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 捷①②③ 贾竑晓
抑郁症是一种使人逐渐衰弱的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2020年将位居第二,且普遍认为抑郁症的致残率是一般人群的23倍。抗抑郁药物治疗疗效的有限性,以及这种疾病的主要负面影响,促进了更多的研究以确定可能的辅助治疗。现在,有很多证据支持饮食营养对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饮食模式与抑郁症发展有一定的关系。然而并不是所有的营养对大脑功能都起促进作用,还有一些是有害的,会促进抑郁症的发展。饮食与炎症、氧化应激和大脑的可塑性及功能有关,这些生理因素可能参与抑郁症的发生机制。随着危险因素不断被发现,饮食营养在精神病学的作用会比最初更加重要。本文将介绍一些比较重要的饮食营养在抑郁症的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目前抗抑郁药的作用机制还不完全明确,迄今为止我们所了解到的是它可以调节抑郁症发展过程中神经递质的水平。近十年的研究表明,神经递质如5-羟色胺、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及γ-氨基丁酸的缺乏与抑郁发作有关[1]。其中最重要的是5-羟色胺及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的抑制作用。众所周知,5-羟色胺是通过调节情绪、心情、睡眠和食欲从而控制许多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而这些神经递质的合成及中枢神经系统的发生发展与营养摄取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
大脑是脂质含量最高的器官之一,而脂肪酸是脑细胞膜的主要成分之一,组成灰质的成分中50%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其中33%是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PUDF)。作为一种必须脂肪酸,意味着欧米伽-3PUDF不能由人体自身合成,只能从食物中获取。它主要来源于饮食中的鱼类,如鲭鱼、鲱鱼、胡红点蛙鱼、三文鱼、金枪鱼、沙丁鱼、枪鱼和白鱼等。
欧米伽-3PUFA是脑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A J Sinclair等人的实验研究表明,饮食中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过低会导致神经功能障碍[2]。在过去的十多年中,很多人开展了对欧米伽-3PUFA作为抑郁患者的辅助治疗的研究,结果表明欧米伽-3PUDF对抑郁患者的辅助治疗具有显著疗效[3]。G Julian等人对241项研究中满足随机、安慰剂对照、分别对含有DHA、EPA,或两者兼而有之的条件的28项研究进行了Meta分析,结果表明欧米伽-3PUFA中对改善抑郁情绪起作用的是EPA而不是DHA[4]。它的作用机制可以通过减少来源于花生四烯酸的前列腺素的生成,从而导致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水平下降和/或改变血液在大脑中的流向来解释。然而,由于研究设计的局限性,需要设计样本量更大的随机对照试验及足够的随访时间来进一步证实这些发现。
人体内有8种必须氨基酸需要从食物中获取,这其中包括色氨酸、甲硫氨酸等。其中奶制品、香菇、葵花子、海蟹、黑芝麻、黄豆、南瓜子、肉松、油豆腐、鸡蛋、鱼片等含有丰富的色氨酸与酪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在人体内可由甲硫氨酸生成,鱼、肉、奶酪等食物含有丰富的S-腺苷甲硫氨酸。
中枢神经系统大概有2%~3%的色氨酸用来合成5-羟色胺,而后者与人的抑郁情绪有着密切的关系。K Shaw等人的研究结果适当补充色氨酸确实可以改善患者的抑郁情绪,并且这种作用要高于安慰剂效果。因此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成年人每天每公斤膳食中应包含4mg的色氨酸,以便能够保证人体的正常功能活动[5]。酪氨酸也是脑部功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由于酪氨酸具有神经刺激的作用,它可以直接影响情绪和认知功能[6]。加拿大的一项研究表明,健康女性缺少酪氨酸会使心境障碍的风险增加。
S腺苷甲硫氨酸是很多合成反应的核心,被认为在神经递质的合成过程中起一定作用。S腺苷甲硫氨酸对磷脂(细胞周围的脂质膜的成分。适当的磷脂代谢,特别是在神经细胞中)的合成很重要,可能会对大脑功能和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大量的研究表明S腺苷甲硫氨酸对改善抑郁症状起作用[7]。关于S腺苷甲硫氨酸的荟萃分析已经表明它在治疗主要的抑郁障碍时比安慰剂对照组效果更明显。这些试验中的有效剂量每天在200~1600mg之间,这些大多数是短期研究(6周或者更短);关于S腺苷甲硫氨酸的长期疗效并没有进行深入研究。在很多试验中S腺苷甲硫氨酸与三环抗抑郁药物进行了比较,结果是疗效几乎相同(缺乏它与新型抗抑郁的对比试验)。当与传统的抗抑郁治疗方法(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联合起来时,S腺苷甲硫氨酸可以提高抑郁患者对这些药物的反应率或速度。
很多种维生素B,特别是维生素B3、B6、B12以及叶酸,会直接或间接的参与5-羟色胺或其他神经递质的合成。
维生素B6的3种饮食原型(吡哆醇、吡哆醛、吡哆胺),它们在肝中转化为P5P,这是维生素循环的重要形式。P5P是多种氨基酸代谢过程中的辅酶,包括它们的合成、分解和转化为其他神经递质及激素的过程。特别是在5-羟色氨酸转化为色氨酸的过程中是必须的,而年龄的增长会增加维生素B6缺乏的可能性。
J E Alpert等的研究结果表明,叶酸和维生素B12(钴胺素)是很多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新陈代谢中起极其重要作用的反应辅因子,包括神经递质的合成以及维持保护神经元活动的细胞膜的流动性[8]。实验和临床研究已经表明叶酸的缺乏会使神经递质的合成不规律。在一些研究中已经将叶酸和维生素B12的缺乏与抑郁联系在了一起,试验表明抑郁症患者每天服用0.8mg的叶酸或0.4mg的维生素B12后抑郁情绪会明显好转[9]。尽管叶酸可能不会单独的作为抗抑郁治疗的方法,但是患者体内足量的叶酸会使他们的抑郁发作频率和时间都缩短,并且对传统抗抑郁治疗的疗效反应更好。
近期很多研究都集中在营养在抑郁症的治疗上所起的作用。神经递质的产生需要足够的营养成分,这些营养成分包括氨基酸(如色氨酸、酪氨酸和谷氨酰胺等),矿物质(锌、铁、铜、镁)以及B族维生素(如B6,B12、叶酸)。它们往往存在于全谷物(锌、铜、镁)、鸡蛋、奶酪、黄油、(酪氨酸、谷氨酰胺、锌、镁),豆类,蔬菜,特别是绿叶的,西兰花、卷心菜、菠菜、玉米、鱼、家禽等。上述的大多数食物都是地中海饮食模式的一部分,它以营养均衡闻名世界。目前为止很多研究表明一些特定的营养成分如B族维生素、欧米伽-3多不饱和脂肪酸以及橄榄油等可以预防抑郁症的发展。另外,像地中海饮食(富含水果、蔬菜、鱼和豆类,低肉类及奶制品)这种健康的饮食模式可以降低抑郁症发展的风险。Sánchez-Villegas A等人对10094名来自西班牙的健康参与者进行了平均4.4年的随访,并使用136项食物频率问卷评估是否使用地中海饮食模式,结果表明,地中海饮食模式对预防抑郁症具有积极的作用[10]。J Rienks等人对中年妇女饮食模式的研究表明,地中海饮食模式与肉类和加工过的肉类、奶制品和高脂肪、高糖等饮食模式相比是唯一可以有效缓解抑郁情绪的饮食模式[11]。
目前很多研究也证实了快餐与抑郁之间的关系。欧洲一项大型的研究对12000名未患抑郁症的志愿者进行了长达6年的随访并分析了他们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与没有食用反式脂肪的参与者相比,大量食用反式脂肪者患抑郁症的风险增加了48%。他们认为近年来抑郁症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与西方饮食中脂肪来源的变化有关,很多如坚果、鱼以及蔬菜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一不饱和脂肪酸等有益的脂肪都被肉类、黄油以及批量生产的糕点和快餐中的反式脂肪酸替代了[12]。另外,有研究表明“西式”饮食模式与抑郁症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13]。
富含精致碳水化合物和糖类的饮食也是导致抑郁的常见因素,酒精也具有强烈的致抑郁作用,而很多矿物质如硒[14]、锌、铁、铜、镁等可起到改善抑郁情绪的作用,此外新鲜的水果也有利于改善抑郁情绪[15]。
根据本文对多种饮食营养与抑郁之间关系的回顾,虽然有些营养素的作用还不够确切,但日常生活中的平衡饮食对抑郁情绪的预防和改善是有益的。富含精制淀粉、糖和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酸以及缺少来自水果、蔬菜和全谷物、ω-3不饱和脂肪酸的天然抗氧化剂的饮食可能导致炎症通路的激活,从而产生或加重日常生活中的抑郁情绪[16]。由于现行的前瞻性研究还比较有限,目前的动物实验样本量的限制以及它们在临床上应用的试验数据的缺乏,未来还需要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此外,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增多[17],很多大学生通过不同的应对方式(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来改善抑郁情绪[18],通过饮食营养改善心理健康问题应更加广泛的推广开来。公共健康部门都推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通过摄入少量的加工食品和丰富的水果、蔬菜、全谷物、豆类、鱼类和瘦肉等平衡饮食的健康生活方式来改善类似于抑郁情绪的心理健康问题,此外诸如适量的运动、良好的睡眠等[19]也可以有效地改善抑郁情绪。
[1]Rush A L.The varied clinical presentations of 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J].J Clin Psychiatry,2007,68(8):4-10
[2]Sinclair A J,Begg D,Mathai M,et al.Omega 3 fatty acids and the brain:Review of studies in depression[J].Asia Pac J Clin Nutr,2007,16(1):391-397
[3]Parker G,Gibson N A.Omega -3 fatty acids and mood disorder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6,163(6):969-978
[4]Julian G,Martins M A.EPA but not DHA appears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efficacy of Omega-3 long chain 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 supple mentation in depression:Evidence from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The American College of Nutrition,2009,28(5):525-542
[5]Shaw K,Turner J,Del Mar C.Tryptophan and 5 - hydroxytryptophan for depressio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2(1):CD003198
[6]Leyton M,Young S N,Blier P,et al.Acute tyrosine depletion and alcohol ingestion in healthy women[J].Alcohol Clin Exp Res,2000,24(4):459-64
[7]Williams A L,Girard C,Jui D,et al,S - adenosylmethionine(SAMe)as treatment for depression:A systematic review[J].Clin Invest Med,2005,28(3):132-139
[8]Alpert J E,Fava M.Nutrition and depression:The role of folate[J].Nutr Rev,1997;55:145-149
[9]Young S N.Folate and depression:A neglected problem[J].J Psychiatry Neuroscience,2007,32(2):80-82
[10]Sánchez- Villegas A,Delgado - Rodríguez M,Alonso A,et al.Association of the Mediterranean dietary pattern with the incidence of depression:The Seguimiento Universidad de Navarra/University of Navarra follow - up(SUN)cohort[J].Arch Gen Psychiatry,2009,66(10):1090-1098
[11]Rienks J,Dobson A J,Mishra G D.Mediterranean dietary pattern and prevalence and incidence of depressive symptoms in mid-aged women:Results from a large community-based prospective study[J].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2013,67(1):75-82
[12]Sánchez- Villegas A,Toledo E,de Irala J,et al.Fast- food and commercial baked goods consumption and the risk of depression[J].Public Health Nutrition,2012,15(3):424-432
[13]Jacka F N,Pasco J A,Mykletun A,et al.Association of western and traditional diets with depression and anxiety in women[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10,167:305-311
[14]Miller B J,Murray L,Beckmann M M,et al.Dietary supplements for preventing postnatal depressio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13
[15]Liu C,Xie B,Chou C P,et al.Perceived stress,depression and food consumption frequency in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China Seven Cities[J].Physiology Behaviour,2007,92(4):748-754
[16]Giugliano D 1,Ceriello A,Esposito K.The effects of diet on inflammation:Emphasis on the metabolic syndrom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2006,48(4):677-685
[17]李金德,刘惠珍.中国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Meta分析[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2):301-304
[18]牛荣华,王冠军,刘冰.高校大学生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1,19(8):1015-1018
[19]周歆,李建明.高校护生睡眠质量及与焦虑抑郁情绪的关系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17(10):1220-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