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晓欣
摘 要: 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不爱举手发言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很多教师认为这是随着学生年龄增长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没有注意发掘其中原因,寻找对策,导致教师上课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教学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探究小学高年级学生上课不喜举手的症结所在,找出行之有效的引导策略,每一个小学教师都应该为之付出努力。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学生 举手发言 成因对策
一、小学高年级学生课上不爱举手发言的原因
无论学习哪一门课程,课堂发言都是教师应该注意的现象。学生课堂发言有助于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情况,同时可以训练学生的听说能力和思辨能力[1]。然而总结本人多年教学实践,不难发现这样的现象:小学一、二年级课堂上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教室里的小手如雨后春笋;三、四年级学生发言比较积极,举手人数减少,发言热情远不如一、二年级;到了小学高年级,举手发言的寥寥无几,经常出现冷场。为什么会出现低年级学生争着回答,高年级学生不爱回答的现象呢?通过本人多年的实践研究,逐步找到其中原因。
(一)自尊心强,怕被嘲笑和否定。
到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心理相比低年级时成熟了一些,他们大多爱面子,自尊心强,怕自己回答错了被同学嘲笑,这是他们不愿接受的事。还有的学生曾经因为回答问题被同学嘲笑过,被老师否定过,留下了心理阴影,从此课堂上再不敢轻易举手回答。
(二)没有表现欲,不想回答。
有些学生认为老师提的问题过于简单,没有挑战性,因而不主动回答。也有些学生因为之前举过很多次手,老师也没让他们回答,于是认为反正老师也不会叫我,久而久之,主动发言兴趣降低,直至不愿回答问题。
(三)基础较差,理解和表达能力弱[2]。
由于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差异,课堂上教师提出的问题,学生需要在一定时间内理解题目、思考答案并组织语言表达出来,不是所有学生都能轻易做到的,特别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来说实为不易[2]。
(四)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学能力有待提高。
一些教师在课堂上很少提问,甚至不提问,学生即使想发言,也没有机会。还有一些教师的课堂十分枯燥乏味,没有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精彩的内容讲解,也没有引人入胜的问题情境,时而还提出难度较高的问题,似乎要故意为难学生。
二、对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堂不爱举手发言现象的思考与对策
(一)学生要调整消极心理,勇于发言。
1.举手发言是学生自信心的表现,也是锻炼自己的需要。
举手发言对于学生来说,可以反馈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可以训练自己组织语言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些胆子比较小的学生,可以通过回答问题训练胆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在公开场合的应变能力[3]。
2.举手发言是学生享受学习权利的表现。
举手发言可以为自己争取优先回答问题的机会,回答正确可以获得老师和同学的认同,是一种自我肯定;回答错误可以在最短时间内获得老师的纠正和解疑,知道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二)教师要转变观念,优化提问和评价。
1.营造课堂气氛,使学生想说。
学生都有表现自我的潜在愿望,教师要营造踊跃发言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明白问题回答得对与错都是正常的事情,因为课堂本来就是大家学习知识、纠正错误的地方,这样学生就会积极争取发言机会。
2.优化课堂提问,使学生能说。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教师的提问环节设计得过于草率。要么难度过大,超出小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范围,使学生无从答起;要么難度过小,没有思考价值,学生不屑回答。提问要遵循“跳一跳,能摘桃”的原则,避免太容易或者太难。使学生在克服困难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求知欲望,从而更主动地探究和学习,这样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能说。
3.使用激励性评价,使学生敢说。
教师要注意评价技巧,以激励为主,让学生知道只要自己认真思考后回答问题,就一定是“安全”的,切忌挖苦和讽刺。教师还可以从细节入手,用自己的仪态动作、心理暗示等,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肯定。只有这样,学生才敢于张开思维的翅膀,说出心底独特的见解。
4.改进教学方式,使学生乐说。
教师在课堂中应尽量少讲,把课堂还给学生,多给学生一些思考、展示、想象和评价的空间,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还应采用多媒体教学,丰富多彩的画面、优美的音乐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把静止的事物活动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学生的身心完全融入课堂,使学生乐于发言,从而增强课堂教学效果。
三、结语
课堂发言有助于教师实现教学目标,使学生多方面素质得以提高。在平时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观察和总结,采取多种措施帮助学生消除消极心理,鼓励学生举手发言,这样的课堂一定能成为学生放飞心灵、展现自我的大舞台。
参考文献:
[1]陆亚慧,王娜.关于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举手发言的反思[J].成才之路,2010.
[2]龙丽英.农村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心理现状的调查与对策[J].广西教育,2008.
[3]王丽娟.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腼腆的原因研究[J].小学时代(教师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