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技进步的时代,互联网成为人与人交流沟通的“桥梁”,它传达着大量信息。而伴随着互联网的逐渐普及,网络语言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主要从隐喻的认知角度出发,以Lakoff和Johnson的认知隐喻理论为基础,对网络语言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隐喻是网络语言生成的一种方式,从隐喻角度对网络语言的分析无疑为认知在语言中的功能研究进一步的指导。
关键词:互联网;网络语;隐喻;认知
中图分类号:H0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36-0144-02
当今社会发展因素中科技占着主导地位,而作为科技进步一大成果的信息技术的突破也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其中,网络已成为人们沟通的一个重要媒介。人们通过互联网交换着大量的信息,交流更便捷和迅速,而网络语言作为人们在互联网上交际的语言形式,随之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值得一提的是,隐喻在网络语言中被广泛应用。本文就从多方面搜集了网络隐喻的例子,从认知角度出发结合相关的基本理论,探讨了网络语言中常见的隐喻现象并做出进一步的研究和分析,证实网络语甚至是人们的语言现象中隐喻的不可忽视的关键作用,这也进一步促进了语言学家关于人们生活中常见的网络语的使用现象的研究,真正做到语言学理论和具体生活现象相结合,解决实际的语言问题。
一、相关研究及理论基础
关于隐喻的研究涉及修辞学、哲学和语言学等诸多途径。西方关于隐喻的研究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传统的研究观把隐喻看成是一种修辞手段;第二阶段则向认知研究过渡,以Richard等人为代表;第三个阶段是以Lakoff&Johnson为代表的当代认知隐喻的研究。尤其是Lakoff&Johnson《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的发表为隐喻的认知理论研究奠定了里程碑,具有划时代意义。Lakoff,G.&M.Johnson[2]认为我们的生活有赖于隐喻,在我们的语言,思维,行动中都有隐喻的出现,不能脱离它而存在。没有隐喻的我们就像无水之鱼,最终难以生存。此外,束定芳把隐喻看作是以一种经验用以理解另一某种经验的认知活动。总之隐喻的使用有助于人们以具体理解抽象,将抽象难懂的现象具体化。
Lakoff and Turner[1]把隐喻分为以下几个过程:第一,目标域的空缺由源域中的空缺映射而来。例如爱情是场长跑。跑步者这一空缺被映射到恋爱着的双方人身上。而出发处、目的地、障碍各自对应着恋爱的开始,爱情的结局即婚姻,以及恋爱中种种坎坷和不顺。恋爱的艰辛犹如长跑的艰难,要经过重重身体心理上的考验,最终才能跑到终点,爱情开花结果,进入婚姻殿堂。婚姻的喜悦则如长跑抵达终点的无以名状的快感。第二,目标领域的关系从源领域中的关系映射而来。例如,爱情开花结果,映射为一个人长跑抵达终点。所以,源域中的恋爱双方和婚姻的关系对应着长跑者和终点的抵达关系。第三,目標领域的特征由源领域的特征映射而来。比如,一位长跑者的长处和不足能够影响他奔跑的方法等等。这就被映射成恋爱双方在处理爱情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我们谈到长跑者能够抵抗种种奔跑的障碍是在映射恋爱双方能战胜恋爱过程中的重重阻碍。第四,目标领域中的知识由源领域中的知识映射而来。比如,面临十字路口映射到恋爱中,我们能够想到,倘若在恋爱中面临十字路口,就表明我们要做出各种抉择选一的决定。例如“时光就是流水”。这里流水是源域,时光是目标域。流水是我们可以感知的具体的看得到摸得着的,可是时光却是无法看得见摸得着的,完全是抽象存在的。源域中流水用以理解时间的飞逝,以具体来理解抽象,将抽象事物具体化。例如,常见的有“飞逝的时光”等等用法。
面对新事物或抽象事物时,人们趋向于找出新旧事物的相似性来建立对应关系,通过以上四种映射方式来描述难以理解的事物,最终形成了隐喻语言。人类交际的语言符号载体——词汇在网络交流中起着重要作用。而认知隐喻是新词汇产生的重要手段,从而与网络语言关系密切。对于网络语言来说,隐喻思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从源域和目标域的相似性角度就网络语的音似和形似两方面进行讨论,并且分析了隐喻在网络交流中的效果。
二、网络语中的隐喻
(一)读音相似
1.利用汉语读音相似,例如“斑竹”,“板猪”,“班主”,“板猪”,“版猪”,“斑猪”都是和“版主”(指论坛某网页的管理员)音相似。由“悲剧”而来的“杯具”,另外还有“肿么了”—“怎么了”,“有木有”—“有没有”,“摔锅”—“帅哥”,“神马”—“什么”,“版斧”—“版副”,“蒜你狠”—“算你狠”,“豆你玩”—“逗你玩”,“油你涨”—“由你涨”等等。
2.利用外来语读音相似,例如用“嗨皮”来表达愉悦之情就是模拟英文单词“happy”。表示亲昵的关系“大林”指英语“darling”,表示惊叹语气的“mygod”也被说成“卖糕的”。相反,英文字母谐音也可以来代替汉字,像“我吐”是“我too”,“I服了U”。
3.来自于方言的音似,例如在中国东北“爱”发“耐”的音,“非常”说成“灰常”,所以赞美别人“灰常可爱”、“灰常帅气”,同样“人们”说成“银们”,四川方言“流”读“牛”,“泪”读成“内”,因此“内牛满面”也随之代替了“泪流满面”。
4.数字表达文字,“555—”是“呜呜呜”,“888”是“拜拜拜”,年轻人们在5月20日卷起表白大潮就因“520”是“我爱你”的意思。42—是啊,94—就是,74—去死,987—就不去,3399—长长久久。
(二)外形相似
符号形似,例如符号表达一些感情。“T_T”表示哭泣,“>_<”?表示伤心,“:-(”表示悲伤生气;即使是同样表示笑也有不同的类别,例如“:-)”是普通笑脸,“:-D”是张大嘴笑“*^.^*”表示害羞的笑;“?_?”表示茫然“-,-”表示无奈尴尬,仅用一些简单明了的符号生动形象体现了说话者的复杂的情感。看见这些符号,听话者立马能明白其含义,理解起来简易不生涩难懂。脸部表情的特点对应着这里的符号与之相似性,这里就是隐喻的一种使用。
文字形似,典型的例子是“囧”,最重要的是因为看上去像一张人的脸,外面的大“口”是脸,里面的“八”字是耷拉着的眉毛,里面的小“口”像是因惊奇而张开的嘴巴,整体看来,一副很窘迫、很怂的状态表现得淋漓尽致。现在人们更多的是赋予了它一种很无奈,尴尬的含义,而不是原来的“光明”之意。
三、网络语言中隐喻的效果
(一)表达精练,语言简洁准确
网络语言简练精确是隐喻的最大效果,如“打酱油”这个网络词汇,不仅可以表达“与我无关,我只是路过”的意思,还可以让人们联想起小时候父母拿几个硬币和一个空瓶子让我们去打酱油的情景,我们在路上边走边玩,左顾右盼,还一路看稀奇。所以,运用了隐喻的词汇,字与意义贴切的结合,更生动地表达了说话者此时此刻的感情。
(二)增加语言的幽默生动性
网络是个虚拟的世界,人们通过敲键盘来交流但却无法真实地看到对方的语气语调或表情,而利用音相似的隐喻则能弥补不足。汉字是表意的,利用这种特征可以在网络语言中有意地写错字或发错音来达到一种意想不到的幽默形象生动的交际效果,这种表达既体现了说话者高超的交际技巧,又能使话语充满亲和力。比如“油饼”和“有病”谐音,“大虾”和“大侠"音似。交谈中,如果直接用“有病”有时不免太具有攻击性,显得很粗鲁,而用“油饼”代替“有病”不仅不会显得无礼,反而有几分俏皮,幽默性。
(三)满足情感的要求
网络语言流露出亲昵或喜爱之情或天真调皮的个性。如网络中常见的叠词“笨笨”“坏坏”等等流露出爱护的感情色彩,而像“什么东东”“想一下下”“漂漂”等则看出说话者的天真。现在常见的“么么”常用于女性间喜爱之情,用在谈话的结尾,调皮亲昵不言而喻。还有的像“抱抱”、“亲亲”常用语男女朋友间的亲密无间、你侬我侬的交谈中。
(四)创新性增强语言表达力
网络语言富于创造性,使用者将似乎没有一丝关系的两对象相结合,在网络语言中许许多多的词语为我们大众所知,其意义也不难理解。可是在网络语中原有的意义发生了变化,需要在新的语境中用其他含义去解读它们真正的意义。像“打酱油”不是真正去买烹饪材料而是对待事情无所谓,随意不严谨的一种态度。类似的还有,“浮云”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置之不理,漠不关心的观点。“潜水”不是运动而是隐藏身份,躲在暗处不让人知道。“粉丝”不是用来吃的,而是表示支持爱慕者。总而言之,创造性的网络语具有强大的魅力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的使用。
(五)丰富词汇,促进文化与时俱进
网络语言大多是在某一阶段适应某种文化涌现的,或是源于某种社会现象或是来自其他多种途径。网络语的使用丰富了词汇,让人们交流的选择增多了,可供使用的词语也越来越多。增加了人们交谈的趣味性。例如现在常用的“我也是醉了”表示一种无语的心情。还有“也是蛮拼的”来调侃。词汇的多样性从长远来看能促进文化的发展。
四、结语
网络语言中隐喻处处存在,大量的网络语言源于我們的日常生活或各个领域的专业术语,另一方面,隐喻性的网络语言影响着人们的日常交流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语言区别于传统的语言,它是语言在网络环境下的一种变体,同时和传统语言又有着相通性。而隐喻思维在网络语言的形成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们通过生活中已经了解的现象来理解抽象未知现象,化抽象为具体。网络语隐喻的研究无疑是隐喻研究向前迈出一大步的很好例证,它对于理解认知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均有深刻意义,对于科学研究也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Lakoff,G & M.Turner.More than Cool Reason:A Field Guide to Poetic Metaphor[M].Chicago:Chicago University Press,1989.
[2]Lakoff,G & M.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3]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张坚.赛尔的隐喻解释原理与网络语言[J].外国语文,2010(4).
[5]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收稿日期:2014-10-20
作者简介:丁小芳(1990-),女,安徽安庆人,硕士研究生,从事认知语言学研究。
(责任编辑:石 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