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礼仪文化 传播主流价值——临海礼仪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2015-03-27 13:41郭莹莹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关键词:社会教育礼仪教育学校教育

□ 郭莹莹

(浙江省中共临海市委党校, 浙江 临海 317000)

弘扬礼仪文化 传播主流价值
——临海礼仪教育的现状与思考*

□郭莹莹

(浙江省中共临海市委党校, 浙江临海317000)

摘要:礼仪教育不可停留在文化传播的层面上,应当在人们的实践中去感知、领悟、传播主流价值。从临海的礼仪教育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和探讨,礼仪教育应当以家庭教育为基础,以学校教育为主要场所,社会教育为依托。

关键词:礼仪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礼仪是中国几千年来传统文化的沉淀。礼仪最早起源于远古时代。礼的繁体字形态“禮”:左边为祭祀的意思,右边则表示为行礼之器。认为礼最早就是祭祀祈福。中国许多学者将礼的内涵总结为社会等级制度、社会法律制度、伦理社会道德规范。而仪所包含的内容则为仪容、仪表、仪态等具体的形式。由此可见,礼重视的是精神内涵,仪则为具体的表现形式,对人们的行为起到规范约束的作用。

一、礼仪教育

我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指出:“不学礼,无以立”,想要处事立身必须先从学习礼仪开始。在2001年9月20日中共中央发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里,将“明礼”列为我国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1]。在现代社会,礼仪的内容较古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约定俗成的,还与现代的国际礼仪相结合。礼仪教育则是在现代礼仪规范和原则的指导下,为了完成一定目的,有计划的对人们进行系统的完整的以礼仪道德规范基础和行为规范为内容,以受教育者提高认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为目的,对人们道德进步与人格全面发展而施加教育的过程。

(一)礼仪教育的内容

礼仪教育是现代社会的必修课,它反应的不仅是个人的文化修养与精神面貌,还与国家、民族的精神风貌、文明程度密切相关。按照不同的分类标准,礼仪教育的内容也有所不同。礼仪教育根据其适用对象、范围的不同,大体可以被分为政务礼仪、社交礼仪、商务礼仪、国际礼仪、服务礼仪等几个基本开支。其中商务、服务、政务礼仪是人们在工作岗位上所应当遵守的礼仪,也称之为行业礼仪。社交礼仪、国际礼仪则主要是以交往范围为依据,因此又可称为交往礼仪。

(二)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从古至今,国家的文明程度通常决定了这个国家的综合实力,汉唐盛世,哪个繁荣的朝代不拥有出众的文明,礼仪是不或缺的一块。由此学习礼仪,礼仪教育就成为了努力振兴中华的重要内容之一了。

自身美化、生活美化需要礼仪教育。社会的文明程度要提高,离不开个人文明程度的提高。个人修养、形象是从个人的表情、容貌、服装、谈吐等方面的集合。礼仪教育恰巧在这几个方面有着详细的规范。《易经》中提到“君子以非礼弗履”[3],礼仪教育则是更好地教授人们规范地设计自己的个人形象,充分展现自己的教养与风度。如果人人都以礼待人,那么人际关系将会更加和谐,社会关系会更加和谐,既美化了自身也美化了生活。

净化社会风气,建设好精神文明需要礼仪教育。《左传》中说到:“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 ,体现出个人教养、素质的礼仪,是人类文明标志之一。一个人、一个集体、乃至一个国家的礼仪程度,也往往反映着这个人、集体、国家的文明程度与整体素质、教养。荀子也说过:“人无则不立,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也就是说,要净化社会风气,乃至进行精神文明建设都需要礼仪教育。[2]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较高文明程度。十八大的召开,中国梦将在未来十年实现。这就说明了中国会越来越强大,国民会越来越富有,从另一角度就要中国的文明程度、国民素质要有一个大的提升。2015年是实现千年古城——临海新崛起的攻坚突破之年,临海要全面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趋势、新要求主动融入台州“一都三城”的新定位、新战略。个性化的礼仪教育是其中的重要方向。提高临海人民的素质,经济繁荣都深刻需要礼仪教育。

二、临海礼仪教育的现状

历史悠久的临海、文化发达、人文荟萃,保留的许多遗址、古建筑是现代城市繁荣昌盛为一体的古城新市,素有“小邹鲁”、“文化之邦”的美誉。就如临海人民在婚礼习俗上依然遵循着做媒、送定头与送日子等礼俗。头年结婚的新娘到转年的正月初二还要特有的拜岁习俗。

学校是国家培养高素质、高素养人才的摇篮,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的基地。要求学生将来担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重任就离不开礼仪教育。高校的礼仪教育的目标有二个:第一,让大学生知道并了解礼仪的发展史、规律,明白礼仪教育的重要性。第二,教授规范的礼仪行为、标准以便帮助学生提高文明程度,如基本的会面、社交、求职、面试礼仪。根据学生的专业倾向教授不同的行业礼仪,如服务礼仪、商务礼仪、旅游礼仪。台州学院2014年招生4000人,社交礼仪课有314人选修,其中口才艺术与社交礼仪专题将近900人选修。台州学院生科院还召开了“大学生礼仪与交往”专题讲座。临海校区还承办了浙江省大学生青春礼仪大赛的台州地区的选拔赛。除了以上的课程和讲座,台州学院的学生们还成立了礼仪文化传播工作室,均取得了良好的礼仪教育和传播的效果。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主要是培养技能型人才的基地。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礼仪教育是提高中等技能实用人才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临海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开设课程、技能培养方面主动适应社会,开展各种礼仪活动。如成人礼,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底蕴,明白成人公民应该履行的义务,体现人生价值。对刚入学的新生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礼仪汇报演出。学生以日常礼仪为准则,展现了日常交际礼仪、校园礼仪等方面。这些活动丰富并巩固了礼仪知识,又提高了学生的礼仪文化素养。

礼仪培训机构方面,临海目前较为知名的礼仪教育公司——临海市风正礼仪文化有限公司,主要是为庆典、庆祝活动等提供礼仪方面的服务、文化交流等,同时还举办一些礼仪培训。

礼仪是一个人文明素养的外在表现,更为重要的是礼仪修养,有了礼仪修养才能有良好的礼仪行为。礼仪教育虽然在临海各个学校都存在,但是破坏自然环境、随意破坏公物的不文明现象也依然随处可见。由上可见,礼仪教育只局限在学校内开展一些有关礼仪知识的活动,在校的学生们甚至不清楚什么是真正意义上的礼仪,认为礼仪只是简单的一些动作规范。更别说是社会上的老百姓,他们更是不知何为礼仪,为何要进行礼仪教育。目前,礼仪教育还停留在他律、重形式的阶段,机械地服从礼仪规范要求。所谓“家校合一,家校互动”,家庭和学校应该具有同等的地位,而现在许多的学生在学校文明礼貌表现良好,一出校门就是“小皇帝”。当然,同时校园中也依然存在着许多不文明现象:不尊敬师长,缺乏基本的文明交往习惯等。归其原因,学校与家庭是脱离的,无法形成教育合力。

三、礼仪教育的实施对策

(一)家庭教育为基础

家庭是每个人的第一所学校,父母就是每个人的第一任老师。一个人的品质素养如何,很大程度上和家庭有着很大的关系。据研究表明,孩子是世界上最好的模仿者。换句话说,孩子的言行举止就可以看出这个家庭的教养。父母、亲人是孩子最亲近的人,他们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这孩子。如果父母有着良好的文明礼貌,良好的卫生习惯,那么孩子就不可能出现不文明的行为。家庭教育潜移默化,因此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在言行举止上要做好榜样,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将良好的文明的礼仪教育转化为实际行动,使每个人从小就将礼仪变成一种内在的自律行为。由于目前的礼仪教育都是拘于某种形势下,强迫人们去遵守礼仪文明规范,而不是出自内在的礼仪道德要求。[3]亚里士多德就曾指出:“我们的德性既非出于本性,也非反乎本性生成而是自然地接受它们,通过习惯而达完满。”[4]家庭礼仪教育就需要培养孩子的自觉自省,加强他们礼仪行为的自律,磨练个人的道德意志,把礼仪行为变成一种内在的道德品质。

(二)学校教育为主要场所

家庭教育是孩子的启蒙老师,而学校的礼仪教育更是必不可少的主要渠道。学校可根据不同年龄段的认知水平和文化程度来合力规划并丰富礼仪教育的内容,将礼仪教育与多学科的教学内容相结合,将其渗透到文化教育、人生观教育等。在幼儿园阶段,就可以通过游戏,将礼仪教育应用于生活中,如主动和老师、同学打招呼,能够友善地和同学、同伴相处,做了错事能够主动道歉。通过日复一日地重复,使得在幼儿阶段就能够养成良好的礼仪习惯。在中小学阶段,除了继续将礼仪教育运用于生活中,还要让学生掌握学生个人礼仪和社交礼仪,强化文明礼仪的行为习惯。而在高校和职业院校就要将礼仪教育与交际学、伦理学、人际关系等相结合,让学生明白了解文明礼仪的历史渊源,掌握礼仪的作用、功能,掌握个人形象礼仪、家庭学校礼仪、社会交往、求职面试等礼仪内容,并且做到学以致用。

校园文化生活是每个人在学生时代最为难忘的一段经历,它是一种独特的文化形态。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校园文化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功效。台州学院举办的“大学生青春礼仪大赛”,参赛的学生通过这个比赛会主动去了解个人形象的重要性,而没有参赛的学生也通过观看比赛知道了仪态、仪容、仪表、服饰等礼仪知识,也明白了个人礼仪的重要性。学校除了开展活动,还可以借助校园宣传栏、学校广播、校园网络等表现校园精神的平台,给学生创造出文明礼仪的校园氛围。

学校礼仪教育过程是对礼仪知识全方面了解和掌握并加以实践的过程。如果学校礼仪教育只是停留在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追求外在的效果,就会使礼仪教育失去失效,将礼仪教育变成一句白话。[5]因此,学校礼仪教育可以通过丰富教育内容,与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等方式来达到礼仪教育的效果。

(三)社会教育不可忽视

社会教育是一个大课堂,社会教育是人们通过社会舆论、社会交往、社会活动等途径接受的教育[6]。如今社会上出现了许多家庭美德、职业道德下滑等现象,因此礼仪教育活动不可忽视。如可在社会团体、农村基层群众中利用大众媒体,传播基本的文明礼仪知识,使人民群众无意识地接受礼仪教育,使他们的思想有所改变。

社会交往是离不开礼仪活动的。个人形象需要礼仪,个人仪态需要礼仪,与人交往需要礼仪。我国古代思想家就已经认识到:“礼之用,和为贵”。而现代礼仪更是继承了几千年来优良的文化传统,还融合了西方礼仪的内容,就更能体现出举止优雅、谦逊礼让、保持和谐的人际关系的泱泱大国的公民的形象。重视礼仪教育可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体现和谐的人际关系,传播主流价值。

参考文献

[1]金正昆.服务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

[2]王宗源.中华礼文化与大学生礼仪教育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2008.

[3]王贺兰.当代中国青少年礼仪教育的反思与构建[D].河北师范大学,2010.

[4]张铁武.礼文化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D].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010.

[5]孙和平.礼仪教育与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提高[J].思想政治工作理论研究,2009(6).

[6]曹彩杰.礼仪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作用及其实施途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14-(2015)05-0043-03

作者简介:郭莹莹( 1983— ),女,福建福安人, 中共临海市委党校讲师。

*收稿日期:2015-9-7

猜你喜欢
社会教育礼仪教育学校教育
大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模式的实践研究
中学技术学科STS的实施研究
浅谈社会教育中的古筝教育优化
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中的公民教育
浅谈英语课中的礼仪教育
中职学校文明礼仪教育的问题和对策研究
高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体育课堂中融入礼仪的重要性
多种途径实施礼仪教育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