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红兵
(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 盐城机电分院,江苏 盐城 224001)
凡是译者都知道译事之难,相比之下,文学作品的翻译更是难上加难。因为文学作品的翻译是一种语言文字的艺术,由于文学作品的艺术性,其翻译则对译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成功地翻译一部外国文学作品,传达原作的艺术魅力,译者不仅要精通源语和译入语,通晓作品的语言特点和写作风格,还要对译入语有娴熟的语言驾驭能力,确保译文流畅自然,易于读者接受。对此,有人还把文学作品的翻译形象地比作是一个带着镣铐的舞蹈家在舞台上跳舞,并且还要让导演(原作者)和观众(译作读者)双方都满意,其难度不言自明。而当代翻译大师许渊冲也曾经说过,文学翻译要像画一样使人如历其境,像音乐一样使人如闻其声,像演员一样使观众如见其人。可见文学翻译对译者要求之高。
短篇小说《大双心河》(The Big Two-Hearted River)是海明威于1925年发表短篇小说集《在我们的时代里》(In Our Time)中的最后一篇,也是最感人的一篇。海明威在这篇小说里描述了一战结束后,主人公尼克在身心俱伤的情况下回到密执安州北部他年少时居住过的地方——森奈镇,搭帐篷夜宿及沿小河钓鱼的故事。尼克渴望远离尘世喧嚣,回归美丽的大自然,医治自己的心理精神创伤,但整个小说却始终没有涉及到战争给他带来的伤害。与海明威的其他短篇小说相比,《大双心河》迄今还未引起研究者足够的关注,而它在国内的译本也相对较少。本文通过对比和评析吴劳和张祥麟两位老师的两个译本,学习和借鉴他们在文学作品翻译上的一些方法和经验,以期能对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提供一些帮助。
外国文学作品与中国文学作品大为不同,它需要经过译者的翻译才得以与一般中国的读者见面。所以说,对外国文学作品而言,除了作者赋予它生命以外,译者才是真正能够让它走向世界的牵线搭桥之人。然而,如今很多译者在从事外国文学作品翻译的时候,也存在着不少问题。例如,有些译者精通外文,但中文基础不扎实,表达能力欠佳,出于这样译者之手的作品,人们反倒看不懂,宁可去看原文;有些译者中文基础扎实,但对照原文,实际上对许多文字望文生义,纰漏丛生。上述这两种情况都会严重影响翻译的质量。其实,对文学作品翻译而言,除了要有过硬的外文基本功以外,译者更要通晓原著的语言特点、写作风格,以及文学背景知识。
我国著名的翻译家翁显良曾提出文学翻译要“得作者之志”,并认为“原文没有吃透,译文只得其躯壳”。这就是说,文学翻译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译者能否“吃透原文”,尽得作者之“志”,探出原作“蕴”之所在。因此,译者想要传神地译出文学作品,首先要反复通读原作,确保自己在动手翻译之前能深刻透彻地理解原作。一方面,译者要深刻理解原作的内容,要对原作的字词、句子等微观层面予以透彻理解,彻底消除语言上的障碍;另一方面,译者要深刻理解原作的风格,由于作家的生活经历、立场观点、艺术修养、个性特征等各不相同,因此他们在处理题材、驾驭体裁、描述形象等方面也各不相同。这就要求译者对原作的思想内容、写作风格、主题结构等宏观层面有一个整体把握。
另外,透切地理解了原作之后,译者如何把它贴切而生动地表达出来,也是文学作品翻译必须要注意的问题。实际上,这也绝非一件轻而易举之事。因为,它要求译者在从事文学翻译时,必须要具有扎实深厚的双语语言文学功底,具备极高的文学修养和广博的东西方文化知识,具有高超的语言表达技能,确保译入语表达自然、通顺流畅。否则,所译出来的东西必然会生硬晦涩、乏味难懂。即使可以理解,恐怕也难以给人以美的享受,更谈不上将外国文学作品的文化、风格和精华呈现给中国读者。
海明威作品的语言简洁而含蓄,其短篇小说《大双心河》也不例外。对译者而言,这样的作品看似简单,然而真正翻译起来却很难,尤其要译出它的底蕴,体现原作的风貌和魅力,实属不易。目前,在国内《大双心河》有两个中译本较有名气,一是吴劳老师的译本(以下简称吴译),另一个是张祥麟老师的译本(以下简称张译)。两个译本都成功地翻译出原文简洁朴实的语言,很好地体现了原作的风格,让中国读者深深感受到了原作的艺术魅力。然而在仔细研读、比对和揣摩两种译本之后,我们不难发现,二者还是有着明显的优劣之别的。笔者将从理解原作、风格再现,以及表达流畅这三方面来具体分析两种译本的优劣之处。
理解原作是文学作品翻译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译者没有透切地读懂原作,或对原作内容一知半解的话,那么不管后面的工作做得多么细致认真,翻译出来的译文都注定是失败的。所以,能否理解原作在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译者只有自己先深刻充分地理解了原作,才能用另一种语言对作品进行再创造,才能进一步去传达作品的风格和思想。
原文:He was a very serious coffee drinker.He was the most serious man Nick had ever known.Not heavy,serious.
吴译:他是个十分认真的咖啡爱好者。他是尼克认识的最最认真的人。不是庄重,是认真。
张译:他喝咖啡很是一本正经。他是尼克所认识的最一本正经的人。瘾不大,但正经。
在这里,吴译与张译最大的不同就在于对原文“serious”和“heavy”这两个词的处理上。这两个词都是英语中的常见词,相对比较容易理解。然而如果译者不理解原文,翻译时不假思索,随便挑词,那么译文的质量定会大打折扣。的确,英语中的“heavy”也可以表示“庄重”,然而只要我们仔细阅读原文,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就会发现这里“heavy”并不是“庄重”的意思。并且吴译的句子读上去也的确让人拗口和费解。其实,“Not heavy,serious.”是句子“Not heavy,but a serious coffee drinker.”的省略句,而“heavy”是用来修饰“drinker”的。从原作内容可以得知,霍普金斯(Hopkins)和尼克是好朋友,两人也曾为如何煮咖啡的事情而争论不休过。霍普金斯这个人很注重煮咖啡的过程,做事总是一本正经。尼克此刻想起来,认识到霍普金斯是正确的。因此,把“heavy”翻译成“瘾”才是真正理解了原作。而把“serious”译为“(一本)正经”也比“认真”更符合霍普金斯这个人的人物形象特征。对比两个译文,我们不难发现,张老师在这里可谓透切地理解了原文,完全表达出原文的意味和内涵,让译文的读者得到了与原文读者大致相同的感受。可见,只有在准确理解原作基础上的译文,才能忠实地传达出原作的思想风貌。
文学翻译不只是两种不同语言之间的文字转换。实际上,每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都会有其独特的创作风格和表现手法。对此,当代国内著名的翻译学家许均也曾说过,要还原原著的本色,必须要以领悟原文的精神风貌,识别原文的风格特征、行文气势和神韵为基础。可见,好的文学作品译文必须要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还要做到还原原作神韵,再现原作风格。
原文:Nick looked down into the clear,brown water,colored from the pebbly bottom,and watched the trout keeping themselves steady in the current with wavering fins.
吴译:尼克俯视着由于河底的卵石而呈褐色的清澈的河水,观看鳟鱼抖动着鳍在激流中稳住身子。
张译:尼克俯身往下看,但见河水清澈,呈褐色,是卵石河床造成的印象;条条鳟鱼摇鳍拨水,中流翱翔。
对于以上两种译文,笔者认为张老师的译文在传达原作风格上更胜一筹。海明威语言简炼朴实,准确生动,并善于运用简单句,单句之间的连接紧凑并有韵律。对此,张译在此用了一系列简单句“尼克俯身往下看”,“但见河水清澈,呈褐色”,“是卵石河床造成的印象”,“条条鳟鱼摇鳍拨水”,“中流翱翔”。这一系列的句子组织连贯,简单自然,尤其是这句“摇鳍拨水,中流翱翔”读起来诗韵浓浓,节奏优美流畅,把水中的鳟鱼游水刻画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可见,张老师的译文贴切地再现了原作的写作风格,还原了原作的语言特点,表达出了原作的意境和韵味,读起来优美流畅,颇有文采,从而给人以美的享受。这与翻译老前辈傅雷所倡导的“神似”、朱生豪提倡的“保持原作的神韵”,以及钱钟书先生所提倡的“化境”的目标是一致的。相比之下,吴老师的译文显得有点冗长繁琐,读起来有些生硬拗口,没有很好地再现原文的风格。
如果说,透切地理解原文是文学作品翻译第一阶段的话,那么流畅地表达则是文学作品翻译的第二阶段。在翻译实践中,不少译者往往会一味地追求“忠实”和“精确”,从而使译文更接近原文,但是不“流畅”的译文读起来却生硬拗口,令人晦涩难懂。可见,不“流畅”的“精确”,在修辞和文法上早已是一种病态。因此,译者需要更多地关注译语读者,并要根据读者的思维和表达习惯进行表达,确保译文流畅自然,并为广大读者接受和认可。
原文:He watched them holding themselves with their noses into the current.
吴译:他看它们把鼻子探进激流,稳定了身子。
张译:他看着鳟鱼以头迎水,平衡自如。
对比原文和两个译文,我们不难发现吴张两人在对“nose”这词的处理上出现了分歧。“nose”在英语中就是“鼻子”的意思,跟“头”根本就不是同一个概念。所以乍看上去,吴老师把鳟鱼的“nose”直译成“鼻子”,似乎非常忠实于原文,然而这样的忠实却让读者读起来不伦不类,生硬乏味。相比之下,张老师的译本采用意译法,用“头”这个词替代“nose”、从而使得译文表达流畅自然,符合中国读者的思维和表达习惯。并且张译中的“以头迎水”和“平衡自如”都是四个字,读起来通俗易懂,表达流畅。因此,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虽然直译能保持原作的“原汁原味”和“原风原貌”,但同时译者也要站在译入语读者的立场来考虑译文的流畅性,不要过分拘泥于原文的字面意思和形式,确保在“忠实”的基础上,做到译意形象传神,表达自然流畅。
严复提出的“信、达、雅”精辟地概括了翻译的标准,真可谓是论翻译的“三字真经”。它要求译文既能忠实准确地表达原意,又能通顺流畅、文辞优美、可读性强。这个标准同样也适用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必须要深刻透切地理解原作,吃透原文,使译文能够忠实地还原原作的思想内容,再现原作的思想风貌,这就是“信”。同时,译者还要具有扎实深厚的双语语言功底,使译文表达自然,通顺流畅,这就是“达”。对于“雅”,则是在文学作品的翻译上表现得更为突出和明显,译者不仅要使译文有文采,还要根据原著原作的文体风格和写作特点,尽力译出原作的味道,再现原作的风格。因此,译者在翻译外国文学作品时,要秉承踏实谦虚、严谨务实、一丝不苟的治学态度,吃透原作的内容和思想,在对原文解读确保准确无误的前提下才能提笔翻译。同时,译者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要对原作者、原作以及读者负责,必须准确把握原作的创作风格,确保译文行文自如,表达流畅,易于读者理解和接受。惟有如此,翻译出来的作品才能更好地体现出原作的风格和艺术魅力,才能更接近“信、达、雅”的标准。
[1]Ernest Hemingway.The Complete Short Stories of Ernest Hemingway[M].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87.
[2]陈良廷等译.海明威文集短篇小说全集(上)[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
[3]顾红兵.中式英语成因分析及其对汉译英的启示[J].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
[4]黄艳峰,赵霞.文学翻译即译“蕴”——海明威《大双心河》译本评析[J].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1).
[5]张祥麟.英汉译例评析[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