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联动视阈下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2015-03-27 13:41
湖南税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5年5期

□ 陈 松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湖南 长沙 410116)

多维联动视阈下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陈松

(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 湖南长沙410116)

摘要: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系统工程需要政行企校多维联动。探索多维联动培养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的体制机制以构建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专业应用翻译人才培养和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化教学能力,加强在多维联动指导下的英语翻译实践训练。

关键词:英语翻译人才培养;多维联动;职业化应用;构建要点;模式实施

一、 多维联动人才培养模式提出的背景

应用英语翻译是翻译任务的主体和翻译工作的主战场,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对外交流的深化乃至对中华文化走向与融入世界都影响至巨。随着我国对外交往活动的不断增多,翻译市场对应用英语翻译人才的需求和供给形成了一个巨大的逆差,很多行业企业需要大量的翻译人才,而各高校输送的应用翻译人才却满足不了各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针对应用型翻译人才紧缺的情况,近年来国内高职应用英语专业教育有了较快发展,尤其是在政行企校多维联动的宏观政策指引下,高职应用英语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输送了一批素质较高的英语专门人才,为我国的对外交流和经济社会建设作出了贡献。然而,由于传统外语学术型人才培养模式侧重于培养学生的语言基本功,绝大部分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与行业、企业的岗位要求脱节,而高职院校发展较晚,高职学生英语基础相对本科生较弱,因此,如何有效培养高职应用英语翻译人才,探索出符合行业、企业翻译岗位人才需求标准的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目前应用英语翻译教学必须要解决的课题。

二、 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构建要点

(一) 围绕专业目标,优化课程模块

培养高素质应用型英语专业翻译人才的目标是该专业的毕业学生在参与和从事各项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翻译活动中能熟练地运用英语为工作语言,较好地掌握英汉、汉英双语转换技巧,同事具备良好的从业综合素质。因此,应用英语专业的课程设置要围绕上述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构建以达到优化课程模块的目的。根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将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按1:1的比例配套,推行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标准,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有效增强其毕业后的岗位适应性和业务操作能力。

高职英语教学的最显著特点就是体现其职业性,而翻译方向的课程设置既要摆脱传统本科翻译教学与人才市场脱节的桎梏,又要结合高职学生的未来岗位特点。因此,要充分体现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的主导,以现场翻译真实工作过程为依据,构建工学结合的科学合理的专业课程模块。高职三年的课程设置可分解为七大模块:1、人文素质模块,包括思政、计算机应用、体育、二外、大学语文等基础课程;2、专业素质模块,主要是综合英语听、说、读、写,语法,阅读,概况等;3、职业能力拓展模块,主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开设的公选课程,以挖掘学生的潜能;4、职业能力核心模块,具体到翻译方向就是英汉、汉英翻译技巧,翻译基础,应用英语口译和笔译等;5、职业能力综合实训模块,主要是应用英语翻译实训、职场英语实训和专业综合实训等;6、职业定位模块,主要用来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创业信息咨询、传授面试技巧等;7、顶岗实习就业模块,这是最后一个模块,也是对学生三年专业学习的综合检验,包括顶岗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设计。将上述七大模块课程科学合理地融入三年的整体教学过程中,将人文基础课程、专业综合课程和职业能力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出适应翻译职业岗位要求的高素质应用英语翻译人才。

(二) 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认识的发展是主体与外部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强调学习的建构性、主动性、目的性、情境性和社会性,为翻译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应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形式,将教学重心从教转到学、转到做,在实际操作中形成学生自己的专业技能。教师在整个翻译活动中是任务的布置者、课堂的组织者、翻译成果的评判者和答疑解惑者。教师的功能就是确定好翻译教学的内容和怎样组织好学生的翻译过程,如提前给学生确定好相应岗位的仿真翻译工作任务,组建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尽快成长为合格的职业翻译工作者。在以学生为中心的师生合作学习过程中,应鼓励学生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经验,以培养浓厚的翻译学习兴趣;翻译课教学的目的是如何让学生用多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技巧解决真实翻译情境中的具体问题,而不是给出所谓的正确答案。同时,根据行业企业各个翻译岗位的不同要求,通过设定职业翻译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对未来所从事的工作提前认识,将整个学习过程转化成为职业翻译工作者的过程,让学生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培养其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以实现其个人的可持续发展,以便更好地胜任已变化为职业特征的职业性翻译工作。

基于上述理论的描述结合应用英语翻译专业的特点,该专业教学方法及手段的改革与创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现代化的多媒体语言教室改变了以往的翻译课老师在黑板上写,学生在讲台下抄练的单一枯燥的教学方式,通过校园网、PPT和各种视听软件教学,学生的视野不断扩大,学习内容和形式不断丰富和多样,教学效果取得了明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断地提高。教师结合自身所学和各门课程的特点独立制作课件,开展教学研究和创新教学方法,使教研能力不断增强,目前,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的课程几乎已占英语全部课程的比例达到100%。2、根据理实一体化的课程标准,采用各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如,专业综合课的听、说课程充分利用语音室进行强化训练;商务外贸类课程则通过模拟整个外贸业务流程进行仿真操练;专业实训课则将学生派往各实训基地进行顶岗实习,并完成毕业设计。这种教学方式很好地体现了高职教育的特点,让学生学有所用,学有所长,符合用人单位的岗位要求,缩短了人才供给和使用的磨合时间。3、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优势,提高教学效果:如,在应用英语实训过程中,通过完成岗位翻译任务、外贸函电制作、谈判英语口语设计等项目,设计不同的任务单元、相应的模拟仿真场景,邀请外教共同参与、行业、企业专业人员指导,有效提高学生英语的应用能力,促进了教学效果的提高。

(三)规范教学管理及评价

教学管理:严格遵守《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工作规范》的相关规定,强化教师的责任意识、主导意识、质量意识,严格各教学环节的准备、组织、运行、检查、考核,确保教学管理职责明确、运行顺畅、奖罚分明。根据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调整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保证行业企业专家达到专业建设委员会成员的30%以上,建立应用英语专业翻译方向的专业教学指导小组,完善政行企校合作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建立科学、有序、高效的教学管理与运行体系。

教学监控:对课堂教学组织、实践教学组织、师德师风建设、教学事故处理、常规教学管理等实行“全程、全员”监控,确保监控不走过场、不存死角、不留盲点;健全课堂教学日志制度、教学例会制度、常规教学检查制度、教师听课制度、领导教学巡查制度、教师调停课管理制度、教学事故处理办法,实现教学管理规范化;充分发挥各级教学督导成员的督导作用,全面强化各教学环节运行状态和质量状况的跟踪与掌控。

教学评价:强调政府主导,突出学校课程与行业、企业岗位对接,完善包括专任教师、企业兼职教师、项目小组及客户、行业企业和社会有关方面等评价主体在内的多元考核评价体系,形成学生评教、同行评教、企业专家评教“三评结合”的教学评价机制。突出考试与考评结合,改革学生学业成绩评价方式,打破一张试卷定结论的学生课程成绩评价办法,构建“课程过程和教学活动参与+课程终结考核”各占约50%的形成性教学评价体系。

三、多维联动视阈下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机制,制定促进校企合作办学法规,推进校企合作制度化。创立高校与科研院所、行业、企业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机制。”该政策的提出为政、行、企、校多维联动合作办学提供了大力支持。政府、行业、企业和学校四方的有机结合更能够提升高职学生的人才培养质量,政府的主导提供方向和支持,行业、企业的参与能够帮助学校更好地了解人才市场,使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更加准确,而学校有了前三方的支持则更能培养出适“销”对路的专业应用翻译人才。这种合作方式将加快行业、企业的发展,同时,也将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那么如何通过对多维联动方式的研究,探索政行企校联合培养应用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模式就显得尤为重要。其实施过程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重视专业应用翻译人才培养和提升专业教师的职业化教学能力

“职业化”,就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制度化,其内涵主要包括职业资质、职业技能、职业意识、职业道德四个方面。应用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是由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等相互作用的要素所构成的有机整体。应用型英语人才的培养在培养模式中要重视实践教学的拓展,翻译方向的学生应掌握较扎实的英汉双语基本知识、英汉、汉英双语转换技巧和较强的口、笔译能力从事应用翻译岗位工作。 提升翻译专业教师的职业化教学能力必须凸显其职业化特点。作为翻译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翻译实践经验,要与行业、企业、市场紧密结合,不能照本宣科、空谈理论。要有效优化翻译专业教师素质,学校要定期选派翻译骨干教师深入行业、企业各翻译工作岗位进行挂职锻炼,同时,增派骨干教师去国内、外示范院校进行短期访学和教研,也可以邀请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指导,通过这种多边、双向的交流方式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另外,在教学过程中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鼓励教师内部自创互动学习空间,形成良好的教研氛围,通过政、行、企、校多维联动来解决翻译职场中出现的多元化问题。

(二)加强在多维联动指导下的英语翻译实践训练

坚持政行企校的多维合作,依据“对接产业、服务产业、提升产业,产学深度融合、工学紧密结合”的宗旨,根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系统设计好每个学期的实训项目,确保实践教学学时在总学时中的占比达到50%左右,以建立“五步骤”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即认知实训,包括入学军事训练、社会实践和公益劳动;外语技能实训,包括语音实训、口语实训、听能训练、翻译实训等;专业技能实训,包括各专业的各个教学环节的技能实训;情景模拟实训,包括各专业的专业综合实训;顶岗实习,包括为适应顶岗实习而设置的生产性实习、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同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对比英汉两种语言的不同特点和分析以及各种不同体裁文本的翻译方法,使学生掌握英汉双语转化的基本理论和能力,要求译文忠实、准确,翻译速度达到每小时300 字左右。其次, 要与企业行业紧密联合、加强互动,组织行业、企业和学生共同合作完成一定量的翻译项目,在真实的职业岗位翻译活动中,专业教师既能培养学生的应用英语翻译能力,又能让学生在翻译工作环境中获得学以致用的成就感并提高其未来的工作责任心。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我省高职应用英语专业的办学实践,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参照21世纪职业化应用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从业素质,从教师、学生和教学过程等方面对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途径和方略进行了研究和探讨。旨在探索政行企校多维联动培养应用英语翻译人才的体制机制,提出应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的正确方略,制定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的培养方案,实施应用英语翻译人才教育教学新模式,推进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教育教学改革,提升高职应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质量,最终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优势化转变。

参考文献

[1] 姚嘉五.论高职应用翻译人才培养[J] .上海翻译,2011(3).

[2] 李萍.项目融入式应用翻译人才培养新范式[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7).

[3] 刘宏伟.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途径的探索与实践——以长沙师范专科学校应用英语(翻译方向)专业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28).

[4] 潘华凌,刘兵飞.翻译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及其培养对策研究——基于江西省的情况[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1(1).

[5] 李明,仲伟合.翻译工作坊教学探微[J].中国翻译,2010(4).

[6] 黄建滨,卢静.翻译:是专业,更是职业——让·德利尔教授的翻译教学观及对中国翻译教学的启示[J].上海翻译,2008(3).

[7] 黄友义.社会需要更多的实用翻译人才[J].中国翻译,2007(1).

[8] 陈科芳.英国翻译人才培养现状及对中国的启示[A].首届清华亚太地区翻译与跨文化论坛论文摘要集[C].2011.

[9] 镇浩,李红芳.高职类英语专业翻译课程教学与翻译人才培养[J].继续教育研究,2012(4).

[10] 李娜.建构主义视阈下应用型翻译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语文学刊,2011(5).

[11] 全红.高校应用型英语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人才,2012(8).

[12] Hatim, B.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Translation[M]. Essex: Pearson Education Limited, 2001.

[13] Kiraly, D. A Social Constructivist Approach to Translator Education: Empowerment from Theory to Practice [M].Manchester: St. Jerome Publishing, 2000.

[14] Rocca, M. L. The Translation Workshop: an Integrated Teaching Methodology for Translation Teaching at University. [J]. New Voices in Translation Studies 3, 2007.

[15] Xiao, Hong. Translation Workshop: An Effective Approach in Translation Teaching [J]. CELEA Journal (Bimonthly),2005(3).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614-(2015)05-0056-03

作者简介:陈松(1981—),女,湖南浏阳人,湖南外国语职业学院英语系商务英语教研室主任,讲师。

收稿日期:2015-9-8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3年度一般课题“政行企校多维联动视阈下职业化应用英语翻译人才培养研究”(课题批号:XJK013CZY007)的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