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朱自清和徐志摩,更多的研究者看到了他们作品风格的不同。而本文,作者则从创作时彷徨挣扎、内容上情景交融、结构上回环往复和语言上诗意盎然四个方面,比较了《荷塘月色》与《再别康桥》的异曲同工之妙。
关键词:《荷塘月色》 《再别康桥》 异曲同工
朱自清和徐志摩有许多不同,尤其是两人的散文、两人的诗歌都风格迥异,这一点大家研究较多。然而,朱自清更擅长的散文与徐志摩更独到的诗歌却有许多相近之处。散文名篇《荷塘月色》与诗歌经典《再别康桥》就在诸多方面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堪称姊妹篇。
一.创作时彷徨挣扎
二十世纪初,中国的知识分子们以极大的热情盼望辛亥革命的爆发,他们满怀希望地目睹了清帝的退位、共和的诞生。然而,中国却进入军阀官僚的统治时期,广大民众并没有享受到新制度的福利,反而日益贫困,封建礼教仍然阴魂不散。旧时代正在崩坏,新时局尚未到来。
面对这一状况,知识分子们陷入了迷茫。于是,1924年,鲁迅由“呐喊”转为“彷徨”;1927年,戴望舒步入了悠长、狭窄又寂寥的“雨巷”;1927年,国学大师王国维似乎莫名地投水而死;1933年,被誉为“中国的济慈”的朱湘突然自沉长江……
《荷塘月色》写于1927年,《再别康桥》创作于1928年。此时,朱自清与徐志摩的心境可想而知。
1927年,中国接连发生了“四·一二”和“七·一五”两次大屠杀,白色恐怖笼罩着全国。朱自清在《一封信》中说:“心里是一团乱麻,也可以说是一团火。似乎在挣扎着……”作者渴望光明,但又看不到光明之所在。《荷塘月色》里的“心里颇不宁静”,正表现了作者创作时内心的“挣扎”。
徐志摩曾就读于英国剑桥大学,他在《吸烟与文化》中写道:“我的眼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这“自我意识”里自然包含着徐志摩对西方文明的向往,包含着民主、自由的理想。1923年他在《努力周报》上发表《就是打破了头,也要保持我灵魂的自由》,称赞北大校长蔡元培为天下光明不懈努力的精神与勇气,同时也表达了自己的理想与斗志。然而,当时的中国政局动荡、民不聊生。留学归来的徐志摩“不知道风向哪一个方向吹”,“青苔凉透了我的心坎”。他“轻轻的来”了,到处“寻梦”,到头来却只能选择“沉默”,选择“悄悄地我走了”。这样的内心,岂不是与朱自清一样的彷徨与挣扎。
二.内容上情景交融
两文的主体内容,表面上都是在写景状物,而实际上又如出一辙地情景交融、物我合一。
《荷塘月色》写了幽僻的路、月下荷塘、塘上月色、荷塘的四面等美景。然而,小煤屑路“夜晚更加寂寞”,这“寂寞”不是小路的,是作者的。后面,流水含情脉脉、轻雾如梦如幻、光影一片和谐、路灯光没精打采……直至再美的景色也“是他们的,我什么也没有”。作者伤感到要与蝉、蛙这样的低级动物去比较,而且,可悲的是,还比输了!再后来,回忆江南的旧俗,热闹的《采莲赋》“早已无福消受了”,可以消受的只有“低头弄莲子”。一直到最后返身回家,都在“惦着江南”。这时时刻刻,情与景如影相随。
《再别康桥》中云彩、金柳、柔波、青荇、青草、星辉都是那么美艳,而这些“艳影”却“在我的心头荡漾”,“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这是何等的情景交融、何等的物我合一。尤其重要的是景色越美,我的心境越是“轻轻”与“悄悄”,越是“不带走一片云彩”。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朱自清与徐志摩这两位能手都将这一手法用得出神入化。
三.结构上回环往复
清代袁枚说:“文似看山不喜平。”不平的技巧有许多。然而,《荷塘月色》与《再别康桥》却不谋而合地选择了回环往复的结构。
《荷塘月色》中,作者悄悄出门,游历了荷塘,复又轻轻回家。“家—荷塘—家”便形成了一个外在结构的环。由于现实中“心里颇不宁静”,于是朱自清希望到美景中去享受“独处的妙处”,去重温那梦境般的理想。然而,在写尽荷塘美景之后,发现“我什么也没有”,还是回到了现实中来。“现实—理想—现实”又形成了一个内在心境的环。类似地,“社会—自然—社会”、“不宁静—解脱—不宁静”等多种因素,从不同角度勾勒起一个一个的环形。
再看《再别康桥》,外在的结构是“轻轻的来—陶醉美景—悄悄的走”。同时在这首诗里,康桥不单单是剑桥大学的代表,而且是诗人心中西方民主与文明的代表,甚至是“爱、自由、美”的代表。因此,“现实—理想—现实”也是《再别康桥》内在心境的环。此外,“轻轻—想放歌—悄悄”、“近—远—近”等因素也构筑起一个一个的环形。
两者的结构是何等的相似。
回环结构是小说和影视作品经常运用的一种结构形式,这种结构不是简单地回到原点,而是螺旋式的回旋,让读者的思绪逐渐放大,直至无穷。
四.语言上诗意盎然
两文的语言都十分典雅、生动、富有诗意。比喻、拟人、叠字等手法的运用在两文中比比皆是。《荷塘月色》中,比喻如“像亭亭的舞女的裙”,“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拟人如“有羞涩地打着朵儿的”,“路灯光没精打采的”;叠字如曲曲折折、蓊蓊郁郁、田田、脉脉等等。《再别康桥》中,比喻如“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拟人如“夏虫也为我沉默”;叠字如轻轻、油油、悄悄等等。
比喻使描写具体逼真、生动形象;拟人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的效果;叠字既加强了语意,又使文气舒展,音韵和谐。然而,两篇文章仍不满足。《荷塘月色》还使用了通感:“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嗅觉转化为听觉,给人时断时续、沁人心脾之感。类似的,“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将视觉转化为听觉。同样,《再别康桥》里也打破常规,大胆活用:“沉淀着彩虹似的梦”, “满载一船星辉”,试问,“梦”怎么沉淀?“星辉”如何满载?但正因为这样的活用,才使语言更加富有情趣,更加诗意盎然。
由此可见,《荷塘月色》与《再别康桥》实在有太多的相似,值得我们比较赏析。
参考文献
[1]刘炎生.试论徐志摩的政治倾向[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01).
[2]陆耀东.徐志摩评传[M].重庆出版社,2000.
(作者介绍:王瑞达,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卫生分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