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的根本立足点
文/杨兴林
编者按:2015年4月,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印发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要着眼践行、立足行动,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本期特刊发两篇文章,希望有助于推动和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摘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根本立足点在于广大的现实个体认同。其基本缘由在于:现实个体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出发点,现实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公众整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现实个体的历史合力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以现实个体为根本立足点,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立足我国实际,坚持社会公平公正,保证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共享是根本前提;坚持学校教育以德为先,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是基本路径;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是重要举措;坚持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是关键所在。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实个体;大众认同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乎国家前途命运、人民幸福安康,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2013年12月,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工作进行总体部署,提出原则要求。2015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又印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行动方案》,强调要紧密联系群众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各行各业特点,广泛进行宣传教育、探索实践,在贯穿结合融入上下功夫,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在坚持不懈、久久为功上下功夫,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共同的价值追求。然而,要切实作好这一工作,却需要将根本立足点牢牢地置于有效推进广大现实个体的认同基础之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被广大现实个体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大众认同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现。鉴于目前我国学术界对此尚未予以应有的注意,笔者试就此作一简要讨论,并在此基础上就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略作阐述。
这一观点的根本理论依据,在于唯物史观关于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细加讨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基本缘由:
(一)现实个体是唯物史观研究的出发点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之一,但唯物史观的前提却是广大的现实个体。马克思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社会结构和国家总是从一定的个人的生活过程中产生的”,但是这里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者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个人,“而是现实的个人”。[1]这些个人是从事活动的,进行物质生产的,因而是在一定的物质的、不受他们任意支配的界限、前提和条件下活动的。与唯心主义哲学不同,唯物史观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东西出发,去理解有血有肉的人,而是从从事实际活动的人出发,从他们的现实生活过程中描绘出这一生活过程在意识形态上的反射和反响。马克思强调,唯物史观,一刻也不离开这种前提。所谓社会运动,其直接意义不过是追求自己目标的人的活动而已,复杂的社会关系则是社会个体活动借以实现的必然形式。没有现实的个人及其种种交往活动所产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就没有人类社会,只有把人当成历史剧的剧作者和剧中人,才能回到社会研究的“真正的出发点”。[2]立足这样的历史前提和理论前提,马克思在考察群体、社会和国家时,始终致力于以广大的现实个体为重心,从而将人的发展的曲折和坎坷、丰富和复杂,深刻地纳入自己的研究视野。这一研究方法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这就是:研究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绝不能够从抽象的社会出发,而应当致力于考察和分析广大的现实个体,从现实个体的所思、所想、所欲、所求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和答案。基于历史唯物主义这一重要原理,现实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自然应当深入现实个体层面,针对广大现实个体的工作、生活实际而展开,着力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逐渐融合于广大现实个体的工作和生活,进而逐步转化为相应的心理自觉和行为指导,而不应当仅仅简单地停留于社会的整体层面,对大众进行一般性的宣传和教育。
(二)现实个体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公众整体自由而全面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认为,虽然人类社会的历史始终是个体发展的历史,然而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个体发展与类的发展并不一致,个体发展也不是作为富有个性的人的自主实现。类的发展扭曲、牺牲个体发展是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过程的常态,甚至于在某些时期,类的发展完全以牺牲整个阶级为前提。共产主义与以往任何社会根本不同,它不是由氏族或者阶级联合而成,而是自由的个人的联合体。过去种种冒充的共同体总是相对于个人而独立,通常是一个阶级反对另一个阶级的联合,对于被统治阶级来说,它们是完全虚幻的共同体和新的桎梏,而在共产主义自由联合体中,“各个人都是作为个人参加的。它是各个人的这样一种联合(自然是以当时发达的生产力为前提的),这种联合把个人的自由发展和运动的条件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3]联合体内充分尊重个体生存和发展的权利,每一个人都无可争辩地有权全面发展自己的才能,从根本上结束个体与类之间的相互排斥状态,不仅人类整体的发展不再以牺牲个体为代价,而且人类的整体发展必须以个体的发展为基础,从而真正实现个人的自主与自由。正因为如此,马克思恩格斯深刻地指出,共产主义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4]“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这一观点所凸显的正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追求,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我国现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固然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但它更是着力提升国民素质,推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为此,当然需要将重点置于全力推动广大现实个体的素质提升及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基础之上。
(三)现实个体的历史合力是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
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不仅强调人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尤其强调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始终由人民群众自己所创造。这种“创造”实实在在地建立在广大现实个体历史作用的基础之上。人民群众作为一个整体,由一个个的现实个体所构成,无论人类社会历史的创造,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开展,所展现的无不是现实个体历史合力的作用。社会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或创造辉煌的成就,或出现挫折甚至重大挫折,归根到底取决于现实个体历史合力的大小及方向。这在20世纪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及我国改革开放前后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均得到了深刻的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同样必须以广大的现实个体认同为基础。广大现实个体自觉认可、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才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现。应当深刻认识的是,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涵义,虽然党和政府有其主流的思想解释,但在现实中各个个体的认识却不可避免地受自身利益关系的影响,打上鲜明的个人意志印记,以至于社会上利他的认识、利己的认识、利他又利己的认识同时存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只能也必然取决于现实个体认同的历史合力,正向的合力越大,大众认同程度就越高,正向的合力越小,大众认同程度就越低。因此,要有效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程度,当然必须首先致力于有效提升广大社会个体自觉认同的程度。
任何社会个体都是特定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个体,其所思、所想、所欲、所求无不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联系。基于这样的思维,以广大的现实个体为根本立足点,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契合我国现实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在以下四个方面着力:
(一)坚持社会公平公正,保证改革发展成果社会共享是根本前提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党的十八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提倡”,它们分别作为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及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追求,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未来理想,又是正在努力奋斗的现实实践,在本质意义上对广大人民群众具有强大的吸引力和向心力,易于为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同。但又必须看到的是,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方面的发展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仍有很大距离,特别是近年来,由于各种复杂的原因,社会生活中出现了种种不公平、不公正现象,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最直接的表现就是:或者对其持逆反心理,或者持无所谓态度。正是在这样的视角上,有效引导广大现实个体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最为根本的途径就是要切实坚持社会公平公正,保证发展成果社会共享。
其一,要把促进社会公平公正作为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具体就是要把促进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作为一面镜子,审视我国的收入分配体制机制和政策规定,哪里有不符合公平正义的问题,哪里就应当坚定不移地改革;哪个领域、哪个环节问题突出,哪个领域、哪个环节就应当是改革的重点,不仅要在坚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分配制度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6]而且要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篱,有效控制管理人员薪酬所得,坚持报酬与贡献相当;有效提升一线劳动者的收入水平,切实改变多年存在的劳动者弱势、劳动要素弱势的不正常现象。
其二,着力改善民生建设薄弱领域,使广大公众特别是弱势群体受益。教育领域要着重解决学前教育机构严重缺乏以及义务教育发展严重不均衡问题;就业领域要着重解决扩大就业和创业,特别是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和创业问题;医疗健康方面要进一步盘活“医保”资金,解决普通群众大病高额负担问题;公众住房方面,要通过加快“廉租房”“限购房”建设以及加快开征房产税,大力降低空房闲置率等措施,保证普通民众居者有其屋;社会安全方面,要特别加强制度建设,有效遏制重大、特大安全事故发生,加强食品安全监管,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其三,着力遏制权力腐败,确保利益分配公平公正。当下,人民群众最大的不满就是权力腐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致力于合理解决权力配置问题,完善公平正义的法治基础,捍卫和维护司法公正,将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保证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同时,还应通过深刻转变政府职能,消除各种垄断现象,创造出所有人都能依靠自身的努力和才能实现社会上行流动的条件和机会。
(二)坚持学校教育以德为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全过程是基本路径
教育是以学生为核心的社会文化活动,根本任务是培养新生代准备从事实际工作和社会生活的素质与能力。其基本内容:一是做人教育,即使受教育者习得和养成适应社会要求的礼仪、习惯、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一是做事教育,具体是使受教育者学习和掌握适应人类社会发展要求的基本知识与技能。做事素质与做人素质有机统一、不可分割。做事,由做人来引导方向;做人,由做事来体现内涵,[7]才者德之资,德者才之帅。有德无才,难成大事,有才无德,祸害社会。做人教育与做事教育相比,在引导人生发展方面更具有重要意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既是全民的做人教育,更是以育人为根本任务的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青少年时期是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可塑性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使一个个受教育者通过持续的学习、理解和践行,内化于心,外化于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也就有了深厚的社会基础。正因为如此,抓好了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就“抓住了未来,管住了长远”。[8]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要针对不同学习阶段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形式。幼儿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起始环节,应当针对幼儿天真无邪,活泼好动,易接受具体形象等特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细化为爱老师、爱同学、爱父母、讲礼貌、爱生命、爱国旗、爱国歌、爱护公共财务、遵守交通规则等。幼儿对生活的一切都充满新鲜和好奇,相应的文明教育、道德教育,易于深植其心,终身受益。小学、初中、高中教育也应当针对各自阶段青少年心理发育情况,进一步通过合适的形式和手段,使受教育者逐步明确和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转化为内在信念,外化为行动准则。大学阶段应当重点置于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及社会责任与义务等方面的教育及实践,引导受教育者运用所学知识对相应社会现象、社会问题进行比较深刻的分析和认识,进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科学的信念与做人标准,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学校教育全过程,有两个方面问题值得特别强调:一方面是在循序渐进的多环节教育过程中,“辨别”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受教育者只有达到自觉明辨是非,才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化于自己的意识和思维,形成相应的社会责任心理,体现于相应的社会行为,终身受益,因此各级学校必须将这一能力的培养置于突出的地位;另一方面要特别重视挖掘所有课程的教育资源,重视所有教师的行为示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其内容不仅限于专门的课程,其资源需要从不同课程中广泛开掘,其过程需要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和场所自然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也绝非专职教师的任务,而是所有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所有教师都应当结合自身教学有机地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三)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是重要举措
人在本质上是社会关系的产物,也是文化的产物。文化是人的精神食粮,也是人须臾不可脱离的社会存在。不过,不同的文化对人的发展作用不同,积极的向上的文化,引导人向积极向上的方向发展,不断开阔心胸,净化心灵,遏制劣性,提升素质。消极的落后的文化,诱使人向消极落后的方向发展,放大劣性,污染心灵,降低素质。我国现阶段,思想文化情况十分复杂,改革开放打破了闭关自守的封闭局面,在推动经济文化广泛交流的同时,国外各种思想文化快速涌入国门,导致思想文化领域多元文化相互交织和激荡,在开阔国人视野,丰富思想文化内容的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负面现象。因此,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广大现实个体所认同,特别需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加强先进文化建设,在全社会大力塑造积极向上的先进文化氛围。
一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创造深刻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的大众文化。日常生活是大众直接而普遍的生存方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只有深入大众生活,打破物质再生产的“系统世界”与文化再生产的“生活世界”之间的分离,[9]才能够使大众在“春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不断体察自身生活状况、工作状况以及社会发展与自身发展之间的关系,逐步深入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众生活,具体可以考虑渗透于各行各业的实际工作、生活和学习之中,使公众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同频共振,同向而行,[10]特别是要鲜明地体现于行业规范和乡规民约之中,同时应充分利用传统节日、重大庆典等,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优秀文化传统以及时代精神的弘扬与传播,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精神通过各种途径深入人心,掌握公众;还应当坚持不懈地抓好示范文化建设,“一个杰出的典型可能抵得上一千种遥远的理论”,[1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教育,同样需要大量榜样的示范和引领。
二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通过富于感染力、吸引力的艺术作品,引导社会公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方面,我国的文学艺术创作必须深刻反映火热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现实及其所蕴涵的真善美的价值追求,并且通过电影、电视等传播媒介奉献给大众,以吸引人、感染人,启迪人的思考,引导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引进国外文学艺术作品要坚持思想性与艺术性相统一,经济性和效益性相统一,绝不能“唯洋是从”“唯钱是从”,引进的目的,既是为了更好地满足我国公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更要使我国公众能够从更广阔的视野理解真善美,内化真善美,进而有效地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衔接,从而更加自觉地认同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是,净化网络环境,使网络信息技术成为传递社会正能量的强大推进器。网络技术兴起是信息传播技术的巨大革命,空前拓展了信息传播速度和空间,全方位开辟了文化建设和传播的新领域。这对于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广泛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是,网络作为一个虚拟空间也易于被别有用心者用来发布虚假信息,诋毁党和政府及社会主义形象,挑拨人民群众与党和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引发种种社会事端;还易于被一些人用来传播腐朽落后的生活方式、消费方式和价值观念,扭曲社会价值追求。网络的无时空限制也便于境外敌对势力对社会主义展开舆论攻势,引诱人们崇拜他们的所谓“自由”“民主”“人权”和“普世价值”,削弱及淡化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因此,要有效推进广大现实个体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需要制定和修改相关法律法规,为网络文化健康发展确定明晰的边界,而且要严格执法,不留死角,对借助网络贩卖黄赌毒、腐朽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造谣生非等予以及时地打击,还网络世界一片蓝天,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提供一个理想的宽广平台。
(四)坚持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表率作用是关键所在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使广大现实个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真学、真信,真用,尤其需要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大力发挥表率作用。
一方面,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众认同所处的极其复杂和特殊的环境所决定。一是,我国在改革中求发展,无现成模式可以遵循,无现存经验可以借鉴,各种“改革问题”大量出现,尤其是当下已经进入全面深化改革的“深水区”,“都是难啃的硬骨头”,[12]解决利益问题“往往比触及灵魂还难”。[13]同时,国内外情况快速多变,随时可能出现的问题还会很多,应对挑战,破解难题,一直与改革发展伴随。二是,现实的中国在后发现代化进程中求发展,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分阶段完成的任务,我国必须在高度压缩的时间、空间内以叠加的方式进行,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分阶段出现的问题,在我国却以叠加和海量的方式出现。三是,面对我国的快速发展,少数国家或出于过去的殖民主义心态,或出于冷战思维影响而严重不适应,心态极其矛盾,既希望与中国建立密切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关系,分享中国发展的红利,又对中国发展高度戒备,从经济、政治、文化到领土争端,从技术封锁到军事戒备,从人权政治到主权干涉,麻烦制造不断。在这种复杂的情况下,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刚毅果敢并富于智慧地涉险滩、解难题,扎扎实实地做好本职工作,忠诚地为最大多数人谋利益,不仅本身就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好诠释和践行,而且必然会以其强有力的人格感召,有力地推动广大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接受、理解和认同。
另一方面,这是由我党的实际建设状况所决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仅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而且进入了中国共产党建设的新时期,党员队伍不断发展壮大,领导干部顺利实现新老交替,大批中青年干部走上各级领导岗位。但是,在长期执政、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和外部环境的考验面前,党员领导干部队伍中也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情况和问题,有的思想政治素质不适应党的事业要求,跟不上时代发展步伐;有的作风飘浮,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严重;有的忘记党的性质和宗旨,以权谋私,违法乱纪,堕落为腐败犯罪分子。总的看,精神懈怠、能力不足、脱离群众和消极腐败的严峻考验摆在党的面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重影响党的建设和发展。在这样的情况下,有效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客观上也要求我们党必须大力加强自身建设,深化群众路线教育,使每一个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都能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从而以饱满的政治热情和求实的工作态度领导人民群众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大业,真心实意地关心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实实在在地为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众认同发挥强有力的示范作用。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7、70页。
[2]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47页。
[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121页。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第649页。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94页。
[6]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光明日报》2012年11月18日,第1版。
[7]杨叔子:《文明以止 化成天下》,《高等教育研究》2005年第9期。
[8]刘云山:《着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2014年第2期。
[9]王虎学:《多元社会的价值重建——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生成与自觉建构》,《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5期。
[10]刘奇葆:《在全社会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华文摘》2014年第10期。
[11]伯顿·克拉克:《大学的持续变革——创业型大学新案例和新概念》,王承绪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90页。
[12] 《习近平向俄媒表达中国改革决心》,《参考消息》2014年2月10日。
[13] 《李克强答中外记者问》,《人民日报》(海外版) 2013年3月18日,第4版。
责任编辑喻匀
作者简介:杨兴林,北京信息科技大学高教研究室教授,法学博士,北京市,100192。
文章编号:1006-0138(2015)04-0048-06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D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