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程背景下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运用与设计

2015-01-08 22:31:49刘晓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4年11期
关键词:酒泉提问课堂

刘晓娇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1 -0175-01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缘于疑”,这是学习的心理过程,其实质是学习者不断地“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因此,“疑”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只有疑,学习者才能积极、主动去思考,并在不断生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中,有所“创新”。新课改理念强调,教学活动要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地理学习的能力,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这就需要地理教师的教学行为也随之变化。问题解决教学就是其中的一种重要的教学变革。教师依据教材和课标要求设计问题,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不断解决问题,提出问题的探索过程。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在一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这点明了课堂提问是一种精彩的教学艺术,课堂提问设计得好,应用得当,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掘学生的学习潜能。因此,提高地理课堂效率必须注重“提问”要“有效”。

一、优化问题设计,提高问题质量

1、 激趣性问题设计,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

兴趣是人类主动获取知识,参与学习的最佳原动力。在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中,问题设计能否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环节。也就是说一个好的问题、一个有效的问题首先应该是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是能够有效地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的问题。如讲到地转偏向力的时候,可以这样设计趣味性问题“如果你要淘金,北半球在河流的哪岸淘?南半球在河流的哪岸淘?”;又如在学习“日界线”时,让学生思考:妹妹可能比姐姐大吗?这一问题与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不相一致,于是就引起他们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这样一来,学生会感到上地理课很愉快,很开心,教学效果也会很好。

2、生活化的问题设计 充分体现学习生活中有用的地理

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这也是新课程理念强调的,因此,“提问”设计时应贴近生产、生活实际,使地理课堂教学更真、更实、更活、更广, 在设计问题时,教师要尽可能地遵循“生活中的地理”原则,利用他们身边的话题,在立足客观实际的基础上,通过新颖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进行合理大胆的想象,构建生活、书本知识联系的桥梁。其实对照我们的课堂,又何尝不是这样?凡是学生所面临的问题与生活相近时,便会对问题产生一种亲切感,同学们也总是听得全神贯注,还时不时的七嘴八舌的议论一番,远离生活的内容他们就心不在焉甚至会开小差打瞌睡。所以,生活中的问题与地理教学的结合点,就是学生学习的兴奋点。例如:我在讲高中地理必修2“第二章第一节——城市的空间结构”,就有了一次深刻的感悟。说实在,备这节课时我认为这节课是有点闷的,讲的都是概念和规律,没有什么闪光点能提起学生兴趣。结果开始的5分钟讲“城市形态”时真的如我所料,学生只是默默的接受着知识,虽然还是有问必答,但是一点提不起兴趣。因为书本上举的例子是:团块状城市——成都;分散状城市——重庆;条带状城市——兰州,这些例子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太陌生了。突然,坐在后排的同学冒出一句:“老师,酒泉市是什么形态啊?”我愣了一下,脑子里马上浮现出酒泉的城市轮廓图,而这时,班上的同学也活跃起来了,你一言我一语地争论着酒泉的城市形态。这时,我也好像看到了这节课的曙光,原来学生最感兴趣的是自己熟悉的身边事。我灵机一动,说:“既然同学们对自己居住的酒泉这么感兴趣,那么下面我们就以酒泉为例,来研究一下酒泉的功能分区。请同学们用几分钟阅读一下书本内容,思考一下,酒泉城的商业用地、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分别在哪里?”然后我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大方框,在中间写上“钟鼓楼”,并用圆圈圈上。这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眼睛充满了好奇和期待,我知道同学们的学习兴趣完全被激起了。想不到这节课我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也很快就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而且更深地了解了生产和生活中的地理知识。“生活化”的地理课堂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真实化”的地理课堂利于让学生体现知识的价值,“广泛化”的地理课堂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二、善于捕捉提问时机 启发学生思维

教师的课堂提问必须捕捉提问的时机,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激发学生认知兴趣和探究问题的愿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学习中。为了把握好提问时机,教师要从学生心理反映和教学内容这两个角度去找准时机。虽然一节课中提问次数没有确定,但要把握好提问时机,不宜过多,何时提问,提问什么内容,哪些地方学生易于产生疑惑,为什么会存有疑惑,何时旁敲侧击令其去解疑惑。这些问题都需要教师认真思考,精心设计。

比如依据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及技能能否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可以把问题的设计分为以下情况:

1.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及技能能够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这类问题的设计比较简单,不用做过多的铺垫与启发,直接设问即可。例如在学习“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前,教师会先复习上节课学习的近地面的气压带和风带,然后问“近地面的这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会对气候的形成产生什么影响呢?”问题的设问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求知欲望,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新的知识,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为下面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如,当学生具备了“地球的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的知识储备时,“太阳为什么总是东升西落?”这个问题回答起来就轻而易举了。

2.学生原有的地理知识能满足解决问题的需要,但技能不能满足需要。这类问题的设计就需要有层次性、启发性,把大问题化解为若干个小问题,以便弥补在技能上的不足。这类情况在地球运动部分的问题解决中常会遇到。

三、 层次性问题设计,有效地调动不同认知水平学生的参与度

学习就是从不知到知,从知之甚少到知之甚多的过程,所以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结合地理学科特点,由表及里、层层深入设问,来启发学生思考问题。对于难度不同的问题,应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来回答,使每位学生都有机会“跳起来摘到桃子”,例如,在学习“三圈环流”时,在教师完成“单圈环流”的讲解后,加以说明:“单圈环流是在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及海陆差异的情况下形成的”。然后提问:“那么在考虑地转偏向力因素的情况下,大气环流又是怎样的呢?”由于提问是由浅入深,从“不考虑地转偏向力”到“考虑地转偏向力”, 由浅入深从“单圈环流”到“三圈环流”, 从而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为下面教学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者层层设问与追问,形成逻辑性较强的“问题链”,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围绕在问题的探究上。《学记》中有这样一句话:“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说的就是这样一个道理。

目前由于条件的限制,我校教学的组织形式仍然以大班化教学为主,其间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导致同一教学环境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处于同一水平,倘若缺乏梯度的问题设计,总会让课堂中一部分学生大脑皮层的思维处于低兴奋状态,从而游离于教学活动之外。那么教师在问题设计时,就要有对问题进行层次性和多元化思考。然后在问题提出的形式上可以将不同层次的问题同时呈现,形成任务菜单,给学生创设选择性思考的可能。这样的“提问”设计也突出了面向全体学生、体现学生主体性地位的新课程理念原则。

课堂提问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活性。只要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理会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勤思考、多分析、勤学习、多钻研,努力优化课堂提问,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巧妙使用课堂提问,才能更好地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问”活学生的思维,“问”出学生的激情,“问”出学生的创造。也必将使教学的各个环节称为艺术的精品。

猜你喜欢
酒泉提问课堂
酒泉云计算大数据中心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食(2022年2期)2022-04-19 12:56:24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甘肃教育(2020年12期)2020-04-13 06:24:48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天下第一门
——酒泉晋城门
初中化学课堂个性化有效提问策略
谈谈提问在高一年级数学课堂上的运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2:19:55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考试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0:47:06
关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师提问有效性的几点思考
考试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9:0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