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碧述
【摘要】在否定传统教学方式的今天,何种学习方式才能最大限度发挥学生学习潜能并获得更多知识?语文教学路在何方?现代教育提出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教师要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促进他们的可持续发展,最终进入不等老师而自学读书的境界。
【关键词】自主 合作 探究 学习方式 语文 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0070-02
传统的学习方式以传授知识、教师讲授、课堂学习为主,学习活动成了知识技能的生硬记忆、机械训练活动,学习成了接受灌输的对象,被剥夺了学习的自主权,也阻碍了学生主体能力及情意品质的全面发展,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这也使新时期语文教学、新时期语文教师们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语文教学,必须在课堂上培养学生主动学习,合作学习,主动探究的精神,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
时代的发展要求学生形成新的学习方式。教师如何培养学习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行学习,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每一个教师都要面临的重要任务。在教育改革的今天,教学经验告诉我们“自主”学习是“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前提条件。所谓“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的,相对的是“被动学习”“机械学习”和“他主学习”。自主学习是一种主动的、建构性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可以参与确定对自己有意义的学习目标,自己制定学习进度,参与设计评价指标;学习者可以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
在自主学习环节中教师建议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小节,选择学习伙伴,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大胆放手,把权利和空间交给学生,在这样交流的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很强,伙伴之间有集体读的,有互教互学的,有集体表演的。没有按照老师的指令的要求,面面俱到的学习,反而产生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自主学习,不是由教师支配的,而是学生能够自己确定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选择学习方式,做好学习准备,并且在学习活动中能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习状态、学习行为进行自我调整、自我指导、自我强化,只有当学习责任真正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学生自觉地担负学习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自主学习,没有学生个体的独立自动、自学、自得的过程,“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则是一句空话,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自学能力、自主精神则更是无稽之谈。
二、“合作”学习是促进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径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在以班级授课制为主的教学方式下,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是改善传统的师生单项交流的一个很好的方式,通过多项互动的交流,使每个学生都有言语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既让每一个学生都发展自己的学习心得,也养成注意听取别人意见的很好习惯,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合作学习的分组一般采取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即在小组内学生是有一定的差异的,而在班级的小组之间基本上相似的。小组的人数一般在3—5人之间,并且这种分组也是可以随时调整的,这样使每个同学都有和其他人合作的机会,以保证班级同学的发展。一般在小组中要选择组长,组长的选择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业成绩、同学关系等因素,组长可以采取轮换制,给每个同学以改变角色和锻炼的机会。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是学习目标的制定者,程序的设计者,情境的创设者,讨论的参与者、协调者、鼓励者和评价者。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与以往教师在课堂上扮演的角色是不一样的。例如:在识字教学中,学生识字量及方法有很大差异,有个人自主学习阶段,学生可以用自己的方法记忆生字:用字形记忆,用儿歌记忆,用组词记忆等。然后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学生通过听取他人的识字方法,以及互教互学,从中得到知识补充,充实自己的经验,最终实现共同提高。因此,合作学习取得成功与否的关键是教师能否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给自己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正确地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发挥教师的作用,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合作学习的推进和展开。合作学习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认知水平有非常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培养团队精神,凝聚心,增进认知与理解。通过合作学习,促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展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学习所得,学生自觉不自觉地去选择判断什么是正确的、有效的、最佳的,分享彼此的观点和学习的收获。合作学习有利于学生人格和心理的健康成长,有助于学生形成合作观念和群众创造意识,有助于培养学生与他人的人际交往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好形式、好方法。所以,合作学习是促进自主、探究的重要途径和必要的途径。
三、“探究”学习可以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创造精神和探究能力
“探究”即学生在充分独立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自己获得的学习成果、独特见解在小组、全班的学习集体中与人分享、与人交流,把自己不能解决的疑难向人求助,寻求决;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思考分析、修正自己的错误认识,学习他人之长,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探究”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课程倡导的三大现代教育理念:问题性、过程性、开放性。目前,课堂教学依然是常规教学的主要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性学习,应该强化学生的听说写能力,以培养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和思维能力为目的,指导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获得结论,进行探究性阅读。如教学《白杨》学生可以抓住爸爸的三次“沉思”,想一想,爸爸在什么情况下沉思,沉思什么?具体是怎样想的?你是通过哪些句子读懂的?“一思”眼前的白杨,体会白杨高大挺拔的特点。“二思”胸中的白杨,体会爸爸扎根边疆的心情。“三思”未来的白杨,体会孩子们在边疆成长。教师引导学生走出学校班级的小课堂,走向社会生活的大课堂。主动地去发现问题,探究问题,收集资料,获得体验。学生通过实地考察、访问、上网、看书等方式搜集有关资料,然后将资料进行分析,归类整理,研究,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设想未来的环境。在“探究学习”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完成了学习目标,全面提高了语文素养,而且培养了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精神,以及良好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文明修养、自学能力与人交往的能力,达成“以学生全面发展水平,终身发展水平”的素质教育的大目标。endprint
四、教师在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的运用
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培养学生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营造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提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空间。时时激励学生的自主意识,让学生时时有自主学习的激情、欲望。教师要随时关注学生自学和合作学习的情况,自临其境参与其中,引导学生正确地学习、讨论。特别要关注后进生。教师要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发展其个性,学生才能实现“合作、探究”学习,和谐、活泼的气氛有助于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得到发展,专制、压抑的课堂氛围则给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带来障碍,作为课堂组织者——教师自身,要把自己作为普通的一员置身于学生主体中,与学生和平相处,感情上会更融洽,心理上会更沟通交流。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教师要指导学生不能死记硬背抽象的符号和内容,而要与实际事物和对象本身联系起来。这就要求学生对周围事物,对现实世界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认识,从而使语言文字与事物本质之间的距离缩短,这样获得的知识与能力才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在语文教学中,要创设一定的情境,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充实教学过程,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的训练,鼓励学生大胆猜想,对一个问题的结果做多种假设、猜测,提出创新看法。
综上所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实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是人类生存的需求,为人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宗旨在“以人为平,以人的终身发展为平”。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组织者和引导者,灵活、恰当地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使之真正地落到实处,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高,真正让学生爱学习、会学习。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给了教师一个更好的指导空间,同时也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主动学习及创新的品质。我们能做的是在教学实践中能最大限度地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充分发挥自己认识与实践的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大胆放手,主动放权,重视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动脑、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在情感交流上,与学生保持尽可能近的距离,创造一种和谐民主的教学氛围,充分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引导学生。所以我们应倡导“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参考文献:
[1]由韦志成主编,佟士凡著的《语文学习论》,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出版
[2]杨九俊,吴永军主编的《建设新课程·通识篇:从理解到行动》(江苏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
[3]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编写的《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出版
[4]江平主编《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出版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