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海燕
【摘 要】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根本出发点,着眼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课程与学习过程相结合的角度出发,注重对问题的探究体验。本文从对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的认识及实施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学教学;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
在研究性教学中,通过学生对问题的观察、分析、比较、猜测、类比、推理等,从而发现和提示问题的本质属性和知识点间的联系。使他们体会到经过思考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达到激发兴趣、诱发内在潜能、增强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目的。
一、教师要转变课程理念,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新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其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比,实施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地位和关系发生了变化,学生成为求知过程的探究者、主动的学习者,教师也不应是居高临下的传授者,而是作为问题探究的组织者、平等的参与者,在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中进行教学活动,教师失去了垄断地位。同时学习内容的丰富与开放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事实上,在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教材已不再是人类经验存在的唯一形式,知识的获得也可通过书本以外的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多种媒体、多种途径,获得知识的途径由单一变为多样化;教师也不再是学生唯一的知识来源和垄断者,教师的地位由权威者向平等者、由传授者向参与者角色转换。
二、数学教学中要开展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
1.在课堂教学中开展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当学生学习新的概念、乃至一个新的定理和公式时,对学生来说就是面临一个新问题。事实上,课本中不少概念、定理、公式的证明、推导,本身就是开展数学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的好材料。如讲线性规划时,可介绍“优选法”在工农业生产、科学实验中实现最优化目标的巨大作用,并介绍它在建筑、艺术、语言、生物等方面的奇巧应用,使学生惊叹数学无所不在,神通广大,提高了学生的求知欲望,使他们感到应主动掌握这一知识。又如在讲授排列应用题时,可以这样引入课题:现在我手上有6本不同的书,分给某6位同学,每人一本,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于是同学们议论纷纷,有的同学甚至拿着六本不同的书在试着分法,然而怎么也分不清。这时教师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指出:这一问题是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只要掌握了解题方法问题很容易解决。又如,在进行“过三点的圆”的教学时,我分发给每位学生一个破碎圆形硬纸片,同时指出每位同学拿到的是一块老师打破碎了的圆形摩托车后视镜残片。现在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比比看谁能最快帮老师重新配制一个同样大小的圆镜?学生们立时忙乎起来,有的用量角器、圆规比比划划,一段弧一段弧地连接;有的几个人在一起唧唧喳喳,把各自的碎片拿来拼凑……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学到的不仅是一个几何定理,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像数学家一样进行研究和创造。
2.在开放的数学题中开展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
数学开放题体现了数学研究的思想方法,解答过程是探究的过程,它有利于为学生个别探索和准确认识自己提供时空,便于因材施教,可以用来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使学生体会学习数学的成功感,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的美感。因此数学开放题用于学生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应是十分有意义的。
开放题是相对于传统的封闭题而言的,它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这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的具体体现。选择数学开放题作为一个切入口,可以促进数学教育的开放化和个性化,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开放题通常是改变命题结构,改变设问方式,增强问题的探索性以及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多角度思考,对命题赋予新的解释进而形成和发现新的问题。如关于函数f(x)=4sin(2x+π/3),有下列命题:①由f(x1)=f(x2)=0可得x1-x2必是π的整数倍;②y=f(x)的表达式可改写为y=4cos(2x-π/6);③y=f(x)的图像关于点(-π/6,0)对称;④y=f(x)的图像关于直线x=-π/6对称。显然教材中的例题“作函数y=3sin(2x+π/3)的简图”可作为其原型。学生如果明白这些道理就会产生对问题开放的需求,逐步形成自觉的开放意识。
3.在教材的“议一议”“想一想”等教学环节中开展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
我们教材的优势就在于非常适合于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课题的设计,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好教材,在教学的每个环节进行精心的设计,才能达到美妙的境界,比如在“议一议”或“想一想”的环节教学,我是这样处理的,把它设计成一个个小小的课题进行研究,例:A、B、C三个村庄不在同一直线上,现在三个村要建一个供水站,要求到三个村的距离相等,应该怎么建?针对这个例题,可以让学生深入研究,怎么能保证到三个村的距离相等?学生可以讨论如何保证到A、B两个村距离相等(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的点可以保证到A、B的距离相等),讨论如何保证到B、C两个村的距离相等(线段BC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可以保证到B、C的距离相等),(两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就是所求)这个问题通过学生的探讨、交流可加深理解,形成知识技能,达到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4.在实际生活中体会数学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
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处处留心皆数学。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强调理论与社会和生活实际的联系,要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亲身参与社会实践性活动。同时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的设计与实施应为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条件和可能。我们早晨起床刷牙用的牙膏,细心的人会发现,牙膏的包装有大有小。其价格也不相同,你想过大小包装与其价格之间的关系吗?除了牙膏以外,还有商品都有大小包装之分,如饼干、瓜子、食油等等。你吃东西是,想过营养成份的搭配吗?你在上课时,想过坐在什么位置才能最清楚的看到黑板的问题吗?你在坐公共汽车遇到堵车时,想到尽快消除堵车的方案与数学知识有关吗?你乘船逆流而上发现东西掉进水中顺流而下时,想过假设将船掉头去追,什么时间能追上的问题吗?你在自行车修理铺里看到师傅在滚珠轴承装滚珠时,想过能装多少个吗?你在开灯关灯时,想过灯的位置与照明度的问题吗?你在开、关窗户时,想过窗户的面积与采光量的问题吗?你在听天气预报、台风警报、空气质量状况时想过他们是如何预报的吗?烈日下,你想过遮阳棚搭建方式与遮挡太阳光线有关吗?平日作业、例题、习题及高考试题的推广和变式你想过吗?
我们强调“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并不是全盘否定传统的“接受性学习”。只是过去教学中过多地倚重了“接受性学习”,忽视科学学习方法的形成及能力的培养,教材又将教学大纲所规定的许多知识点以现成的结论呈现给学生,必然导致灌输-记忆式教学和填鸭式教学,学生的主体地位未被重视,其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难以发挥,个性受到压抑。长此以往,学生形成了“吃现成饭”的思维定式,不能形成独自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和能力。为什么美国的青少年很少得奥赛金牌,成年后却能拿诺贝尔奖?其中的一个答案是:中国的教育是培养会考试的人,外国的教育是培养会创新的人。可见研究性思维能力学习的回归已刻不容缓,教育观念的转变得尽快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1]周国桂.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学习与研究.2011年20期
[2]谢作桃.浅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