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斌
摘 要: 高考物理复习要立足基础,整合知识,提炼方法;注重实际,关注热点,鼓励创新;精选习题,分类指导,加强题型专项训练;给予信息,创设情境,进行能力专项训练。
关键词: 高考复习 物理学科 备考策略
高考物理试题非常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基本能力。为提高高考物理备考有效性,笔者提出以下复习策略,希望能给备考师生提供帮助。
一、立足基础,整合知识,提炼方法
复习应该力争全面理解基础知识,重点掌握主干知识。要结合《考试大纲》中的知识内容表梳理知识,注意点、线、面结合,注意知识间的纵横联系,以核心知识为“固定点”绘制知识网络图,使知识网络化。到考前要使学生能在一张A3的白纸上画出高中物理知识网络图。
掌握解题方法是高考得分的制胜法宝。复习的另一个重要目标就是总结、提炼方法。好的物理方法不是一道题就能总结出来的,复习中要通过一定量的例题分析,提炼出解题方法。之后,教师要精选典型习题,引导学生做好针对性训练,对解题方法进行消化、吸收,最终做到灵活应用。
二、注重实际,关注热点,鼓励创新
物理学科与生产、生活及科技的发展密切相关。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凸显STS精神。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和能力,是物理学科一贯重视的原则,尤其是近几年表现得更为突出。
紧抓热点。考试热点和社会热点都要抓,考试不回避热点,备考更不能回避热点。
典型陈题往往是好题,用不着回避;相反,要下气力将它们真正弄懂、练熟,当然也要重视变式训练,做到推陈出新。
三、精选习题,分类指导,加强题型专项训练
1.选择题
(1)加强选择题解题技巧的指导。
①根据选项设置的问题,大体判断是单选还是多选:
a.若四个选项针对同一知识点或同一问题设置,该题多为单选;
b.若选项分为两组,每组各针对一个问题,则有可能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c.若四个选项分别针对一个问题,一般来说,该题是多选题的可能性较大。
②对模棱两可的选项,宁可少选,只选有绝对把握的选项。
③对每个选项都觉得似乎正确的,只选其中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一项,因为高考题中出现四个选项全都符合题意的情形很少。
④对完全不会的题,根据自己的感觉选填一个选项,不留空题。
做完物理选择题后,要将选择题答案的分布情况从总体上审查一遍。高考卷物理选择题中,一般有3道左右单选题、3道左右二选题、1-2道三选题、偶尔有一道四选题。出现两道四选、三道三选的可能性很小。若结果中出现了这些情况,则有必要重新审查这几道题的答案。
(2)分类限时训练,当堂讲评。
将选择题归类为热学、光学、机械振动和波、天体运动、核物理学、静力学、静电场、运动与图像等类别,分别做限时训练后,再将其混编成高考样卷形式做限时训练。
2.实验题
备考时要加强实验,重视实践,突出设计。
实验题在高考物理中一直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高考物理卷力图通过在笔试的形式下考查学生的实验能力。同时,希望通过考查一些简单的、设计性的实验鉴别考生独立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
对实验的复习要突出“实验”,不能纸上谈兵。既要突出重点,又要照顾全面,不能抱侥幸心理。对大纲所要求的实验要达到:能明确实验目的,理解实验原理,设计某些简单的实验,能控制实验条件;会使用仪器,会处理数据,会探究某些实验结论,会对结论进行分析和评价,并能找出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小误差的方法。
近年用图像处理实验数据的试题明显增多,这看似不含智力因素的简单技能,画图时失分率却很高,应引起重视。
3.计算题
计算题一般都有相当的综合程度。将审题能力、建模能力、应用数学知识处理物理问题能力、表达能力都分别训练到一定程度后,将与近年计算题相近的题目分别编组做训练,但一定要根据学生实情控制练习题的难度和数量。可以实行过关制,每天或几天一题,要求达标,不达目标不收兵。
四、给予信息,创设情境,进行能力专项训练
近年来,高考物理试卷中出现了考题立意高、选材活、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的试题,对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尤其是阅读理解能力、建立物理模型的能力、分析综合能力、推理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心理适应和承受能力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教师要深入“题海”,选择典型题目让学生练习,努力做到精选、精析、精练,提高复习效率。备考中需要做好下列专项训练:
1.提高审题能力
审题是解题的前提。审题能力是获取、筛选信息的能力、对信息做一定“翻译”的能力的统称,是阅读、理解、分析等多种能力的综合,也包括严肃、认真、细致的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就是把题干的内容读懂,转化为自己可以理解的、有利于解题的表述,这种能力是解题的基础。
要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一是要重视读题习惯的培养,在讲解习题前要引导学生读题,从断句、标记关键词、标记题目特定的题设条件入手,特别是要通过比较关键词,让学生盯住“题眼”,督促学生做好圈点勾画;二是要重视转换上述词语和句子的表述,即做好翻译工作,培养“转换说法”的能力,有时只要用合适的说法表述题目,就会对题目一目了然;三是要重视引导学生画图,养成画图的习惯,坚决打击“顽固不画”分子;四是要培养仔细推敲条件,深入挖掘隐含条件的能力;五是要引导学生有意寻找状态、分解过程并将其适度整合的能力;六是要将上述信息进行比较,寻找联系。做到了上述六点,题目就算“审”清楚了。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会发现一些学生不重视也不会审题。这时就有必要做专项训练。教师可有意选择一些信息较多的题目,不要求学生做完整处理,只审清题目中对解题有用的信息就算完成任务了。前期可做分解训练:先让学生找到题目给定的信息——捕捉信息,再让学生筛选信息——保留有用信息,剔除无用信息,最后加工信息——明确在通常情况下有多种含义的条件在本题中的含义;找出隐含条件的意义;理出题目所给信息与待求解问题间的关系。
这样训练,可以增强学生的审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在审题环节抓解题要素,经过一定量的训练,真正会“审”物理习题。
2.提高建模能力
高中物理学科的考题主要以模型为主,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加强应用性考查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有些物理问题只提供了实际的物理情景,这就要求考生善于挖掘必要的、主要的信息,去除次要的因素,抽象出具体的模型加以解决。
要提高建模能力,简单地说,就要做到以下几点:良好的阅读习惯、有意识的建模训练和模型的迁移训练。只有具备高超的建模能力,在“实战”中才能够将题目的内容转化为学过的内容,从而快速、准确地解题。
3.提高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从近几年的高考物理试题来看,在考查考生物理知识的同时,越来越注重对考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的考查。这就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既认真学好物理知识,又努力提高数学推理运算能力和应用数学图像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加强数学与物理相结合的训练。教师还应该选择一些需要演算的典型习题在黑(白)板上和学生一起演算,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演算细节及其对物理得分的重要意义,不要列式后就认为与物理老师无关了。“就是学生算不出来,那也不是物理老师的事”,找责任人没有任何意义,况且物理大纲本身就要求考查学生“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
4.提高表达能力
要让解题能力体现在得分点上,主要靠准确完整的物理语言表述。这一点往往会被学生忽略,造成不必要的失分。在复习中,解题训练要注意科学、规范,尽量采用题目中给的物理量的符号,自设符号一定要标明,方程式的书写及结论的叙述都要与题意相联系,不要脱离问题本身。
表达能力绝不能等到考前再练,而应天天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实战”能力。可以用“一天一题”做好计算题的规范表述训练,使学生的表述呈现“一字、一标、五要、四环”齐全,达到详略得当、言简意赅的表述标准。
以上是笔者组织高考备考时采用的复习策略,希望能给您一些启示,同时更希望得到您的指点。
该文属“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2013年规划课题《高中物理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运用研究》[课题批准文号:GS(20113)GHB0563]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