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喆梅
摘 要:主要就当下中学语文课强人文教育而轻语言学习现象进行思考,意在寻找一条高效途径,以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就此提出了语文教学当以立言为本的观点。通过语言习得及语言运用两大层面阐明语言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强调唯立言才能立文的思想,以回归对语文学科特点的理性思考。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言习得;语言运用;人文教育
语文是一门以教学语言为本的学科,是一门以促成学生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与自我精神成长为最终目标的学科。但是,当下的中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着强人文教育而轻语言学习的现象,语文课无不呈工笔式微、写意大兴的态势,没了咬字的嚼劲。这种务人文之虚而不务语言之本的教学危害是学生通过几年,乃至十几年的语文教育,在表达上却仍常词不达意,胸意难吐,怕说、怕写成通病。诚如吕叔湘先生所言:“撇开语言文字训练进行语文教学,这是一种半身不遂的语文教学。”毕竟获取知识、熏陶情怀、提升素养都需靠着语言文字来完成,并最终通过语言文字的形式外化而出,没有语言的习得运用,意味着的就是语文学习的虚化,教者滔滔,学者默默。钱梦龙先生也曾言:语文课中的人文教育不是外加的,语文课的人文教育是在学生掌握语文这种特殊工具的过程中,通过对文本语言的感知和感悟,通过读、写、听、说等具体的语文实践,不着痕迹地进行的。足见语文教学要想真正达成人文与工具的两性统一就当以立言为本。
所谓的立言并不是单纯识记语言符号系统,而是研究如何通过语境来理解和使用语言,为教学中可用以实行语言积累、语感培养、语言表达和情操陶冶的教学活动。在这样的语文课中不仅要选取能体现语言运用规律,益于发展思维、促进精神成长的语言现象加以品析,以加强文本解读能力,从而于字里行间发现妙处,悟得文本教育价值,还需落脚于语言的运用,教师要善设语言输出的语境,授语言表达的方法,让学生敢说敢写、会说会写、乐说乐写,从能思到言出。那么,这在我们的教学中当如何落实呢?
一、立足文本品词析句,习得语言,提升思维品质
课文只是个例子,教材的教学价值不在于使学生懂得课文写什么,而在于使学生懂得课文如何传递信息,于理解课文语言的表达形式中,习得言语能力。可见语文教学当聚焦于话语形式,即“怎么说”。毕竟阅读教学的直接对象是语言文字,教学所指向的自当是语境里的言语义。我们唯善于发现与品读,读出关键词句的意义感、意味感、意图感,才能使课文分析不被架空,课文理解不被浅表化,才能使学生在品析中获得词语的积累、语感的培养,提升语境理解力,读懂文本是怎样驾驭语言传递思想的,从而建构起自己的言语领悟系统,并于内涵的丰富性里获得情智的生长。
1.品词析句读出语言的意义感
用词准确是遣词造句的基本要求。当准确用于指向事物的客观实有时是以突显词语意义为根本的,力求以最精确的词语逼近客观真实。如《燕歌行》“校尉羽书飞瀚海”中一“飞”字,改用“传”“送”可好呢?据此诗意所要取的是“飞”的“疾速”意义,唤起的是狼烟四起里快马加鞭的画面感,指向的客观实有是军情危急及“残贼”步步紧逼的威势。一“飞”可谓传神,解读御敌的艰辛便有本可依,对“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的愤恨之情的理解便能感同身受。诸如此的许多看似平常的词语,当被恰当运用时就会在作者的笔下闪耀光彩,唤起生活的画面感,激起情感的共鸣点。可见读出意义感不单可掌握词义,学会遣词,还可升华到对句子的理解,甚或是对中心的把握上来。
2.品词析句读出语言的意味感
品词析句除慢味描摹客观实有的事理性语言的生动传神外,更在于品析出语言在特定的语境中被赋予的神韵、意味,品出情境义来。语言的运用总有其特定的语境,从而被赋予了表达上的个人化,特别是情感性的言语形式。品析这样的词句就不能不结合语境而孤立地学词语的基本语义,而应在上下文里细品微妙,体会在具体语境中的言外意、言外情,才能于有限里望见无垠。如《最后的常春藤叶》里“唉,亲爱的,那是贝尔曼的杰作,在最后一片叶子……”这段话中“杰作”一词的运用便有着双关味,从字面上看是指作品出色,可就贝尔曼的绘画艺术上看,其一生画技平平,且也已二十五年来没怎么动笔,“杰作”一词在此是否言过其实了呢?若能透过文境看到贝尔曼画叶子的用意,这片叶子便意义非凡,它是贝尔曼单纯地想为琼珊点燃生命的希望之光而冒着风雨所作,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这片叶子里闪烁着的是人性的光辉。可见“杰作”一词在此暗含的是对精神的称颂,已不仅仅是单纯字典意义所规范的内涵了。读出意味感可使作品中的人文精神的解读有落脚点。
3.品词析句读出语言的意图感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及了解他人思想的工具。可在一些特殊的情境下,表达者时常不直接说出自己的思想,而选择通过某种方式间接表达,这时就得品析出潜存在语言中而又游离了字面义的表达意图来。鲁迅笔下常用反语,正话反说,反话正说,字面意思与实际意思相反而用。如《拿来主义》一文中,反语就是解读上的一难点,难就难在表达意图的理解上。“我在这里也并不想对于‘送去再说什么,否则太不‘摩登了”,字面上似言“‘送去是一种摩登,我若说多了就显得不合时宜了”,可这真是作者的说此话的意图吗?从上下文所写及作者身份、社会文化背景等看,显然不是,而是意在嘲讽反动文人趋时逢迎没有国格的一味“送去”的无耻性。这样的说法比直接批判更多了层揶揄、嘲弄、蔑视的意味。读懂此语的意图感学生才能端正对“送去主义”的看法。在语言表达中,时常同样的一个词、一句话,字面意思相同,却可因表达意图的不同而派生出各种内涵与情感。而每个词语或句子的超越常规的成功运用,都将是一次化平常为神奇的创造,品出意图感,也就品出了独特性。
二、切合文本巧设言语训练,运用语言,传不能传之意
“学语文为的是用。”叶圣陶先生曾如是说。阅读教学中的习得终须得落脚于运用,以形成能力,实现理解与感悟的圆融、语言与言语的提升,积累与整合的相合、趣味与生活的兼顾。在文本提供的话题下,展开言语训练,可让学生于信息的流动中、思维的碰撞里,得以梳理课文,品味内涵,总结思想,提升认识,享受到知识、情感、价值的盛宴。完成语言运用的过程,通常是汲取语言智慧、走进文本、深化理解的过程,是完成阅读输入与输出的过程,是取意于精神濡润而落脚于语言表达的过程。
阅读教学中的语用可以是通过说、写与文本对话,也可以是文本语言形式的内化、迁移和创造,还可以是文本阅读中情感体验的抒写等。如,于文章章法典型处模仿写,于语言丰蕴处创意写,于领悟故事简略处扩写,于贴近生活疑问处另选角度写,于意味深长的故事结尾处续写等。其训练形式是多样的、灵动的。但在设计语用时得遵循好课文的意义逻辑、语境系统以及学生的经验系统、思维逻辑,否则徒劳无功甚或适得其反。就且举两法。
1.于语用中引入,内化人文精神
课文是生活的范例,生活是语文的源泉,课堂一经与生活沟通,便能调动起学生的体验感,实现文本与人本的交融,派生出生机。巧借语用则可架接起课内课外,为课堂教学轻松引入活水。
如,教学《汉家寨》中的语用设计:
汉家寨人的坚守如戈壁风景般苍凉中充满了力量。作者深深地被震撼着,离开汉家寨后,他更执意地坚守着他的文化信。那么我们呢?我们该坚守什么?
为避免拓展联系时学生无序性的泛泛而谈,可在学生联系自身或他人畅谈想法后,再设一语境段让学生填写,以巧达成发散思维与聚合思维高度协调。
在当今的世界里,我们该坚守住什么呢?在功名利禄中,坚守一份淡泊,( ),( )。坚守一方心灵的净土,便可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回眸历史,伯夷拒食周粟,饿死首阳山中,坚守着高洁的人格;( );( )。坚守是一种痛苦,更是( )、( ),坚守好心灵的高地,让它如一盏明灯,照亮前程,纵处暗夜也能( )。生命会因坚守而熠熠生辉。
在语用中生本、生生、师生间展开了对话,于思维的碰撞中充分挖掘出教材中蕴涵着的人文性因素。学生想到了一切美好的品德如真诚、善良、正直等,更看到了一个个在坚守中不朽的灵魂:刘兰芝、苏武、卫青、嵇康、郑和、文天祥、钱学森、王顺友等。这样的语用不仅促进语言表达的规范化、书面化、文学化,也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深化了对“坚守”内涵的认识,拓宽了认识的外延。
2.于语用中参照,激活创作思维,外吐情感
如,在文本的语言学习中巧设仿写题,通过语言形式和思想内涵的双重规范,来进行语言输入与输出两大能力的训练。仿写让学生从语言最细微的基础起步,筛选词语,运用修辞,写出美句,完成篇章,这是一个充满尝试和知识内化迁移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语言与思维训练的动态过程。这样的动态探究过程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能让学生于探究中深化自我思想的认识。
在学习《故都的秋》时,笔者曾引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进行仿写,让学生自主捕捉文中意象牵牛花、破屋、碧天、驯鸽、日光、秋草、槐蕊、秋蝉、秋雨、秋枣等,领悟物象中所融入的情感特点:清、静、悲凉,进行再创作。学生在有本可参的基础上轻松地应对出了这样的诗文:“破屋浓茶小院,秋草嘶蝉碧天,寒雨蓝朵残垣。槐蕊满地,落寞人在故都。”当学生捕捉到物与意的契合点时,创作的难点就不攻自破了,沉睡于学生心灵的创作思维就活跃起来了,就能更深层次地感悟到意象之于诗歌、散文等的意义。课余便有学生创作了《天净沙·深秋》:“红蓼白蒂黄花,凄风冷雨香销,残阳落木孤鸿。绻倚西风,清霜冷月关河。”《天净沙·村居》:“远山雾霭竹篱,冷菊幽兰清溪,一抹轻烟袅袅。倚仗独立,遥寄牧童短笛。”诸诗文于校报发表。
钱理群教授曾如是说:“如何引导孩子感悟汉语之美,感受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的快乐,建立与母语的血肉联系,将汉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的根扎在心灵的深处,并在此基础上构造起自己的精神家园,或许这才是我们语文教学的根本。”笔者认为,立足文本品析语言便是对学生感悟汉语美的引导,巧设语言运用便是提供给学生以正确而自如地用汉语表达自己思想构造精神家园的平台。立足课堂抓好语言品析与语用训练不但不会与人文感悟相对立,反而能使人文教育“润物细无声”,完美实现“两性”的统一。所以,在教学中教师不妨抓住文本的某些关键词、关键句细品慢味,或切某一个角度设语言运用题,给复杂一点简单,给困惑一句答复,给生活一个造型,给心灵一次弹跳,让学生在扎实的品言用语中获得对汉语言形、音、义及语法的敏感性,获得表达汉语言最精妙的义理和感悟,从而不断完善思维模式,实现语言学习与人文教育的自然圆融。
参考文献:
[1]吕叔湘.关于语文教学的两点基本认识[J].语文学习,2005(09).
[2]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我的教育观[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2.
[3]钱理群.语文教育门外谈[M].广西师大出版社,2003.
编辑 韩 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