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健
摘要:思品课复习,打造高效课堂,应对中考命题,教师需要认真阅读课程标准、考试说明、高中教材、初中教科书、经典试题,以追求复习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思品课;复习;“五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0-045-1一、研读《课程标准》,把握命题取向
2011年版《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品学科教学的总领,当然也是本学科质量评价的基本准绳。新课标进一步指明本课程既是综合性课程,更是德育课程。事实上,纵观各地思品中考试卷,无一不尊奉《课程标准》,在异彩纷呈中不断突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查。
如2013陕西卷整个第Ⅱ卷以“中国梦·我的梦”为主题,下设“追梦之人、追梦之旅、筑梦之路”3个标题,其中一题由感动人物林俊德的颁奖词设问“林俊德身上的哪些品质让我们感动?你的梦想是什么?确立这一梦想对你的人生有何积极意义?”可以说,无论是整张试卷的建构,还是具体题目的立意,无论是考查内容的确定,还是问题角度的设置等等,都做到了从学生的思想和生活实际出发,让被动应答的过程转变为主动接受教育的过程。
可以预见这样的命题取向将会持续强化,复习时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我们要认真研读新课标,特别关注新课标倡导的和新增加的内容。教学、复习、命题不能单纯知识化,不能停留在“寻找、挖掘”所谓的“考点”上,应突出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把复习延展到学生的生活领域,落脚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育上,凸显鲜明的思想性、教育性。
二、精读《考试说明》,明确命题方向
精读考试说明,一要明确考试内容及能级要求,把握复习广度和深度,确定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带着学生逐一落实考点,并查漏补缺,巩固到位。特别要对比考试内容的变化,捕捉考试内容与教材内容的差别,对复习内容合理增减、大胆取舍,从而有的放矢,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精读考试说明,二要知晓试卷结构,明确命题重点。《考试说明》会介绍试卷的整体架构。
精读考试说明,三要研究试题示例。《考试说明》在试题示例上有更强的示范性和导向性,从中可见命题的角度、题型、重点、难易度。如“识记”级考点通常考选择题,非选择题一般考“理解、运用”级考点。此外,还要琢磨示例答案,对学生进行具体答题方法指导,按示例要求来指导学生组织答案。
三、略读高中教材,了解命题倾向
中考要为高中学校招生服务,要为高中教学服务,这就需要与高考接轨。因此中考命题难免会出现高中化的倾向。
一是从中考题型上看,总体同于高考题型,并随着高考题型的变化而变化。
二是从中考内容上看,有些考点将会在高中进一步学习。初中阶段学好这些知识能为高中学习打好基础,这也应该被列为重点考查的内容。
三是从命题任务看,需要对高、初中教学分别提出比较有价值的建议,命题组在汇报中要分析本学科试卷考了哪些高、初中都强调的知识点。也就是说,命题必须涉及高、初中都强调的知识点。
四是从命题人员组成上看,有高中教师参与,有时高中教师还偏多。这样命题自然会倾向高、初中的“共振点”、“衔接点”、“提升点”。
四、细读初中教材,熟知命题导向
中考既有水平考试的性质,又有选拔考试的功能。其目标是测试学生的水平,以水平考试为主,重在测试考生的学业水平;其命题导向是注重教材,突出基础,越来越注重考试内容和教材的关联度,增强考生对试卷的亲切感。
中考力避陈题,但再新再活的试题也必须依“标”据“本”而设,必须对教材给予足够的关注。所谓“源于课本、高于课本”,所谓“题在书外、理在书内”,所谓“陌生中考查熟悉”。“外””、“陌生”是指试题的情景材料及其设问令人耳目一新,未尝耳闻目睹。“内”“熟悉”是指试题的立意、试题的答案似曾相识,可以在课本中找到原形、变形。中考考点都在课本里,它们就是课本上的知识点、要点、重点、难点的翻新和调动。
课本是复习之本,无本复习如无土栽培,什么收获也没有。复习课本要做到全面化、条理化、系统化,包括课本中的“名言”“插图”,“想一想”“议一议”,“阅读与思考”“活动课”等等,理清脉络,构建网络,把握规律。还应正确处理好教学案、复习指导用书与课本的关系,千万不能丢开课本,用教学案、复习指导用书等代替课本。
五、品读经典试题,应对命题走向
中考题是专家行家集体智慧的结晶,经过反复打磨、精心雕刻,经过实践考验,能够训练学生各方面能力,具有质量高、信度高、可操作性强等优点。所以近年中考试题是我们复习备考的最好范本。对之我们不能简单化,要品读本地区近几年的中考卷,比较命题变化;品读全国各地的中考卷,总结命题规律;品读当年模拟卷,判断命题动向。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品读经典试题。
俗语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思品课复习,教师要“五读俱全”,方能战无不胜。教师跳进思品“书海”“题海”,才能知深浅,定游向,立重点,明思路,对策略,方能使学生跳出“苦海”“软着陆”,追求复习效益的最大化。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