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教学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2015-01-19 11:38赵莉
考试周刊 2014年95期
关键词:探究兴趣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赵莉

摘 要: 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实现课堂高效。

关键词: 语文课堂教学 问题情境 探究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表达与交流。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环境里产生的言语活动,离开了这种特定的环境,言语交际活动就无法进行。生动、逼真的情境创设极富感染力,能够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强烈的表达欲望。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实现课堂高效。

一、创设多种生活情境,激发学生说的欲望。

生活是口语交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设置口语交际的场景必须选择适合学生的生活素材,让学生在曾经的实践和体验中滋生交往的动机,在互动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口语交际,生成心与心的碰撞。比如教完《可爱的小动物》一课,教师抓住学生喜欢小动物这一特点,随即增设了口语交际课。教师先让学生谈谈都喜欢哪些小动物,这些动物是什么样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对物体作了概括、总结性的表述,对语言系统进行了第一次整合。随后,教师让学生在小组内,一边观察自带的小动物模具,一边和组员交流自己观察的结果。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一方面要发表观察意见,另一方面要听取别人的发言,在头脑中将信息又一次进行了整合。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把两次整合后的信息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学生介绍小动物的可爱。这样的安排很有层次性,循序渐进,效果良好。关键是教师不拘泥于传统的课堂教学形式,而是善于寻找让学生交际的源头,并发散开来,扩大交际的内容范围,拓宽说话的渠道。学生始终在富有个性和积极思维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体现了口语交际的特点。

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认知力。

传统课堂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认知力,反而有意无意地压抑了学生。每个学生身上都蕴藏巨大的潜力,关键是我们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情境,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主动学,主动发现。教师应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大胆怀疑,并指导他们去探究,去观察,去思考。

例如,在指导低年级学生用“流利”说一句话时,一位教师是这样做的,师问:“还记得《锄禾》这首诗吗?谁能背下来?”学生背,教师:“他背得怎么样?谁能说一说怎样用上‘流利这个词。”学生:“某某同学背得很流利,很有感情。”教师:“谁能用赞扬的语气说一说?”学生:“某某同学背得多么流利啊!”教师拿出钢笔写字,钢笔不下水,问:“谁能用‘流利说个句子?”学生:“老师在纸上写字,钢笔不下水,写字很不流利。”

从上面的教学片段不难看出“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人类语言的源泉是生活,有了生活才有语言。情境的创设灵活多变,恰到好处,有时是一幅随手画的图画,有时是一个自然的动作表情,有时是学生身边的人和事。这样的情境教学,寓教于乐,使学生倍感亲切有趣,这又是最能激起思维火花的爆发点,使学生积极思维,尽情想象。学生那兴奋的表情,一个个生动有趣的句子,无不是学生智慧与情感火花的闪耀。

三、关注情感体验,创设习作情境。

1.“情”从情境体验中来。

作文是书面形式的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流,是言语交际的书面表达活动。写作前,我尝试组织了诸如调查、游戏、辩论等各种各样的活动,给学生创设了表达的情境,让学生有不吐不快的表达欲望。

例如,我从书上看到有教师让学生开展“护蛋”活动,觉得挺有意思,于是拿来效仿。要求每人带一个生鸡蛋,一天下来看谁的鸡蛋不碎,但并不告诉他们活动后需要写作。学生觉得非常新奇,都带着愉悦的心情参与了这个活动。他们用了种种办法,用了各种材料,把鸡蛋小心呵护好。活动后,我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发现真实地写下来,要写出独特的感受。一位学生写道:“我先在一个硬纸盒里塞满棉花,把鸡蛋小心翼翼地放了进去。可我还是不放心,万一震动,盒盖被打开,鸡蛋从里面滚出来,那不就前功尽弃了吗?我绞尽脑汁,哦,对了,用胶布把盒子一圈一圈地绕起来不就行了。我最后决定把鸡蛋藏在书包里。我像往常一样,把书包往椅子上一扔,忽然想起里面的鸡蛋,急忙打开一看——呀,晚了!望着碎鸡蛋我不断自责,做事情怎么这么不认真仔细!”事实证明,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就好比给学生的作文解决了“无米之炊”的难题。

2.“情”从角色体验中来,在情境中体验自主创造。

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智慧在于教师保护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经常激发他们体验学习快乐的愿望。”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体验、感悟的内容,设计有利于学生体验的活动,巧妙设疑问难,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体验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体验是一种心智活动,或者说是一切心智活动的前提与基础。

例如,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请学生到黑板上画出“原来小村庄空气清新”的模样,在画出山坡、天空、树林、小河后,如何表现空气清新?根据常识,空气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根本无法画。教师却提了这样一个问题:“怎么画空气的清新呢?”没想到学生纷纷举手抢着回答,认为要画上小鸟、白云、太阳、花草等。教师问:“为什么要画这些呢?”“因为只有空气清新的地方才有小鸟、白云、太阳、花草,所以画上这些就可以表现出小村庄的空气清新。”对于学生的独特见解,老师给予了积极的肯定。体验不仅是理解知识的需要,更是激发学生情感,促进学生成长的需要。

总之,教师要具有创新精神,注重营造宽松、民主、富于创新精神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个性,注意抓住一切时机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课堂教学活动就是一种情境,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在挖掘教材中充分发挥问题情境的作用,让学生的思维始终于积极活跃的状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提高各方面能力。良好的问题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需要会产生有效的激励作用,从而营造强烈的课堂求知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积极而有效地自主探究。

猜你喜欢
探究兴趣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
谈科学课上兴趣提升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培养小学生数学自主探究能力
提问机制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课堂的运用
让传统文化融入语文课堂教学
浅议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中职语文课堂教学问题情境的创设
“合”乐而“不为”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关于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