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玮洁
摘 要: 在把握志愿服务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大学生作为服务主体的特征和成长发展需求,挖掘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并从服务内容建设、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文化建设、长效性发展四个方面探究大学生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关键词: 大学生志愿服务 育人功能 实现路径
大学生志愿者随着志愿服务事业的快速发展迅速壮大和成长,在志愿服务中发挥重要作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社会建设。志愿服务对于大学生群体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把握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内涵和特征,探究其育人功能及实现路径,对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重要意义。
一、志愿服务的内涵
(一)志愿服务与志愿者的界定
志愿服务(Volunteer Service)是指任何人自愿贡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在不为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所提供的服务,泛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时间、技能、资源、善心为邻居、社区、社会提供非盈利、非职业化的援助行为,具有志愿性、利他性、非报酬性、组织性四个特征。志愿者(Volunteer)是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及精力,在不计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为推动人类发展、社会进步和社会福利事业提供服务的人,是志愿服务的参与主体和服务主体。
(二)志愿服务孕育和发展具有深厚多元的文化背景
志愿服务从19世纪末期在西方开始萌芽,至今已历经上百年的发展历史。与欧洲宗教慈善文化背景不同,我国志愿服务的意识和思想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儒家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仁者爱人”等思想,墨家学派的“兼爱、非攻”等观点,孕育了古代中国以人际互助为基础的“志愿意识”。
2001年被联合国组织命名为“国际志愿者年”,每年的12月5日被联合国组织确立为“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事业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使志愿服务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覆盖面、公民参与度、社会效益不断提高。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引领我国志愿服务风潮
20世纪90年代,团中央发起实施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得到了广大青年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积极響应,全国各地高校陆续建立起大学生志愿服务团体,组织开展主题各异的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志愿服务逐步蔓延到社会中,成为覆盖所有阶层和地区的全国性活动,并最终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与认可[1]。近年来,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大型赛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掀起了以青年大学生为代表的全社会志愿服务热潮。青年大学生成为志愿服务的中坚力量。志愿服务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公民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志愿服务对于服务主体大学生的育人功能日益凸显。
二、志愿服务对大学生的作用与影响
(一)志愿服务是大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大学生处于发展社会化的重要时期,其人格和心理处于快速成长与发展阶段,面临由个体向“社会人”角色的逐步转换。与封闭课堂相对应,大学生志愿服务从内容、对象、需求和标准都指向社会和“有需要的他人”,成为大学生和社会相联系的重要环节和纽带。
在志愿服务过程中,大学生面临三方面的任务与挑战:一是知识储备与能力水平的提升。服务能力直接检验大学生专业素养和基本素质,良好的服务能力是保证服务质量的基础和前提。二是朋辈间的互助实践。在实践活动中,大学生是由多个个体组成的团体,朋辈间的确切分工、互助与合作,在困境中的相互支持是保证服务有序开展的重要因素。三是服务对象需求的把握,志愿服务是动态的过程,服务对象个体间具有差异性,因此,如何在平衡服务需求的共性与个性中为服务对象提供个别化服务,是保障服务有效性的关键。
大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服务、学习及外界环境对行为的不断强化,逐步形成个体参与志愿服务的“最优模式”,进而形成个别化的与社会环境相适应的行为模式。大学生志愿服务是发展大学生与社会的有益联结,促进青年社会化的重要途径。
(二)志愿服务为大学生自我成长提供有力支持
大学生与社会媒介、他人互动的过程是青年社会行为模塑过程,外在社会化过程伴随行为主体个体内化的过程,即大学生主体的自我成长。通过具有特定服务目标、有计划、有组织、自愿性的志愿服务活动,大学生能够置身于特定的空间、服务情境中,主动将社会目标、价值观、规范和行为方式等转化为自身的人格特质和行为反应模式,自觉将内部心理结构同外部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并对后者加以选择和适应。在此过程中,大学生进一步完善自我认识,加强自我认同,促进角色学习,塑造健康人格,强化社会责任意识。
(三)志愿服务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
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助人行为,而是有组织、有计划、具有社会性的利他行为。支撑服务的包括志愿者组织管理、专业技术问题、各方社会支持、社会舆论参与等环节,是社会资源有效分配、充分运用的过程。因此,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不是简单的一对一互动,而是作为社会力量不断推动社会进步的过程。
志愿服务以其开放、自愿、互助、包容的精神内涵,为大学生提供自我教育的机会与平台,在助人、奉献的过程中,实现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全员育人的教育目标,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育人氛围。
三、志愿服务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
大学生志愿服务相较于一般志愿服务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教育性,因此,通过服务内容建设、志愿者队伍建设、志愿文化建设、长效性发展突出志愿服务的育人功能,是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发展的应有之义。
(一)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建设
大学生志愿服务内容建设的重点是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的设计与规划,针对服务直接参与者(大学生)的兴趣、能力、成长空间并结合服务对象、服务主题的实际需求规划设计并组织相关志愿服务活动;重视规划系统性的志愿服务项目,在服务实践中,科学设计、组织和管理单次志愿服务活动,从整体上提高大学生志愿服务质量和水平,最大化地引导大学生拓展志愿服务实践的深度和广度。
(二)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
大学生群体具有一定的自我组织和自我管理能力。因此,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队伍建设的关键在于突出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大学生自主发起、组织、参与志愿服务实践,开发志愿服务项目,支持大学生“走出去”、“沉下来”,将对社会生活的关注和思考转化为自觉行动与实践。完善志愿者登记、服务认证时数累积、志愿者培训及相关激励制度,激发队伍活力。
(三)突出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
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文化建设可以从三方面出发。一是注重打造志愿服务品牌。好的志愿服务项目是立体、多元、可推广的,它会产生无形的力量推动更加广泛的认同和参与。打造志愿服务品牌、树立优秀志愿者榜样有助于塑造鲜活具体的志愿服务理念,诠释志愿服务精神,凝聚志愿服务力量。二是大学生志愿者交流活动对志愿文化进行梳理和升华。大学生志愿者的成长需求和突出特点在于“乐群”,志愿者沙龙、志愿服务分享会、项目发布与宣讲、志愿服务文化节等文化仪式成为大学生认识和提升自我的良好平台,引导大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交流中学习、在反思中成长。三是建设新媒体文化阵地。网络新媒体技术日益成为大学生学习、社交的重要途径,具有实时、时尚、便捷的特点,因此网络平台的传播度要优于传统媒介。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相关微博、微信、QQ群、小组等网络平台,有利于志愿者交流,增强归属感和凝聚力。
(四)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
志愿服务育人是动态的过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发展强化育人效果、巩固育人阵地的基础。高校应根据自身实际,进一步协调和整合资源,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和专业性优势,推动建立集大学生志愿服务信息共享、大学生志愿服务组织与管理、大学生志愿服务培训与指导、大学生志愿服务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学生服务实践综合服务平台,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体系,并融于高校育人整体框架中,使其真正发挥育人作用。
参考文献:
[1]翟帆.志愿服务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N].中国教育报,2001.1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