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课程培养批判性思维的教学设计

2014-11-06 23:24赵玉民曲现龙乔京凤
历史教学·中学版 2014年8期
关键词:思维训练问题设计质疑

赵玉民 曲现龙 乔京凤

关键词 质疑,问题设计,思维训练

中图分类号 G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0457-6241(2014)15-0040-04

什么是批判性思维?英国利兹大学斯特拉·科特雷尔认为,“批判性思维是一种认知活动,和运用思维相联系。以一种批判、分析、评价的方式思考,就需要运用多种思维活动,比如关注、分类、选择和判断”。①批判性思维以积极的思维方式处理知识或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因此,会思考的人应该具有批判性思维意识。

高中历史课程目标要求培养学生“崇尚科学精神,坚定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注重探究学习,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这里要求的思维素质已经包含批判性思维。那么,教师就应该有意识地引导质疑,分析历史信息,实证历史结论,探究历史本源;将学习过程置于批判性思维的过程中,最终实现课程目标。

历史课程内容具有史实的逻辑发展特点,史事之间的因果关系正是批判性思维质疑的要点,分析必须以史实为依据,评价更需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所谓“过程与方法”即是要求教学引导学生体验这样的思维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需要持久的、渐进的训练,关键是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有意识地设计问题,引导批判性思维的发生,潜移默化地培养批判性思维意识。《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一课,线索单一,逻辑清晰,但教材缺乏细节,学生即使认真阅读,也难厘清历史全貌。因此,本课可以作为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典型实例。以下材料都是教学中经常使用的,怎样设计问题才能实现批判性思维训练,我们用设计意图说明。河北省使用人民版教材,北京市使用人教版,我们综合两种教材的特点,希望能够产生相同的教学效果。

材料1:列宁在《论粮食税》的著作中指出:“特殊的‘战时共产主义就是:我们实际上从农民手里拿来了全部余粮,甚至有时不仅是余粮,而是农民的一部分必需的粮食,我们拿来这些粮食,为的是供给军队和养活工人。……我们当时不这样做就不能在一个经济遭到破坏的小农国家里战胜地主和资本家。”②

问题设计: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仅仅是为了应对战时困难吗?

设计意图:人教版在“学思之窗”栏用列宁的评价,肯定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必要性。但又提出“我们应当如何看待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人民版也认为这一政策是“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只是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端和错误”。战时政策为应对战争的特殊境况而制定,集中人力、物力,采取特殊的管制措施,应该都是为了赢得战争的胜利。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仅是为了对付战争,借机“推进社会主义”是制定政策的指导思想。设计这个问题意在质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指导思想是否正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1918年开始的,两个教材都说1920年战争基本结束,而政策还在继续,那么,出现错误的根源是什么呢?仅仅是执行的问题吗?实行战时政策为什么非要禁止自由贸易呢?可见其指导思想并非只为战时需要。如果深入探究,为什么在指导思想上会认为这样可以推进社会主义?分析第二个材料。

材料2:1921年,列宁说:“我们计划(说我们计划欠周地设想也许较为确切)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办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①

问题设计1:列宁说的“错误”指什么?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错误?

设计意图:列宁说的错误指战争过后仍然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人民版指出:“由于布尔什维克的许多领导人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做直接向共产主义过渡的途径,认为可以在战争结束后继续利用这一非常手段,把陷于经济灾难的国家拯救出来,同时实现向共产主义的直接过渡。因此,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农村实行的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得到强化。”人教版只是叙述了危机和兵变,没有分析原因。因此,用人教版教师特别应注意介绍战争基本结束后战时政策仍在延续使用这个基本事实。这样才能使学生产生质疑。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在战时不能说完全错误,但战争的威胁解除以后应当立即停止非常措施。人民版“学习思考”栏引用列宁《论粮食税》一段话非常有价值,列宁说:“应当说我们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是一种功劳。但同样必须知道这个功劳的真正限度。”为什么列宁既强调是一种功劳,又说这个功劳是有限度的?言外之意,超过这个限度就不是功劳,而是错误了。使用人民版可以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两种教材都要引发质疑,由于教材的基本内容差异太大,因此人教版使用问题1的设计方案比较好,人民版则可以深入一个层面,使用以下设计方案。

问题设计2:列宁说的“错误”指什么?联系材料1,思考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否错误?产生错误的根源是什么?

设计意图:首先要辨别错误与正确的界限。在战时执行是正确的,战争结束还坚持是错误的。在指导思想上的错误则不仅是为了争取战争的胜利,还希望由此推进社会主义,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这点人民版说得很清楚了,那么就可以追问,为什么会产生直接过渡的思想?必修1已经学习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指导思想来源于对《共产党宣言》的理解。《宣言》认为社会主义应针对资本主义的弊端,实行公有制、按需分配、取消商品和货币。但是,《宣言》还指出,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基础上才能实现社会主义。马克思还认为,一国不可能建成社会主义,所以《宣言》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过去我们常说,列宁发展马克思主义即在于在一国建立了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看似比较深,但学生中一定存在这个疑问。如果深入到这个层次,教师应准备宣言的材料,实证指导思想的来源。因此,第二问是否提出来,要看课堂效果。文科班教学似有必要指出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异同点,因为这有助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材料3:列宁说:“到1921年春天已经很清楚了:我们用‘强攻办法即用最简单、迅速、直接的办法来实行社会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原则的尝试已告失败。1921年春天的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回到国家资本主义的阵地上去,从‘强攻转为‘围攻。……如果我们不能实行退却,即把任务限制在较容易完成的范围内,那我们就有灭亡的危险。我觉得危机是从1921年2月开始的。就在当年春天,我们一致决定实行新经济政策。”①

问题设计:结合“围攻”与“退却”两个用词以及新经济政策出台的原因,你认为新经济政策是暂时的?还是长期的?

设计意图:教材都没有提出这个问题,但是,史实告诉我们新经济政策仅仅实行了4年时间。人教版指出,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这其中含有暂时的意思。而对斯大林模式,人教版说它“开创的社会主义建设模式”使苏联的工业产量在1937年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为后来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尽管后面也指出了严重弊端,但叙述倾向基本是肯定的。前后对照,人教版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显然高于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而人民版恰恰相反,它说新经济政策“找到了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评价很高。对斯大林模式,人民版多半是中性叙述,甚至贬义更多。比如经济成就上特别强调“当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时,斯大林模式“一度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但从长远来看,这种模式存在着明显的弊端”。人民版还用了500多字批评了高度集中的政治和思想文化体制。教材有这样明显的差异,说明对新经济政策和斯大林模式的评价没有统一的口径,都还在讨论之中。那么,让学生接受任何一种教材的说法都是有点盲目的。因此,无论使用哪种教材,都可以提出上述问题,都需要从历史的原点上,引导学生自己寻求评价的依据。

列宁在这段话中使用“围攻”与“退却”有其政治含义。既然是退却,就是暂时的,一旦时机成熟还要进攻,围攻是退却的注脚。退却和围攻都是以社会主义对资本主义而言,那时布尔什维克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视为水火不容的关系。事实上,当时布尔什维克的很多领导人都将新经济政策视为暂时的退却,是对造反农民的让步,以拯救苏维埃政权。这是新经济政策能够为多数人所接受的最有说服力的论据。但是否可以认定列宁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指导思想也是暂时的呢?以这段话为据,似乎可以肯定,但是,在学生讨论之后,教师的职责不在于同意哪种结论,而是要指出:实证的原则之一是孤证不立,不能以一段材料就得出一种思想的判断。如果要论证列宁制定新经济政策的思想,还需寻找更多的证据。列宁在逝世之前不断反思,综合研究才能得出比较准确的结论,这已超出了高中学习的范围。虽然此问没有确切答案,但是,思考这个问题是一个完整的批判性思维过程。

为什么从新经济政策转向斯大林模式?两种教材都没有交待。如果新经济政策是退却,那么,斯大林模式就是从退却转为进攻。人教版虽然没有明确这样说,但它说“到1925年,苏联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新经济政策的使命也就终结了。这是人教版的逻辑。人民版充分肯定新经济政策,那为什么改弦更张呢?它的解释是“为了加强国防力量以维护民族独立,为了给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在资本主义包围下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苏联必须尽快实现国家工业化”。这个解释似乎是说新经济政策不能加强国防、不能用以尽快实现工业化。按照人教版的逻辑,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不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按照人民版的逻辑,尽管新经济政策是“一条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但只有斯大林模式才能解决国防和工业化问题。事实上,斯大林对新经济政策一直不以为然,他不懂也不相信新经济政策。托洛茨基、季诺维耶夫、加米涅夫也都反对新经济政策。早在1923年俄共十二大上,已经有人提出“战胜新经济政策”的说法。有兴趣的教师可以阅读郑异凡著《新经济政策以及意义和教训是什么?》、马龙闪著《新经济政策为什么夭折了?》两篇文章(见《苏联真相——对101个重要问题的思考》上,新华出版社2010年版)。这个问题看似复杂,其实2009年高考海南卷早就在此处命题,借用其中斯大林的材料即可。

材料4:如果抛开内部和外部的环境抽象地来讲,我们当然可以用比较缓慢的速度进行工作。但是问题在于:第一、不能撇开内部和外部环境;第二、如果从我们周围的环境出发,那就不能不承认,正是这个环境促使我们迅速发展我国的工业……我们是在一个技术非常落后的国家取得了政权……假如我们的工业和技术像德国那样发达,假如我国工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像德国那样大,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在我们这里就不会像现在这样迫切了……假如我们不是唯一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之一,假如不仅在我国,而且在其他比较先进的国家……也建立起无产阶级专政,那么高速度发展工业的问题就不会这样迫切了。

——斯大林《论国家工业化和

联共(布)党内的右倾》1928年11月

问题设计:斯大林强调什么理由?能否成立?

设计意图:斯大林强调政治理由,但是否成立,可以质疑。因为周围尽管没有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但不见得都仇视苏联。这道高考题还有布哈林的一段材料,布哈林强调经济平衡,答案只要求指出不同角度。用于课堂教学可以深入探究,因为斯大林模式取得经济成就正是利用了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大量进口西方机器设备。1931年,苏联购买的机器设备约占世界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30%,1932年占到50%,而且是择优、低价购买。1929年至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订货。据统计,1931年苏联购买的美国机器设备约占美国出口设备总量的50%。1929年至1932年,苏联与美国签署了132个技术援助合同,1932年大约有2万西方技术人员在苏联工作。“一五”期间,苏联建成的3个大型钢铁厂都是美国和德国帮助建造的,其中一个厂就是美国厂的翻版。斯大林拖拉机厂的设备全部来自美国,由美国80家工厂联合建造、拆装再组装。工程浩大的第涅伯水电站主要设备购自美国两家公司,美国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了水电站建设,其中6名工程师荣获了苏联政府颁发的劳动红旗勋章。斯大林承认,苏联约有2/3的大型企业是在美国援助下建成的。如果说,资本主义国家都敌视苏联,这些事实怎么可能发生呢?因此,设计这个问题不在于答案是什么,后面要了解斯大林模式的经济成就,教材都没有介绍这些经济成就是怎样取得的,补充材料让学生自己寻求结论。

批判性思维的训练主要在于问题设计,问题不能一般化,比如问:战时共产主义“犯了错误”,这一“错误”是在什么背景下发生的?背景的范围指向很大,没有质疑的导向。再问:列宁和苏俄政府是如何纠正这一错误的?就不是引导质疑了。美国学者曾在研究中谈到两种思维模式:海绵与淘金:

有一种常见的思维方式,与海绵遇到水时的反应类似——那就是吸收。……如果你想成为有思想的人,吸收信息固然为之提供了有效的开端,但这种海绵式思维存在着一个致命缺陷:它无法提供方法让我们确定哪些信息与见解值得相信,哪些需要反对。要是一个人始终用海绵式思维来读书的话,那么他相信的就是任何他最后读到的东西。……这对个人和群体来讲都是十分可怕的。……我们觉得,你最好自己选择要去吸收什么、忽略什么。要想做出这样的选择,你阅读时得带着一种特殊的态度——那就是提问的态度。这种思维方式,要求你主动地参与其中。……我们就把这种互动的思维方式叫做淘金式思维。……要想在对话当中的砂石里淘出黄金,需要你频繁提问,思考答案。①

历史教学不能总是让学生陶醉于接受和理解。在培养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下,教学设计应期望学生思维发生变化:在认识历史过程的基础上,不断深入思考;问题设计给出思维空间,对教材观点和结论提出质疑,要求学生重新思考,而不是以接受、理解为核心。这样一个不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寻找论据的过程,学生虽然不可能一开始就进入批判性思维的佳境,但在教师的诱导下,他们的思维能够被激活,有了思考兴趣才能进入实证阶段。实证也是需要训练的。学生具备了实证意识,独立思考才为期不远。

有些教师在这节课中急于联系苏联解体或毛泽东论十大关系。笔者认为,如果是文科班高三复习,未尝不可,高一教学和文科班第一轮都不宜引申太多,欲速则不达。简单地批判不是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是心理素质,不是政治素质。如何评价斯大林不是高中学生的任务,历史课程重在培养思维素质。教师必须明确这一点,否则费力不讨好,也无助于应对高考。

(此文研究过程中得到任世江老师的指导,在此鸣谢。)

【作者简介】赵玉民,男,1962年生,中学高级教师,邯郸市教科所高中历史教研员。

曲现龙,男,1965年生,中学特级教师,北京市育英学校历史教师。

乔京凤,女,1963年生,中学特级教师,邯郸市第二中学历史教师。

【责任编辑:王雅贞】

猜你喜欢
思维训练问题设计质疑
逻辑学在语文学习中的作用
精设计,巧提问
生活化的数学有效融入思维训练的尝试
加强语言表达训练提升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和谐的课堂应充盈学生的声音
对《老人与海鸥》的一点质疑
微课提问的设计:以一件获奖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