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2016-12-02 22:01李姮
职业·下旬 2016年10期
关键词:提升途径一体化会计专业

李姮

摘 要:随着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职业教育对会计专业教师的知识结构与专业技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师资培养模式显然已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需要。本文针对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培养与提升的新途径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职业教育 会计专业 “一体化”教师 提升途径

一、背景

近年来,在国家“职业教育要服务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政策的引导下,“工学一体化”教学作为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手段和改革方向,已经为大家所普遍认识和大力推广。会计专业的“一体化”课程改革亦逐步开展和深入,在专业课程建设与教学实施上,更注重了企业因素与专业教学的结合,如会计岗位工作要求、会计人员综合素质要求、会计岗位迁移能力养成等,都要逐渐注入会计“一体化”课程当中。基于这样的形势,职业教育对会计专业教师的要求势必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从整体上来讲,会计“一体化”课程改革与会计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之间存在着两层关系:一方面,“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深度既取决于校企合作的程度,又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技能素质与实操经验;另一方面,会计“一体化”课程的有效实施,离不开专业教师的实践驾驭能力。就第一方面而言,会计“一体化”课程的开发首先是在通过企业调研和与企业实践专家的访谈中开始的,专业教师在与企业专家的访谈中共同确定切合企业要求的专业课程标准,把在访谈中罗列和整理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成教学层面上的学习领域和任务。

这些既依托于成功的校企合作作为前提,更有赖于专业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水平;就第二方面而言,当“一体化”课程已完成了开发阶段,但是社会和行业是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的,相关政策和规则亦会不断地更新补充,要使会计“一体化”课程持续有效地实施和不断地完善,必定要求会计专业教师要有过硬的实践驾驭能力和可以紧跟形势的知识技能更新能力。

随着会计“一体化”课程改革的深入,会计专业教师如何才能适应“一体化”课程的要求,寻求有效的专业技能提升途径与形式,这是一项复杂且意义重大的任务。

二、会计专业对“一体化”教师的内涵要求

从内涵上看,“一体化”课程对专业教师的要求为,既具有教师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又具有相应专业行业的职业素质和能力。在这样的内涵要求上,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应围绕自身具备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特点,实现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先生”与“师傅”的角色转换。对于会计理论与实践的要求方面,会计“一体化”教师应对会计准则和税务法规要有透彻的理解和正确的把握,既要对金融及资本管理知识有所了解,又能掌握会计信息技术的运用,具备会计人员应有的职业判断力、会计处理能力和对会计信息的运用等能力。而对于在教学实施过程中“先生”与“师傅”的角色运用方面,会计“一体化”教师需要结合自身的会计理论与实践经验、企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提炼出切合学生培养路径的学习领域,制定学习任务,编撰学习资料和设计教学方案,实现岗位、能力、知识和任务的四位一体,并把它们注入教学实施当中,完成工学结合、学做合一。

结合这两方面的内涵要求,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必须在作为专业教师的教学能力上和会计专业水平上不断寻求技能提升的途径。

三、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与提升新途径

1.专业教学能力方面

会计“一体化”教师要更新传统的教学观念,学习和吸收新的职教理念与方法。

要胜任“一体化”教学要求,会计专业教师可以通过参加系统的专项师资培训,了解和学习“一体化”课程的新概念、“一体化”课程的构建模式,如任务引领型、岗位群型等这些不同课程模式的特点、形态和具体设计;了解会计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途径、学习课程开发的方法、课程方案的制订以及课程资源的组织和资料编撰的方法,学习会计“一体化”课程的教学实施和评价体系的构建,使自己在理论水平跨上新台阶。

在教学实践上,会计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一体化”课程改革,通过对会计“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实施和评价反馈等全过程的参与及运用修正,提高自身的专业岗位调研能力、典型任务的提炼开发能力、教学资源的组织编撰能力以及教学方案的设计能力,从而提升自身的综合教学素质。

2.在会计专业水平上

“一体化”教师要树立与时俱进、终生学习的观念。社会经济环境的高速发展使会计理论和实务方法越来越纷繁复杂,所涉及的领域在不断地变化和拓宽,信息化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甚至会计的职能也在随着信息化的要求而逐步发生着变化。教师必须敏锐地发觉这些变化,掌握最前沿的理论和方法,将之传授给学生。这就要求教师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自我学习,实现专业知识的更新和知识结构的完善。

在专业理论上,教师一方面可通过在职攻读高一级学位来提升自身理论水平、拓宽视野,强化专业理论研究与实践能力,完善自身知识体系;另一方面,通过在职进修和参加继续教育的方式自主学习,充分利用社会专业培训机构提供的课程、互联网的相关资讯、专业刊物、论文著作等,吸收专业新理念、新知识和新技能;其三,为了平衡日常教学任务与进修时间的矛盾,还可由院校定期或不定期地聘请专业培训师资到校进行授课和专业交流,从而吸纳前沿的专业理念,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

在专业实践上,深度校企合作是会计专业教师提升自身专业素质的最重要的途径,也是专业教师提升自身能力的新途径。

深度有效的校企合作不仅为企业培养应用能力和适应能力更强的人才资源,为企业在实务操作上遇到的问题提供研究探讨的技术支持方面带来了巨大的好处;从职业院校的发展方面来看,深度有效的校企合作也为专业课程的改革、“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和专业教师的培养与素质提升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搭建一个稳定高效的校企合作平台是提升会计专业教师能力素养的必要前提。

首先,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前提下,校企两方共同完成本专业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在这个过程中,院校专业教师通过对行业的调研、与企业专家的访谈、参与企业专家对本专业典型工作任务的提炼与描述、与企业专家一起制定本专业课程标准,以及在此基础上开展教学资源的组织、教学方案的设计、评价方法的制定等等,每一阶段的每一环节,都是一个绝好的专业教师学习与提升自身专业能力的机会。完成专业“一体化”课程开发的本身,促使了专业教师对本行业、本专业的了解,对专业具体工作岗位的新内容、新要求有了更直接全面的洞悉,从而促进专业教师的成长。

其次,在深度校企合作的前提下,院校要建立会计专业教师定期到企业实践的工作机制,还要建立相关的考核制度。会计专业教师要提高技能水平,积累会计各岗位的实践经验,就必须深入企业进行实习。会计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既不能逾越相关准则与财税制度,而计算方法又随实际情况的纷繁变化而灵活多变。这些实操经验都是学校里的模拟实训所不能提供的。要获取最真实的实践经验,只有深入到企业的会计岗位一线。然而,会计专业的特点决定了这些岗位涉及企业诸多的战略与财务机密,企业要把这些岗位向院校专业教师开放,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与成本。因此,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习——这一途径的开展和执行是否成功,更大程度上依赖于校企合作的深度。

其三,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参与企业的财务运营管理的方式有别于定期顶岗实习,专业教师在企业挂职的这一途径是多元化的。例如,院校可以把会计专业的教师作为合作企业某一项目的财务技术支持,委派到企业,参与企业该项目的建设;专业教师可以出任某一合作企业的独立董事或类似职位,参与企业的资本运营与财务管理。这样一方面运用自身较深厚扎实的专业理论和政策理解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出谋划策,另一方面也在参与企业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实战经验,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

其四,企业专家听课。院校方通过与企业专家协商,制订系统计划,把企业专家请到会计专业的“一体化”课堂上来。通过现场听课,课后评课,对专业教师在“一体化”课程上的教学资源、教学实施过程、教学内容与实际工作的结合紧密度以及教学效果作出评议,共同探讨不足,纠正偏差。这样,一方面检验了会计“一体化”课程的执行效果,另一方面通过现场探讨交流,使专业教师收获了更实用有效的指导意见,促进某些具体工作任务在转换成学习内容的困难的解决,从而也拓宽了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

四、小结

随着会计“一体化”课程的开发、实施与推广,职业教育对会计专业教师的能力要求也势必发生新的变化,要打造一支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一体化”教师队伍,必须要有创新的教学理念,在理论和实践两方面不断提高驾驭新型职教模式的能力。同时,院校方也要为“一体化”课程改革和专业教师能力的提升构建好一条校企紧密联系的纽带,通过深度的校企合作开拓会计专业教师到企业的专业考察调研、顶岗实习、参与企业项目的研讨以及聘请企业专家参与专业教研等实践活动之路,把会计专业最通用、最流行的核算方法和财务管理技能融入学校的职业教育课堂,为会计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提升、岗位实践经验的积累和专业知识结构的完善提供广阔坚实的平台。

时代在发展,会计行业的职业要求也在不断地更新变化。只有不断地锐意探索,会计专业“一体化”教师的培养提升之路才能越走越远,越走越宽。

参考文献:

[1]艾兴.一体化教师教育的专业建设内涵及核心内容[J].教育研究,2015(8).

[2]郭玉峰.校企合作模式下“一体化”教师队伍的建设[J].职业技术,2013(5).

[3]张小华,崔明慧.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中职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7).

[4]郭苏华,隋明.职业教育产学结合实践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9.

(作者单位:佛山市南海技师学院)

猜你喜欢
提升途径一体化会计专业
探究高职商务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质量现状及提升途径
克里米亚完成入俄“一体化”
独立学院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困境与出路
关于中职会计专业优化调整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