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学即是人学
——从《论语》看到的人性光辉

2015-02-26 15:59曹炫洁
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克己复礼仁学颜渊

曹炫洁

(朔州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 朔州 036002)

一、仁学即人学的思想渊源

一提到仁学,我们首先想到儒学,笼统地称其为“孔孟之道”。孔圣人最重要的思想可以用“仁”、“礼”两个字来概括,而亚圣孟子则主要继承并发扬了“仁”的一面。孔子强调“礼”的重要性,实际上,其最终目的还是“仁”——“克己复礼为仁”,所以“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1]

那么什么是“仁”?孔圣人倡导的仁学,我们称之为人学是否合理?

从现有及出土文献来看,“儒”最早写为“需”,像人在沐浴。从文字学的角度看,含“而”含“需”的字都有“柔软”之意。例如“糯、懦”等字,可以分别理解为“软米、柔弱”。同样“儒”也不例外。《说文解字》说:“儒,柔也。”而所谓的“儒”作为一个阶层最早出现于何时,很难确定。胡适认为“儒”为“殷民族的术士(相礼者)”,即是“沟通人与神的神职人员”。又因为殷商这个国家是“重鬼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所以这种强烈的宗教氛围,便给“儒”者提供了一个就业的机会,而那些“儒”者也抓住了这次进身的机会,将神学文化进行了一种改造。而后这些“儒”者慢慢由“术士”这样的贱民,逐步上升为与贵族利益相关的智者阶层。

但是“儒”这个阶层的独立,应该是在周公时代。周公东征之后,面对刚刚过去的诸侯王叛乱,如何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个现实的问题便应该是他考虑最多的。于是周公开始治礼作乐。但是那时真正掌握礼乐的,是殷贵族的“儒”者。所以成王六年用“周礼”,七年还政与成王。而此时那些“儒”者真正地成为了独立的阶层。他们掌握着“礼乐”制度,来帮助统治者治理国家,安置人民。

在东汉郑玄的《儒行》一书中,说“儒”者的特点就是“柔”,他们的作用是“用先王之道去安人、抚人”。所以现在亦有学者给“儒”下这样的定义:用柔顺、渐进的方式来安人、抚人,达到教化改变社会的目的。尽管不够准确,但是“儒”最主要的特点和作用都已表达出来。那么,“儒”者用来安抚人的最有效的手段是什么呢?那就是“仁”。仁学针对的对象即是全天下的“人”,“人”既是仁学的倡导者,又是它的实践者。所以我们姑且可以说仁学就是人学。

那么什么是“仁”?虽然在孔子之前,就已经有关于“仁”的论述,例如:“仁不怨君”、“予仁若考”[2]“杀无道,而立有道为仁”、“爱亲之谓仁”、“以人意相存问”[3]等等。在这里重点论述孔子的仁学思想,并以《论语》为载体来讨论。

二、《论语》中仁学即人学的内涵

(一)“亲亲”

所谓“亲亲”即是要关爱、亲近自己的亲人。“亲亲”是“仁”的表现和要求之一。如何做到“亲亲”呢?这就要求人们心存“孝悌”,对上辈孝顺,对兄长尊敬,这是做人的根本。

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者也,其为人之本与!”[4]

“孝悌”是为人之本,做到了这一点,就有了做人的根本。自古以来,家国一体的观念就深入人心,家庭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对于维护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然而家庭的稳定则必须依靠血缘之爱,这种血缘之爱就体现在“孝悌”之上。“君子务本”这里说的“本”就是“做人的根本”,这个根本就是“孝悌”,人人有了“孝悌”之心,家庭就安定了;每个社会的细胞都健康了,那么国家这个有机体也就和谐了。这就是所谓的“道”,而“生道”的恰恰是“孝悌”。

(二)“亲亲”而后“爱人”

儒家主张“亲亲而后爱人”,“爱人”是“仁”的第二层,这里所爱之人应该是扩而展之到家庭以外的人。这才是一种“大仁”。这种“爱人”的思想在《论语》中表露得极其丰富。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论语·乡党》)

孔子明确说“仁就是要爱人”。这里人的所指范围还不明确的话,可以从第二个例子来看。管理马厩的自然是身份低微的人,然而孔子不问马,而只问人,或者说,先问人。是不是说孔子不爱马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在当时人们出行最便捷、最显示身份的工具就是马。马肯定要比奴仆地位高得多。孔子周游列国时乘坐的也不过是牛车。然而孔子在这里表现出来的重人贱马的行为,正好说明了孔子对别人的一种关爱,对人的尊重,他的这种“仁”爱之举,已经超出了以血缘为纽带的“亲亲”,而扩展到了亲人之外的他人。从另外一例中也能表现孔子爱人的行为。孔子对不尊重人的殉葬制度深恶痛绝,同时对“始作俑者”亦是充满了诅咒。他的这种行为正是建立在对人的尊重关爱之上的。那么,“亲亲”已经使小家安定友爱,为大家的安定提供了必要的条件。那么“爱人”之“仁”则是联系每个社会细胞的强有力的粘合剂,使整个社会更加和谐安定。

以上的例子只是说明了“仁”由“亲亲”而拓展到了“爱人”。但怎样“爱人”呢?孔子希望人人都能行“仁”,以达到“修身、治国、平天下”的目的,[3]同时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知仁之方也已。”(《论语·雍也》)

仲弓问仁。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在这里,可以领悟出孔子认为在人与人的交往过程中,要站在对方的立场上,为他人着想。要学会换位思考,正像朱子所说的那样:“以己及人,仁者之心也。近取诸身,以己所欲譬之他人,知其所欲亦犹是也,然后推及所欲以及乎人,则恕之事而仁之术也。”[5]在这里告诉我们,在人际关系的处理上,如果能够把自己的好恶,推广至他人,多为他人着想,那么就是在实行“仁”术。同样,还有其他有效的方法来实行“仁”道,那就是“忠恕”。

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卫灵公》)

曾子:“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何为忠?何为恕呢?所谓“忠”就是从内心尽心尽力地为他人做事;而所谓“恕”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朱子也说过:“推己及物,其施无穷,故可以终身行之。”[5]所以行“忠恕”之术,就是在极力地爱人,就是在行“仁道”之本。所以费尔巴哈曾经给“忠恕”之道给予过这样的评价:“它是一种健全的、正直的、纯朴的道德体现,是渗透到人与兽的道德,而非虚伪的、幻想的、道貌岸然的道德。”[6]

但是,我们又必须注意到,这里的“爱人”,并非像基督教的“博爱”那样爱所有的人,而是有差别的不平等的爱。

(三)克己复礼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论语·颜渊》)在这里,孔老夫子告诉我们:“克己复礼为仁。”用通俗的话说就是:“用坚强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按照礼的要求去主持正义、捍卫道德、维护和平,那么这就是仁。”那么这里的“四非”中的“礼”指什么?

“礼”以我们现行的标准来解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礼”是指一个时代的典章制度,例如《夏礼》、《周礼》等。而狭义的“礼”专指人们的行为规范、规矩和仪节。但回归到孔老夫子的“礼”,它是广义、狭义兼而有之。“礼”是在原始巫术礼仪上发展起来的,并且这种礼仪具有全氏族或全民族性的。在逐步的发展过程中,周公时形成制度,颁行天下共行之。所以从大的方面来看,首先是要回复“周礼”。孔子曾说过:“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如有用我者,吾其为东周乎?”(《论语·阳货》)孔子的思想毫无疑问来自于上古,他的政治理想即是要回归到尧舜时代,更准确地说是要回归到以周为代表的社会稳定、礼乐昌明的时代。孔子从“周礼”大概有两个原因,一是周朝以前关于礼的文献不足;二是因为周朝文化繁荣,八百年基业与其礼乐制度密切相关。

但回归到社会的每个细胞来说,他的“礼”是充分承认存在于社会各阶层的亲疏、尊卑、长幼之间差别的合理性。当然礼的这种差别性,并不是源自孔子。在《管子·五辅》中就说:“上下有义,贵贱有分,长幼有等,贫富有度,凡此八者,礼之经。”也就是要求当时社会的人,出于什么样的社会地位,就要选择属于自己的相应的礼仪规范。在这里所谓的“礼”也是有差别的。古语有言曰:“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礼记·屈礼》)但这句古语也不是通常理解的大夫及以上职务的官员犯法是不能用刑的,庶民是不用讲礼的。而是告诉我们无论是大夫还是庶民都有适合自己阶层的礼仪规范,就是每个人都要在一定的规范下生活。可见这里倡导的“礼”是一种有差别的、平等的礼。所以在《礼记·礼运》中就要求:“父慈、子孝、兄良、弟弟、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这给社会的每个人都提供了行动的指南。所以如果每个人的行为都是在规范之内的话,就是对社会稳定的贡献,就是在“行礼”,做到了“行礼”,也就是在“复礼”,所以说这也是一种“仁”。

(四)“仁”的其它表现和要求

“仁”还有其它具体的要求和表现,概括起来有“恭、宽、信、敏、惠、静、不忧”等,散见于《论语》各处。我们认为这些“仁”的要求和表现更直接体现的是对个体人的道德标准和行世修养的要求。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里仁》)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如果能够做到对己对人“恭敬”,就不会给自己及他人找来侮辱;对己对人能够宽容的话,朋友就会多起来;如果能够得到别人的信任,就会在处世上游刃有余;思维和做事敏捷的话,那建立功业也是不难的;自己能够将得到或拥有的好处与他人分享的话,这样就可以调遣他人为己所用。人人能够做到这些的话,天下何愁不和睦,不安定?

仁者静。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雍也》)“仁者安于事理,而厚重不迁;智者达于事理,而周流不滞”。所以我们处世做事不能浮躁不安,要能够静下心来分析事情的原委,作出正确的选择。只有做到“静”,人的思维才会更缜密,行为才会更合乎正确的标准。

仁者不忧。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论语·子罕》)这里的“不忧”是面对生活时采取的一种态度,尤其是当一个人处于困厄的处境。君子安仁,只要自己行的是“仁”道,固守精神的高地,即使困厄不堪,也要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尤其在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五千年的文明能否在这样一个时代继续留存发展而不至于变质、凋零?这里不是提倡清教徒的生活,而是说当自己穷困时,面对不正当的物质诱惑,人该何去何从?古人云:“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所以人要用正常的途径去摆脱困厄处境,才是“仁”。同时还要有孔子的这种胸襟: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三、结语

行“仁”的目的是为了让人更完善,仁学即是人学,无论是孝悌、爱人、克己复礼,还是涵盖了“恭、宽、敏、惠、静”等美好品质的仁学思想。[7]我们都认为,孔子之“仁”是主体自觉的一种结果,他将“仁”看作一种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因而我们个体的“人”必须不断地追求,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行“仁”,才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只有那样人与人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才会和睦和谐。

[1]叶红霞.孔子的仁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J].南阳理工学院学报,2013(9):73-76.

[2]巴文哲,王珍.论孔子仁学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意义[J].船山学刊,2010(1):195-196.

[3]刘文英.中国哲学 [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2:80.

[4]钱逊.《论语》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7:22.

[5]朱熹.论语集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1:161.

[6]路德维希·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上卷)[M].济南:商务印书馆,1984:577-578.

[7]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

猜你喜欢
克己复礼仁学颜渊
兄弟草原
传统催生力量 德育润化心灵
论太极拳拳义中的儒道思想
孔子与柏拉图美学思想之比较分析
浅析中国传统伦理道德
纠缠
孔子仁学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
从《论语》中弟子问仁探究颜渊地位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