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新
摘 要: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教育体制进行了深入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践过程中逐渐暴露出一系列问题,那么就需要创新教学理念,有机结合情景和语言教学,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让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知识。本文分析了小学英语课堂中情景与语言教学的结合策略,以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 小学英语 情景教学 语言教学
1.引言
语言作为交际的工具,必须在一定的情景中方可交际,交际的两个必要因素就是情景和语言。那么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就需要对情景产生足够重视。实践研究表明,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有机结合情景教学和语言教学,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情景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将形象充分利用起来,创设具体场景,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引导学生对语言加以理解和运用。
2.小学英语课堂中情景与语言教学的结合策略
(1)利用图片或者实物,对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结合本课程内容,提前准备一些图片或者实物,这样就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促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比如,笔者在讲解西方圣诞节的过程中,将圣诞节的相关图片展示出来,如圣诞树、圣诞老人等,同时,将圣诞节的来历、圣诞及我国春节的差异等介绍给学生,创造一种真实的学习环境。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圣诞节,也可以让学生扮演圣诞老人,将圣诞老人的帽子、圣诞卡等实物展示给学生。创设这样的情境,就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活跃课堂气氛。在这样的模拟情景中,让学生进行对话,用英语交流:你喜欢圣诞节吗?你觉得圣诞节哪里最好玩?等等。
(2)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对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如今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课堂教学中开始广泛应用各种高科技教学方式,这样就在较大程度上改变了小学英语教学设备和教学手段,其中,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最为广泛地应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将生动和丰富的教学情景提供给学生,以便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调动视觉和听觉等感官,学生可以对课堂学习的知识更加深入地理解,这样学生可以对课堂知识更加牢固地掌握。比如,在讲解与生日相关的课程中,首先利用多媒体将一段较短的生日晚会相关视频展示给学生,学生对生日会的乐趣进行感受,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结合自身记忆,对相关教学知识点和单词进行了解,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3)利用肢体语言,对小学英语课堂的教学情境进行创设。调查研究发现,在日常的各项交际活动中,特别是在日常交际活动是跨文化和跨语言的时,肢体语言的作用就更加需要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在日常交际活动中,它更加直观,并且具有较强的暗示性。因此,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肢体语言利用起来,以便对小学英语教学课堂情境更好地创设,促使学生对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理解。笔者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就经常应用各种肢体语言,对教学内容进行更好的演示,这样学生就可以对课堂教学内容更好地理解,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英语思维能力。比如,笔者在对walk一词进行讲解时,在讲台上对走路的动作进行模拟;在对run这个单词学习时,可以在讲台上对跑步的动作进行模仿;在对rush这个单词进行讲解时,在讲台上对冲的动作进行模拟。应用这样的肢体语言教学模式,可以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激发出来,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学生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记忆walk、run和rush等单词的含义。再如,笔者在对Whats this?这个句型进行讲解时,带来一些苹果、香蕉、铅笔等,让学生利用这个句型进行练习,这样将一个疑問情景营造出来,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个句型,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4)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对小学英语的课堂情境进行创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日常英语教学活动中,需要将学生兴趣充分激发出来,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情景进行构造,促使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大幅提升。大量实践研究表明,将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小故事引入英语课堂,可以将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激发出来,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提升。比如在对rabbit这个单词讲解时,发现学生非常喜欢兔子,于是就问学生兔子喜欢吃什么,学生说是红萝卜;同时,将龟兔赛跑的故事讲给学生听,之后,让学生练习Would you like to berabbit?这个句型。
3.结语
由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得知,语言教学中,必须放在一定的情景中,这就对小学英语教师就提出了很高要求,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营造良好氛围,将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激发出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使学生获得更大进步。
参考文献:
[1]房敏.情景教学在小学英语课堂中的应用[J].小学时代:教师,2012,2(20):123-125.
[2]杨学明.小学英语课堂实施情景教学的探索[J].课外阅读,2013,2(6):55-57.
[3]肖刚.在小学英语课堂中感悟情景教学[J].江西教育,2011,2(8):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