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 张 旭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误区、现实问题与发展策略*
陈国华 张 旭4
摘 要:农村教育现代化既是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又是难点。农村教育现代化应尽量避免只注重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改善、向城市看齐和外部援助的误区。目前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出现了漠视乡土知识、相关利益群体缺席、政策执行缺乏相关国家政策支持和缺失法律保障与执法软弱等问题。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优化配置和有效利用资源、注重制度和观念的更新、确立乡土知识的价值,使农村教育从依靠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到主动发展上来。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农村学校
* 本文系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小学全科教师人才培养‘GSP’能力标准研究”(项目编号:14YJA880024)研究成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发展农村教育。没有农村教育现代化,就不会有中国的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点和难点。农村教育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存在、发展和改革不仅能够积极促进区域内各级各类教育体系的整体进步,也是构成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走向现代化的重要因素。[1]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值得重点研究的课题。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发展路径不同于城市教育现代化,有特殊的价值规约。农村教育现代化的价值指向应为均衡、优质和特色。农村教育的法规政策应以此为依归,应尽量避免只注重经费投入、办学条件改善、向城市看齐和外在援助的发展误区。
误区一,农村教育现代化等同于教育经费的增加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忽视学校教育质量的提升。长期以来,不少人将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定格在教育资源投入不足上,认为增加教育投入是当前乃至今后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首要任务,对增加教育投入有着一种盲目的冲动和不切实际的幻想,对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则漠不关心。重投入轻利用导致的直接后果是教育资源配置效率偏低,资源利用率不高,在教育经费逐年增长的同时存在着大量的浪费现象。教育现代化不仅包括物质条件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教育实践和教育效果也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2]
完善的办学条件是顺利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前提,也是提高地区和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在过去,正是因为区域间和学校间办学条件存在较大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农村教育发展的落后。因此,在中央政府出台的发展农村教育的各种政策法规中,均将改善办学条件、均衡配置教育资源作为农村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要求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制订或完善本地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办学条件基本要求,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为农村学校配齐各种实验设备、教学器材和图书资料等,改善学生宿舍、食堂等生活设施,解决寄宿制学校管理服务人员配置问题。[3]但是,农村教育的现代化绝不仅于此,标准化的办学条件仅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基础,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更在于教育质量的提高。办学条件的改善容易达成,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则是一项长期的、需要农村教育工作者进行创造性劳动的工作。
误区二,农村教育现代化过度依赖政府及外界“他助”,忽视农村学校主体作用的发挥。2000 年4月,为促进贫困地区学校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提高,教育部联合其他部委实施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作,启动了“东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西部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和“大中城市学校对口支援本省(自治区、直辖市)贫困地区学校工程”。建立了区域内城乡“校对校”教师定期交流制度,通过选派教师和管理人员到贫困地区和农村学校任教、任职,东部地区学校和大中城市学校向受援学校无偿提供闲置的教学仪器设备、教具、图书资料等,帮助受援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中央政府还重点支持中西部地区和农村地区。中央财政不仅在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分担上给予特殊照顾,而且在薄弱学校改造方面按照5:5的比例给予奖励性支持。另外,在各级政府出台的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文件中,国家一再强调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中央财政要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义务教育投入,加大对贫困地区、边疆地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地区的教育专项转移支付力度,积极鼓励发达地区支援欠发达地区。综上所述,无论是东西部地区学校对口支援工程、薄弱学校改造计划还是城乡教师交流制度,本质上都是一种“他助”。然而,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更多地需要农村学校的自主发展。
误区三,农村教育现代化就是抛弃传统,一味向城市看齐。农村教育的现代化并非完全抛弃传统教育的一切,而是要对传统教育进行合理的改造、继承和创新。与此同时,农村教育现代化并非一个反现代化的过程。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农村教育一直处于尴尬的处境,一味向城市看齐,教育改革步履维艰,不见成效。农村教育的现代化不是城市教育的“翻版”,更不同于城市的教育现代化。农村教育现代化有其独特性,要尊重农村社会的现实,以农村教育的特殊性为基础。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是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是地方性特色的体现,更应该是对农村学生全面、长远发展的尊重。
总之,农村教育现代化既离不开教育经费投入的增加和办学条件的改善,更需要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农村学校自主的发展;既不能抛弃传统,一味向城市看齐,也需要对传统教育形式进行一定的改造,吸入现代化的教育因素。农村教育现代化应根植于农村社会的特点,探索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农村地区实际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培养全面发展的现代新人。
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与国家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同步。由于对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认识存在一些误区,农村教育现代化进程中涌现出如下一些突出问题:
(一)乡土知识在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隐退”
现代化并不排斥传统和地方性特色。但在现有的教育体制下,农村基础教育的课堂和教材充斥着来自城市社会的知识和价值取向,课程与城市并无两样。乡土知识的地位在这种城市取向的强势话语中遭到前所未有的排斥和贬低,以至于“失语”或“隐退”,成为一个“沉默”的他者。学校虽近,农村学生学习的却是“遥远”的知识,为的是逃离本地。农村学生在这种“陌生”的学校教育环境中不得不放弃他们世界中潜在的价值特质。课程知识的设置与乡土知识背离,农村学校教育现代化的逻辑与村落社会隔阂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乡土知识资源的隐退。学生在学校中接触的全是陌生的知识。这种现象不仅不利于学生学习质量的提升和自信心的培养,更不利于农村学校与农村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更不是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意。
(二)“自上而下”的教育政策缺少相关利益群体参与
农村教育现代化不是外部强加的现代化,是需要相关利益群体参与的现代化。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各种教育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应允许和考虑相关利益群体的“在场”。但是在教育政策生成过程中,城市作为现代化的核心,自然成为教育决策的背景,教育政策的制定是“城市中心”,农村教育沦为城市教育的附庸。面对城市取向的教育政策,农村毫无话语权和主动权。[4]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农村教育政策的制定遵循的基本是“自上而下的逻辑,是一种国家制定的政策,地方政策是对国家政策的细化和具体化。地方政府和农村民众只是服从和遵循国家政策,少有对政策本身进行创新和变革”[5]。例如农村学校布局调整政策之所以在实践过程中问题不断,主要是由于政策的制定过于强调统一的规模效应,缺乏民主参与。避免类似问题出现的方案即是政策的设计应邀请与之有着切身利益关系的农民代表参加。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动力不只是有国家整体发展的规划要求,也要考虑当地群众对教育发展的期待。
(三)政策执行缺乏相关社会政策支持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教育内部各项政策协调作用的结果,更是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各项政策共同支持的结果。由于农村教育的边缘地位和长期发展的落后,对于农村教育现代化来说,各项社会政策的配合和支持显得尤为重要。农村教育政策作用的发挥必须有赖于各项社会政策的支持。否则,即使设计再精良的教育政策也无法发挥作用。以“绿色证书”政策为例:2001年6月教育部和农业部联合发布《关于在农村普通初中试行“绿色证书”教育的指导意见》,要求农村普通初中学校在完成九年义务教育任务的前提下,适当调整初中课程,在劳动技术课和地方课程中安排“绿色证书”培训课程,为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初中毕业时向课程学习合格者颁发“绿色证书”结业证书。而实施结果却不理想,很多是“走过场”。其原因是缺少其他相关政策的配合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农村学校本来就经费紧张、师资缺乏,这样额外的教学任务如果没有配套的支持性政策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政策设计需认真思考如何才能确保该政策能够对农村教育的发展起到长远的、扎扎实实地向前推进的作用。
(四)法律保障的缺失与执法软弱
农村教育现代化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更需要法律保障。完善的农村教育法律保障体系,是保障农村教育工作顺利进行的需要,有助于巩固现有的教育改革成果,确保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引导和保障农村教育改革的深入进行,促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实现。改革开放30多年来,尽管国家出台了大量促进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政策文件,但大多是以“通知”、“决定”、“意见”等形式发布的,真正法律层面上的规定屈指可数。虽然2006年《新义务教育法》以法律形式确定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公平性,提出义务教育必须建立公共财政保障制度,对农村教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专门保障农村地区基础教育的法律法规还十分欠缺,对于农村基础教育所急需的针对保证资源投入和供给的法律还没有。同时,现有法律的内容中还缺少义务履行与责任承担的相应条款,这也使得法律的权威性和约束力大大降低。[6]
另外,在农村教育行政执法过程中,还存在着违法不究、执法不严等现象。现在农村教育存在的很多问题,相关法律法规中都有明确规定。《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明确要求各地依法依规落实乡村教师工资待遇问题。关于乡村教师的待遇问题,在教师法中有明确规定:教师的平均工资水平应当不低于或者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教师的津贴补贴、住房条件、医疗保健在教师法中也都有明确规定,但对于一些乡村教师来说仍是可望不可及。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还是在于不折不扣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不能再将发展农村教育视为与政绩无关的鸡肋,让一些法律法规条文长期成为摆设。[7]
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可以根据其依赖的自然资源和社会传统形成多样化的现代化教育景观。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应该是基于农村地区的自然、文化资源和儿童身心发展特点达成的教育图景。农村教育现代化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是一个不断追求卓越的永恒过程,农村教育的发展始终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过程之中。
(一)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教育资源
为均衡城乡教育发展,发展农村教育,各级政府和民间组织为农村学校提供了专项补助和帮扶。但笔者在部分农村地区学校调查中发现,在农村学校中存在着资源浪费和资源短缺并存的现象,一方面是农村学校漂亮的校舍,诸如钢琴、电子琴之类的音乐教学器材;但另一方面农村学校学生数量少,很多校舍闲置,由于缺乏专业音乐教师,一些音乐教学器材也被闲置,而学生需要的图书等学习资源和音、体、美教师资源比较短缺。农村教育扶贫,难在精准。在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各种资源投入是必然的,如何准确了解农村学校的实际需求,并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是亟需解决的问题。
从农村学校现状来看,近几年由于教育优先地位得到落实,政府对教育投资力度加大,教育的基础设施得到较大改善,教师队伍总量相对充足。学校一不缺教师,二不缺教室,三不缺设备。但是教师学科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的现象普遍存在。如四川省广元市某县(区)学生人数在100人以下的农村小学共12所,占全区小学总数的34.28%。这12所学校学生人数总计571人,教学班81个。学生人数最多的小学达90人,人数最少小学学生仅有22人。12所学校的专任教师共计171人,专职艺体教师仅8人。从数量上看,专任教师数量是超额的,但艺体教师才8人,不足一校一人。这种情况并不是这一地区如此。虽然农村学校教师编制数量上达到了要求,但是学科结构和年龄结构不合理,所配非所需的现象普遍存在。因此,在农村教育现代化过程中,优化配置教师资源显得尤为重要。
(二)注重制度与观念的现代化
教育现代化不仅是指学校校舍和教学设备的现代化,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教育观念以及教学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8]制度和观念的现代化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内涵的深层目标,它比办学条件的完善更重要,也更难。首先,教育制度的现代化要求建立适应现代化社会发展的教育制度、教育体制、教育机制和现代学校制度,建立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现代管理体系,使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外部条件更加优越。[9]其次,农村教育现代化的关键是教育观念的转变。对于教育管理者来说,农村学校不是需要完全被改造的没有发展潜力的地方,农村学校完全可以利用农村丰富的自然和文化资源,按照现代化的教育理念,探索出符合农村地区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现代化教育模式,培养个性全面发展的现代新人。对于农村学校教育和教师的评价不能遵循与城市相同的标准,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评价应有适合农村实际的标准。对于教师而言,农村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传授书本知识,农村拥有丰富的课程资源可供开发利用,农村小规模学校的教学环境更容易教师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进行特色教学。对于家长来说,子女读书受教育不能仅仅停留在会识字、算账或者考上大学上,学校教育的功能远不止此。因此,教育研究者需要深入农村教育实践,和农村教育工作者一起探究现代化的农村教育观念,并将其用以指导农村教育实践,不断形成新的教育观念。
(三)确立乡土知识的价值和合法性
农村教育现代化不是“空中楼阁”,是建立在地方历史和现实之上的现代化,必须承认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农村教育现代化不同于城市教育现代化之处即在于此。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是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化。农村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契合的、融入到了当地群众日常生活中的知识和文化,是不容易被遗忘和抹去的。况且,这些乡土知识和文化中原本就蕴藏着丰富的教育资源和价值,是农村教育发展的精神食粮和潜在的教育因素。因此,农村教育现代化需要确立乡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合法性,将学校教育和地方性知识有机整合,使学校教育更好地为乡村社会发展服务。首先,学校课程知识与乡土知识要从“对立”走向“交融”,将地方的特色特别是风土人情、生活习惯融入到学校课程中,让农村学生能在学习的课程中看到家乡的影子。农村学校中乡土知识的引入,不仅能达到保存和传承农村传统文化的目的,农村学生在学校中学习和了解自己家乡的知识和文化,能增强学习的自信与主动,达成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农村学校也可以通过引入乡土知识,进行特色教育,形成教育现代化的亮点。当然,农村教育现代化更需要农村学校在传授乡土知识,尽力承担服务于乡村社会职责的同时,担负起农村学生向上流动的职能;农村教师应更多地传授全国性甚至全球化的知识,以满足农村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或未来社会的要求。
(四)从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学校主动发展
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将公平作为国家教育政策的基本价值之一。国家采取差别对待的分化原则,将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地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达到共同的提高。[10]而政府的投入和外部的帮扶只是必要条件,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达成必须注重农村主动发展的愿望和意志。在不断加强对落后地区和农村地区转移支付和倾斜扶持、促进区域间和学校间资源配置均衡的同时,农村地区学校办学水平依旧不高。实现教育现代化,是一个不断改革、创新的过程。因此,在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进程中,不能仅仅停留在简单地对农村地区学校给予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上,更为重要的是对它们给予精神上的扶持与引导,使它们彻底摆脱“等、靠、要”的依赖思想,从“被动发展”转到“主动现代化”的道路上来,走出一条自我改造、自我发展的新路,从依赖政府的被动发展转向自我主动发展。
参考文献:
[1] 凡勇昆,邬志辉. 农村教育现代化的解释逻辑和价值定位[J].教育科学研究,2015(7):10-15.
[2] 邬志辉. 乡村教育现代化三问[J]. 教育发展研究,2015(1):53-56.
[3] 姚永强. 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方式转变研究[D].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4:85-86.
[4] 胡红华. 教育政策的价值重构:农村、城市“和而不同”——当前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问题与出路[J]. 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04(4):116-120.
[5] 张乐天. 正视农村教育政策的真问题[N]. 中国教育报,2013-6-20(5).
[6] 郑益.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嬗变与评析[D]. 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26.
[7] 杜晓. 农村教育必须依法保障[N]. 法治日报,2015-6-1(7).
[8] 李铁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奠基工程[J]. 人民教育,1993 (4):12-16.
[9] 段震榜. 中国现代农村教育研究[M]. 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6:14.
[10] 阮成武. 我国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路径选择[J]. 教育发展研究,2012(17):1-7.
(责任编辑 于小艳)
Misunderstanding, Actual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Rural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CHEN Guohua & ZHANG Xu
Abstract: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is the key point and difficult points of 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should avoid the misunderstanding of paying attention to educational funds input, improving the condition of school, keeping up with the city, external aid only. In the progress of rural educational modernization, there are some actual problems, such as ignoring local knowledge, the absent of related interest groups, lacking the support of related social policy and the protection of law. So the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need to optimize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utilize resources effectively, update the education system and concept, establish the value of local knowledge, and make the rural education turn to initiative development from passive development rely on government.
Key Words:modernization of education; modernization of rural education; rural schools
作者简介:陈国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博士后(北京,100875);张旭,21世纪教育研究院教育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北京,100088)
收稿日期:2015-11-05
中图分类号:G7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62(2015)06-00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