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抒情散文的阅读技巧

2015-01-09 08:28吴建凤
考试周刊 2014年94期
关键词:抒情散文阅读技巧初中语文

吴建凤

摘    要: 散文一直有美文的称誉,特别是抒情散文,它的语言往往蕴含文学美和哲理美,是每年中考最受青睐的文体,学生对这类寓意深刻的抒情散文阅读往往停留在表面,不懂得这类散文的阅技巧读。

关键词: 初中语文    抒情散文    阅读技巧

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它独特的美就在于能够让我们通过一个十分精粹、亲切的形式,读到作者对于人或自然的感悟。散文历年来都是语文中考命题人青睐的文体,特别是抒情散文,根据多年教学经验看,学生在现代文阅读中丢分最多的正是抒情散文。分析其原因主要是绝大部分学生被散文形式上的“散”迷惑,并没有读懂文章内涵,对文章的理解停留在表面,这是问题的症结所在。如何帮助学生快捷地读懂这类散文,让学生在考试中取得理想成绩,是每个语文教学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如何读抒情散文?下面我谈谈看法。

抒情散文是散文的一种,它以抒发主观情感为出发点,着力点在于准确表达感情色彩的语言运用上。它往往借助具象,写景状物抒发主观情感。文中的景或物是作者抒情的依托,作者往往将所要抒发的情感具象化,运用比兴、象征、拟人等手法,或写景抒情,情景交融,或托物咏志,有所寄托,达到抒情的目的。初中语文课本中的《白杨礼》《鼎湖山听泉》都是这类散文的代表。读懂抒情散文,我认为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整体感知,把握大意

散文的最大特点是“形散神聚”,看到一篇散文,千万不能被它的材料众多、内容博杂吓倒。尽管散文看似很“散”,但都有一个“神”统领全文。这个“神”就是作者在文中借景抒情的“情”,就是作者托物言志的“志”,即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我们一定要平心静气、聚精会神地通读全文,读完之后要想一想“这篇文章讲了什么”、“抒发了什么情”、“言了什么志”,即明确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只是把握了文章的主旨,再研究局部才不会偏离中心,局部问题的准确分析、深入理解,离不开对材料整体的准确把握。例如初中课本中的《紫藤萝瀑布》一文通过对“紫藤萝花”盛开的描述及过去遭遇的回忆,告诉人们这样一个道理:“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花其实是作者由个人感情纠葛飞跃到对生命本质的认识。原先,焦虑和悲痛“一直压在我心上”,在繁花盛开的藤萝浅紫色的光辉和浅紫色的芳香中,“我”宁静了,喜悦了,振作了。我悟到“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不能让昨天的不幸把人压垮,每个人都应该像紫藤萝的花朵一样,以饱满的生命力,投身到生命的长河中,在闪光的花的河流上航行。

二、体会象征手法的运用,把握物象的深层含义

象征手法是抒情散文中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作者往往把自己要抒发的“情”、要言的“志”都寄托在一定的物象上。因此,作者在浓墨重彩地写物的同时,也在抒情或也在言志。如茅盾的《白杨礼赞》开头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形象:“那是力争上游的一种树”,“它没有婆娑的姿态,也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这些词语既是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特征,又有一定的象征意义。在具体描写的基础上,文章抽象出白杨树“倔强挺立”“不屈不挠”的性格特征,“这是在北方风雪的压迫下却保持着倔强挺立的一种树”,“不屈不挠对抗着西北风”。行文至此,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已到了呼之欲出的地步。读这类散文时,既要读懂作者笔下物象的表面特征,更要看到它的深层内涵。即要能达到宗禅的“看山不是山”的境界。

三、审清问题,确定答题区域

在把握住文章大意的基础上,认真研读文后各题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各个问题涉及哪些知识,在文中的哪些段落寻找答案,也就是确定答题区域。如《江南陶公柳》这篇抒情散文中设置了这样一道题目:“文章第③段引用古人吟咏“陶公柳”的诗句有什么作用?”在把握文章大意的基础上,通过读题干后,我们要能理出这样的答题思路:1.初步确定答题区域应该在文章的第三区域。2.能概括出古人笔下的陶公柳有什么特征。3.再看看作者写这篇散文的意图是什么?把这三点综合起来就可以归纳出这样的答案,即“印证“陶公柳”“武昌柳”的名称由来已久;增加文章的文化内涵;赞美了(“武昌柳”)的风姿,表达了对陶公的怀念之情。在解题过程中有三点要提醒学生:一是看题干要一气呵成,切忌“看一题,做一题”;二是思考问题要纵观全文,要有整体观念;三是依据题干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四、加强阅读,由量引起质变

学习上没有捷径可走,要想真正提高抒情散文的阅读水平,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加强阅读训练,多加强积累,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初中语文课本中有许多名家代表性的抒情散文,如朱自清的《春》、老舍的《济南的冬天》鲁迅的《雪》等。教师要能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反复欣赏、品味这些美文,并能以此为基点不断扩大阅读面,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素养,又能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从而达到由量的积累引起质的变化的效果。这是一个教育工作者最基本的职责——既教书,又育人。

每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都凝聚着作者的深情,寄托着作者对人生或自然的独特感悟。读懂这类散文的最大技巧就是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只有这样才能算是真正意义上读懂抒情散文。

参考文献:

[1]巢宗祺.解读语文课程标准[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2]冯晓丽.写景状物散文的教学方法[J].语文教学,2010(1).

[3]张中原.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新编[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抒情散文阅读技巧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初中语文散文阅读的技巧研究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浅析初中语文中记叙文、说明文和议论文的阅读技巧
刍议英语阅读理解讲评课
抓依附之巧教好抒情散文
浅析苏教版初中《语文》抒情散文类文章的语文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