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生
【摘 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情感的力量,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起到更生动、更形象的榜样作用;要善于捕捉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努力挖掘教学内容中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语文;德育教育;人格魅力;时机;载体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致力于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打下基础。”因此,在小学语文学科中融入德育教育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语文学科课时多,教学时间长,学生几乎每天接触课本中思想性较强的课文,耳濡目染,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它所起到的教育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那么教师怎样将德育融入到小学语文教学中呢?
一、以自身人格魅力树立榜样作用
习总书记在北师大讲话中说道“好老师要用爱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同学生的距离,滋润学生的心田,使自己成为学生的好朋友和贴心人。”教师的人格魅力源自于自身广博的知识、举止言行、崇高的品德和博爱的心灵。教师人格完美,对学生的心灵就有感召作用。相对于空洞的道德理论说教,教师自身的人格魅力具有更强的说服力,起到更生动、更形象的榜样作用。“亲其师,信其道”,教师要深入学生,和学生打成一片,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喜怒哀乐等情绪的变化,时时处处的关心学生。让你在学生心目中不仅是一位可敬的师长,更是他们可亲、可敬的朋友
法国文学家罗曼·罗兰说过:“要播洒阳光到别人心中,总得自己心中有阳光。”情感就像一道温暖和煦的春风,它轻轻地抚摸着学生的心灵,柔和地不留下一丝痕迹,又让人感受到舒适和快意;它又像蒙蒙春雨,湿润的恰到好处,给人以心灵的洗涤和灵魂的净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受到影响。道德品质的形成必然伴随着情感,在语文课堂上要重视感情的作用,使学生能够敞开心扉、平等地对话,用感情建立起一道牢固的桥梁。
二、善于捕捉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
“智者贵于乘时,时不可失”,德育教育更是如此!他不是教师在课堂上单纯地说理论教、空洞地描述、随意的感情宣泄、牵强附会地说教,它有着一定的载体和时机。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德育教育的良好时机,把教学内容和现实生活很好地结合起来,在分析生活实际的同时就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好时机。每个人都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对现实社会的描述和分析最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最容易打动学生的心,最容易让学生的心灵受到感染。
例如:在《太阳是大家的》一课第二小节的教学中,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太阳把它的金光往鲜花上洒,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我巧妙地引导学生“浮想联翩”,随着学生的想象之门的开启,一句句充满爱心的话语,一声声代表真诚的感谢从学生们的小嘴中流出,此时的学生仿佛已是阳光、鲜花、小树,伴随着这种真切的情感体验和形象的思维、想象活动,学生的思维得到了训练,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了太阳对鲜花、小树的爱护,也让学生懂得了鲜花、小树对阳光的感谢,此时学生的心中也埋下“爱心”、“感恩”的种子。
三、挖掘教学内容为载体的德育因素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追求、获得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教材是育德的载体,依据教材挖掘德育因素是课堂育德的前提。小学语文好多都渗透了德育因素,教师应努力挖掘这些德育因素,以知识为载体要善于找好德育的切入点和结合点,适时适度地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在思想上也得到良好的熏陶,树立正确的思想和培养良好的品德;使他们明确学习外语的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培养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得到良好的思想情感教育。
例如:教学《难忘的一课》,我在初步感知时让学生注意“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这句话在文中出现几次,并划下来,为整篇文章的学习定下了感情基调。然后在以“我是中国人,我爱中国”三次出现给“我”的感受为主线,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教师的爱国之情,最后再结合“这里原来画的是日本的伟人,现在‘光复了,画上了我们中国自己的伟人”这句话,介绍日本以前对台湾的奴化教育。使学生明白了台湾教师产生这种强烈感情的根源。这样教学,课堂自始至终充满动人的情感,使学生情趣盎然地经历阅读过程,在强烈的感染中产生情感共鸣,感动于热爱祖国和崇尚民族精神的情境之中。这种经历情感体验而受到的思想道德方面的影响,学生会终生难忘。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总之,作为教育者应明白,教育的任务不是单纯地传播现成的知识,而是注重人的潜质的开掘。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融入,在点滴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将育德于教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G].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汪潮.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