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源,张 泽
(云南大学 高等教育研究院,云南 昆明 650092)
独立学院是伴随我国高等教育办学规模的跨越式发展而涌现出来的一种新型的办学模式,招收高校本科层次第三批录取的学生,从1998年在浙江创办了第一所学校后到现在已经发展到了300多所,独立学院在培养人才和促进高等教育大众化方面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一支主力军。但我们也应该看到,近几年全国高考平均录取比例快速增长,而高招生源持续下降,独立学院作为三本院校且学费高昂,不可避免的出现了很多问题。
办学定位规定了一所高校的发展方向,也决定了一所高校能否取得良好健康的发展。独立学院的母体学校大多办学时间较长,属于国家重点院校,这些院校由于办学历史长,摸索多年,已经形成自己的优势学科和重点发展专业,有了自己独特的办学定位。作为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应该立足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人才,依托于地方优势产业发展,学校应该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以提高学校的竞争力。但是,大多数独立学院仍旧是依托母体学校办学资源和办学优势,办学定位一般与母体学校趋同。
大学的办学特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因为特色发展是维系大学质量提高的根本条件,办学特色是一所高校能取得长远发展的生命线。而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较短,形成办学特色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目前,独立学院的办学特色不明显。它体现在:一是专业设置雷同性严重。纵观多所独立学院我们发现,独立学院的专业设置一般都是选择当前市场上较热门的专业,就拿工商管理专业为例,前几年由于管理学的日渐热门,大多数独立学院都选择设置这一专业,造成各个学校专业趋同性严重,学生就业质率较低。二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趋同。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独立学院大多是把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计划直接采用,而没有根据自身发展实际和学生生源特点,设置自己的办学定位,凝聚自身的发展特色。
独立学院由于办学时间短、资金匮乏等原因的影响,师资队伍较母体学校也较薄弱,表现在:专任教师的缺口大、专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过大。而一所高校如果没有强大的师资,想培养出质量较高的学生几乎是不可能的,师资队伍的薄弱给独立学院的发展带来了更大的困难。
从目前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的统计数据来看,初次就业率不足80%,独立学院由于是第三批次录取院校,与“985”、“211”重点院校相比,生源质量较差,综合能力等方面也有所欠缺;与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相比,相对的动手实践能力又有所不足,因此就业率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就业率代表一所大学培养的学生的受欢迎程度,也是保障大学生源和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由于就业率持续走低,独立学院的将来可谓是步履维艰。
长期以来,大家对职业技术教育都存在很大的偏见,家长认为学生进了职业技术学校就很没面子,只有学习不好的学生才会去读职业技术,高校们纷纷朝综合性大学发展,生怕与职业性沾上关系就使自己掉了身价。这种根深蒂固的观念使得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缓慢并且质量较低,目前出现的“高级技工荒”、“应用型人才荒”也与此脱不了关系。纵观欧美各国高等教育发展史,在经济发展到达一定阶段后,高校必然面对转型,缩小综合性大学所占比例,提高应用型、职业型高校所占比例,是促进经济发展、提升国家整体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我国政府和高校目前已经意识到,如果高校都朝着综合性大学去发展,学科专业一味求大求全,培养目标趋同,培养的学生就相当于毕业就失业,结构性就业矛盾只会越来越严重。由此,各个高校转型的时机已经到来。
我国是人口大国,穷国办大教育的事实使我国政府承担着沉重的教育财政负担。我国高等教育政府拨款占政府教育拨款的比重达到四分之一,远远超过日本、韩国等国,也超过了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政府拨款。然而受国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财政投入实力的制约,高等教育财政拨款增长缓慢,很多地方生源财政拨款逐年下降,给办学条件、办学质量的提高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进程来看,过分依赖政府财政投入,难以保障高校办学质量的提高。民办高等教育应该成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期以来,我国的职业技术学校都处于较低的发展水平,从目前的教育体系来看,初中生可以升入中职,高中生可以升入高职,而就算读到高职毕业也只是大专学历,学生再想往更高一级深造比较困难,能够升入高一级普通本科院校的职校学生数量非常有限。且对口升学专业在课程上还没能有效的上下衔接和贯通。职校学生更高水平的教育需求与职业教育目前的教育现状存在突出的矛盾。而独立学院作为承担本科教学的高等教育机构,又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定位,应当成为高职学生进一步往上发展的机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取得了令世界震惊的成绩。但是,要想经济建设“更上一层楼”,取得长足发展,正如温家宝总理在职业教育会议上指出“不但需要一大批科学家、工程师和经营管理人才,而且需要数以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和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没有这样一支高技能、专业化的劳动大军,再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机器设备也很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层次技能人才必须依靠高等职业教育来培养。
目前,各行业需要大量的技能型人才,而很多大学毕业生却找不到工作,学生掌握的书本知识与企业需要的动手实践能力相差甚远。因此,独立学院转型为高职本科已经迫在眉睫。
目前,我国发展高职本科教育有三种途径:新办、升格、转型。新办院校投资耗费巨大,周期较长,学校的硬件软件设施发展又需要较长时间,不是一种好的途径。另一种途径就是高职专科升格为本科,这种途径也存在很多问题,譬如学校发展定位不同,高职专科主要定位是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在一线岗位工作的技术工人,而高职本科由于定位于本科阶段的职业型人才培养,主要培养的是具有较高创新能力、综合技能丰富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由于定位不同,所以专业和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必然也存在不同,且高职专科的师资力量较弱,不能担当起本科培养重任。而且,从整体上来看,高职专科目前正处于规模发展向内涵提升的关键阶段,“升格”的整体条件不足。那么就只剩下第三种途径就是转型,转型新增成本小,人才培养时效快,不失为最佳途径。虽然独立学院与高职本科在人才培养上面存在现实差异,但是在层次类型、规格目标、培养模式等方面还是体现出高职本科的本质特性,已有的办学基础和办学条件为转型提供了坚实的准备。
1.独立学院与高职本科发展定位相当
独立学院作为民办高校,依托民间资本投资办学,与普通公办高等院校接受政府资金投入不同,从办学初,独立学院就把学生培养与市场紧密结合,旨在培养动手能力较强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以提高市场竞争率和学生的就业率。而这一发展定位与高职本科院校的发展定位有相通之处,二者都十分重视学生动手实践能力,以培养适合市场经济需要,可以满足地方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2.独立学院比普通公办院校办学更灵活
受历史传统影响,我国普通公办院校大多比较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而较为轻视动手能力的培养,院校定位主要是培养理论型、研究型人才为主。而独立学院由于成立较晚,在专业设置上紧抓市场需求,极大提高了学生生存和发展的适应性。另外,独立学院不但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也开设了必备的基础课程,这就有别于一般本科院校以培养研究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也有别于高职高专只重技能训练。
3.独立学院转型比一般本科院校更具有急迫性
普通公办院校主要是国家财政拨款,虽然面对严重的就业压力学校产生了一些危机感,但是远远没有独立学院更加强烈。由于独立学院办学资金主要依靠的是学生的学费,如果招不来学生,学校的发展就会进入巨大的困境,然而现状就是如此,近几年独立学院的生源每况愈下,学生质量也越来越差,如果不能找好定位,办不出特色,可能结局会很悲惨。转型为高职本科是独立学院走出现实困境,实现跨越发展的重要途径,因此独立学院在面对转型时可能接受的更快,转型的效果也较好。
独立学院转型高职本科看似是二者之间相互竞争,其实不然。首先,独立学院由于较为依赖母体学校发展,缺乏特色,竞争力下降,久而久之发展困难。而职业教育目前缺乏本科层次,专科则较为缺乏竞争力。转型的优势在于可以使两者相互取长补短,目的在于更加发挥两类学校的优势。对独立学院“保本增职”,就是在保障其本科教育水平和规格的同时增加职业教育的内涵,而对职业教育而言,也提高了职业教育的层次,为下一步进一步发展高职硕士提供了发展空间。
职业教育内涵的扩充、办学层次的提高是不能一蹴而就,需要长时间的努力和坚持,但我们已经看到,“转型”这一词提出之后,各个高校正在努力探索转型的途径。独立学院作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创举,必须坚持办下去并且要越办越好,探索独立学院转型为高职本科,对促进独立学院自身发展和完善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发展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
[1]樊哲,钟秉林,赵应生.独立学院发展的现状研究与对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Z1).
[2]吕红.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比较与分析[J].职业教育研究,2005,(10).
[3]汤少明.公立高校二级学院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J].高教探索,2005,(1).
[4]陈萍.独立学院向高职本科转型的分析[J].中文信息,2013,(1).
[5]鲁武霞,张炳生.地方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应向高职本科转型[J].高职教育,2012,(3).
[6]金秋萍.独立学院转设的实践与思索[J].中国高等教育,2012,(12).
[7]杨雪梅.民办高校亟需进行三个转型[J].中国高等教育,2012,(9).
[8]费坚.当前我国独立学院“独立”的困境与对策研究[D].南京农业大学,2006.
[9]黄辉.独立学院向高等职业教育转型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06.
[10]朱振国,李海明.独立学院“热”发展的“冷”思考[N].光明日报,200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