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问题分析及对策

2015-01-05 00:35韦旭鸿
时代金融 2014年35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韦旭鸿

【摘要】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是规范财务管理、协调单位整体工作,提高本单位管理水平的重要途径。本文围绕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管理现状及提升效益的途径等方面展开论述,希望对以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行政事业单位 内部控制 管理效益 提升途径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体制改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单位管理效益程度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让单位管理在新形势下得到提升,内部控制管理突出其重要。

二、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作用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是指为保障本单位各项工作更具科学化、规范化,依照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的业务活动及经济管理等实施有效监督、控制、指导与协调,从而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的整体工作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社会效益的综合管理措施的总称。它是一个完整的综合管理框架结构,起到保障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具体的业务活动,保证财务资料真实、完整,及时发现并消除隐患,纠正错误及舞弊行为,全面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的廉政行风建设,提升单位的管理水平。

三、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现状

随着社会的发展及单位体制改革的深入,行政事业单位在管理措施也不断加强改进,努力提升综合管理水平,尤其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方面加大力度,也取得一些成绩与值得推广的做法经验,但其中也存有许多不足:

(一)思想认识有待加强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涉及本单位中的各个方面,他们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要进行统一协调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负责人是内部控制管理的第一人,长期以来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使部分领导观念落后,缺乏竞争意识、风险意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看不到当今天社会时代发展的紧迫感,测重对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上进行制定安排,忽略内控制度的具体落实,导致内控制度不能充分发挥应用的作用。还有些领导认为内部控制程序繁琐,影响工作效率,不愿严格按内部控制管理要求进行,从而使内部控制管理游玩形式。

(二)管理制度不健全

内部控制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的系统,要想使工作统一有序运行,必须有一套完整的配套制度才能保障,有些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上没有深入研究,缺少具体可操作的制度,有的单位虽然制订了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但内容不够科学、严谨,职责划分不明确,管理界线不明晰、导致内部单位、系统间配合不好,出现推诿现象,造成职工积极性不高,工作效率不理想等问题。

(三)成本预算不科学

由于行政事业单位经费来源以财政拨款为主,因此容易产生缺少竞争与风险意识的思想倦怠现象,有些单位对资金预算重视不够,主观随意性太大,管理大多流于形式,没有实行集体决策,在综合预算编制时就简单参考一下往年的预算,按照上级的要求编制,并没有结合单位实际进行细化具体项目,具体执行部门也没有进行可行性分析论证,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预算对以后业务活动失去真正的指导意义,造成运营效率较低,严重制约了单位的各项活动的开展。

(四)财会人员专业性不高

财务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要求工作人员要有非常强的专业知识才能担任,可实际现状却不容乐观。有些行政事业单位管理层在财务用人上存有随意性,根据个人喜好随意更换财会人员,不去考虑财务人员的专业性,从而出现“一朝天子一朝臣”不正常现象,财务人员专业水平不够,工作中不可避免出现许多问题。其次是财务管理缺少制度约束,岗位设置不合理,出现负责人一个人说了算,有人怕受牵连不敢监督,有的碍于关系不愿监督等,使内控监督机制成为“形式主义”,造成财务工作存有很多隐患。

四、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效益的途径

(一)思想上提高认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首先要从思想上加强内部控制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为真正落实内控管理奠定牢固的意识基础。

1.提高领导层的思想认识。各级领导要引起高度重视,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作为单位的重要工作对待,加强领导,树立内控制度是事关单位长远发展的基础,建立有效的奖惩管理制度,切实加大行政事业单位在内控制度管理方面的具体落实工作。

2.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加强单位职工对内部控制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内部控制管理不仅是单位的事,更是事关自身利益的大事,从思想上克服重业务、轻管理的片面思想,齐抓共管,促进本单位整体工作的开展。

(二)健全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制度

首先要认识到现代内部控制管理制度重要性,根据本单位工作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工作量化细则等,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细则》、《绩效量化考核及分配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经费管理制度》《财务岗位分工控制规范》等。明确职责,责任到人,使各部门之间在合理分工、职责分明的基础上,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制约,精简办事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真正实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科学规范、高效有序,为真正实现单位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奠定制度保障。

(三)科学预算降低风险

单位中的各项工作预算对整体工作起到指引作用。首先要从思想上更新观念,将预算管理当作一项特殊任务来对待,其次是通过扎实的专业知识,科学合理分析、研究、制订、编制与执行。预算中做到项目精细化,还要对以后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都会在以后对单位造成一定的影响。各级行政事业单位必须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将预算执行情况与单位实际状况有机联系,合理预测编制,注重挖掘内部潜力,提高资金使用效率。还要突出科学性,分清轻重缓急,突出主次,综合各种因素进行整体评估,科学预算,及时防范和化解所面临的各种风险,尽量将风险降低至最低化。

(四)建立财务专项监督机制

1.加强财务审计监督。主动接受上级主管部门的审计监督,建立并完善内控财务审计制度,加强审计力量,增大监督力度,配备专职的财务审计人员,实行定期和不定期进行业务指导和督促工作。并结合财务公开工作,对反映的突出问题,组织专项审计同时,组织在一定范围内的“一事一议”审计,审计结束后,要将审计结果及时向干部职工公布。

2.完善民主理财机制。民主理财是监督体系的核心。在本单位中推选一定数量的职工代表成立民主理财小组,明确民主理财小组的职责,制订工作计划,落实民主理财制度,使财务管理工作真正实现“阳光财务”。

3.推行财务公开。实行财务管理公开制度是加强本单位财务的监督,规范落实财务管理制度的一个好途径,要将财务全过程实行公开。将本单位阶段时期的收支计划、过程落实等具体明细进行公开,对于本单位的重大项目的支出,要经职工代表大会讨论、小组审议后方可决定执行。公开方式以公开栏为主,公开栏的设置也要符合相关要求,如位置设置要设在方便群众查看阅览的地方,公开时间要及时,不要拖的太久,否则会造成不良影响。

(五)强化职工培训

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管理,不能依靠某一个科室或某一部分人,而是要靠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因此要通过多种形式开展对全体员工的培训,加强对职工政治素质、管理素质、专业水平等方面培训,制订具体的培训计划,完善相关培训制度,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开展学习活动,加大培训考核力度,让每一位职工都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及素养,成为本单位的“行家里手”,充分发挥员工才智,让事业的内控管理落到实处。

五、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效实施,对整合本单位资源优势,提高管理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各单位要结合具体实际,综合分析,严密论证,制订出科学、高效的内部控制管理机制,规范运行,真正促进本单位整体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王留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天中学刊,2013(5).

[2]王鸿雁,刘力.加强内部控制完善资金管理[J].中国卫生经济,2006(12).

[3]张琳琳.浅谈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商,2013(23).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
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途径的探索与思考
浅谈博物馆讲解员的专业素质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财务管理视域下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途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物资采购管理的难点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