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2020-06-30 05:17林树仁卢平
医药前沿 2020年6期
关键词:血量凝血因子使用量

林树仁 卢平

(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 广西 柳州 545005)

冷沉淀凝血因子被用于HA(抗血友病球蛋白缺乏症)、Fg(纤维蛋白原)缺乏、大量输血和DIC 等凝血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特别适用于难以给予大量的FFP(防止发生循环超负荷)来提供足量的凝血因子的患者。为了解柳州市各级医疗机构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使用情况,笔者对2008 年1 月—2017 年12 月柳州市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使用情况和各血液成分的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应用“现代血站管理信息系统SHINOW9.5”查询2008年1月—2017 年12 月广西壮族自治区血液中心临床用血出库数据。

1.2 方法

统计2008 年1 月—2017 年12 月临床用血总量,包括全血、红细胞类(去白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冰冻红细胞)、机采血小板、血浆、冷沉淀凝血因子,所有血液均以单位(U)计算:200ml 全血为1U,机采血小板每1 份治疗量记为12U,每100ml血浆记为1U,400ml 全血分离的血浆制成的冷沉淀凝血因子为1U。1U 冷沉淀凝血因子应含纤维蛋白原(Fg)≥150mg,凝血因子Ⅷ(F Ⅷ)≥80IU,符合国家标准[1]。

2.结果

2008 年1 月—2017 年12 月临床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从372U 增长至8187.5U(表1);冷沉淀凝血因子占总血量从0.2%上升至3.0%(表2)。

表1 临床医院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情况(单位:U)

表2 血液成分各自占总血量比率(%)

3.讨论

从表1 看出,十年来临床使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数量呈增长趋势,三级医院一直以来都是使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主力军,从统计中可以看出,三级医院临床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占到所有冷沉淀凝血因子使用量的90%以上,三级医院技术实力更雄厚,对疑难问题的诊断和治疗更专业,接受的病例数量多,就医患者的增多也加大了临床医生使用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概率。二级医院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的使用从无到有,从2008年的0%增长至2017 年的9.7%,分析其原因:我们积极开展临床输血的指导,尤其应急大量用血时为临床提供用血方案,推介临床用血首先要考虑止血,对冷沉淀凝血子产品用血指导,经常到各级医院进行输血技术回访以及组织临床输血质量管理督导检查,推广科学、合理输血观念,指导临床科学、合理、安全用血,使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应用被越来越多的临床医生接受并应用于救治应急抢救的患者输血中。输注血小板和冷沉淀凝血因子是临床止血的重要手段,配合药物、手术等综合治疗,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是一项重要的抢救和治疗措施[2]。崔俊林[3]研究认为,产科DIC 患者使用冷沉淀凝血因子治疗,可以改善患者预后及体内失衡的凝血功能。更多资料显示,血小板联合冷沉淀应用在止血方面更优于血小板或冷沉淀的单独应用。表2 显示,冷沉淀凝血因子十年来占总血量比率从0.2%上升至3.0%,上升幅度很大,血小板用量亦不断上升,全血、红细胞、血浆占总血量比率有逐渐降低趋势。应用冷沉淀凝血因子及血小板止血后,再输注红细胞以补充血红蛋白,以达到治疗目的,诠释了科学、合理输血的理念。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使用量逐年增长,使用量占临床总用血量比例逐年增加,尤其是冷沉淀凝血因子增长较为明显,比相关报道[4]趋势更好。由于临床医疗机构对冷沉淀凝血因子的需求量增大,血站对于冷沉淀凝血因子的制备量也随之增加,而输血可以引起血源性疾病的传播和同种免疫反应等,冷沉淀凝血因子的治疗往往需要多人份血液、大剂量使用[5],为了缩短“窗口期”,减少漏检,防范因输血带来的新风险,我中心已开展了病毒核酸(NAT)的检测技术,严把血液检测质量关,同时把握好冷沉淀凝血因子制备过程中的关键质量控制点,以保障冷沉淀凝血因子的质量。

猜你喜欢
血量凝血因子使用量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红细胞的奇妙旅行
减少#1炉再热器减温水使用量
“以虫吃虫”这家大棚农药使用量减少30%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1例凝血因子Ⅻ缺乏症个案分析并文献复习
膀胱冲洗液中加入去氧肾上腺素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中的应用
В Китае снизился объем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я пластиковых пакетов 中国塑料袋使用量减少
未来汽车的塑料使用量将呈倍数增长
凝血因子在糖尿病并发脑梗死患者中检测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