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智华
摘 要: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应用创新教育,以拓展和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本人主要介绍在三个方面应用创新教育: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应用创新教育、在形成学习方法中应用创新教育、在情感价值观中应用创新教育。
关键词:创新教育 学习兴趣 学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12-01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学时要灵活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方法,充分利用多种历史信息资源,突出历史教学的特点。”并且进一步指出“充分激发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注意历史知识多领域、多层次的联系”“提倡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多样化”“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应该关注的问题。所以,在教学中,要求教师应用创新教育,拓展和丰富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一、 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中应用创新教育
我认为创新教育的应用排在第一位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对历史课有了兴趣才会主动地去学历史,了解历史,探究历史。兴趣是种很微妙的东西,有了兴趣,就能很快把知识点记住,理解和领悟历史现象背后的历史规律,能得心应手地分析历史问题。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这就需要应用创新教育。
1.摆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很多学生及其家长认为历史是“副课”,不如主课重要,所以在学习中根本不重视,认为这门课程并不重要,平时不需要付出劳动,只要在中考前背背就可以了,甚至在历史课堂上有的学生写所谓的“主课”作业。这就需要我们历史老师从正面引导,告诉学生,历史学科并不是副课,并不是不重要,首先从历史所占分值和课时安排上说明历史和主课是一样的;其次突出历史的重要性;再次联系生活实际,指出应用历史知识可以增强能力,创造财富。
2.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摆正了学生的学习态度,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利用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学、爱学。例如应用多媒体、实地考察、编排历史剧、撰写小论文等等。
二、在形成学习方法中应用创新教育
当然,有了兴趣,没有好的学习方法只能是事倍功半。所以,在历史教学中应培养好的学习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很多学生认为历史学习只要背背就可以了,所以,他们抱着书本,死记硬背,我教过一个学生,只要你笼统问他,他都能回答,如问西周的分封制,他能把争端都背下来,但当我问他西周为什么实行分封制,分封制的作用是什么时,他就回答不上来了。在教学实践中,我摸索出一些实用的方法,跟大家分享。
1.用理科的学习方法来学习历史。我们经常会碰到朝代更替、历史事件,对于这些知识,我们不妨用公式记忆法来学习。如学习夏朝的建立,我给出公式:朝代=时间+人物+都城,然后要求学生从书中找出来,最后就得出:夏朝=公元前2070年+禹+阳城;学习秦末农民起义,列出公式:事件=时间+人物+地点+经过+影响,通过读书,得出: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大泽乡+农民响应+第一次大规模起义、鼓舞人民反抗暴政。经过反复训练,学生每遇到可以用公式的地方,自己就总结出来了。
2.用歌诀学习法来学习历史。初中历史涉及范围广,时间跨度大,初步接触历史的同学很容易混淆知识点,所以在学习时我会利用歌诀来辅助学生记忆,如记中国古代史历史朝代,用歌诀“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三、在情感价值观中应用创新教育
学习并不仅仅是把知识灌输给学生,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传统的教学往往重视知识的积累、能力的培养,忽视了情感的形成。《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提出“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的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打下基础”。所以,我认为培养情感比灌输知识更重要。情感的培养是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应结合内容应时应景实施教育,如学习河姆渡农耕和半坡农耕时代中水稻和粟的种植,就可以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作为一线教育工作者、“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对待教学,对待学生,我们应秉着“不放弃,不抛弃”的原则,举着“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旗帜,勇往直前,不灰心,不气馁,不退缩,敢创新,勇实践。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历史课程标准解读[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张广利.如何构建高效课堂[J].天津教育,2008,(5).
[3]陈月茹.课堂教学组织与管理[M].山东人民出版社,2010.
[4]田利荣.历史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改革与实践,2011,6(8):117.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