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思想

2014-11-17 22:56冯春娜
关键词:弗洛姆自由

冯春娜

摘 要:弗洛姆的《逃避自由》一书,是以分析法西斯主义得以产生的心理基础为目的的,但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精神困境以及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分析,特别是对自由的含义及逃避自由的全面分析,对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人的精神困境的理解及其克服途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弗洛姆;自由;自发性活动

中图分类号:B0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105-03

埃利希·弗洛姆是美国颇有影响的心理分析学家和社会学家,也是法兰克福学派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其作为新弗洛伊德主义的创始人,在批判地吸收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基础上,用其一生的精力来考察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生存困境问题。发表于1941年的《逃避自由》一书,虽然是以分析法西斯主义得以产生的心理机制为目的,但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人的精神困境以及如何摆脱这种困境的分析,特别是对自由的含义及逃避自由的全面分析,对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现代人的精神困境的理解及其克服途径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一、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自由的双重内涵

在弗洛姆看来,现代人的自由实质上处于二律背反的状态。表面来看,现代人是自由的,无论是行动上、思想上还是选择上,甚至在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也拥有充分的自由的权利,但这只是自由给人带来的一个方面,另外一方面正如弗洛姆所说:“虽在自由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上述效果,但同时也使个人在社会中感到孤独、无意义和无权力。”[1]弗洛姆在书中引用了《圣经》中的一段人类被撵出天堂的神话说明了这个问题。最初,在“伊甸园”中,男人与女人,人与上帝和自然是和谐相处的,人类处于上帝的保护之中,虽然没有自由,但人是安全的,有归属感的。由于亚当违反了上帝的命令,偷吃了智慧果,认识了自己,打破了原始的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状态,人类被逐出“伊甸园”,可以说,人类虽然有了自由,但是这种自由却带来了孤独感和恐惧感。

弗洛姆立足于社会现实,从分析现代社会中人与自然、人与商品、人与人的关系中论述了这一问题。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类已经创造出许多力量,一定程度上战胜了大自然,因而人类有了更加自由的活动空间,但人类无法控制这些力量,自然界以各种灾难威胁人类,使人类处于恐惧的状态中。人类在科学技术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这些科学发明却又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人们的生活,如经济危机、核武器战争等。所以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类不断地获得自由,却又不断地陷入不自由的困境之中。在人与商品的关系上,在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们可以自由地购买商品,表面看来,这是自己自由选择的结果。其实不然,这是因为人们的各种经济活动完全是服务于资本主义这架大机器的,人们只是这架大机器中的一个齿轮,机械地从事各种工作,所以人们并不自由。弗洛姆说:“广义地说,增加资本对于全人类的进展有许多裨益,而狭义地看,则个人永远是他所建造的这台大机器中的奴仆,毫无个人利益,因而使个人感到生活空虚,无力可施。”[2]在人与人的关系上,由于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人们狂妄自大、自私自利的性格,人们切断了原有的人们之间的联系,使自己处于孤独的状态之中。另外人与人之间的利益是相互冲突的,彼此竞争激烈,所以人们在人际关系中也得不到任何温暖。

正因为自由有着这两重的含义,所以弗洛姆对自由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弗洛姆把人的自由分为积极的自由和消极的自由两个方面。消极的自由就是人类脱离了原始的强加于人身上的各种束缚,人的身体获得自由,但是内心却充满孤独和彷徨,其特征在于渴望摆脱,实现解放;而积极的自由则是身体和心灵都达到自由的状态,人能够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全面发展自己的个性,达到与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和谐统一的状态,其特征在于发展和创造。实际上,在他看来,现代人所达到的自由还不是积极的自由,人们处于消极自由的困境之中,所以,自由对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了不堪忍受的重负,很多人选择逃避自由。

二、弗洛姆关于逃避自由的理论内容

(一)逃避自由的原因

现代人为什么要逃避自由呢?要弄清这个问题,就要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寻找答案。

在古代,每个人的地位都是固定的,个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是某一部落、某一家庭、某一宗教团体的成员之一,他隶属于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虽然限制了他的自由,但是却给予其安全感。到了中世纪,情况与之相似,人们基本上不会从一个地理位置转移到另一个地理位置,也不会从一个阶级转化到另一个阶级。这种确定的经济地位使人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3]。到了中世纪后期,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社会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中产阶级为例,中产阶级主要是指手工业者和小商人这个群体,他们在中世纪时的地位是比较稳定的,竞争几乎没有。但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行会内部出现了分裂,其中一部分人较其他人拥有更多的资本,可以雇佣更多的工匠,所以其资本越来越雄厚。但同时,一些大型的商业公司发展起来,它的资本拥有量远远大于这些小商人。这样,小商人的生存受到威胁,面对着拥有强大力量的竞争者和变幻莫测的市场规律,他们感到终日不安和恐惧。到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面对着庞大的机器生产和垄断资本的强大力量,中产阶级的这种个人无力感和渺小感日益严重。即使是现代的普通民众也会有类似的感觉。作为一名顾客,当我们到大型商场买东西时,首先进入视野的就是大气十足的商场大楼,接着是琳琅满目的商品,还有就是许多热情服务的数不胜数的营业员,面对这一切,你会有一种无所适从和自我渺小之感。资本主义的发展使人解除了传统的束缚,得到了所谓的自由,这种自由带来了个人的独立自主,但同时,也带来了孤独和不安全感,所以人们选择“逃避自由”来克服这种内心的不安感。

(二)逃避自由的表现

弗洛姆认为,人逃避自由寻求安全感的途径主要有3种,具体表现如下:

1.极权主义。极权主义就是指个人有完全放弃自己的自由的倾向,而与其他的人或物结合起来,为了获得自己所缺少的力量。其中,施虐狂和受虐狂是其典型表现,二者是一种共生现象,彼此依赖,是支配与服从的关系。简单来说,受虐狂的表现形式是深感自己的无力和自卑,往往轻视自己,贬低自己,看不起自己,更有甚者自我伤害、自我谴责。其贬低自己的目的就是要放弃自己作为个体的自由和独立,从而服从于一个更加强大的力量来获得安全感,这只能使他暂时的得到安全感,并不能真正的获得安全感。施虐狂的表现倾向是为了寻求安全感和有力感,要依赖于受虐狂,通过对受虐狂的虐待,来满足自己拥有安全感的需要。endprint

2.破坏性。破坏性的特点与极权主义是不同的,极权主义满足安全感的方式要寻找与自己无关的另一方,两者是彼此依赖的关系,而破坏性的特点是,要消灭那个使自己感到无力的对象物,通过对其的破坏和摧毁来显示自己的力量感和权力感。这种破坏性可以对内也可以对外,对外表现为杀人和各种犯罪活动,对内表现为自杀。当生活中人们把心中积蓄已久的压抑释放出来时,往往会选择砸烂身边的物体,这其实就是一种破坏的倾向。另外,有些破坏性常常以理性的形式出现,如以民族、爱国等口号去鼓动大众进行各种非理性的活动。

3.舍己的自动适应。舍己的自动适应,就是指个人完全放弃自我,按照社会的要求和期望来塑造自己。个人已经把个体中属于自我个性的东西抹杀掉,以迎合社会的需要。这种方式由于是以放弃自我为代价的,所以并不能够给人带来真正的安全感。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其中有一个角色叫老布,他是一个图书管理员,大半辈子都生活在监狱中,期待有一天能够走出监狱,过上自由的生活,但当他真正走出监狱的时候,他对社会生活无所适从,最终选择自杀来解除这种痛苦。究其原因,是因为他已经被监狱的体制同化了,监狱中的工作是固定的,发生的事情和接触的人也都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他不用担心自己的生活,有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他已经适应了监狱的生活,已经被体制化了。当走出监护开始社会生活时,外面的世界对他而言是陌生的,他无所适从,自由对他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灾难,所以只能以自杀结束自己生命的方式逃避这种痛苦和不安感。

三、走出精神困境:实现积极的自由

以上逃避自由的途径均不能真正避免个人内在的孤独和恐惧,无法实现真正的安全感。所以,现代人要想走出精神困境,就必须实现积极的自由。积极的自由就是既保持个人作为个体的独立性和完整性,又能与世界和他人和谐的统一起来,即自由和安全两种需要都能满足。这种积极的自由要通过自我的实现才能获得,即积极的自由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自发性的活动,表面理解即不是被迫性的,被迫性的是指个人受到外部力量的驱使而产生的行为,也不是自动化的行为,自动化的行为是没有自己思想的行为。自发性的活动是自由活动的一种表现。在我们的生活中,自发性的活动是比较少见的现象,但并不是完全不存在。艺术家和小孩的行为可以说是一种自发性的活动。艺术家能完全的表现自我,他们的感觉、行为和思维方式都是实现他们自己的方式。他们有能力感知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自发性的活动能够真正克服内心的孤独和恐惧,同时又能保持自身的完整性。这种自发性的活动就是一种积极的自由状态。实现这种积极的自由有两种途径:自发性的爱和创造性地工作。

自发性的爱,不是强迫性地完全占有某个人或者是丧失自己以融合于他人的状态,而是自发地肯定他人,在保持自己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基础上,与他人融合的状态。弗洛姆认为,这种爱包含着相互矛盾的内容:一方面,这种爱是顺应人们克服孤独的需要产生的;另一方面,这种爱又保持个人的完整性和独立性。爱是人的一种生存需要。当人类摆脱原始的束缚,进入一个不稳定的世界之中时,人不免会产生孤独感和不安感。为了克服这种感觉,最佳途径就是爱。爱是连接孤独和自由的纽带,是现代人克服孤独,实现积极自由的最佳途径。爱是人的一种主动性的行为,是一种保持自己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与他人融合的状态,它使人克服了人与人之间的分离状态,把人从孤独中解放了出来。弗洛姆认为,只有通过爱,人才能在这种情感体验中获得精神支柱,才能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实现积极的自由,真正实现人之为人的存在。在弗洛姆的《逃避自由》出版一段时间后,其又写了《爱的艺术》,详细分析了爱的理论的相关内容。

实现积极自由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创造性地工作。这里的工作不是异化的活动,不是为了逃避孤独而被迫从事的工作,不是将其作为谋生的唯一手段,不是身心的疲惫劳动,而是一种主动性的创造性的活动。通过这种创造性的活动达到人与世界的沟通与和谐相处。它使人的内在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积极地实现个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创造性的工作中满足了自己的需要,得到了真正的愉悦的精神享受。

通过爱与创造性的工作或其他自发性的活动,人们既实现了自我的个性,同时又使自己与自然和社会中的他人联合起来,这样,人就不再感到孤独。随着人们对自身生命的存在意义和地位的怀疑的克服,人们的力量感和安全感会日益增强。人类获得的这种新的安全感不是建立在依赖于外部世界某种权力对个人保护的基础上,也不是除去生命中悲剧成分的那种安全,而是动态的、在人的自发性基础上的[4]。新的安全感是实现了自由基础上的安全感。弗洛姆的实现积极自由的方式在目前来看并不能完全实现,但是为我们现代人摆脱精神困境提供了一种借鉴性思考,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2〕弗洛姆.逃避自由[M].哈尔滨:北方文学出版社,1987.73,76.

〔3〕刘宁.弗洛姆逃避自由的思想及其反思[J].社科纵横,2011,(3):163.

〔4〕俞伯灵.自由的悖论—重读弗洛姆的《逃避自由》[J].浙江社会科学,2003,(7):172.

(责任编辑 姜黎梅)endprint

猜你喜欢
弗洛姆自由
弗洛姆人本主义精神分析的启蒙价值*
浅谈弗洛姆的自由思想与人的孤独——对其代表作《逃避自由》的分析
不乐多冤
OntheAlienationoftheMother
弗洛姆类伦理思想的主旨与马克思人学思想的渊源
弗洛姆异化理论研究综述
美国垄断不了“自由”“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