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焦虑者的认知加工特点及其干预策略*

2014-12-03 11:10尹月阳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偏向负性研究者

尹月阳 张 林

社交焦虑障碍,又称社交恐怖症,是指个体与他人交往或者公开表演过程中表现出明显且持久的害怕(DSM-IV)。社交焦虑障碍的持续时间较长,大约16.6%的社交焦虑障碍能够维持一生。近年的研究表明,社交焦虑者特定的认知加工方式对其症状持续具有重要影响。

Clark和Heimberg等人的认知模型指出,社交焦虑个体的认知加工可能有4个特点:注意偏向、解释偏向、记忆偏向及事后加工。据此,社交焦虑者进入社交情境后,先前的失败经验容易形成负性预期,导致个体将过多的注意资源集中于负性刺激和自我相关信息,而忽略他人的真实反馈,使社交焦虑者倾向于对模糊社交信息做出负性解释。由于社交焦虑者存在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和解释偏向,Clark推测其对负性刺激也有更好的记忆。同时,即使离开社交情境,对社交事件的加工并未停止,研究者发现高社交焦虑者比低社交焦虑者有更长和更消极的事后加工过程。正是由于对信息的加工偏向使得社交焦虑者产生回避行为,这又进一步加剧了其对社交行为的焦虑和担忧。

认知治疗理论的核心在于解决个体的不良认知加工方式。正如认知行为疗法(CBT)的目的在于通过认知重构和行为实验纠正非理性的观念。然而,信息加工是一种自动化、快速的过程,利用外显的干预策略可能不是最佳的方式。近年来,研究者发展了认知偏向调节策略,用来调节认知加工偏向。例如,注意调节策略主要调节社交焦虑者对负性刺激的注意偏向,使得个体远离负性刺激。解释矫正程序主要调节个体对模糊信息的消极解释,加强积极解释。本文将从信息加工特点及干预策略两个方面,介绍研究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1 社交焦虑者的认知加工特点

1.1 社交焦虑者的注意加工偏向 社交焦虑者的注意偏差主要表现为对自我相关信息的聚焦,及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Clark,Well和Rapee,Heimberg提出的认知理论强调了注意过程对社交焦虑的重要作用。不同的是,Clark和Well只强调自我聚焦的作用,而Rapee和Heimberg强调自我聚焦和对威胁刺激的注意偏向两方面的重要作用。

自我聚焦是指一种对内部产生的自我相关信息的觉知(包括生理唤醒、想法、情绪、表情等),是相对于感官获得的外部信息而言。早期研究发现社交焦虑者自我聚焦程度显著高于控制组。除了自我报告的证据,研究者通过使用镜子、录像、照相以及加入观众等方式提高被试的自我聚焦水平,发现被试的焦虑水平也显著提高。而通过暴露技术,使社交焦虑者关注外部线索则可以降低焦虑水平。根据认知模型,社交焦虑者一旦进入社交情境,会更加关注自我相关信息,而研究中也发现社交焦虑者对内部线索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于外部线索;同时,对交往情境和交往对象的回忆分数也显著低于控制组。说明社交焦虑者存在自我聚焦,同时自我聚焦与社交焦虑有关。然而,自我聚焦水平与社交成绩的关系仍存在争议,虽然自我聚焦和负性期望都与状态焦虑相关,但只有负性期望与社交成绩相关[1]。研究者认为启动自我聚焦容易提高状态焦虑,焦虑影响了社交成绩。

社交焦虑者除了具有自我聚焦,还对社交威胁刺激存在注意偏向[2]。研究者使用多种实验范式(点探测、视觉搜索范式、Stroop范式、眼动技术等)发现社交焦虑者对威胁性刺激存在注意偏向,主要表现为:注意警觉、注意回避和注意固着。早期研究者使用视觉搜索任务,要求被试从中性面孔矩阵中搜索愤怒面孔,结果发现高社交焦虑者的反应速度显著快于控制组。同样,使用点探测范式也发现,高社交焦虑者在对齐条件下,对威胁性面孔的反应时间显著短于低社交焦虑者。但当点探测范式中SOA时间延长到500ms,注意警觉现象消失,而出现了注意回避现象[3]。同样,使用眼动追踪技术发现,社交焦虑者对所有情绪面孔都存在初始的注意警觉,但是他们比正常被试更少的注视时间。这说明社交焦虑者对威胁性刺激存在最初的自动化注意警觉,随后出现策略性的注意回避现象,这与Clark和Well的预期相一致。近期,研究者使用空间线索范式,发现当SOA大于300ms时高社交焦虑者才能对愤怒面孔进行有意识的识别,说明社交焦虑者还存在注意固着现象[4]。

1.2 社交焦虑者的解释偏向 注意偏向是信息加工的早期阶段,而解释偏向是后期的评价与解释阶段,两者是相互作用的。解释偏差是指个体以更消极或更威胁的方式对社交刺激进行错误解释的倾向。研究者使用多种实验材料(词、社交情境、表情等)得到了比较一致的结果:社交焦虑者对社交刺激存在解释偏向。早期,研究者使用同形异义词(Sentence,句子或刑罚)要求被试进行造句,发现社交焦虑者更倾向于使用威胁性的意义。后来,研究者制定了解释偏向量表,由模糊情境和三种解释(积极、消极和中性解释)组成,发现社交焦虑者更偏向于选择消极解释。为了更具有生态效度,研究者使用中性或者复合的表情图片,要求被试对表情的效价和强度进行判断,发现高社交焦虑者更倾向于作出消极情绪的解释[5]。除了自我报告的形式,研究者还进行在线测量。Beard和Amir使用语句联想范式,先呈现一个启动词(积极解释如“赞扬”,消极解释如“批评”),然后出现一个模糊语句(“你的老板想要见你”),要求被试对启动词和语句的关系进行判断,发现社交焦虑者对模糊社交情境更多的进行消极解释,且对消极解释反应更快[6]。说明社交焦虑者对模糊社交信息存在负性的解释偏向。

1.3 社交焦虑者的记忆偏向与事后加工 由于社交焦虑者对负性信息进行精细编码与加工,对负性信息也应该有更好的记忆,而负性记忆驱使个体对负性信息进行反复的提取和加工,这对社交焦虑的维持有重要作用。

社交焦虑者是否具有记忆偏向仍存在争议。研究者向被试呈现表情图片,发现社交焦虑者对负性表情图片有更好的记忆水平,而控制组对正性表情有更好的记忆水平[7]。然而,研究者在焦虑诱导情境和正常情境下向被试呈现词语,社交焦虑者都没有表现出对威胁信息和自传体记忆的记忆偏向。William等人认为社交焦虑者只存在对威胁信息的早期自动化加工,而后期主要表现为回避行为,因此社交焦虑者不存在外显的记忆偏向,只存在内隐的记忆偏向。研究者使用噪音判断范式,先让被试听一些社交威胁的句子或中性句子,然后向被试呈现夹杂噪音的旧句子和新句子,要求被试对噪声的音量进行判断,发现社交焦虑者对社交威胁信息的内隐记忆好于中性信息。同样,研究者使用视频清晰度的判断任务,发现社交焦虑者将消极视频判断为更清晰(实验假设是评价旧视频比新视频为更清楚),说明社交焦虑者对负性信息存在内隐记忆偏向[8]。

研究者认为记忆偏向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是由于研究者通常在社交情境之后立即进行回忆再认任务,而忽略了事后加工的作用。Mellings等人发现社交焦虑者离开社交情境之后,倾向于对社交细节进行反复沉思,并且回忆的内容大多是与焦虑有关的负性信息。同时,事后加工水平可以预测对记忆偏向水平,社交焦虑者在经历一段时间后,对负性事件的回忆成绩更好,并且对先前社交成绩的评价更加糟糕。这说明事后加工与社交焦虑者的记忆偏向具有密切的联系。研究者进一步考察了事后加工方式(沉思与反省,沉思是一种倾向于对自己不良的行为和感受进行反复、被动的思考的反应方式;而反省是一种开放的反应方式,能够承认并接受消极想法,并主动探索其本质)对记忆偏向的影响,发现沉思型的社交焦虑者比反省型的社交焦虑者对负性信息有更高水平的记忆偏向[9]。同时,研究者发现事后加工可以调节记忆偏向与社交焦虑之间的关系[10]。说明可以通过改变社交焦虑者的事后加工方式来调节其焦虑症状。

2 基于认知行为理论的干预策略

近年来,研究者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的治疗,发展出针对社交焦虑者认知特点的注意调节策略和解释矫正程序,用来调节对社交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和对模糊信息的解释偏向。

2.1 注意调节策略 是一种调节认知偏差的计算机程序,而这种认知偏差对于维持焦虑具有重要作用。以往研究表明,社交焦虑者对社交威胁信息存在注意偏向,而注意调节策略的主要作用是易化个体对中性刺激或积极刺激的加工,间接地使个体远离威胁刺激。

注意调节策略一般使用修改的点探测范式。首先,在屏幕上呈现500ms“+”字,然后在屏幕的左右或上下两侧呈现配对的图片或词语(消极-中性或者中性-中性),呈现的时间为500ms;图片消失后,在屏幕的一侧出现*或者箭头作为探测刺激,此时要求被试快速而准确地进行左右或上下判断。传统的点探测范式消极刺激与探测刺激同侧的概率是50%,而注意调节策略的中性或者积极刺激与探测刺激同侧的概率为90%。注意调节策略的效果不太一致的。研究者使用威胁(厌恶)表情和中性表情配对,对社交焦虑者进行8次训练,发现有50%的患者症状消失,而控制组只有14%的患者症状消失[11]。除了自我报告,研究者还进行了行为和心理测量,发现训练组和控制组都有效果,但只有训练组的效果会维持下去[12]。与此结果不同,研究者使用网络注意调节策略,发现训练组与控制组的效果没有差异[13]。同样,研究者对调节的潜在变量也提出了质疑。根据注意调节策略的基本假设,其调节的潜在变量应该是注意偏向。研究者对该假设进行验证,发现注意调节策略可以降低患者对威胁信息的注意偏向,而被试先前的注意偏向水平能够调节注意训练与治疗效果的关系,即该策略对具有注意偏向的个体更有效[14]。说明注意调节策略符合基本假设,结果不一致的原因,可能与训练的时间、地点、被试的特点以及程序的合理性有关。

2.2 解释矫正程序 解释矫正程序主要调节个体对模糊信息的解释偏向,使得个体对模糊信息进行积极的解释,从而降低个体的焦虑水平。解释矫正策略一般使用修改的模拟情境范式。先向个体呈现若干故事情境(每个block包括8个矫正的模糊情境,3个中性情境,2个评估情境),每个故事由3个句子组成(句子的结尾是一个残词),要求被试将自己放在情境中,并快速地按照积极的方式完成残词。随后,屏幕出现一个与故事相关的理性问题来强化积极的解释。解释矫正策略对高社交焦虑者的效果比较一致。研究者对高社交焦虑者实施4个阶段的矫正,发现高社交焦虑者的焦虑状态比控制组显著下降[15];相似的,Amir等人使用不同的范式都得到了类似的结果。但矫正策略对临床患者的结果出现了差异,研究者使用不同的解释矫正策略,都显著降低了解释偏向,但训练组与控制组的差异没有显著[16-17]。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训练的内容与个体的具体情况不太一致导致的。然而,解释矫正策略的干预效果依然还是得到了研究者的肯定。

3 存在的问题与未来研究展望

首先,社交焦虑者信息加工各阶段之间的关系尚不明确。根据Clark和Heimberg等人的认知模型,社交焦虑者对信息的加工分为4个阶段,而且这4个阶段是循环反复的。现有的研究较多关注各个阶段的特点,而各阶段之间关系的研究集中在解释偏向、记忆偏向与事后加工的关系,但对注意偏向与解释偏向、解释偏向与记忆偏向、注意偏向与记忆偏向之间关系的研究比较少。未来的研究应从过程的角度出发,探讨维持社交焦虑的内在机制。

其次,社交焦虑者认知加工特点对社交行为的影响机制尚不明晰。近年来,研究者将注意力集中于社交焦虑者认知特点的探讨,而很少关注认知加工偏向与社交行为的内在关系。有的研究者认为认知加工偏向更多与状态焦虑有关,可能是通过状态焦虑的中介作用影响社交成绩。但是Voncken等人发现虽然自我聚焦和负性期望都与状态焦虑相关,但只有负性期望与更差的社交成绩相关[1]。未来的研究应该探讨认知加工偏向与社交焦虑、社交行为之间的内在联系,这样更有利于帮助患者提高社交成绩,缓解焦虑症状。

第三,影响认知干预策略效果的潜在变量尚不清晰。社交焦虑障碍的干预策略已经发展了很多种,每种策略的程序不同,其潜在变量也应该是不同的。例如,Hedman等人发现个体认知疗法对回避行为和自我聚焦更有效,而团体认知行为疗法则对事后加工和自我聚焦更有效[18]。国内研究者发现,团体认知疗法对减少社交回避行为更有效[19]。针对认知加工偏向发展的注意调节策略和解释矫正策略也分别针对注意偏向和解释偏向。为了更好的治疗,应该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使用不同的干预策略。再者,近年来,研究者将干预策略与网络结合,使干预测量更易于推广与使用,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1]Voncken M J,Dijk C,de Jong P J,et al.Not self- focused attention but negative beliefs affect poor social performance in social anxiety:An investigation of pathways in the social anxiety-social rejection relationship[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10,48(10):984-991

[2]卓永宁,刘宏艳,胡治国,等.广泛焦虑障碍患者的情绪冲突研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0,18(1):8-12

[3]Stevens S,Rist F,Gerlach A L.Influence of alcohol on the processing of emotional facial expressions in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phobia[J].British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2009,48(2):125-140

[4]Moriya J,Tanno Y.The time course of attentional disengagement from angry faces in social anxiety[J].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11,42(1):122-128

[5]Coles M E,Heimberg R G,Schofield C A.Interpretation of facial expressions and social anxiety:Specificity and source of biases[J].Cognition and Emotion,2008,22(6):1159-1173

[6]Beard C,Amir N.Interpretation in social anxiety:When meaning precedes ambiguity[J].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2009,33(4):406-415

[7]Coles M E,Heimberg R G.Recognition bias for critical faces in social phobia:A replication and extension[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05,43(1):109-120

[8]Amir N,Bower E,Briks J,et al.Implicit memory for negative and positive social information in individuals with and without social anxiety[J].Cognition & Emotion,2003,17(4):567-583

[9]Morgan J,Banerjee R.Post- event processing and autobiographical memory in social anxiety:The influence of negative feedback and rumination[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08,22(7):1190-1204

[10]Cody M W,Teachman B A.Post- event processing and memory bias for performance feedback in social anxiety[J].Journal of Anxiety Disorders,2010,24(5):468-479

[11]Amir N,Beard C,Taylor C T,et al.Attention training in individuals with generalized social phobia: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09,77(5):961-962

[12]Heeren A,Reese H E,McNally R J,et al.Attention training toward and away from threat in social phobia:Effects on subjective,behavioral,and physiological measures of anxiety[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12,50(1):30-39

[13]Carlbring P,Apelstrand M,Sehlin H,et al.Internet- delivered attention bias modification training in individuals with social anxiety disorder- A double blind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BMC Psychiatry,2012,12(1):66-67

[14]Amir N,Taylor C T,Donohue M C.Predictors of response to an attention modification program in generalized social phobia[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1,79(4):533-534

[15]Mathews A,Ridgeway V,Cook E,et al.Inducing a benign interpretational bias reduces trait anxiety[J].Journal of Behavior Therapy and Experimental Psychiatry,2007,38(2):225-236

[16]Hayes S,Hirsch C R,Krebs G,et al.The effects of modifying interpretation bias on worry in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10,48(3):171-178

[17]Amir N,Taylor C T.Interpretation training in individuals with generalized social anxiety disorder: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Journal of Consulting and Clinical Psychology,2012,80(3):497-498

[18]Hedman E,Mǒrtberg E,Hesser H,et al.Mediators in psychological treatment of social anxiety disorder:Individual cognitive therapy compared to cognitive behavioral group therapy[J].Behaviour Research and Therapy,2013,51(10):696-705

[19]邓明星,王芳,李业平.团体认知治疗对大学生社交焦虑的影响[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4):523-525

猜你喜欢
偏向负性研究者
视觉搜索中风味引发对关联颜色的注意偏向*
无痛分娩用于初产妇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对负性情绪的影响
8~12岁儿童抑郁与认知重评的关系:悲伤面孔注意偏向的中介作用*
安宁疗护对老年肿瘤临终患者主要照顾者负性情绪及心理应激的影响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偏向”不是好导向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考核偏向:错把经过当结果
用水痘病毒开发新型HIV疫苗
研究者称,经CRISPR技术编辑过的双胞胎已出生。科学将如何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