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在职消费激励研究综述

2014-10-23 17:47刘丹李将敏
现代商贸工业 2014年19期
关键词:研究综述激励

刘丹 李将敏

摘要:高管在职消费作为一种新兴起的受关注的激励手段,日益受到更多学者的关注。但学术界对高管激励手段的研究更多是局限于货币薪酬契约,而在职消费只限于理论上的阐述。为此,试图从在职消费的概念出发,梳理国内外的研究文献,同时对其研究成果作一归纳,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和实务提供一定的借鉴和支持。

关键词:在职消费;激励;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19008602

1引言

在职消费目前是国外兴起的一个研究热点,在国内相关研究比较少,而且这方面的研究更多是停留在理论上的阐述,相关的经济原因及后果缺乏足够的研究积累,也没有足够的经验研究去支持。现在这个研究热点得到了学术界的追捧,以国外学者及研究人员为主导的实证研究也陆续出现,国内研究也逐渐增加。

本文旨在梳理国内外在职消费研究文献,从概念、成因、计量方法、实证研究成果进行概括,并提出研究的不足以及未来的发展前景。

2在职消费概念综述

实际生活中,任何国家都存在着在职消费的现象。但是对在职消费的概念尚未形成确切统一的结论。一些学者认为职消费是专指“人们取得的扣除正常工薪以外的、可以预期的利益”或者是“凭借自身专权获取的特殊福利”,有时候也指“某些特定类型工作的一种附带或伴随利益”。另外一些学者把在职消费定义为一种“非货币性的福利”,例如为高级管理人员配置的专用汽车或飞机、提供的奢华办公场所、高级娱乐餐饮会所,以及高档场所会员资格等等。

3在职消费成因综述

对于职消费的成因,目前形成了有两种不同的观点,这两种观点分别是在职消费代理观和在职消费效率观。

(1)代理观:Hart(2001)指出,尽管在职消费给高管带来的是一种收益,但是它会给企业带来更多负面的经济影响,从而减损企业价值,降低股东财富,众多经济管理类文献资料都认为职消费是委托代理成本的一种表现形式。换个角度思考,仅从这种代理成本去理解,那么限制在职消费才是理所当然,与现在普遍的现象并不相符。当然,也必须将监督成本纳入考虑范围,Alchian(2008)认为在职消费构成代理成本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在职消费的事后货币薪酬安排不够弥补所消耗的企业资源。

(2)效率观:代理观可以较直接地解释在职消费部分问题,但其广泛存在性原因仍得不到充分的理由。Henderson(2010)把在职消费视为一种“身份商品”,它可以提高高管在企业内部的名望。Rajan和Wulf(2004)也认为在职消费的可以促使提升经理人的管理效益,并且巩固和加强经理人的地位和威望。这些研究理论目前仍处于发展完善阶段,未能成为主流观点,而其对代理观的挑战无疑是一种突破。

这两种观点既有差异又有共通性,其考虑的角度不同,但本质上可以对在职消费的表现和作用进行解释,是相互补充的两种观点。不同的实证研究也指出每种观点都有其可验证性,与其考究两种观点的正确性,不如思考什么约束条件下何种观点更符合现实。

4在职消费计量方法综述

在职消费的实证研究并不多,国外有James等采用相对数值计量法,包括对三大费用的比率进行计量处理,国内主要有夏冬林、陈冬华等采用绝对值法进行了处理。

(1)相对数值计量法。

外国学者中James等(2000)采用了比值法度量在职消费的水平,主要通过销售费用率和管理费用率这两个指标进行研究,国内的卢锐(2008)和李宝宝(2012)等也采用了这种方法,并对其进行了改进,例如剔除不属于在职消费范畴的项目,如存货跌价准备,坏账等。

(2)绝对数值计量法。

从在职消费概念上可以推断,其归属到管理费用的可能性较大,于是较多情况下可以在报表披露信息中获取。陈信元等(2005)认为可以在报表附注的“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相关的现金流量”明细中涵盖车辆费用、业务招待费、差旅费、董事会费用等项目中收集。

目前对于计量方法的考虑重点不在于准确性,而关键在于数据收集的准确性上,由于在职消费数据披露的不一致性,且表现方式有隐蔽性特点,因此数据的质量问题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5在职消费实证分析综述

国内外学者对于在职消费的实证分析,主要是站在公司治理的角度,探讨了股权结构、高管权力、股利支付、债务筹资等与在职消费的相关性,对企业的精细化管理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支持。

Crossman等(2004)的研究表明在合理范围内,大股东的数量及持股比例越高,对高管的监督力度就越大。卢锐等(2008)发现高管的权力与在职消费关系成正相关。美国财务学家Jensen(1986)提出了自由现金流量的代理成本理论,他发现规模越大的公司,其自由现金流量也越大,一旦支付股利,在职消费的程度就将降低。Lipton和Lorsch(2003)、Corwin(2007)、Shleifer(2010)和庆燕燕等(2007),胡建平(2008)的研究都证实支付现金股利后,自由现金流量的减少会导致代理成本的下降。陈红明(2009)和符蓉(2012)通过实证也发现股利支付降低了在职消费的水平。债务筹资方面,Jensen等(1976)提出了代理成本理论,他们认为债务筹资可驱使高管勤勉工作从而减少在职消费。McConnell等(1995)认为当企业拥有超额现金流量时,债务筹资会削减铺张浪费,达到降低在职消费的目的;而王满四(2012)等的研究发现了相反的结论,他认为我国的国情特殊,目前企业的激励制度的欠缺以及高管工薪的管制,使得在职消费成为一种远远大于工资福利的隐性激励,出现一种严重的代理成本,从而对公司绩效有负面影响,即使是进行债务筹资也不能约束高管自利行为。

通过以上综述可以发现,目前的实证分析主要研究公司股权结构和财务政策与在职消费的关系,这些研究为公司治理指明了方向。但是一些更细化的相关因素仍未考虑在内,在未来的研究中,这将是学者们努力的方向。

6结语

管理重人本,人本重激励,高管在职消费作为激励的一种,渐渐成为令人关注的热点,而目前面临主要的问题是其数据的收集难度和计量上还没能得到统一,虽然国内的研究也有所发展,但实证研究的内容并不广泛充足,而且鉴于国外学者起步较早,许多实证研究已经有所成果,但国内外背景情况有所差异,并不适宜直接套用国外研究成果于我国的实际中。当然,随着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更加规范,标准更统一,计量方法手段也更精确,其中的确切关系也将会呈现出来,并为未来高管激励手段内容的研究提供方向。

参考文献

[1]Fan, J. P. H., Wong, T. J., Zhang,T. Y.. 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The Case of Stateowned Corporate Pyramids[J].The Journal of Law,Economics & Organization,2013,(6):12171252.

[2]李宝宝,黄寿昌.国有企业管理层在职消费的估计模型及实证检验[J].管理世界,2012,(5):184185.

[3]杨蓉.垄断行业企业高管薪酬问题研究:基于在职消费的视角[J].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5):133140.

[4]陈信元,陈冬华,万华林.国有企业中的薪酬管制与在职消费[J].经济研究,2005,(2):92101.

[5]刘银国,张琛.自由现金流与在职消费——基于所有制和公司治理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2,(10):1825.

猜你喜欢
研究综述激励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文献综述
生态翻译学研究简述
近五年农村征地纠纷问题研究综述
小学课桌椅设计研究综述
英语虚拟语气的认知研究综述
关于加强基层老员工管理的几点思考
细细品味课堂语言 轻松享受教学过程
高职院校化工总控工技能大赛的培训模式与对策分析
关于重游意愿的研究综述
EVA价值管理体系在S商业银行的应用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