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化学教学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意外,有课前准备工作中的,有化学实验中的,有学生作业中的,也有课堂对答中,教师要巧用这些意外,创生出新的教学资源。
关键词:化学教学;意外;案例;教学资源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80-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30
教学工作中,每位教师都会碰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形,有时能够巧妙的应对,有时则手足无措,由此获得的教学体验往往印象深刻。下面,笔者提供几则化学教学中亲身经历的意外,与各位同行一起来分享和研讨。
一、课前准备工作中的意外
课前准备难免存在疏忽,下面这则案例讲的是由于学生的好动所造成的意外。
案例1:碰散了教学模型如何处理?
下一节课讲晶体的类型,课前,化学科代表和另一位同学到办公室搬模型,两个人在去教室的途中打闹,把C60模型掉地上完全散架了,来不及拼接起来,所以,我课上只能对照教材上的插图介绍了C60。由于打闹导致大家没看到C60模型,两人显得很是沮丧,我也决定要“惩罚”他们,“罚”他俩利用课余的时间到实验室重新搭建C60模型,并从几何学的角度向同学介绍C60模型,还要查找有关C60的最新研究成果做个小讲座。两个人本来就对化学感兴趣,他们甘愿受“罚”。好动是学生的天性,当学生因此犯错不要一味的责怪他们,教师可以因势利导,既让他们认识到错误,又不要让他们受到伤害。诺贝尔医学生理学奖获得者麦克劳德杀掉了校长最宠爱的狗,校长也只是罚他们画一幅狗的骨骼图和一幅血液循环图,正是在画图的过程中,麦克劳德深深体会到自己知识的不足,从此发奋学习,以后成了著名的解剖学家。
二、化学实验中的意外
中学实验多数是验证性的实验,也就是说做实验之前现象就知道了,只是动手操作“再现”一下。但实际实验中不会“如我所愿”,总会出现与预期结果不同的现象,新的现象必然有新的原因,总得给学生一个交代。
案例2:苯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怎么褪色了?
为了验证苯环中没有碳碳双键,分组实验之一:向苯中滴加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有一组学生汇报实验现象是红色褪去,并高举褪色后的溶液为证。再做一遍,还是褪色!其他小组没有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这一小组的苯有问题,里面有杂质!极有可能是甲苯之类的物质。除去其中的甲苯就行了,取液,向其中加入高锰酸钾溶液,振荡,至红色不再褪去,静置,上层液体是不含杂质的苯,用得到的纯净的苯再进行实验。学生从中不仅掌握了苯的性质,认识了苯的结构,而且了解了苯的同系物的性质,并掌握了物质提纯的一种方法。
案例3:铜丝怎么又变红了?
在做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时,学生先将铜丝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变黑,有学生的铜丝没有离开火焰,铜丝突然又变红了。怎么回事?我请学生观察铜丝变红时处于火焰的什么位置?是火焰焰心。焰心有什么物质呢?不妨灭掉酒精灯,用火去点冒出的那股“青烟”,看到火苗窜向酒精灯灯芯,酒精灯被点燃了,隔空点灯!说明“青烟”可燃,“青烟”又是什么?原来是酒精灯灯体内挥发出来的酒精蒸气,酒精具有还原性,“夺”走了氧化铜中的氧,所以铜丝又变红了。接下来,将红热的铜丝伸入盛有酒精的试管,当铜丝还没有与酒精接触时,铜丝在半途就变红了的现象出现时,学生已经都不奇怪了,他们知道,试管中酒精的液面上存在酒精蒸气将铜丝还原了。为了减少酒精的挥发,教材上把装有乙醇的试管置于50℃的温水中,以保持反应所需的温度。
案例4:镁条投入硫酸铜溶液中怎么变黑了?
上《镁的性质和应用》一节课,我增加了镁条和硫酸铜溶液反应的实验,课上,将镁条放入硫酸铜溶液中,镁条表面没有出现预期的红色,而是看到镁条表面有气泡冒出,镁条表面覆盖了一层黑色的物质并逐渐脱落,溶液由蓝色澄清透明变为不透明。我课前没有预做一遍,认为肯定没问题,我对眼前的“异常”解释为置换出的铜的颗粒较细因而看上去呈黑色,学生也默许了这样的解释。对此,我心里也没底,于是在课后,我翻阅资料查找答案[1]:硫酸铜水解显酸性,镁条和氢离子反应产生氢气,氢离子被消耗,促进了水的电离,氢氧化铜的量增多,反应放热,氢氧化铜分解(氢氧化铜的分解温度只有60℃),黑色的物质是氧化铜。看了解释,我身上不禁冒冷汗,如果不是亲手做实验,不是亲眼看到正确的解释,这个问题将永远是我认识上的一“盲点”。第二天的课上,我向学生重新进行了解释,并向学生表示致歉。
案例5:浓硝酸受热怎么没有分解呢?
《化学1》(苏教版)第101页:硝酸不稳定,在常温下见光或受热就会发生分解。因此,硝酸应贮存在避光、低温处。我对此一直没有怀疑,但是在课堂上,我做硝酸受热分解的实验,并没有看到明显的红棕色出现。我以为是实验室的硝酸时间过长过期的缘故,虽然心里有疑惑,但也没有再深究下去。对此,刘怀乐老师提出了两种解释[2],观点一:见实验1、2。
实验1:取3mL约69%浓硝酸放入试管中,然后放到酒精灯上加热,直到将浓硝酸蒸发完毕。
实验现象:浓硝酸不断沸腾,在试管口附近产生大量“白烟”,无红棕色气体产生。
实验结论:69%浓硝酸受热不易分解,对热比较稳定。
实验2:取15mL约69%浓硝酸放入曲颈甑中,向其中加入50mL 98%的浓硫酸,混合均匀后放到酒精灯上加热蒸馏,收集蒸馏得到的发烟硝酸。取3mL发烟硝酸放入试管中,然后放到酒精灯上加热。
实验现象:收集蒸馏得到的发烟硝酸呈浅黄色。加热该发烟硝酸至沸腾,开始试管上方有少量黄色气体产生,后在管口附近有大量“白烟”产生。
实验结论:发烟硝酸(98%以上的浓硝酸)对热比较稳定,受热只有很少量硝酸分解。endprint
观点二:按国家GB/T626-1989分析纯硝酸标准。ρ=1.41,含量(HNO3)在65%-68%,很接近硝酸恒沸液(62.9%),加热煮沸时实际仅仅把它变成了硝酸蒸气,因为远没有达到硝酸热分解的温度,所以观察不到硝酸分解。实现HNO3热分解可采取如下的操作:在试管底部或圆底烧瓶底放进几药勺碎玻璃粉(或玻璃纤维)用酒精灯加热装玻璃粉的部位(干烧)几分钟,待玻璃粉蓄积了大量的热,温度又很高时,用长滴管把2-3滴浓硝酸送到高温玻璃粉堆上,浓硝酸在高温下会立即分解,释放出大量红棕色NO2充满整个容器空间。玻璃粉堆在这里既蓄了热升了温,又能保护仪器不致受损。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实验事实,千万不可固守陈见,想当然的自圆其说,甚至糊弄学生,得过且过。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给学生合理的交代,不能当场解决的要通过课后的再探究或查找资料及时给学生一个答复。
三、学生作业中的意外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学生在解答作业中的习题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解法,有些思路很出格,也很另类,简单的打叉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办?
案例6:如何应对学生的另类解答?
我布置了《化学与生活》(苏教版,2004年)第65页上练习与实践第3题: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引起中毒事故发生。请你阅读下表有关资料,并结合已有化学知识,用多种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3]。
有学生解答:先溶解再喂给两只实验用的耗子,死掉的那只就是喝了亚硝酸钠的。
面对学生的另类解答,有教师认为是恶作剧,判0分,有教师认为有创意,要鼓励。我的处理是跟这位学生当面谈谈,指出两点,一要学会审题,抓住关键信息,从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角度筛选最佳方案,本题中两者的酸碱性不同是破题一个的切入点,可以用pH试纸来区分,但是在测两者(浓度均为0.1 mol·L-1)的pH时,发现测定结果是一种溶液的pH值为5-6,另一种溶液的pH值为8-9,并没有出现题目信息中所说的中性情形,重复实验多次,仍然是一样的结果。显碱性的肯定是亚硝酸钠溶液,另一种就是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怎么会显酸性呢?我请这位学生再思考,寻找原因。二是进行生命观的教育,中学化学实验中杜绝任何活体实验,任何化学药品的检验绝不允许用嘴尝,这是安全的需要。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在习题中把这种想法表达出来,他们不会沿着老师的思维路径一步一步的解题,面对学生的“特殊”解法要通过个别交流给予指导。比如学生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的熔点高低,从石墨的晶体类型出发,认为石墨是混合型晶体(介于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之间)得出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低。我问学生,石墨和金刚石的熔化要破坏什么作用?学生答共价键。又问共价键的强弱可以看它的什么参数?学生答键长。再问共价键的键长的数据可不可以查资料呢?学生立即想到了翻书,很快有学生查到了金刚石的碳碳键的键长154pm,又有学生从自己的教辅用书上查到了石墨的碳碳键的键长是142pm,勿庸置疑,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又有学生叫起来,他从自己的工具书上查到了石墨的熔点是3652℃,金刚石的熔点3550℃。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自己的错误,学生也非常的兴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将“刺激”学生不断前行。
四、课堂对答中的意外
在上课的即兴回答中,学生会“冒”出一些奇怪答案,老师不能充耳不闻,要“看”到学生非常规应答背后的真正想法。
案例7:钠着火了用盐酸扑灭,可以吗?
上《钠的性质及应用》时,提出了“钠着火了如何扑灭?”有学生响亮的抢答用盐酸扑灭,引来了其他同学的哄笑。这位学生坚持认为用盐酸来处理,我请这些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水可以降温,盐酸可以中和氢氧化钠,泼浓盐酸不仅灭了火,而且把二次危险物消除了,未尝不可呢?我请学生做下面一个实验:将钠裹在棉花中滴加稀盐酸,当学生看到棉花燃烧了起来,已经无需再做过多的解释了。
化学教学中不经意间会遭遇种种意外,这是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时刻,教师要善于应用教学中的意外,创生崭新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敬小娟,唐力.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的探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0):24
[2] 刘怀乐.“硝酸”教学的几点参考[J].化学教学,2011,(2):71-74
[3] 韩竹海.化学教学中如何应对学生的另类解答——对网络研修中一则主题帖的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6):77-78endprint
观点二:按国家GB/T626-1989分析纯硝酸标准。ρ=1.41,含量(HNO3)在65%-68%,很接近硝酸恒沸液(62.9%),加热煮沸时实际仅仅把它变成了硝酸蒸气,因为远没有达到硝酸热分解的温度,所以观察不到硝酸分解。实现HNO3热分解可采取如下的操作:在试管底部或圆底烧瓶底放进几药勺碎玻璃粉(或玻璃纤维)用酒精灯加热装玻璃粉的部位(干烧)几分钟,待玻璃粉蓄积了大量的热,温度又很高时,用长滴管把2-3滴浓硝酸送到高温玻璃粉堆上,浓硝酸在高温下会立即分解,释放出大量红棕色NO2充满整个容器空间。玻璃粉堆在这里既蓄了热升了温,又能保护仪器不致受损。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实验事实,千万不可固守陈见,想当然的自圆其说,甚至糊弄学生,得过且过。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给学生合理的交代,不能当场解决的要通过课后的再探究或查找资料及时给学生一个答复。
三、学生作业中的意外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学生在解答作业中的习题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解法,有些思路很出格,也很另类,简单的打叉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办?
案例6:如何应对学生的另类解答?
我布置了《化学与生活》(苏教版,2004年)第65页上练习与实践第3题: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引起中毒事故发生。请你阅读下表有关资料,并结合已有化学知识,用多种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3]。
有学生解答:先溶解再喂给两只实验用的耗子,死掉的那只就是喝了亚硝酸钠的。
面对学生的另类解答,有教师认为是恶作剧,判0分,有教师认为有创意,要鼓励。我的处理是跟这位学生当面谈谈,指出两点,一要学会审题,抓住关键信息,从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角度筛选最佳方案,本题中两者的酸碱性不同是破题一个的切入点,可以用pH试纸来区分,但是在测两者(浓度均为0.1 mol·L-1)的pH时,发现测定结果是一种溶液的pH值为5-6,另一种溶液的pH值为8-9,并没有出现题目信息中所说的中性情形,重复实验多次,仍然是一样的结果。显碱性的肯定是亚硝酸钠溶液,另一种就是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怎么会显酸性呢?我请这位学生再思考,寻找原因。二是进行生命观的教育,中学化学实验中杜绝任何活体实验,任何化学药品的检验绝不允许用嘴尝,这是安全的需要。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在习题中把这种想法表达出来,他们不会沿着老师的思维路径一步一步的解题,面对学生的“特殊”解法要通过个别交流给予指导。比如学生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的熔点高低,从石墨的晶体类型出发,认为石墨是混合型晶体(介于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之间)得出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低。我问学生,石墨和金刚石的熔化要破坏什么作用?学生答共价键。又问共价键的强弱可以看它的什么参数?学生答键长。再问共价键的键长的数据可不可以查资料呢?学生立即想到了翻书,很快有学生查到了金刚石的碳碳键的键长154pm,又有学生从自己的教辅用书上查到了石墨的碳碳键的键长是142pm,勿庸置疑,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又有学生叫起来,他从自己的工具书上查到了石墨的熔点是3652℃,金刚石的熔点3550℃。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自己的错误,学生也非常的兴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将“刺激”学生不断前行。
四、课堂对答中的意外
在上课的即兴回答中,学生会“冒”出一些奇怪答案,老师不能充耳不闻,要“看”到学生非常规应答背后的真正想法。
案例7:钠着火了用盐酸扑灭,可以吗?
上《钠的性质及应用》时,提出了“钠着火了如何扑灭?”有学生响亮的抢答用盐酸扑灭,引来了其他同学的哄笑。这位学生坚持认为用盐酸来处理,我请这些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水可以降温,盐酸可以中和氢氧化钠,泼浓盐酸不仅灭了火,而且把二次危险物消除了,未尝不可呢?我请学生做下面一个实验:将钠裹在棉花中滴加稀盐酸,当学生看到棉花燃烧了起来,已经无需再做过多的解释了。
化学教学中不经意间会遭遇种种意外,这是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时刻,教师要善于应用教学中的意外,创生崭新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敬小娟,唐力.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的探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0):24
[2] 刘怀乐.“硝酸”教学的几点参考[J].化学教学,2011,(2):71-74
[3] 韩竹海.化学教学中如何应对学生的另类解答——对网络研修中一则主题帖的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6):77-78endprint
观点二:按国家GB/T626-1989分析纯硝酸标准。ρ=1.41,含量(HNO3)在65%-68%,很接近硝酸恒沸液(62.9%),加热煮沸时实际仅仅把它变成了硝酸蒸气,因为远没有达到硝酸热分解的温度,所以观察不到硝酸分解。实现HNO3热分解可采取如下的操作:在试管底部或圆底烧瓶底放进几药勺碎玻璃粉(或玻璃纤维)用酒精灯加热装玻璃粉的部位(干烧)几分钟,待玻璃粉蓄积了大量的热,温度又很高时,用长滴管把2-3滴浓硝酸送到高温玻璃粉堆上,浓硝酸在高温下会立即分解,释放出大量红棕色NO2充满整个容器空间。玻璃粉堆在这里既蓄了热升了温,又能保护仪器不致受损。
教学中我们要尊重实验事实,千万不可固守陈见,想当然的自圆其说,甚至糊弄学生,得过且过。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能当场解决的要当场给学生合理的交代,不能当场解决的要通过课后的再探究或查找资料及时给学生一个答复。
三、学生作业中的意外
作业是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手段,学生在解答作业中的习题时会出现各种各样的解法,有些思路很出格,也很另类,简单的打叉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怎么办?
案例6:如何应对学生的另类解答?
我布置了《化学与生活》(苏教版,2004年)第65页上练习与实践第3题: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外观极像食盐,且具有与食盐一样咸味的有毒物质,因此,这种工业用盐常被冒充食盐掺假或被误作食盐使用,导致引起中毒事故发生。请你阅读下表有关资料,并结合已有化学知识,用多种方法鉴别亚硝酸钠和氯化钠[3]。
有学生解答:先溶解再喂给两只实验用的耗子,死掉的那只就是喝了亚硝酸钠的。
面对学生的另类解答,有教师认为是恶作剧,判0分,有教师认为有创意,要鼓励。我的处理是跟这位学生当面谈谈,指出两点,一要学会审题,抓住关键信息,从原理正确,操作简便,现象明显的角度筛选最佳方案,本题中两者的酸碱性不同是破题一个的切入点,可以用pH试纸来区分,但是在测两者(浓度均为0.1 mol·L-1)的pH时,发现测定结果是一种溶液的pH值为5-6,另一种溶液的pH值为8-9,并没有出现题目信息中所说的中性情形,重复实验多次,仍然是一样的结果。显碱性的肯定是亚硝酸钠溶液,另一种就是氯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怎么会显酸性呢?我请这位学生再思考,寻找原因。二是进行生命观的教育,中学化学实验中杜绝任何活体实验,任何化学药品的检验绝不允许用嘴尝,这是安全的需要。
学生有自己的想法,并在习题中把这种想法表达出来,他们不会沿着老师的思维路径一步一步的解题,面对学生的“特殊”解法要通过个别交流给予指导。比如学生比较石墨和金刚石的熔点高低,从石墨的晶体类型出发,认为石墨是混合型晶体(介于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之间)得出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低。我问学生,石墨和金刚石的熔化要破坏什么作用?学生答共价键。又问共价键的强弱可以看它的什么参数?学生答键长。再问共价键的键长的数据可不可以查资料呢?学生立即想到了翻书,很快有学生查到了金刚石的碳碳键的键长154pm,又有学生从自己的教辅用书上查到了石墨的碳碳键的键长是142pm,勿庸置疑,石墨的熔点比金刚石高。又有学生叫起来,他从自己的工具书上查到了石墨的熔点是3652℃,金刚石的熔点3550℃。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了自己的错误,学生也非常的兴奋,这种积极的情绪将“刺激”学生不断前行。
四、课堂对答中的意外
在上课的即兴回答中,学生会“冒”出一些奇怪答案,老师不能充耳不闻,要“看”到学生非常规应答背后的真正想法。
案例7:钠着火了用盐酸扑灭,可以吗?
上《钠的性质及应用》时,提出了“钠着火了如何扑灭?”有学生响亮的抢答用盐酸扑灭,引来了其他同学的哄笑。这位学生坚持认为用盐酸来处理,我请这些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认为,水可以降温,盐酸可以中和氢氧化钠,泼浓盐酸不仅灭了火,而且把二次危险物消除了,未尝不可呢?我请学生做下面一个实验:将钠裹在棉花中滴加稀盐酸,当学生看到棉花燃烧了起来,已经无需再做过多的解释了。
化学教学中不经意间会遭遇种种意外,这是考验教师教学智慧的时刻,教师要善于应用教学中的意外,创生崭新的教学资源。
参考文献
[1] 敬小娟,唐力.镁跟硫酸铜溶液反应实验现象的探讨[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5,(10):24
[2] 刘怀乐.“硝酸”教学的几点参考[J].化学教学,2011,(2):71-74
[3] 韩竹海.化学教学中如何应对学生的另类解答——对网络研修中一则主题帖的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4,(6):77-7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