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花淀》:孙犁“大道”与“大味”的极致书写

2014-11-17 20:12王杰
关键词:荷花淀孙犁大道

王杰

摘 要:孙犁是一位具有独特风格的作家。《荷花淀》作为最具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的代表,无论是题材的选择,意境的描摹还是结构的勾勒,无不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沉淀着不尽的艺术魅力。可以说,《荷花淀》作为“荷花淀派”的典范之作,正是对作家孙犁“大道低回,大味必淡”人生哲学的极致书写。

关键词:孙犁;荷花淀;大道;大味;极致书写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156-02

1945年,孙犁在《解放日报》上发表了短篇小说《荷花淀》,从那时起,他在文学界名气大振,也开创了“荷花淀派”,而孙犁更是以他独特的作品风格及人格魅力深受读者及作家同行的赞赏。伟大领袖毛泽东就曾夸赞孙犁是一个有风格的作家,作协主席铁凝也盛赞孙犁在文学创作中不急功近利,而是在身体力行文学特有的使命,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也曾评价说孙犁坚守文人的清贫与清高,让后人深切敬仰。

走近孙犁,这是一个“淡如菊”、衣着朴素、平和低调的人,读其文章,更是感受到一种简单明了、清新淡雅的韵致。孙犁的一生就是这么典雅、清淡地度过,在其为人,更在其为文。孙犁在其晚年曾挥毫泼墨,留下“大道低回,大味必淡”的墨宝馈赠佳友。孰不知,与其说这是他对友人的激励,不如说是孙犁人生旨趣和理想的真实写照,更是他一生对文学创作、文化沉淀乃至人生执着追求的真切体验。

孙犁笔下的小说中,不是重视刻画高大上的人物、构造离奇曲折的情节、精心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孙犁所看重的是质朴平淡的场景,简单的描述,平实的故事,洋溢着民间风韵的地域风情。《荷花淀》作为最具孙犁小说风格的优秀短篇小说的代表,无论是题材的选择,意境的描摹还是结构的勾勒,无不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沉淀着不尽的艺术魅力。可以说,《荷花淀》作为“荷花淀派”的典范之作,正是对作家孙犁“大道低回,大味必淡”人生哲学的极致书写。

一、大道低回——对真善美的极致追求

孙犁主张“文学的人道主义”,弘扬真善美,摒弃假恶丑,这种对真善美的极致追求或许正是他人生追求中的 “大道”。出生于燕赵之地的孙犁,他的成长过程伴随着残酷的战争与乡民们的艰苦抗争。然而残酷的战争、人民苦难的生活却没有成为孙犁笔下的“常客”,而是代以清新优美的自然场景。孙犁曾坦言自己刻意去逃避看到的、经历过的邪恶的东西,而是常常以一种纯净的心灵去描摹自己看到的真善美的事物,比如战争中农民高昂的爱国热情以及英勇的抗战激情往往成为触发自己创作的源泉,借助作品来表现这种真善美。

在《荷花淀》中,孙犁不写战争如何残酷,而是用大量笔墨刻画面对战争到来时,乡亲们是如何英勇抗战的,以表现民族正气;他不写战争中人们面对国破家亡、生活困苦的苦难心灵,而是表现人们团结一致、勇敢面对斗争的闪光灵魂,从而挖掘淳朴民众内在的心灵美、人性美,来歌颂战争背景下、革命环境中的美好事物,积极传递鼓舞人心的正能量。

(一)题材选取上的朴素美

《荷花淀》地方特色浓郁,笔触清新优美,最突出地体现在小说的选材方面。在这篇以抗日战争为背景的短篇小说中,按常规应该注重描写参军上前线的青年,然而作品却选取这些前线抗战民兵背后的女人们。于是,这些看似目不识丁、不解人意的妇道人家却进入了孙犁的视野,孙犁更在字数有限的篇幅中,不惜花费大量的笔墨来聚焦这些可爱善良的农村劳动妇女,描绘她们是怎样一步步在革命的实践锻炼中逐步成长的。从这些劳动妇女身上,让我们感受到了白洋淀人民团结协作、一致抗日的伟大力量,更让我们感受到了战争底色下的丝丝温情。

(二)故事情节的逶迤美

《荷花淀》主要讲述的是白洋淀抗日群众——主要是劳动妇女在战斗中逐步成长起来的过程。在整个故事的发展过程中,虽然整体的故事情节比较简洁,作者并没有设置扣人心弦的悬念,并且虽以战争为背景却没有描绘激烈的、摄人心魄的斗争场景,但是简洁的故事情节却并不平淡,而是表现出舒缓急促有致、平叙中却波折频出的特色,这正是作家孙犁匠心独运的构思。如水生嫂深夜小院中编席盼望丈夫归来,终于夜半盼得丈夫归来,得到的却是丈夫又要离家参军的消息;女人们挂念丈夫心切,去前线寻夫,不料未遇见亲人却碰上了敌人;这些手足无措的妇女打算英勇就义,投水欲死,不料丈夫们击落敌人,敌人却死……种种平淡的故事中却显现出破折的情节,使得整篇文章情趣横生,呈现出跌宕起伏、不断跳跃的动感,更能吸引读者眼球。

(三)妇女群象的神肖美

孙犁的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通常擅长选取日常琐碎的生活细节来表现人物丰富的精神面貌和心理活动,通过人物的心理和外貌描写,来进一步挖掘主人公的人情美、人性美,从而展现作者在人物刻画方面的真善美的追求标准。在《荷花淀》中,孙犁以巧妙的笔触着眼于塑造新环境当中的新女性形象,他们不是传统意义上不解人意的妇女形象,而是识大体、顾大局,具有革命樂观精神,且默默付出、勇于献身,对亲人温柔似水,对敌人勇敢无畏。在这里,孙犁笔下的妇女群象不只是拥有外表意义上的神肖美,她们更美在心灵,美在可爱可亲可敬。作者正是由此实现了新人物与新环境的统一,借助塑造这一系列独特的人物形象,凸显出战争背景下抗日根据地人民良好的精神风貌。

二、大味必淡——隽永平淡、意蕴悠长的艺术追求

孙犁对人生有着深刻的感悟,“大味必淡”可谓是他对人生最精妙的阐释,这种理念不只是表现在他一生对理想和信念的大彻大悟的追求,更是浸染于他的文学创作中。孙犁在他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创作实践中,不管创作的对象如何变换,始终不变的是他对文学语言一种近乎完美的执着追求。他试图将散文中工整、典雅的风格运用于小说的创作当中去,力求把小说写得像散文一样优美。这就使得孙犁的小说不管是抗战时期还是建国后,都自然清新、清丽雅致,弥漫着荷花淀的独特芳香,让人深切地品味到何谓“大味必淡”。这种独特的风格也成为孙犁区别于解放区其他作家粗犷文风的最大不同。在《荷花淀》中,这种韵味主要体现在平淡隽永、清新悠远的意境之中与简练传神、含蓄细腻的语言之间。

(一)真切的生活情趣美

《荷花淀》主要是表现白洋淀的父老乡亲们在日本侵略、大敌降临之时,不屈不挠地为保卫美丽家园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斗争,虽然是以抗日战争为背景,以反击侵略斗争为底色,然而在读者面前展现的却不是硝烟弥漫的战场,而是荷花淀阵阵荷香的温馨生活场景,在疏朗的叙述中散发出浓郁温馨的生活情趣美。最典型的就是月夜水生嫂盼望丈夫归来的生活场景。当得知丈夫要上前线并且是第一个积极踊跃报名的消息,正在编织席子的水生嫂的反应是强烈的,被苇眉子划破了手,放在嘴里吮了一下,并且低头嗲怨地说水生总是很积极。仔细体味月夜水生与女人的话别,他们虽然谈论是将要上前线杀敌的严肃大事,却感觉不到谈话的严峻,反而显得含蓄质朴,深情默默。水生欲言又止、岔开话题,水生嫂察颜观色、旁敲侧击;水生憨厚淳朴、积极上进,水生嫂机敏多情、深明大义。两个人的对话虽然言语不多,却真情流露,句句真切,充满深情。再如荷花淀伏击战的场景,本应是最惊心动魄的,但孙犁并没有对战争本身做更多的刻画与描摹,而是把笔墨放在了对女人们的动作描写上。这些可爱可敬的女人们在枪声中不是关注对面的敌人,而是各自专注找寻“下半截身子长在水里”,由“荷花变成人”的丈夫,这正是女人们真情的流露,是女人对丈夫的信赖与关心,浓浓的夫妻情爱,淹没了猛烈的枪弹声。

(二)意境构造上的诗意美

人们常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来赞赏诗歌意境构造的诗意美,而孙犁的《荷花淀》却做到了“文中有画”的诗意美。《荷花淀》中,开篇关于月夜荷花淀生活场景的描述:“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干净得很,白天破好的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又细,在她怀里跳跃着……”[1]洋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在这里,孙犁虽然只是选取了“月亮”“院子”“苇眉子”等一些简单的意象,却运用这些简单的意象加以形象生动的修饰,就描绘出一幅清新、静谧的月夜妻盼夫归图。孙犁在《荷花淀》中,有意将白洋淀乡民与这里的荷花、荷叶置于一体,虽然是以战争为底色,却丝毫感觉不到战争的硝烟味儿,而是弥漫着荷叶清香的环境,创设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劳动场景。除此之外,《荷花淀》中在写妻子们去偷看丈夫却遇见敌人的场景时,虽然战斗即将展开,在这种硝烟在即的氛围当中,作者仍然用一定的笔墨来描写优美的自然环境,尤其是对荷花和荷叶的描写,并且把战斗的场景描绘得如此轻松愉快,连战争的场景也被诗化了。

(三)清新隽秀的语言美

出色的作家都是很注重语言运用,孙犁更不例外。语言优美是孙犁作品的一大特色,他作品中的语言富有诗情画意,简洁、优美,讲究节奏和声韵,有“诗的语言”的美称,不愧为卓越的语言巨匠。孙犁时常汲取古典诗词的营养,并将古典诗歌的典雅优美、简洁明快的风格,融合于淳朴自然、地方特色浓郁的民间语言之中,形成了独具孙犁自身特色的清新隽秀、淳朴明净、精简雅致的语言风格。在《荷花淀》中,比较典型的如月夜水生嫂编席盼望丈夫归来,却得知丈夫要上前线,惊奇慌乱之中被苇眉子划破手,只是在嘴里“吮”了一下,低头嗔怪丈夫“总是很积极”……关于“吮”“总”字的运用甚为巧妙,把水生嫂得知丈夫要踊跃上前线的消息后的复杂心情刻画得淋漓尽致,一方面不忍心让丈夫离开,另一方面又不想拖累丈夫奋勇杀敌,几个字的运用堪称精妙绝伦。再如女人们在丈夫走后的一段对话:“你看说走就走了。”“可慌哩,比什么也慌,比过新年,娶新——也没见他这么慌过!”“拴马桩也不顶事了。”“不行了,脱了缰了!”……虽然全是口语化描写,却像抒情曲一样美妙,通俗、形象、生动、鲜明,更富有一种生活的情趣美。

(四)结构安排上的散文美

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曾有作家把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创作方法运用到小说创作中做过一些尝试,孙犁就是继鲁迅之后又颇为成功的一位。在创作实践中,孙犁吸收了散文和小说的不同特点,各取精华,将二者交融在一起,使得小说洋溢着散文文体美的艺术魅力。《荷花淀》结构简单,灵活,孙犁没有采取传统小说的方式,而是使用了散文“形散神聚”的创作要求巧妙地把各种生活片段连缀在一起,以水生嫂的性格发展、成长变化为线索,通过月夜夫妻话别、妇女们偷偷探望丈夫、荷花淀中遭遇敌人、丈夫们伏击敌人、奋起抗战等一系列的生活情趣浓郁的生动畫面,来刻画白洋淀的劳动妇女,表现全民奋起抗战的主题。可以说,5000字的短篇小说,虽然受于篇幅字数的限制,却做到了情节安排疏密相间,详略得当,运笔如流水的散文笔法,具有一种散文诗的节奏美。

从《荷花淀》的最初发表到现在,近70年过去了,艺术特色鲜明而独特的《荷花淀》正是以其不拘一格的选材、清新淡雅的风格、平淡隽永的韵味和对真善美极致的执着追求,拥有着超越特定时代的永久艺术魅力,还是那样的清新,美丽,芳香四溢。这也许正是孙犁一生“大道”与“大味”极致书写的韵味之所在。

参考文献:

〔1〕孙犁.荷花淀,孙犁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孙犁.文学和生活的路[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1982.

〔3〕李凌峰.大道低回,大味必淡——从《荷花淀》看孙犁小说创作的艺术追求[J].作家,2011,(10).

(责任编辑 姜黎梅)

猜你喜欢
荷花淀孙犁大道
幸福大道宽又阔
欲知大道必先为史
大道同行
论孙犁作品中的逆向思维
美乃大道
孙犁装外行
游移于隐藏与揭示之间——论孙犁的“芸斋小说”
《荷花淀》结构上的两两相应
Domestic Violence
《荷花淀》情节构思指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