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要激起学生情感的浪花

2015-02-12 07:35陈飞玲
考试周刊 2014年10期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学

陈飞玲

摘 要: 为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本文着重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特点出发,从教材本身、教师授课智慧及课堂形式等方面阐述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关键词: 高中语文教学 学生情感 教育熏陶

一、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美国科学家赫尔伯特·好普特慢曾说:“我们今天正在以非常危险的速度向着充满不确定的未来迅跑……一方面是闪电般前进的科学和技术,另一方面是冰川式融化的人类精神态度和行为方式——如果以世纪为单位来测量的话,科学和良心之间、技术和道德行为之间的这种小平衡冲突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它们如果不以有力手段尽快加以解决的话,即使毁灭不了这个星球本身,也会危及整个人类的生存。”的确,如果教育只是为了充实学生的知识而忽视他们心灵的充实和丰盈,那么学生将会成为新时代的精神侏儒。而这种教育现象同样存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可能过于注重对学生认知能力的开发,没有甚至很少考虑到学生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情感缺失问题。这就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给予足够的重视。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再者其实一个人的情感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后天的教育和培养。语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利用语文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学习中充分接触和体验各种情感经验和情感形式,启迪学生的心智,以情促智,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健康、丰富的情感素质,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不仅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而且能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这种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将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另外,应增进课程内容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学习认识自然、认识社会、认识自我、规划人生,实现本课程在促进人全面发展方面的价值追求。

二、语文教材的作用

下面我结合教学经验谈谈看法。

首先,语文教师应善于以教材为载体,融入情感教育。语文教材多是选自古今中外的名家名作,且都是作者“情动于衷,不吐不快”的力作,里面体现出来的不仅有自然之美、艺术之美,还有社会之美、道德之美、人生之美,老师要善于利用这些文质兼美、包含丰富人文意义的作品作为情感教育资源陶冶学生情操,使其对社会、人生、自我产生各种各样全新的感受,促使其人格逐渐完善。这样的学习才吻合语文新课标关于阅读与鉴赏的内容标准: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和认识,收到陶冶情操、促进人格完善的功效。

如在《离骚》中,我们要让学生感受到屈原“哀民生之多艰”忧国忧民的情怀;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中,让学生在慷慨激昂、视死如归中受到心灵的震撼和激励;在“久在樊笼里,复得反自然”中让学生享受到陶渊明摆脱黑暗污浊官场,享受大自然的自由和喜悦;在“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中让学生沉醉在王羲之幽雅的兰亭中……在这样的情感熏陶下,学生自然而然得到美好的情感陶冶。当然我们同样可以让学生从契诃夫《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流露出的哀愤情感中,清楚地认识到逃避现实、封闭自己观念的可笑和既无真才实学,又无自爱之心的人生之可悲;让学生从巴尔扎克《守财奴》的犀利嘲讽中,认识到财欲熏心、爱金如命的吝啬鬼的可憎……面对教材和学生的现实,教师需要把作者寄予在作品中的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情感,经过积淀和融入,最终形成学生高雅的情操和高尚的人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应该有目标地重视学生审美情感的培养,在具体鲜明、生动活泼的形象感受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这种寓情感教育于语文学习之中的情感教育方法,比那种面提耳命的思想说教和枯燥生硬的道德灌输将更亲切,更有效果,更深入人心。

三、将语文课堂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

语文老师要善于抓住课堂有利契机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学习中比照自己,提高自身的审美情趣,不断成长、成熟,培养对人生负责的态度,提升人生境界。如在赏析《诗经·氓》时,当讲解“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脱也,女之耽兮,不可脱也!”时,我突然想到班级中存在早恋问题,告诫班级的女生:“不要过早沉溺于爱情,此时自己的爱情观、价值观、审美观都处于稚嫩阶段,你还没办法识别谁才是和你相伴一生的另一半,给自己留下机会,不要拿自己的青春做赌注。相信经过几年的成长,在座各位可爱的女孩子一定能更加成熟、理智地找到自己心仪的对象,别让自己寻找爱情的翅膀过早夭折,否则就像《氓》中的女主人公到了人老珠黄时才认清氓的本质,这时就为时已晚了!也请在座的各位男同胞同样要清醒地认识这个披着羊皮的狼——氓,千万不可让他成为自己的“楷模”,否则你将会是天下女子的公敌。再说你们这个年龄不适合谈恋爱,你们稚嫩的肩膀无法担负起家的责任,没办法为别人撑起一片蓝天,遮风挡雨。”听完我的话,全班同学回以会心的微笑。虽然不能完全说服学生,但最起码在学生心中已有一杆情感秤了。

语文课的情感教育是有别于政治课或主题班会等其他形式的教育的,在形式上更强调形象性和艺术性。要切合学生实际,切忌泛泛而谈,搞假大空,把大道理具体化、细致化、生活化、切身化。比如我们平常总是抓常规,要求学生不要化妆,要自然美,要淳朴美,班主任苦口婆心地说了一大堆,可是总有一群人屡教不改,我利用一次教授《林黛玉进贾府》的机会与学生探讨了“人怎样才是真正的美”的问题,分析“王熙凤”的肖像描写时,面对集珠宝于一身的王熙凤,我让学生自己讨论分析王熙凤这个人的特点,从中,学生可以看出她的华贵、得势,也可以看到她的贪婪、俗气。我趁时掀起学生的情感浪花:的确一个人的打扮可以或多或少地反映一个人的性格特点。老舍先生曾说:“真正美丽的人是绝不多施脂粉,不乱穿衣服的。”女子自然高雅才是大美,服饰要“不贵精而贵洁,不贵丽而贵雅”(清-李渔)。中学生更应该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琢”的自然美,不要刻意用外在的东西掩饰本真的质朴,否则会让人觉得就像王熙凤那样俗气和空虚。学生学到知识的同时得到心灵的澄净,审美情趣也在学习中不断得到提升。这种信手拈来的情感教育难道不需要语文老师处处留心,时时注意吗?

情感教育允许有不同观点和看法,允许在接纳的程度上存在个体差异,不要强人所难,不要用一把尺子,一杆秤衡量所有学生。通过循循善诱的心理暗示,引导学生情感的发展,如此方可使学生在心理上认同和接纳教育内容。

如何才能让情感教育有效融入课堂教学呢?我认为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以多变的教学手段,给学生耳目一新之感。比如课堂上如何使学生的情感处于亢奋状态,如何掀起学生的情感波澜,激起学生的情感涟漪,促使学生全身心投入,进入最佳情境状态?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比如当我们要上《荷塘月色》时,先播放一段《荷塘月色》的音乐,让他们进入空灵、宁静的世界,这样学生更能体会作者那寻求宁静的内心;或者我们也可朗诵一首小诗,创设情境,竞猜一个谜语等,都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面对一些诗词美文,朗诵是必不可少的手段,只有加强诵读,变无声的文字为有声有情的语言,才能使学生很快进入审美情感之中。另外,教师改变“一言堂”的陈旧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教师应做好引导、协调工作,为学生的学习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把学生引到健康积极的审美情趣上,让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让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碰撞出学生的智慧火花,从而提高学生人格修养,树立高尚的人生追求。

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创造,科学高效的教学方法不仅是打开学生求知大门的金钥匙,更是实现教学目标,使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高度融合的助推器。事实证明好的教学方式可使课文中的景和事、人和物、情和意时猛烈撞击学生的心扉,能让学生跨越时空,犹如身临其境,激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在心中引起强烈的共鸣,真真切切地接受情感熏陶。让情感教育贯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相信情感是点燃智慧的火种。

四、结语

语文老师要有拨开世俗云雾的霸气,责无旁贷地引导学生在文章的世界里感受真、善、美,把握文中泻驰奔腾的感情激流,领悟字里行间跳动的感情脉搏。让情感教育成为语文教育的灵魂,激起学生情感的阵阵浪花,让我们铭记苏霍姆林斯基的一句话:“教育首先必须满足学生的精神需求,提升他们的精神力量。”endprint

猜你喜欢
高中语文教学
初探“微课”应用于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
高中语文教学中的问题分析及对策探究
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浅谈信息技术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注重人文关怀点燃生命之光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性教学
关于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有效性的解析与研究
浅析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文言文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