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之学习目标的具体操作

2015-01-05 13:01刘启燕彭佳佳
英语教师 2015年2期
关键词:本堂句型英语课堂

刘启燕 彭佳佳

论“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之学习目标的具体操作

刘启燕 彭佳佳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直是教学活动追求的目标。本文以现代教育、有效教学理论为支撑,以科学的统计分析技术为工具,展开了关于“六步有效教学法”中“示”环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探索和研究,分析并检验了此种课堂教学模式中“示”环节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旨在优化英语课堂教学、学习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示”环节;六步有效教学;学习目标

一、引言

自建校以来,长郡芙蓉中学就一直在开展“有效课堂”的系列培训和教研活动。从“有效课堂过关阶段”到“有效课堂巩固阶段”,再到“有效课堂提高阶段”。学校各科教师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开展了卓有成效的探索。经过几年的努力,学校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和“有效教学”思想的指导下,在对本校生情、师情有足够认识的基础上逐步探索出了“六步式课堂教学模式”。有效课堂是一种理念,课堂的有效性便是课堂教学活动所追求的目标。“六步式课堂教学模式”是这一理念在实践操作中的具体化,是实现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具体手段之一。“六步式课堂教学模式”有六个主要环节,分别是“示”“看(读)”“动”“练”“评”“总”,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主体意识和合作、探究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本文以现代教育、教学理论为支撑,以科学的统计分析技术为工具,展开了关于“六步有效教学法”中“示”环节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探索和研究,分析并检验了此种课堂教学模式中“示”环节的有效性和优越性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具体应用和体现。

二、理论背景

有效教学理论近年来一直是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对于其定义,国内外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一类学者从教学投入与教学产出的关系来界定有效教学,而另一类学者从学生的学习出发点来界定。这两类观点都有各自的道理,但综合这两类定义,笔者同意以下的观点:“英语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通过英语教学过程的有效性,即符合英语教学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相对有效地达到了预期教学效果的英语教学;所谓有效,即有效果、有效率和有效益。”(唐美玲2007)有效教学理论认为,师生在课堂上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能够以最优的速度、效益和效率促进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上获得整合、协调发展,从而有效地实现教学预设的目标。(张爽2008)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出发点和基础是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实质和核心是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使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有效的教学策略还能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并能保持学习者的积极性。

“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的理念是给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时间,让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做到精讲多练;教学面向全体、兼顾两头、发展个性。学生主动参与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让学生在做中学,培养能力,并以学生的学习效果作为评价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提高课堂的有效性是“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的根本目的,“示”是“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的第一步,即创设情境,出示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以知识和技能目标为主。

三、实验方法和过程

(一)实验设计

同一个教师在两个不同的班级对同一课堂内容进行授课。教师在A班上课时采用“六步有效课堂教学法”的一般模式:第一步,开门见山地在屏幕上出示课堂学习目标;而在B班授课时做了调整,去掉了屏幕上的学习目标这一环节,此时学生只能在课堂中自己体会和感受学习目标。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两堂课之间相差10分钟,且教师在两个班授课时尽量保持情绪、语速、语调等方面的一致。

1.研究问题:英语是一个强调学生语言输出和运用的科目,注重课堂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其课堂学习目标应该如何处理。

2.样本:研究的样本来自于长郡芙蓉中学八年级两个班的学生,两班均为同一英语教师执教的平行班级,样本总量为108(服从正态分布)。课前两班学生均没有接触过本堂课要学的内容。

3.研究工具和方法:问卷调查和相关分析。

(二)数据采集和分析

1.数据采集

我们采用随堂测验的分数来检验本节课的学习效果(其中显性词汇句型题20分,隐性结构题20分,满分为40分),该试题是执教教师严格根据此堂课的内容命制的,没有任何学生提前接触过。调查问卷共10道题目,每题设置4档(每档分数分别为1、2、3、4分)。试题和问卷的总分保持一致,都为40分。

2.数据分析方法

相关分析:影响学生成绩的因素有很多,有些因素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种因素的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因素的出现或变化。前者引起现象的出现或变化,因此是自变量,而后者受自变量的影响,因此是因变量。人们把变量之间的这种非确定性关系称作相关关系(correlation)。相关分析就是考察变量一起发生变化的程度(秦晓晴2003)。

四、数据分析结果与讨论

(一)随堂测验分数描述统计量

表1:A班(出示学习目标)描述统计量

表2:B班(感受学习目标)描述统计量

表1和表2分别为两个班级在本堂课后的随堂测验分数。两个班“词汇题”的平均分非常接近,分别为8.185和8.518;两个班“基本句型表达题”的差距也不算明显(A班6.037,B班5.518);而两个班在“时态题”和“句型转换题”两道题中表现出了较为明显的差异,A班均在这两道题目中高出B班不少(“时态题”高出1.185分,“句型转换题”高1.342分)。我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分析:本次随堂测验中的“词汇题”和“基本句型表达题”都为较显性的英语知识题。“词汇题”考查学生在本堂课中掌握的5个重要的单词,而在学习这些新单词的时候,教师采用实物和图片教学法,将每一个新单词用图片或实物来展示学习,形象生动,加深了学生的记忆。而“基本句型表达题”考查的是本堂课反复操练的两个基本句型,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在课堂上出现(或对话、或听力;或通过老师、或通过学生自己),出现的频率极高,这样强化了学生的记忆。“时态题”和“句型转换题”是以本堂课的内容为依托,主要考查学生系统结构性的句法知识,即学生内化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

我们此时可以得出结论:英语课堂中,出示学习目标与否对学生课堂知识掌握情况的影响极大地依赖于课堂学习内容的特点。对显性的语言知识(词汇、句型)的影响并不太明显;而对结构性的句法知识的掌握情况却有很大的影响。这种类型的知识比较抽象,甚至晦涩难懂,对于中国学生而言是难点,故一开始给出学习目标可以使学生的课堂学习有一定的方向性,并可预见性地参与课堂学习,极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问卷调查的分数描述统计量

问卷调查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分别了解学生对于本堂课的感受以及对自身课堂掌握情况的一个估计。调查问卷共10个问题,其中5个是围绕课堂趣味性和课堂气氛展开的,另外5个是关于学生自己对课堂知识内容掌握情况的一个估计。通过这个调查问卷,我们想要了解课堂出示或不出示学习目标能否引发学生不同的课堂体会和感受。

表3:A班(出示学习目标)描述统计量

表4:B班(感受学习目标)描述统计量

表3为A班的统计量,该班在授课时教师一开始就出示了课堂学习目标。其“趣味性”方面的得分为24.037,“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为32.037。表4为B班的统计量,该班在授课时教师并没有在开始时出示任何课堂学习目标。B班趣味性的得分为34.037,“知识掌握”情况的得分为28.703。我们可以看出,出示目标与否会造成学生对课堂感受和体会的不同。课堂一开始出示学习目标,学生会认为课堂内容没有悬念,更无法提高那些本身对英语不感兴趣的学生的学习兴致,这样势必会影响英语课堂的魅力;但是我们同时发现课堂一开始出示学习目标,会使学生在课堂知识的掌握上更加自信。在了解了课堂学习目标后,他们能够在课堂中占领主动权,做到“心中有数”。

(三)小结

根据以上研究,我们能否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在不破坏英语课堂魅力的条件下,让学生在课堂中做到“心中有数”就变得尤为重要了。笔者认为,英语课堂中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展示教学目标。对于词汇、句型等教学内容,学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结构和对课堂模式的了解,很容易地判断出自己需要掌握的相关知识。因而教学目标中对显性知识的展示并不需特别强调。然而,对于一些系统结构性的句法知识,学生需要首先理解新的语言知识,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使语言知识转化成言语技能,在言语技能的操练过程中使它们程序化或能力化。调查和教学摸索证明,展示结构性句法知识的学习目标能够给学生明确的方向性,做到有的放矢,促进英语课堂达到良好的互动状态和生成性。

以Go For It!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If you go to the party,you’ll have a good time!Section A为例,从语言知识目标的角度来看,本部分主要要求学生掌握meeting,organize,chocolate等词汇及短语,以及I think I’ll...和If I...,I’ll...这两个重点句型。本部分的讲授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呈现新的词汇和句型结构,学生通过听力、小组对话、情景表演等形式反复练习,加深记忆并掌握基本知识,一节课后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完成本堂课的教学目标。第二阶段,学生需要理解和运用if条件从句。对于大多数初中生来说,从句的概念本身就让他们犯难,再加上时态的运用,学生很容易发愁。因此,若将本部分学生需掌握的目标明确展示出来:(1)知道if条件从句基本句式结构;(2)知道if条件从句中主从句的时态特点;(3)能够熟练运用不同人称作主语的if条件从句。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形成明确的预期,自主激活其原有的知识、技能,调节认知策略,在课堂上有选择地注意,快速有效地记忆和理解知识。

英语课堂教学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选择是否出示教学目标,还要注意教学目标展示的方法和时间。出示教学目标的时间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知识的掌握情况。教学目标的展示也要从教材的内容出发,选择课前展示、课后展示等不同的展示时间。

课前展示教学目标可以避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盲目性,从而使学生精力集中,思维指向更明确,有目的性地进行学习。此方式主要适用于引入新的知识点或者学生较难以理解的结构性知识等。如八年级上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在本单元开始,由于will对学生来讲是个新的知识和词汇,教师不妨可以在出示课题后向学生展示本堂课教学目标之一:知道使用“will+动词原形”表示将来。这样一来既可以帮助学生在接下来的听说课中理解好含有“will+动词原形”句子的含义,也为学生本单元的学习指明了方向。

课后展示即教师在授课开始不出示任何课堂学习目标,而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层层引入,让教学目标隐含而不外显,使学生在紧张的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接受知识,潜移默化。最后在课堂结束时揭示教学目标,可以由教师总结提示,也可以留给学生自己去完成。一堂课下来,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不断地探索新的知识,拾级而上,过程清晰,学生的兴趣较浓,自我满足感较高,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结语

教师在综合教学内容、考察班级学情、学生知识水平等多方面因素后制订的教学目标,能够在课堂中帮助教师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教学目标的展示能够给学生明确的目标性,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运用熟悉的知识去迁移、感知和释解新知识,从而完成教学目标。结合学校推行的“六步课堂有效教学法”,英语教师要根据不同内容确定目标的展示与否,更要注意教学目标展示的方法和时间,保证课堂的有效性。

引用文献

郝文武.2009.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统一的有效教学方式[J].教育研究,(l):69-73.

李想.2010.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与实践[D].东北师范大学.

唐美玲.2007.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英语有效教学策略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

杨素婷.2012.新课标理念下高中英语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

于燕.2000.浅谈教学目标展示的策略[J].天津教育,(4).

张爽.2008.基于有效教学理论的课堂教学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8).

作者信息:410000,湖南省长沙市长郡芙蓉中学

猜你喜欢
本堂句型英语课堂
用爱浇灌英语课堂
让学生感受英语课堂之美
典型句型大聚会
走进崇本堂
务本堂
务本堂
强调句型的it和引导词it有什么区别?
高效英语课堂的打造
让初中英语课堂充满活力
高中英语表示比较和对照关系的句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