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2014-12-26 23:46:36王明
新课程·小学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主体意识主体地位积极性

摘 要:随着现代经济的不断发展,数学的作用也逐渐突显出来。数学是不断发展的高科技的核心部分,由此可见数学在当代的重要地位。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在日常教学中应该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理念的不断革新,也需要教师不断地改革自己的教学方法,使其能够适应不断革新的教学理念。

关键词:小学数学;主体地位;积极性;主体意识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就要求我们教师不断进行探索来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应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一、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首先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总是有着绝对的权威。教师在讲台前进行授课,学生坐在下面被动的接受教师传授的全部知识。长期在这种不平等的关系下就会使我们很多的学生逐渐变得不敢言。面对这种现象,教师首先就要改变自身过于严肃的形象,教师应该树立和蔼可亲、平易近人的形象,让学生敢于与教师主动亲近。教师是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引导者,面对学生,教师应该注重建立新课标的要求下的平等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面对成绩不同的学生也应该平等对待,不能因为学生的成绩的好坏而对学生有不同的看法。在课堂上,教师常常会叫学生进行回答,有的回答很完美,教师应当进行鼓励。然而有的学生回答不上来,教师不应该去责备学生,责备学生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面对回答不上来的学生,我们的教师需要耐心的引导鼓励。

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要的一点就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其能够主动地去学习数学、了解数学。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借助多种多样的工具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例如,当学习一百以内的加减法的时候,教师如果实际进行一百以内数量的演示,不仅工程量大而且还会使得课堂变得繁琐。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完全可以借助多媒体这一新型的媒体技术,通过多媒体放映幻灯片,不仅可以通过图片来向学生展示一百以内数量的变化,还能够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其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其学习数学的兴趣。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需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可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这样,在教学中,才能逐渐培养学生主动去学的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会学”,而不是“学会”。学会只能表明学生掌握了教师传授的知识,而会学更侧重学生自己可以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能够主动地去探索新的数学知识。

三、重視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促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

教师重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在实践操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进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在学习长方形与正方形面积计算的这一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次机会,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这样进行实际的操作练习会逐渐培养促进学生主体意识和其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

四、总结

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本身就是教育者的教育观念的不断地进步发展。因此,小学数学教师要注重探索适合新的时代发展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韦玲萍.数学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J].陕西教育:教学版,2009(04).

作者简介:王明,男,1971年2月出生,大专,就职于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万朝镇茶园学校,研究方向:以学生文本的教学理念。

?誗编辑 李 姣

猜你喜欢
主体意识主体地位积极性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讲究纠错艺术,提升英语学习效果
尊重主体地位,彰显人文关怀
考试周刊(2016年84期)2016-11-11 23:55:27
思想品德教学中对学生主体意识的挖掘
人间(2016年27期)2016-11-11 17:22:02
浅析参与式教学法的运用
人间(2016年26期)2016-11-03 18:12:34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考试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1:52:44
从《沧浪诗话》看严羽文论中主体意识自觉性
积极课堂气氛的营造与大学生主体意识的培育
大学教育(2016年9期)2016-10-09 07:45:34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4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河南科技(2014年8期)2014-02-27 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