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互动媒介对突发公共事件新闻报道的影响——基于“北京雾霾”个案的实验研究

2014-11-14 03:21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归因互动性框架

张 洋

(中国人民大学 新闻学院,北京 100872)

一、研究缘起

2013年1月13日10时,北京发布了北京气象史上首个霾橙色预警,一月中旬,北京的空气污染指数接近1000,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等众多媒体均对该事件进行大篇幅的报道和评论。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界定,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严重社会危害,需要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予以应对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作为突发公共事件的“北京雾霾”,其类型介于自然灾害中与事故灾难之间。该事件的责任归因亦十分复杂,通常分为自然气候原因及人为污染原因两大类,而人为污染又细分为企业排污和私家车辆尾气排污,即社会归因和个人归因两种倾向。随着国内突发公共事件频仍,媒体报道对受众处理突发公共事件信息的影响日益显著,其呈现方式的不同势必导致不同的解读,并将产生深远且迅猛的社会影响。在数字化技术高度发达的多媒体时代,互动性的视频媒介如何影响受众对新闻事件的责任归因和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关系到社会舆论和事件处理,乃至社会的稳定。鉴于此,新媒体如何影响受众对事件的认知和思考模式成了亟待研究考察的问题。

本研究将以媒介框架效果研究理论为基础,充分考虑传播中间过程对于媒介框架效果的影响,以近期“北京雾霾”为案例,研究视频互动媒介如何通过媒介特性影响受众的在媒介框架效果产生的中间过程,从而影响框架效果的责任归因和受众知识接收的影响。

二、文献综述

(一)媒介框架与责任归因

Iyengar认为受众对责任归因的判断取决于媒体对社会事实的描述方式。其进而对突发公共事件的新闻框架效果分类进行研究,指出在不同类型的新闻框架下,受众对新闻事件责任归因的不同取向。Iyengar所指的归因包括缘由归因,即谁该对问题的产生负责任;责任归因,即谁有责任去解决问题。在Iyengar的研究中,框架即社会事实的呈现方式是自变量,进行两个取值,讨论其对于因变量个人归因或者社会归因的影响。如果新闻被呈现为关于事件的背景,而且是“抽象的和非个人化的”,就是背景框架。如果媒体把新闻事件集中于刻画“个人层面而非社会”,媒介框架就被定义为场景框架。Iyengar的观点可以归结为图1:

图1 媒介框架责任归因效应模型

Iyengar的实验分析为框架分析开创了一个新的舞台,为发掘公众舆论和媒介效果的知识问题上作出了很大贡献。然而,这一分析也存在一定缺陷,其忽视了受众对信息处理的中介因素。随着媒介形态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出现等因素,需要对这一分析模型进行补充。

(二)认知模式与认知效果

Eveland认为,互联网为场景框架下的新闻事件提供了完整的“语境”,信息得到重新建构,受众自我框架机制形成。相比传统媒介非联结性信息的感知,新媒体使得受众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认识与接触更加背景化。Eveland的研究证明,受众从新闻获取知识的程度会受到新闻的结构方式的影响。非线性的超链接式的新闻呈现方式会鼓励受众在媒介使用中采取选择性浏览的方式阅读,比起易使受众从头读到尾的线性新闻呈现,这种非线性传播方式虽可能使受众遗失掉重要信息,但由于非线性的呈现方式允许受众进行选择性阅读和精细加工,这将使受众能够选择阅读的速度和顺序,并使知识更易被学习和获取。如图2所示:

图2 互动性水平影响受众接受知识的模型

Eveland研究的漏洞是,其主要考虑的自变量是网络超链接,且多以文本信息为研究对象,忽略了其他互动性因素和形态。因此本研究将把媒介框架效果和中介认知模型相结合,充分考虑互动性中介因素,以视频互动媒介为自变量,探讨其对于责任归因和知识接收的影响。

(三)视频互动媒介中的人机模式

互动是在日常生活中最常发生的行为序列。对媒介而言,多媒体即是本质上的互动媒介。学者雷建军基于数字化对媒介形态、媒介内容和媒介效果的影响角度,归纳了以视频互动为主要特点的视频互动媒介的形态、信息呈现方式等。他以界面两端参与互动的角色身份作为抽象分类的标准,抽象出视频互动媒介的传播过程,并将视频互媒介分为人机互动式和人际互动式。如图3所示:

图3 人机互动视频媒介与人际互动视频媒介模式

人际的互动视频媒介在大众新闻媒介传播领域尚无应用实例,在本研究中暂时不予考虑。人机互动指在以媒介为中介进行传播的过程中,界面两端的人与机器所发生的相互依存的行为。在整合过程中的视频互动媒介中,机器一般是电子设备、网站、软件或者数据库,传播所使用的语言主要是视听语言。在人机互动各类型中,网络视频是现阶段互动视频媒介中互动性水平最高的形式,且使用受众规模最大,因此本研究主要以视频互动媒介中的人机互动型的网络视频为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设计

媒介框架是媒介效果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而权责归因则是框架效果的重要作用之一,前人的研究考察了线性和非线性超链接新闻对于传统的场景式和背景式媒介框架的解构现象。然而,这些考察建立在媒介强效果理论基础上,忽视了传播过程中的其他互动性因素,此外,上述研究仅对文本信息进行分析,而并未考察互动性视频媒介对于新闻框架作用的影响。

鉴于以上原因,本研究将Iyengar的媒介框架责任归因效应模型置于视频互动媒介传播的语境下,结合Eveland的认知中介模型,对统筹后的三者进行案例验证。本研究采用控制实验法,重点考察互动视频媒介框架效应过程的既有中介变量的影响,以及过程中还存在有哪些其他中间变量,旨在探究视频互动媒介对媒介框架的责任归因和知识接收的影响。

由于研究对象主要变量是以计算机为终端的人机互动的视频互动媒介,即网络视频,故实验安排一系列以计算机为测试平台的实验。受试随机分配到不同媒介形态的实验组。A组的受试者接收来自互联网的视频信息,这里选取百度视频以“北京雾霾”为关键词的视频搜索结果,受试者可以自由转跳到相关信息,本组是最高互动视频媒介受验组。B组采取传统视频媒介即电视视频模式,基本不具有互动性,在事件发生发展期的央视新闻频道整点新闻中,采取随机抽样方式,结果选取2013年1月14日12:00央视新闻频道《新闻30分》视频,以传统的线性播放模式进行。将两组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视作对传统视频媒介和以网络视频为例的视频互动媒介的比较。此外,为确保实验效度,本研究设置控制组,观看一组共5条场景框架式的新闻视频。

(一)变量间的逻辑关系

①将提供信息的媒介类型作为自变量,主要考察视频互动媒介的影响,因此以互动性为主要变量,即选取视频互动媒介的视频新闻与传统线性传播的电视新闻进行对比研究。②事件的责任归因以及对事件相关知识的接收程度是因变量。③把已知的互动性中间因素,即选择性收看视作中介变量,同时在实验过程中考察另外还有哪些中间变量的存在。

(二)实验假设

①视频互动媒介趋向于使媒介框架的社会背景归因得分更高。②受众在视频互动媒介的新闻接触中存在选择性扫读和其他形态的中介行为,这些行为的程度与社会背景归因呈正向因果关系。③受众在视频互动媒介的新闻接触中存在选择性扫读和其他形态的中介行为,这些行为的程度与知识获取程度呈正向因果关系。

(三)实验步骤

实验前,先对研究人员进行培训,实验完成前不交代实验目的,借此保障受试者能像平时一样浏览网页。实验在某网络公司的员工中展开,由于各位员工均有电脑,便于测试实施。测试采取随机抽样,利用员工工号分别抽取25人,命名A组和B组。抽取时控制性别比例接近1∶1,以提高信度。此外,由于被测员工的教育背景类似,由此可忽略性别和学历对实验的影响。此后,以同样方式抽取25人作为控制组检测实验有效性。本实验的受测时间为30分钟,实验过程中,受试者根据不同组别采取不同方式观看视频。观看后,受试者填写问卷并开展个别访谈。

(四)测量指标

调查问卷采用5级里克特量表及单选题进行测试。首先,“北京雾霾”的责任归因分为社会性归因到个人归因的区间,1代表个人归因,5代表社会归因。其次,针对案例事件设置问题,在考察事件取决于个人行为还是社会处理时,倾向认为事故应该由政府承担责任的归结于社会归因,倾向认为是北京市民承担责任的则趋于个人责任。再次,引入相关问题进行检测,考察受测者对于是否应该限制汽车车辆的考量,倾向认为“应该限制”的视作个人归因,倾向选择“不应该限制”的视作社会归因。最后,设置收看行为的题目,取值从1到5,互动性越强分值越高,1代表“按节目顺序观看”;2代表“自主选择性收看”;3代表“选择并针对某些快速浏览跳跃式收看”;4代表“选择并进行了快速浏览、回放和重复性收看”;5代表“对新闻事件快速浏览、回放和重复性收看,并进行留言或评论”。

设计雾霾相关知识的单项选择题以考察受众对雾霾相关知识的接收情况。知识考查设5题,题目依次是:大气污染物主要包括什么、雾霾天气对健康有哪些影响、雾霾期间的防范措施是什么、口罩的佩戴时间多长适宜、什么是PM2.5。随后,统计正确答案的数据,答案正确数目从0至5,得分越多代表接收程度高。为了排除非新闻视频接触即自身储备知识的干扰,将知识问答题部分开展试验前后对比测试。

四、研究发现

为了检测视频互动媒介使用、责任归因、知识接收的关系,本研究利用SPSS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数据统计和方差分析,以此测量组别间的差异。研究数据的控制组置信系数为0.03达到了检验要求,表明实验具备一定的效度。为了检验中介变量的作用,将采取“Kendall's tau-b”进行双尾相关性检验,预测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因果作用。

(1)A组实验的刺激物为以“北京雾霾”为关键词搜索到的视频,实验中发现,93.17%的受测对象在视频搜索网页的前5页中选择收看内容。对前5页共计100条的视频新闻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A组收看频度统计

在A组的试验中,网页视频收看的频数总数为249,平均每人在30分钟内收看的新闻条数为9.33条。此外,实验中收看频数最多的视频如表2。

表2 A组网页收看频数最多的视频信息

观察可知,以上五条新闻全部来自网页第一页的页面,且在后续页面中有重复出现的现象。纵观这五条并所有收看视频的共同规律均是位置越靠后,收看的频数越少。此外,从新闻的来源上分析,前五页中大多数视频来自非专业新闻视频网站,根据新闻来源数量对提供视频的网站进行排名,如表3所示,仅此五家视频网站便占据了五页视频总量的61%。

表3 A组收看视频的网站统计

为了检测假设二和假设三,将A组数据的“收看行为”、“知识获取”、“责任归因”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如表4的数据所示,数据中SIG双尾检测数值小于0.05,表示两组数据显著相关。因此,收看行为和知识接收与责任归因之间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2)针对B组进行的测试刺激物为央视新闻频道2013年1月14日12:00《新闻30分》视频,将其以线性方式播放。视频的内容和时间如表5所示:

表4 收看行为、知识获取、责任归因的相关性检验

表5 B组收看线性视频内容

(3)对比A、B两组数据,虽然A组内相关性检验并未得到证实,但是以平均得分进行数据分析,如表6所示,在归因得分上,A组明显大于B组数据,在知识后测上A组也远大于B组数据得分。

表6 A、B两组测试数据对比

五、结论与讨论

在充分考虑媒介框架效果存在中间变量的前提下,本文对媒介如何影响人们在新闻事件中的责任归因和知识接收情况进行了分析。经案例研究发现,认知中介模型关注的超链接知识接收现象填补了媒介框架责任归因效应模型中缺失的信息处理中介因素。因此,将Eveland的认知中介模型引入Iyengar的媒介框架责任归因效应模型,可以对媒介框架责任归因效应模型进行有效修正。同时,将认知中介模型置于视频互动媒介使用的视域内,是对认知中介模型中互动性形态的丰富,改善了认知中介模型研究中研究对象单一的弊端。

通过对实验假设的验证进行解析,得到以下几点启示:

(一)受众在互动视频媒介使用中根据个人经验和喜好的媒介框架来建构个人媒介框架,在视频互动媒介中受众的互动性使用仍然受到媒介框架的影响。

在预实验中,观察并记录A组所有试验对象在实验时间内所选择的视频新闻,发现不同个体在相同时间内选择观看的视频个数不同,方差等统计学数据显示存在显著差异,在实验后通过访谈了解到,个体在选择新闻时通常凭借“第一印象”,而“第一印象”囿于多种个体和媒介因素的制约。

个体因素包括个人的既有知识框架,通常倾向于选择未知的信息进行接收和关注。在A组实验中,每页面视频为20个,五页中有同一视频在同页或不同页重复出现的现象,检测显示同一视频位于后面的收看频数明显低于前页或者位置靠前的视频。

在受众收看频次最多的视频中,超过10次的全部为在网页第一页页面中显示的视频。随着次第向后浏览页面,视频收看频数逐渐降低的趋势较为明显。乍看吊诡的是,第二页中视频的收看频数小于第三页和第四页。究其原因,第二页中视频信息的标题重复率高达70.6%。由此可见,视频重复性并不会加重其影响力。

在A组实验中,即便互动性水平得分高于4,受测者的视频选择依然受到网页对视频安排的框架影响。

(二)视频互动媒介使媒介框架趋向于社会背景归因。

对比A、B组实验得出的数据,A组数据的归因得分4.11远高于B组的2.38。虽然在相关性检验中,数据不支持媒介框架的归因效果同媒介使用行为的互动性存在显著相关性,即不能表明互动性水平越高,受众越趋向于社会背景归因,但是在平均得分上仍能看出,视频互动媒介使得媒介框架的背景归因得分高于传统视频媒介,即电视的媒介框架归因。

需要说明的是,在随机抽样选择的央视新闻频道1月14日的新闻视频中场景式框架的新闻内容占到66.7%,时长占到65.5%,因此导致在新闻事件的归因效果中,对于场景归因的分值较高。而在A组进行的网页测试中,网页第一页面中70.0%为背景框架新闻。

虽然上述因素在归因和因果判断上的比重复杂难辨,但却从另一维度阐释了目前电视新闻的场景化趋势,以及网络新闻框架建构中受众自主因素对于既有框架的消解作用。

(三)视频互动媒介的互动性水平与媒介框架的社会背景归因、知识获取程度不存在显著相关性。

考察不同受测个体选择的视频新闻中,背景式框架和场景式框架的视频个数,其结果未呈现出视频互动媒介使得受众倾向于背景式框架的显著相关性。测试事件的归因也未出现视频互动媒介的社会归因得分高于传统线性传播的B组的情况。

在视频互动媒介的使用中,广泛存在互动性中介行为。A组的视频收看中互动性行为的得分指数在4以上便足以表明这一点。实验中观察发现,除了选择性阅读,受测A组在观看视频过程中进行了快进、中途关闭视频、回放等现象。

受众在视频互动媒介的新闻接触中存在选择性扫读和其他形态的中介行为,这些行为的程度与知识获取程度呈正向因果关系的假设未得到验证。实验前测与后测中,两组对雾霾相关知识的回答,A组答案前后比较,后测后的答案正确率有较大的提升,而B组答案的前后差异不大,说明视频互动媒介对于知识接收的程度要高于传统线性传播。这一检验存在的问题是,由于事件发生已经有一段时间,受众主要根据个人已有知识进行回答,难以有效检测实验中的媒介影响。

综上所述,本研究的假设不能为实验完全验证,但可以为视频互动媒介对受众责任归因和知识接收的相关影响提供一些旁证。此外,实验证明了视频互动媒介的效果实现过程中个人选择等中介变量的广泛存在。本实验部分证明了视频互动媒介向人们提供了大量用于理性思考和分析的材料,有可能对于场景式媒介框架产生消解作用。不过,要清晰地解释视频互动媒介对媒介框架的重构和知识接收的影响仍是一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心理认知、环境因素、大脑信息处理等其他学科研究的补充。

[1]Iyengar,S. Is Anyone Responsible?How Television Frames Political Issues[M].Chicago.IL: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1.

[2]Iyengar,S.Framing responsibility for political issues:The case of poverty[J].Political Behavior,1990,(12).

[3]Iyengar,S.and Simon,A.News Coverage of the Gulf Crisis and Public Opinion:A Study of Agenda—Setting,Priming,and Framing[J].Communication Research,1993,20(3).

[4]Eveland,W.P.,J.R.and Dunwoody,S.User Control and Structural Isomorphism or Disorientation and Cognitive Load?[J].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1,28(1).

[5]Eveland,W.P.,J.R.,Marton,K.,and Seo,M.Moving Beyond“just the Facts”:The influence of online news on the content and structure of public affairs knowlEdsge[J].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4,31(1).

[6]Eveland,W.P.,JR.,Cortese,J.,Park,H.,and Dunwoody,S.How Web Site Organization Influence Free Recall,Fractual Knowledge,Knowledge Structure Density[J].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2004,30(2):208-233.

[7]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M].胡泳,范海燕,译.海口:海南出版社,1996.

[8]雷建军.视频互动媒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猜你喜欢
归因互动性框架
框架
班主任引导高三学生考后积极归因的探索
浅谈框架网页的学习
为何越来越爱
积极归因方式:当船漏水了
基于Jmeter对Node框架性能的测试研究
为什么有些人喜欢把成功归因于自己 把失败怪罪给别人?
玩转表演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历史高效课堂建设的实践和思考
“物”化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