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的政治动员及其机制构建

2014-11-17 02:47赵红梅
关键词:政治动员高校机制

赵红梅

摘 要:政治动员是高校开展政治工作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环节,具有不可替代性。当代大学生接受各类政治信息的途径越来越多,范围越来越广,因此,高校对大学生开展政治动员工作需要在传统理念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改进创新,建立健全政治动员的组织机制,充分利用多种媒介,并形成相应的激励机制,以此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与能力,维护校园稳定,建设和谐高校。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政治动员;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0-0241-03

目前关于政治动员的理论及实践的研究不少,但关于政治动员的概念学术界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国外研究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历史的经典著作《中国政治》一书认为,政治动员是“获取资源来为政治权威服务的过程”。①我国学者大多认为“政治动员”的概念与政党政治联系更为密切,如政治动员是“执政党或政府利用拥有的政治资源,动员社会力量实现经济、政治和社会发展目标的政治运动”。②也有学者强调政治动员对人心理的影响结果,认为所谓政治动员是指“人们在政府或政党倡导的持久的主要的因素影响下,使其态度、期望与价值取向等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③还有人重视政治动员的精神激励因素,认为政治动员是指“一定的政治主体如政党、政治集团等,为聚集力量,实现某一政治目标进行的政治宣传、政治鼓动等行为”。④

高校的政治动员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社会政治动员,它是高校用来推动大学生进行政治参与或是在应对校园危机时运用的一种手段,是激发大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获取他们的政治认同和支持,说服、诱导或强迫他们参与到政治动员目标中来,从而为政治主体服务的过程,是高校从事集体政治行动的能力的表现。

一、高校政治动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高校政治动员是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来的,无论何时,它都有存在的必要性,而且还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政治动员是解决高校政治工作面临的具体现实问题的重要手段

高校政治动员通常是针对实际问题提出的一种解决手段。政治动员的效果好坏,直接关系高校政治工作的成功与否。因此,高校必须唤起广大学生的政治意识,让其投入到高校的政治活动中去,而政治动员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二)政治动员能够增强高校主体合法性,提高政策执行力

政治动员能够有效解决高校现实政治问题,此外,政治动员还能间接地提升高校主体的合法性。高校在政治动员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进行政治意识形态的宣传,增强学生对高校的理解与认同,提高高校的政治权威性,维护并增强其政治合法性。与此同时,高校运用政治动员的手段引导、说服学生,获得他们的政治认同和支持,继而实现既定的目标,这一系列过程将重点放在通过制造舆论,鼓动广大学生共同参与活动,超越了一般的繁琐的制度程序,这种方式必然提高了高校政治决策执行的效率。

(三)政治动员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促进心理认同

当前大学生政治参与积极性不高,对政治活动不感兴趣,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参与某项政治活动,从而产生了对政治活动的疏远和逃避,对政治问题的漠视,这是消极的政治态度。高校必须通过政治动员来调动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逐步化解大学生政治参与冷漠问题,让学生化被动为主动。政治动员能够使广大学生明确政治目标,激发他们参与政治活动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促进学生的心理认同,使学生的政治参与意识进一步提高,这是一个长期的动员教育过程。

二、高校政治动员的要素

政治动员作为主体实现自身目标的特定工具,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这个系统由政治动员主体、客体、目标、内容、方式等构成,它们的合力作用决定了政治动员的功能。

(一)高校政治动员的主体

政治动员的主体是政治动员的发起者或领导组织者,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和目的性,在政治动员中处于主动地位。高校进行政治动员的主体一般是其党政组织,它们掌握着高校最充分的政治信息与资源。高校无论是在应对危机事件或是动员学生政治参与时,一定要发挥其权威性的优势,广泛动员,聚合全体师生的力量。

政治动员的初期,高校党政机关需要明確政治动员的最终目标,并细化成阶段性目标,再具体化为一些纲领性文件或政治口号。在政治动员过程中,高校党政组织需要借助各类媒介,运用多种方式手段,对学生进行宣传教育,进而实现其所制订的目标和内容。在政治动员后期,高校党政机关还需视政治动员的目标达成情况作出下一步的计划。

(二)高校政治动员的客体

政治动员的客体所指的是政治动员的主体所要激发和引导的对象,是在政治动员过程中处于被动员的一方。高校政治动员的客体主要是大学生,可以是每个独立的学生个体,也可以是多个学生个体组成的班级、社团等群体组织形式,群体在政治动员中能够发挥个体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虽然学生客体在政治动员中处于被动的地位,但其同时也具有能动性的特征。一方面,高校借助政治动员活动激发大学生政治参与的主动性;另一方面,学生借助政治动员行使政治参与的权利,将自己的诉求和愿望充分地表达出来。

(三)高校政治动员的目标

政治动员的目标是指动员主体通过组织动员活动以达到自己所希望取得的结果和完成的任务。高校政治动员的目标指高校通过政治动员活动,使学生主动参与,达到所希望的目的。它可以是高校制订的长期目标,也可以是特定时间内的具体目标。但不论如何,政治活动都包含了一定的利益诉求和政治诉求,其目标都体现了高校主体的利益。

(四)高校政治动员的内容

政治动员的内容是为特定背景下的政治服务的。高校的政治动员内容的变化虽不及社会政治动员变化之大,但也或多或少随着高校历史、环境的变化而变化。高校进行政治动员,一方面要注重引导,使大学生主动关心政治,有坚定的政治立场,树立正确的政治价值观,为大学生的政治生活提供终极目标。另一方面,高校要善于运用政治教育的手段,使学生获取政治意识、能力及知识,形成或改变某种政治心理倾向、政治价值观念和政治思想意识并增强他们的政治行为能力。政治教育在大学生政治动员中运用较为广泛,通过政治动员,能够加强大学生的道德教育,动员、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社会规范和学校秩序,以实现德治。

(五)高校政治动员的方式

高校政治动员的方式是联系学校与学生之间的纽带和桥梁。在不同的环境下,政治动员所采用的最佳方式也各不相同。高校政治动员方式的选择绝不是少数高校领导层主观意志的结果,必须根据高校自身的政治需要、环境等,采取最适合的动员方式。而且,高校要实现某一动员目标,往往要采用多种动员方式相结合的方式。

1.通过宣传鼓动进行政治动员。高校要完成一定的政治任务,就必须想方设法进行组织动员和宣传鼓动,从而获得学生的支持,这是高校政治动员中最常见的方式。在政治动员过程中,高校利用语言、文字、视频、音乐等,将政治内容象征化、符号化,以隐喻方式表达出来,从而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高校想要激发广大学生的政治参与热情,必须激发和鼓动学生的情感,运用多种宣传方式来显示其强大的说服力和感召力。传统的宣传方式,诸如标语、口号、展板、歌曲等,运用简洁的语言或图画表现出来,能够在视觉或听觉上给人以强烈的冲击,学生也乐于接受,所以在高校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能够取得更好的宣传动员效果。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各种新闻媒介也成为宣传动员的主阵地。报纸、广播、网络等新的媒体也被广泛运用到高校的政治动员中来,而且发挥着极大的作用。

2.通过思想教育进行政治动员。高校教育动员主要是指通过理论灌输、学习、培训等教育方式来使学生对外界刺激产生习惯性反应,以此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政治动员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对大学生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将一些新的政治动态、国家政策、道德观念等灌输给大学生,激发他们的政治参与热情,进而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和道德素质。如在高校开设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课程、举办相关讲座、论坛等,其作用是帮助高校学生及时更新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政治素养,同时高校也可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政治状况。

3.通过典型示范进行政治动员。典型示范是指动员主体通过先进人物的事迹或典型事例来感召动员客体,激发他们的赶超心理,从而规范其行为。一直以来,高校非常重视先进人物、事迹在政治动员中的典型示范作用。典型示范既是先进的代表,又来自大众。高校通过建立直观、形象的典型示范,能够增强说服力与吸引力,对广大学生起着直接的教育和指引作用。随着多元化文化的发展,典型示范越来越朝着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不再是“高大全”的形象,而是从身边挖掘出先进的典型。如高校在大学生中举办“身边榜样”“十佳大学生”等先进评选,旨在发挥先进典型的带头、骨干作用,在学生中树立起动员目标,动员其他大学生向典型看齐,将动员精神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激励学生不断追求上进。

除此之外,高校也会利用其政治权力的强制性,通过物质或精神诱导、文艺活动等方式开展政治动员,以期达到既定的政治目标。

三、高校政治动员机制探索

高校对大学生进行必要的政治动员,具有积极正面的影响作用,但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一定负面效应,例如,在信息渠道多元化的情况下,大学生对传统政治动员方式接受程度逐渐降低,对单一、枯燥的说教等形式产生一定倦怠心理。在新时期,高校必须紧跟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自身的政治观念,构建出新型的符合高校发展的政治动员机制。

(一)加强高校党政机关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构建政治动员的组织机制

政治动员的成功,离不开强有力的组织保证。在高校政治动员的组织中,党政组织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高校党政机关要有驾驭复杂局面的能力。一方面,高校要坚定维护中央制定的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努力加强自身的组织建设,使自身的政治观念、思想方式、组织机构、执政方式等与党中央保持一致,同时,及时将信息传达给广大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学生的支持和拥护,政治动员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高校的政治动员的顺利开展得益于党组织的凝聚力。要大力发展高校的党内民主,使广大学生更加认同学校的相关政策方针,具有更强的凝聚力。

(二)改变高校传统理念,运用多种动员方式,构建新型的政治动员手段机制

信息时代的到来,将社会与学校融合为一个整体,这在客观上也要求政治动员的手段必须适合当今时代的发展。在政治动员过程中,高校要充分利用新的传播技术,不断创新、改進政治动员的工作方法。学生可通过多种媒体获取并发表自己的见解,尤其是网络媒体,以其信息传播的快速性、便捷性和深入性在高校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网络动员作为政治动员的一部分,今后必定是政治动员方式的大势所趋。例如,高校可建立短信互动平台、校园网络、校园论坛等多渠道,发布即时信息动态,并与学生交流互动。尤其在面临突发性重大事件时,更要及时且广泛地利用多种方式,如校园广播、海报、网络、手机短信平台等,呼吁大学生通过合法途径表达意见。

(三)将动员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构建政治动员的激励机制

政治动员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高校要将其纳入到日常的工作管理中去,并制定相关的激励考核制度,保证其进行的长效性。激励包括正面的引导、鼓励,也包括负面的处罚。正面的激励可以用关系到学生切身利益的激励来进行鼓励、诱导,使他们主要参与到政治动员中来。同时,对于不服从的、对政治动员的开展起到破坏作用的学生,要进行适当的处罚激励,否则,高校将难以维护其政治动员的权威性与合法性,也难以维护校园稳定。

注 释:

①詹姆斯·汤森,布兰特·沃马克.中国政治[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6.

②林尚立.当代中国政治形态研究[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

③邓彦,钟添生.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动员机制[J].求实,2004,(11).

④杨建中.政治动员·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优势[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3,(2).

参考文献:

〔1〕李征.简论政治动员[J].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

〔2〕杨小明.论政治动员要素的变化[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5).

〔3〕张丽.探析高校大学生政治动员模式[J].法律与社会,2012,(1).

〔4〕汤耀阳.加强大学生政治参与的思考[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9).

(责任编辑 孙国军)

猜你喜欢
政治动员高校机制
自制力是一种很好的筛选机制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破除旧机制要分步推进
注重机制的相互配合
打基础 抓机制 显成效
中国共产党政治动员问题研究述评
加强非战争军事行动政治动员建设的重点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