5%,而单纯杂合子凝血因子Ⅶ活性一般为16%~32%,杂合子通常无症状,而纯合子或纯合子复合杂合子则有出血症状[4]。获得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的治疗以改善肝功能、补充维生素K、停用抗凝药为主,而先天性凝血因子Ⅶ缺乏目前无根治性治疗方法,主要予输注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或重组人活化凝血因子Ⅶ制剂。若患者需接受大型手术,一般认为,血浆中凝血因子Ⅶ活性提高到20%便可达止血目的[5]。
凝血因子Ⅺ缺乏又称为血友病C,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发病率约为1/100万,由Rosenthal等[6]于1953年首次报道。凝血因子Ⅺ由肝细胞和巨核细胞合成并分泌,不依赖维生素K,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原,凝血因子Ⅺ可被凝血酶或活化凝血因子Ⅻ通过不同机制激活,转化为活化凝血因子Ⅺ,参与内源性凝血途径并抑制纤维蛋白溶解[7-8]。凝血因子Ⅺ缺乏大部分是因为凝血因子Ⅺ合成减少所致,极少数是由凝血因子Ⅺ功能异常引起。凝血因子Ⅺ缺乏的患者具有出血倾向,但大多数无自发性出血,多表现为创伤或手术后出血。凝血因子Ⅺ缺乏的孕妇在孕前及孕期常无明显出血表现,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多表现为产后出血。目前对凝血因子Ⅺ缺乏患者采用的最常见治疗方法是输注新鲜冰冻血浆[9]。故一旦确诊为凝血因子Ⅺ缺乏,可在患者出血时输注新鲜冰冻血浆,一般小剂量血浆即可见效。若行大手术,应将凝血因子Ⅺ水平提高到50%以上[10]。在术后2~3 d的继发性出血者亦可间断输注血浆,便可达止血目的。
凝血因子Ⅻ又称Hageman因子,由肝脏合成并分泌,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启动因子。活化凝血因子Ⅻ启动内源性凝血途径,同时也参与纤溶途径的激活、补体的活化和炎症反应。遗传性凝血因子Ⅻ缺乏的患者大多因APTT延长而就诊,无出血表现,反而有显著的抑制血栓形成的倾向[11-12]。多项观察数据表明凝血因子Ⅻ在血栓形成过程中会促进凝块的形成[13]。有学者认为这与某些物质致使凝血因子Ⅻ自身活化(如血小板聚磷酸盐、细胞外RNA和/或动脉壁胶原的暴露)有关[14]。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认为凝血因子Ⅻ在纤溶过程中的作用远大于其在内源性凝血途径中的作用。目前国内对凝血因子Ⅻ的研究多在心脑血管疾病方面[15-16]。尽管凝血因子Ⅻ参与血栓形成的机制尚不明确,但研究表明凝血因子Ⅻ缺乏对于抗血栓形成的作用是肯定的。如果凝血因子Ⅻ缺乏确实可对抗血栓形成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的发生,则可使凝血因子Ⅻ成为一种理想的抗栓药物靶点[17-18]。凝血因子Ⅻ缺乏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疾病,一项关于350例特发性深静脉血栓的调查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杂合凝血因子Ⅻ缺乏并没有增加血栓的发生率[19]。凝血因子Ⅻ缺乏的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出血表现,无需治疗,只需定期随访。
凝血因子Ⅶ、Ⅺ、Ⅻ缺乏较罕见,患者通常无自发性出血表现,目前无根治的办法,治疗上主要是输注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或人重组凝血因子。该病常为家族性遗传性疾病,由于3例患者均无明显异常家族史,未进行基因检测,故是否可确诊为遗传性凝血因子缺乏症还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