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兴洪
【摘 要】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也随之不断的发展进步。小学数学作为教学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提出其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良策略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逻辑思维能力;培养
小学是学生最基础的学习阶段,小学里学习的习惯和思维的方式会对学生以后的学习造成重大的影响。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一个相当重要的问题。这将影响着学生以后数学的学习。逻辑思维能力有助于学生分析能力、观察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有利于为以后数学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性
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概括、判断和总结。在数学的学习过程中,逻辑思维能力扮演着相当重要的角色。在成人的眼光中来看,小学的数学知识比较简单,然而对于小学生来说,却是逻辑思维形成的重要关键。通过对学生逻辑思维的培训,能够让学生的运算能力、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在以后初中高中的数学学习中能够让学生熟练的将知识点相关联,大大提升数学学习的效率。
二、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逻辑思维的方法
1.营造活跃的课堂气氛
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需要老师营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气氛来打开学生们的学习思路。小学生作为不成熟的个体,在他们的学习过程中难免会有心浮气躁不耐心的状况发生。如果只是一味的采取传统的教学方式,只会让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难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为了避免这一状况的发生,老师需要改善一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融入情境教学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力,让学生主动投入到教学的过程中。
比如在学习混合运算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以小商店的模式来进行货物的买卖。合理的分配小组和角色,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情境之中,进行物品买卖的计算。在学生自行活动的期间,老师应当对小组的讨论状况进行适当的检查,对于学生们的运算过程和结果进行适当的纠正,尽量让每个学生都投入到这样的小活动中。通过情境教学的模式可以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们可以主动投入到课堂中来,从而巩固有关混合运算的知识点。
2.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依靠于对相关知识点的思考、比较和总结,为了能够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点的归纳,老师应当在教学的过程中巧妙的将前后所学的知识点进行融合,让学生将过去学的知识点和新的知识点进行联系。通过提问的方式给予学生一定的思考方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逻辑思维的培养。
比如在学习平时四边形这一概念的时候,老师不能为了节省教学时间直接对平时四边形的概念进行陈述,可以让学生主动拿起自己的尺板对书上的平行四边形的边长和角进行测量,通过测量不难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对角角度相同。这时候老师就可以提出“正方形和长方形也符合这一特征为什么不直接叫平行四边形”这一问题让学生来进行思考。这样的提问方式给了学生一定的暗示,学生也会因为这样的问题产生好奇心,通过新老知识点联系发现因为边长和角度的不同决定了正方形和长方形是特殊的平时四边形,再细化下去则引出正方形也是特殊的长方形这一概念。
3.设置难度合理的习题
练习题是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点的巩固环节,也是学生及时发现问题的环节,通过这样的环节也便于老师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数学思维能力。虽然简单的习题能够让学生产生信心,但是习题过于简单则不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老师对于习题难度的设置要把握好梯度。习题的选择要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能够充分的进行思考,最后在解答出问题的时候让学生有成就感,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比如在学完《多边形的面积》这一单元之后,老师可以设置一个单元测试,来考察学生对于多边形面积概念的掌握能力。考察的过程不单单只是考验学生对面积公式的掌握能力,老师可以设置几个组合图形的问题来让学生对组合图形进行面积和计算。学生解题的过程中要对组合图形进行分割,分割成自己熟悉的图形之后再进行计算。分割的过程就是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将死板的知识点融合自己的理解再进行解题,有利于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三、结束语
要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老师需要改善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来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给予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进行自主的知识探索,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进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彩红.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逻辑思维方法[J].新课程学习(上).2011,05(11):15-16
[2]杨冬菊.怎样提高小学数学学困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中国校外教育.2010,16(S3):17-18
[3]林晓华.在数学教学中培养逻辑思维能力[J].现代教育科学(中学教师).2011,20(01):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