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淑华
【摘要】小说的情节由围绕人物性格以及人物相互关系而展开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组成,它是小说塑造人物、揭示主旨必不可少的要素,不论是强化情节的小说还是淡化情节的小说都离不开情节。本文对《荷花淀》情节构思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荷花淀;情节构思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福斯特认为:情节是小说的逻辑面,它不仅是按时间顺序安排的事件叙述,更强调这些生活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情节的这种逻辑性决定了构成情节的生活事件虽是虚构的,但这种虚构必须是具有可信度的、令人心悦诚服的虚构,要符合事实,合乎情理,经得起逻辑推敲。
短篇小说由于篇幅所限,构思情节时不求面面俱到,强调留有余地,尽可能地做到简洁明了,往往注重以“意料之外”打动读者。但不论如何,短篇小说的情节也必须是完整的、有机的,要经得起逻辑推敲,要在“出人意料”的同时,也在“情理之中”。
孙犁的短篇小说《荷花淀》是一篇淡化情节的小说,它以清丽传神的语言和别具一格的构思历来为人称道。作者写战争,并没有表现战争中断壁残垣、尸横遍野的惨烈,而是用“谈笑从容的态度来描摹风云变幻”,把紧张的战斗生活同平静的劳动生活、温馨甜蜜的爱情生活糅合在一起,展示了孙犁结构故事的能力。但是细读之下,《荷花淀》在情节构思上却存在禁不住推敲的瑕疵。
让我们循着小说中人物、事件之间的联系对情节做一个简单地梳理。因为斗争的需要,水生和村中其他六位青年在未同家人商量的情况下,参加了大部队,然后公推水生回家与家人告别,这为后面几个青年妇女探夫埋下伏笔,这是故事的开端。因为思念丈夫,以水生嫂为首的青年妇女前往马庄探夫,却被告知“来得不巧”“昨晚还在,半夜里不知开到哪里去了”,这为后面伏击战中丈夫们突然出现作了铺垫;青年妇女们在探夫未遇的归途,却碰上了鬼子的大船,这也照应了前边水生说的“鬼子要在同口安据点”;险情陡生,妇女们急中生智,把船往荷花淀里摇,因为“那里水浅,鬼子的大船过不去”,这是故事的发展。当小船窜进荷花淀时,突然,身边响起了枪声,埋伏在荷花淀的水生他们击沉了鬼子的大船;妇女们巧遇丈夫,绝处逢生;丈夫们也因妻子的无意配合取得了伏击战的胜利。这是故事的高潮部分。最后结局和尾声写妇女们组织起来在战斗中成长。虽是一篇淡化情节的小说,但它仍然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等情节,很完整,也很精彩,从开端到发展,可谓一步一步铺垫有致,“巧”与“不巧”耐人寻味,环环相扣,跌宕起伏,着实巧妙。高潮部分也即荷花淀伏击战这一情节安排,因为它的出人意料,更被人称为神来之笔。然而从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上推敲,恰恰是这一情节安排不合逻辑,虽在意料之外,却不在情理之中。
我们从发生在荷花淀内这场战斗的性质入手来做简要地分析。
水生他们事先埋伏在荷花淀,水生嫂她们诱敌深入,从而使战斗得以顺利完成,所以历来人们公认这是一场漂亮的伏击战。什么是伏击战呢?从战术的角度讲,伏击战一般分为“待伏”与“诱伏”。“待伏”就是在事先侦察或者判断到敌人出动的兵力、时间和必经之路后,预先在必经之路上设下埋伏,待机歼敌。如《三国演义》中的赤壁之战,曹军大败,曹操仓皇逃跑,诸葛亮料定曹操逃跑时必经华容道,就派关羽事先埋伏华容道,截住曹操,若不是关羽念旧,放走曹操,那曹操必败于此。“诱伏”是以主要兵力在有利地形上设伏,然后用少数部队引诱敌人上钩,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给予沉重打击;或者假攻一个点,引诱其他的敌人前来支援,在路上伏击敌人的增援部队。如《三国演义》一百零一回中“木门道张郃中计”,诸葛亮利用剑阁和木门道两处有利的地形设下埋伏,又令魏延、关兴佯败诱张郃进木门道,蜀军前后夹击,张郃和手下100多个部将都被射死在木门道中。荷花淀伏击战,从水生嫂她们所扮演的角色来看,当属于“诱伏”。水生嫂她们之所以把鬼子引进荷花淀,是为了躲避鬼子的追击,情急之下进入水浅鬼子的大船进不去的荷花淀,不是事先安排好的,她们是在无意中扮演了诱敌入荷花淀的角色,从而帮助事先埋伏在那儿的水生他们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若用无巧不成书来解释这一情节的发生,倒也无可厚非。但是从水生他们扮演的角色来看,这场伏击战是否合理呢?
我们首先要弄清水生他们为什么要事先埋伏在荷花淀。是事先侦察或者判断出敌人要经过荷花淀而预先设下埋伏等待敌人到来的吗?这点在小说情节中并没有交代。他们是在荷花淀这一有利地形设下埋伏,然后引诱敌人进入包围圈的吗?似乎也不是,因为水生嫂她们并不知道荷花淀埋伏的有自己人,她们只是为了躲避敌人才进入荷花淀。更关键的一点是,水生嫂她们在躲避敌人时说“往荷花淀里摇,那里水浅,鬼子的船过不去”这句话,说明了荷花淀不适合鬼子的大船通行,荷花淀不会是鬼子的必经之路,那水生他们埋伏在荷花淀里还有什么意义呢?
由此看来,荷花淀既不适合在此“待伏”,也没有刻意的“诱伏”,这种守株待兔式的埋伏,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而无巧不成书的巧合又因为缺乏必要的铺垫交代也难以具有说服力。所以荷花淀伏击战这一情节的发生虽出乎意料,令人惊喜,但推敲下来却不符合情理,虽不至于影响孙犁“诗体小说”的艺术魅力,但就小说情节有机性、逻辑性的要求来看,这确是《荷花淀》情节构思中的一个瑕疵。
(编辑:龙贤东)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