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莉萍
摘 要: 科学教育强调以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孩子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各种科学活动,使孩子“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科学活动中来自心理、来自生命、来自认知的安全问题,困扰着一线教育工作者,因此杜绝各种原因引起的安全问题,尤为必要。
关键词: 心理安全 生命安全 认知安全
科学教育强调以丰富多彩的科学探究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孩子积极参与、亲身经历各种科学活动的时候,他们的眼、耳、鼻、舌、触觉多种感官协调活动,真正动手动脑学科学。然而,亲历活动的组织对于幼儿园的孩子来说甚难,使孩子“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只有直面科学活动中来自心理、来自生命、来自认知的安全问题,科学面对才能使活动有所准备,顺之又畅。
一、洞悉心理安全,察觉安全中的隐性之因
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心理的安全和自由是促进创造能力发展的两个主要条件。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合适的心理安全感,在参与活动的全过程中心理处于放松、接受状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无所顾忌地交流表达,以科学家身份投入活动。在安全的心理环境下获得发展是开展一切科学活动的前提。
(一)预计吸引程度。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自我了解比较模糊,男女生之间或者不同家庭中间,孩子表现出不同的个性,有的大胆活泼,有的内向怕事,这就需要老师事先考虑活动的具体细节,最大限度地使活动吸引更多孩子,因而需要预计。
(二)控制情绪程度。
孩子一方面对事物充满好奇与新鲜感,对自己喜欢的事物积极性高。另一方面他们的情感易受外界影响,对不感兴趣的事避而远之。这就需要老师事先考虑孩子情绪的起伏程度,最大限度地使活动控制在合适的情绪中。
(三)建立和谐程度。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是一句老话,也是一个事实。幼儿园老师以自己的仪态、表情、语调给予幼儿亲切感、信任感,为活动的正常开展打下牢固的感情基础。这就需要老师了解孩子,努力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
以洞察的目光察觉隐性的安全因素,让幼儿在心理上具有一种安全感。只有有了这样一种充满吸引力的,孩子情绪愉悦,宽松和谐的安全心理为前提,才能给幼儿提供自由的空间,自由地表现其探索欲望和探索行动,才会让孩子从内心自发自愿地开始自己的探索之旅,这是一种健康的学习状态,也是教育者期待的一种学习状态。
二、尊重生命安全,关注安全中的首要之因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护幼儿生命,促进幼儿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应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关注孩子的生命安全和动植物的生命,是开展一切科学活动的基础。
(一)孩子的生命,鸣世警钟。
泰戈尔说过:教育的目的是向人类传送生命的气息。生命课是每个孩子的必修课,关爱生命、热爱生命的教育钟声在世世代代的教育者耳边长鸣,在幼儿园各学科中重复敲响。
1.人体科学奥秘,防患于未然。虞永平教授认为:“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学习特点决定了幼儿教育必须是整体性的教育,幼儿教育需要高度整合。”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孩子对自我的身体感兴趣,在儿童医院每天都有不少孩子伤害自己身体的事情发生,防患于未然十分迫切。在科学启蒙教育中,应尝试运用幼儿喜闻乐见的、能够理解的形式,让幼儿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了解。如感觉呼吸的存在,除了让孩子“屏住呼吸”感受外,还通过吸管做通气和塞气的实验,让孩子了解气息通畅的条件,知道不能把异物塞进鼻腔或口腔。对幼儿进行人体科学教育,以科学的态度引导幼儿探索,培养幼儿的自我防护意识。
2.材料科學探访,尝试于开端。陈鹤琴先生曾倡导:“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就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儿童自己能想的就让他们自己想,鼓励幼儿发现自己的世界。”幼儿对材料是十分感兴趣的。选择无毒、无味、对幼儿无伤害隐患的原料制作材料。材料如何正确使用操作,由于孩子对材料的理解方式不同,会导致不同结果产生。如在制作“会转的花”活动中,需要将废乒乓球剪成各种形状,那么剪刀的正确使用及所用的力度和方法,是在平时活动中得以强化的,幼儿操作的方位角度和其他幼儿观看站立位置,是在操作活动前得以训练的。对幼儿进行科学材料的探究,以严谨的态度引导幼儿操作,培养幼儿的良好操作习惯。
3.实验科学透析,解决于实践。古罗马教育家布鲁塔克曾说:“儿童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科学小实验以“动手做科学”为指导核心,幼儿自己动手,亲自参与,有自己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接触科学小实验要立足于幼儿自身的感知、探索、发现、操作、学习简单的科学方法和技能。如“五颜六色的饮料”的活动,为幼儿准备了红、黄、蓝三原色的颜色,并为每个幼儿准备了玻璃器皿和水,让幼儿自由玩色。当草莓汁、柠檬汁、蓝莓汁呈现的时候,孩子们在实践中获知了颜色变化的原因,没有尝试喝。对幼儿进行实验科学材料的透析,以正确的方法引导幼儿实践,培养幼儿探究问题的能力。
(二)动植物的生命,与世共存。
生命是自然的奇迹,没有自然,便没有人类。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正常发展,教育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我们应该尊重生命,敬畏自然。这是世界一大朴素的真理。
1.动物生命,需善待延续。法国法律规定不能饲养蝌蚪,外国同行们的做法不得不让我们对生命肃然起敬。一切的一切都与我们的生命息息相关,所有的生物就在我们身边,世界改变着我们的一切。但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在幼儿的探究过程中,我们不曾想过牺牲一个或更多小动物的生命会有多么重要。有的孩子为表现自己的勇敢,做着“屠夫”。如“金鱼是睁着眼睛睡觉的”,胆大的孩子竟然挖出了金鱼的眼珠一探究竟。让小动物获得生命的基本需求和安全的满足,对动物关注、关心和尊重,是孩子应该获得的知识。
2.植物生命,需萌芽呵护。生命自大自然中孕育而生,是艰难危险的,其中任何一个微小的环境变化,都会使生命出现夭折和伤害。但生命的力量又是令人震惊的。细小的种子珍惜了上天的赐予,不断努力,根拼命往下钻,芽使劲往上挤,就是在坚硬的石堆中也毫不畏惧,只为了接受轻风的爱拂、阳光的淋浴。万物灵长的人类又岂能漠视生命的存在?如“植物园”刚破土的黄豆,对生的瓣儿吸引了淘气的孩子,狠狠地将一对对瓣儿摘入囊中。生命是伟大的,生命是崇高的,没有人轻易放弃生命,是孩子应该掌握的道理。
蒙田曾说:“我们的生命受到自然的厚赐,它是优越无比的。”命是宝贵的,失去了生命,我们将变得一无所有。教育首先需要的是使人回归到具有深远的人文关怀使命之中。让孩子在拥有知识的同时,拥有健康的体魄,坚强的人生毅力;拥有人类最丰富的同情心、爱心,从而拥有快乐、成功的人生。
三、弘扬认知安全,倡导安全中的重要之因
认知过程是一个学习过程,采取科学的思维方式感知环境,正确地认识环境,从而正确地采取行动。认知中的科学要义决定了内容的安全性。弘扬认知中的安全,是开展一切科学活动的技术保障。
(一)教师专业认知程度。
教育者应确立平等教育思想,激励幼儿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喜悦,为幼儿终身成长打下坚实的教育基础。现实生活中教师日常工作时间长,工作琐碎,很少主动有意识地获取科学信息,专业科学知识欠缺,因此对科学知识和科学教育技能出现知之较少的现象,直接决定教师的指导水平,致使科学教育内容和方法产生位移,甚至对孩子认知安全产生威胁。在科学活動中,幼儿的辨别能力差,他们总认为老师说的都是对的。因此老师向幼儿传授的知识必须是科学的,来不得半点虚假。教师必须丰富自身的科学知识,以应对活动中幼儿的种种疑问。
(二)家长专业认知水平。
现代社会由于多元化发展,家长教育盲区甚为严重。家长对儿童的影响是独一无二的,儿童最初对周围世界的态度都是在与父母的最初互动中形成的。家长应该支持孩子的活动,并注意让孩子从观察的现象出发独立思考,鼓励孩子大胆提出自己的观点,分享家长的科学知识。作为和孩子接触时间最多的人,家长必须不断观察孩子的活动情况,及时调整、补充。只有准确了解科学知识,才能促进孩子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总之,直面科学活动时,有效地从洞悉心理安全,尊重生命安全,弘扬认知安全入手;科学地从各种视角切入,挖掘隐性的安全因素,找出首要的安全因素,指出重要的安全因素,才能有底气地直面科学活动,保障科学活动顺利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