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雪兰
【摘 要】教学过程的效益取决于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能否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因此对学生学习积极性的调查分析,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对学校教育还是对学生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物理教学 师生关系 学以致用 创新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9.177
在实施新课程的今天,教师在有限的课堂教育中不可能将大纲上所要求的内容都教给学生,更谈不上未来的知识了。如果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精神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就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标,有计划地补充知识,使学生学会学习。这种能力将会对学生终生受益。
一、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和教育教学目的要求对受教育者实施的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这个活动过程中,教师起着核心的主导作用,学生则处在相对被动的从属地位。然而,师生关系是由师生双方对对方的各种认识、情感和行为等因素综合构成的动态系统,其中任何一种因素都会或多或少地影响师生关系,最终不同程度地影响教育教学效果。就学生而言,压抑低落的情绪会使大脑皮层相应区域的脑细胞产生抑制,对学习产生阻碍作用。相反,在轻松愉快的气氛和心情条件下,脑细胞容易激活,智力活动处于最佳状态,有助于记忆、思维和想象活动,便于知识的获得。同样,教师在低落消极的情绪中,往往不能发挥自己最佳的教育教学技巧,良好表达教育教学内容。而积极的情绪,有助于教师综合运用得体的教法传授教学内容。因此,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对达成教育教学目的,提高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心理学研究表明:情感因素是影响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积极丰富的情感能促进认识过程、意志过程的提升,使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发展。而教学过程不仅是师生间信息的交流,也是师生间情感的交流。在过程中培养积极良好的情感可以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促进其价值观的形成,提高人的生理和心理活动的能量,从而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在物理教学的理论和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渗透问题不仅为物理教学理论所忽视,而且在物理教学实践方面也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对物理课堂教学的观察发现:为数不少的物理教师不仅自身缺乏足够的教学热情,表情麻木冷漠,讲授平淡无味,致使课堂教学气氛压抑、沉闷。而且对学生学科情感的培养也缺乏积极有效的措施,导致学生厌学、畏学、甚至弃学。因此,探讨师生情感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形成等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师要热爱自己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学习和成长,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和挫折时,教师要耐心地帮助他们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而不应过多地苛求、指责,让每位学生都感受到老师的爱和期望。师生的情感交流是双向的,但由于高中学生心理发育尚不健全,因而教师处在主导的地位上,教师必须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性别的不同,群体和个体的差异,主动采用相应的感情交流途径与方法,要正确理解“师道尊严”的内涵,清除盲目的“唯我独尊”的心理,主动积极地营造融洽的师生关系。
二、注重学用结合,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有用
物理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基本理念,要求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将物理规律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不少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现象不能用所学物理知识去解释,这是因为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缘故。因此,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学用结合的能力,把物理学活学透,让学生感到物理知识是有用的。有用是学生对学习的理解,也是学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只有当学生认识到学习的作用,真正感到学习的需要时,才能培养起任何情况下都不会动摇的强烈学习兴趣,才会由被动变主动。这就要求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的物理知识时,都应联系它在生产中或者生活中的某些应用,同时要求学生细心观察周围的世界,找出与所学知识相关的事例。例如,讲到“杠杆的平衡条件”时,以杆秤为例,让学生分析“小小秤砣压千斤”的道理,并可进一步提出这样一个常见的问题:有的不法商贩“短斤少两”通常采用哪些手段?利用了什么原理?接着引导学生列出“杠杆平衡条件”的表达式,画出杆秤杠杆示意图通过这个例子,学生对“杠杆平衡的条件”会有更深的理解,从而运用自如。学习了“家庭安全用电”的知识后,教师可安排指导学生在家里观察家庭电路,利用家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观察灯头的构造,学习灯头线的接法,了解熔丝的作用并会选用,了解三线插头和三线插座的作用及接法。此外,还可安排学生根据家用电器的数值,算出家中各种用电器每天或每月的耗电量。
三、培养创新能力,激发永久激情
初中生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是一份宝贵的财富,利用这份好奇心,教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具备了这种思维,学生才能改变以往的被动学习的现状,不再满足于教师所安排的任务,而是自己有主动发现问题的动力和源泉。教师也要创设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环境。首先要科学设置问题,以有梯度、思维容量、新奇的问题来带动学生的思维,抛砖引玉,促使学生存疑、质疑使学生对初中物理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这样主动性自然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例如:讲到运动图像时,曾经让学生完成这样一个题目:一人从甲地沿直线匀速出发,到乙地后停下休息,之后又沿原路匀速返回甲地,试画出该人的s_t时间图像,在这一问题的解答时,教师不再代替学生思考,代替学生画图,而是将任务交给学生,由学生自主完成,这样一来,学生不在偷懒,也无法偷懒,并且面对这样形象的问题解答方式,每个同学都跃跃欲试,积极思考,主动画图,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一时间教师成了辅助,成了配角,学生了成了主角,他们互相质疑,互通有无,有的同学绘图思路清晰简便,便于理解,这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一种思维的固有形式,达到了创新思维共享的可喜局面。
参考文献
[1]吕红萍.新课标下物理教学之管见[J],中国教师,2008年弟1期.
[2]刘哲.物理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教师版),2006年04期.
[3]曹贵明.物理教学中的趣味性[J].新作文(教育教学研究),2011年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