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拓展
——以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为例

2015-03-19 16:33高先丽
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西方人姓氏英语教学

高先丽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甘肃成县 742500)

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知识拓展
——以邹为诚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为例

高先丽

(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甘肃成县 742500)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语言技能训练而忽视语言文化知识的拓展,这就导致学生在进行跨文化交际时会出现许多障碍甚至交际失误。因此,除了语言本身的教授以外,和语言密切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拓展就显得非常必要。

英语教学;文化拓展;《综合英语教程》

综合英语课程是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基础阶段的主干课程,其前身叫做“精读课”。该课程以往只注重语言知识的传授,而忽视语言技能的训练。近年来,为了适应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需要,各种新编教材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在诸多教材中,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邹为诚先生主编的《综合英语教程》(Integrated Skills of English)一改以往教材存在的不足,既注重基础知识的传授,又加入了很多培养学生语言应用能力的听说训练活动。除此之外,每单元还有针对单元内容补充的“文化背景知识”(Cultural Information),以此来帮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对英语国家社会文化的了解。

有了好的教材,就必须进行有效的教学。然而,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单词的记忆、语法的讲解、听说读写四种基本技能的培养。但是不管是基础知识的讲解也好,还是综合技能的掌握也罢,文化因素都是语言学习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此教材每单元都有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介绍,但是还远远不够,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真正有效掌握语言、使用语言,只学习语音、语法和词汇是不够的,这三个因素只不过是语言习得的一个部分而不是整体,还必须学习同该语言有关的各种文化背景知识(以及由此派生出来的交际规则)。只有充分了解一种语言的文化才算掌握了一门语言,现实生活中交际者由于文化知识的缺乏引起交际失误的例子比比皆是,因此,在英语教学中文化知识的拓展显得尤为重要。

1 历史知识

在听力教学中,很多学生尽管花费了不少时间,但是往往达不到明显的效果。究其原因,除了自身的基础问题,比如词汇匮乏、发音不准确、语法知识欠缺等以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对英美国家的背景知识了解太少。听力技能的提高与对英美文化、历史、政治和经济的了解有密切关系。一般情况下,如果对所听材料的背景知识有所了解,很容易听懂并能较好地理解材料,即使材料中可能会有一些生词,听者也能根据上下文进行推测和猜测而得知它们的大致含义。反过来,如果听到的是自己完全不了解的背景知识,理解起来就会困难得多,甚至有时只能听懂字面的含义,而对其真正的含义却不清楚。

例如在第一册第六单元的Listening 2中,一名导游带领一队中国游客去参观纽约华尔街,然后根据所听材料回答相关的问题。在进行教学时,如果提前让学生去了解华尔街的历史文化,那么相关的问题就能轻而易举地回答。华尔街的英语是“Wall Street”,它为什么叫“墙街”、这堵墙是做什么的以及是谁修建的,这些就要追溯到英国的历史。英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后,迫切需要向海外扩张,开辟海上殖民地和市场。这时,荷兰对海上贸易的垄断权是英国海外扩张最大的障碍和直接威胁,英国已无法容忍荷兰的海上霸权了。1651年,英国颁布了旨在禁止荷兰参与英国海上贸易的《航海条例》,损害了荷兰的商业利益,荷兰拒不承认。双方剑拔弩张,扩军备战。现在的纽约(New York)最初是荷兰殖民地,是荷兰裔移民的聚居地,当时叫作新阿姆斯特丹(New Amsterdam)。1664年,新阿姆斯特丹被英国人攻陷,这个城市从荷兰人手里转到英国人手里,并被命名为新约克郡(New York,简称纽约),以献给当时的英国国王查理二世的弟弟和继承人约克公爵(Duke of York)。后来,荷兰殖民者为抵御土著印第安人和英国人侵犯,在属于自己的殖民地建筑了一堵土墙,从东河一直到哈德逊河,而后沿墙形成了一条街,因而得名Wall Street。被英军占领后拆除了围墙,但“华尔街”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了解了这一段历史背景知识,这段文字材料听起来就易如反掌了。

此外,在英语中有很多和“Dutch”(荷兰人)相关的短语,它们当中大多数都具有一定的贬义感情色彩,比如说“Dutch courage”(酒后之勇:嘲笑荷兰人没有勇气)、“Dutch agreement”(酒醉后的协议:栽赃荷兰人不讲信用)、“Dutch leave”(士兵擅离职守:污蔑荷兰士兵毫无纪律性)、“Dutch feast”(丢丑的宴会:贬低荷兰人的风度)等,其原因仍然和英荷两国的历史渊源密不可分。英国和荷兰在17世纪进行了多年的海战,却不见高低,但是却在两国人民心中埋下了仇恨的种子,致使他们彼此憎恨。语言是社会的产物,因此英国人对荷兰人的憎恨和轻蔑就自然而然地反映在了英语语言中,很多带有贬义感情色彩的固定短语便应运而生。很多这样的短语均曾用于贬义,表示某些“令人生厌或不光彩”之事,虽然少部分相关的短语的含义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减少了对荷兰人的讽刺,如“Dutch treat”,曾经是用来讽刺荷兰人的吝啬小气,但如今指的是“go Dutch”,用来指好友聚会“AA制”。

2 空间观念

在第一册第二单元的Reading Comprehension和Read More中,学生将通过单元的阅读对中国、美国和英国的房子结构有所了解。在课文中,可以得知中国的房子结构注重通过使用高大的围墙把内外相隔离,而房子的内部却很不注重个人的隐私权。也就是说,在房子内部,很多房间是相通的,相反,美英的房子不太注重内外的隔离,所以人们经常只能见到低低的栅栏而非围墙,但是房子内部的结构却与中国房子大相径庭。他们非常注重房子内部每一间房间与其他房间的隔离,甚至包括厨房都会有单独的门。这样的差异和不同国家的文化相关联。

西方人,尤其是美国人,他们有着很强的空间领域感(sense of spatial territory)和个人私密感(privacy),他们强调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正是由于这种需求,他们会用墙、门或夹板把个人工作或生活的地域隔离起来,因此,对他们来讲,门开着就意味着是一种邀请。另外,西方人注重个人的功名与成就,所以他们也就非常注重个人的隐私,这一点和他们的空间感是紧密相连的。而对于中国人而言,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人们一般都具有共享地域空间的能力,因此很少意识到个人的空间神圣不可侵犯。在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上,中国人强调的是集体主义(collectivism),通常以血缘、家庭和整体和谐为重,所以常常体现在自我意识的泯灭上。体现在房子结构布局上,中国人只强调与外部的隔离,而忽视内部个人隐私的存在。所以人们经常看到高大的围墙之内,却是房房相通的结构。

3 亲属观念

在第一册第三单元Reading Comprehension和Cultural information中,都涉及到了西方人的姓名方面的内容。众所周知,英美人的姓名和中国人的姓名存在一些不同点,这些不同能反映出东西方的文化差异。

西方人强调个人主义,体现在家庭成员之间,随便、开放和崇尚家庭成员之间的平等关系,即使是不同辈分之间。另外,西方的基督教讲究博爱,这是一种无差别的爱,反映在亲属观念上,西方人亲属观念相对淡泊。体现在西方人的姓名上,首先,西方人的名在前,姓氏在后,这意味着名字比他们的姓氏更重要,或者说强调个人超过家族。其次,西方人取名时不必忌讳与祖辈名字相同,比如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其父名伦道夫,他的一个儿子也叫伦道夫,祖孙同名。从西方人的名字中可以看出西方人的叛逆精神:不畏长、不唯上、只注重个人。西方人的名字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它们大多来自希腊语和希伯来语,主要都是希腊神话和基督教《圣经》中的神和圣人的名字,所以西方人对于取名没有过多的讲究,经常把名字库里的备用名字拿来一用就可以了,这也体现了西方人的开放精神,不管是圣人还是名人,大家都可以资源共享。再次,古代西方国家比如英国人只有名而没有姓。从10世纪开始,才有一部分贵族以封地为姓,自11世纪到16世纪文艺复兴时期,基督教要求对姓氏进行登记,姓氏才得到普遍使用,英国人才有了姓,这或许就是西方人的姓氏为什么放在名字之后的原因吧。从以上姓氏和名字的特点可以看出西方人强调自我胜过以姓氏为纽带的家族,所以他们的亲属观念相对淡薄。

相反,中国人强调集体主义。受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影响,中国人很重视宗族观念,他们往往以家族为中心,为家族而奋斗,封建社会的刑罚几乎都会牵连整个家族。从思想上来说,中国受儒家思想影响巨大,儒家讲究仁爱,先爱身边人,再爱其他人。在中国家庭成员之间,人们注重不同辈分的等级关系,强调“长幼有序”,所以汉语中有着非常复杂、具体的称呼语体系,这些言语的表现又反映出中国人较浓厚的亲属观念。体现在中国人的姓名上,首先,中国人姓氏在前,名字在后,这意味着中国人先有姓氏后有名字。其次,中国人的名字不仅代表一个人的符号,还包含着父母的愿望,甚至社会意义和政治意义。在取名时既要注重形式又要讲究寓意,由于受宗法制的影响,在名字的使用上有避讳的制度。讲究“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为尊者讳”。在言谈和书写时,遇到君父长上的名字一律要回避。取名时也不能取他们的名字中有的或同音的字。现在虽然已经不讲究这些了,但是仍然有部分人在取名时尽量不用父辈或祖辈名字中出现的字或同音的字。由于避讳的影响,现在大多数中国人认为直呼长辈的名字是不礼貌的。从中国人姓氏和名字的特点可以看出中国更强调家族、宗族而忽视自我,所以中国人有着极强的亲属观念。

4 结语

在综合英语教学中,人们注重语言的综合技能的训练,但是,不管是何种语言技能训练,如果授课教师能够多从语言文化层面做些拓展,这对于学生扫除文化障碍,解决语言问题都是十分必要的,因为从很大程度上来说,语言与文化是紧密相关的,或者说学习一门语言的根本就是了解和这门语言相关的文化,才能真正进一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

[1]陈洪江.高职综合英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刍议[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12):54-55.

[2]顾嘉祖,陆昇.语言与文化[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3]胡文仲.文化与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4]李磊伟,李文英.语言与文化习得[J].外国语,1988(4):47-49.

[5]刘法公.试析带有Dutch的英语短语[J].山东外语教学,1990(2):29-32.

责任编辑 刘志明

G618

A

1674-5787(2015)03-0134-03

10.13887/j.cnki.jccee.2015(3).36

2015-03-22

本文为陇南师专校级教改项目“英语专业学生语用能力的提高策略”(项目编号:JXGG201403)研究成果之一。

高先丽(1975—),女,四川简阳人,硕士,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英语系讲师,主要从事语用学研究。

猜你喜欢
西方人姓氏英语教学
姓氏从何而来
有趣的姓氏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高中英语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困于密室中的西方人
姓氏拆解
浅析中西方英语交际失误
浅谈西方人绘画中的东方人物形象变迁
亭台楼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