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摘 要:化学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改变陈旧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是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选择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组合,共同参与教学全过程,以多种媒体信息作用于学生,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多媒体;演示实验;情感发展;新课标;问题情境
近年来,随着教学设施的进一步完善,多媒体教学也逐渐进入到我们的日常教学活动中。通过真实的化学实验与绚丽多彩的多媒体手段,使我们的教学活动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根据近两年来我对多媒体的使用谈谈个人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导入新课
新课的引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通过多媒体创设丰富的教学情景,能将学生课间休息时散乱的心收拢,更能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例如,我在讲授九年级化学教材中“金刚石、石墨、C60”时,首先通过大屏幕展示古代皇宫中使用的光彩夺目的钻石首饰,工人们正在使用的切割大理石的切割机,家庭中冰箱里的去味剂,战场上正在使用的防毒面具,以及碳纤维碳纳米管材料的优异性能,将学生引入无限神奇的化学世界里,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地去探求化学知识。
二、将多媒体与演示实验相结合,提高教學效果
化学实验是学好化学的重要手段,具有真实性、直观性、趣味性等特点。但有的化学知识并不能有效利用实验手段,此时便可以使用多媒体来弥补其缺陷。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有机结合,多种感官刺激,易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多媒体技术交互性强,传输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可随机调节,且操作具有重复性,易于学生对知识的接受,有益于主体地位的培养。例如,我在教授九年级化学“分子、原子”这部分内容时,引入新课后,首先利用教材上的演示实验和自制改进创新实验讲授分子的性质。而讲授分子、原子的概念时,我就利用自制电解水过程、氧化汞受热分解过程的微观结构动画,并配以生动的声音,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分子、原子的真实性以及分子、原子的本质区别。然后再在大屏幕上展示课堂练习及课后思考题,让学生能及时巩固所学知识,并进一步探究原子内部奥秘的欲望。
三、利用多媒体拓展教学内容,体现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随着人类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化学在提高生活质量,战胜疾病与营养保健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化学与生活”是当前化学教育关注的热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化学”是新课改提出的新理念,化学知识遍布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处处皆有学问。而随着学生学习的不断深入,学生热情在不断衰减,最后感到索然无味。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适量关于衣食住行有关的化学物质、化学事件、化学现象、化学变化,真正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我们身边”。例如,我在教授“化学元素与生活”内容时,利用多媒体播放收集的2008年中国爆发的震惊世人的毒奶粉事件,自己平时用数码相机拍摄身边的“白色污染”、身边的水污染片断,一些学校正在提供的早、中、晚餐食品,医疗上因缺营养素引起的各种类型的病人等。通过这些多媒体短片的播放,让学生体会到应该努力学好化学知识,去改善我们的生活,改善我们的环境。
四、利用多媒体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
化学新课标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提出了明确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主要就体现在课堂教学的安排是否激发学生的智慧活动,是否引发了学生专注于知识的探求与问题求索的愿望和行为。教师通过教学要提高学生对道德的认识,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没有强烈的激情是不可能的。我们在教学中既要注重学生知识的传授,又要重视学生情感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我们有效利用多媒体,创设问题情境,将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问题探究,使学生始终处于愿学、乐学的情绪中,实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从而使课堂产生无穷的魅力和广泛的心理效应。例如,我在讲“金属”这部分内容时,通过播放四大发明图片及解说、工业炼铁的影片以及我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史,对学生学习化学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同时又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在讲解“爱护水资源”部分时,通过多媒体播放我国的水资源现状、生活中对水的污染程度和水的浪费现象,让学生树立节水意识、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从而真正促进学生情感的发展,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形成良好的个性品质。
总之,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现代教育技术带来的喜悦,让多媒体在教学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我们教师既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业务能力,更要将传统教育方法与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使我们的教育事业与时俱进、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大悌,赵小刚.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高[M].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
[2]黄世新,王建民.科学教育发展观读本[M].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3]胡杨胜.中学化学多媒体CAI发展的探索[D].华中师范大学,2003.
[4]武冬梅.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几点体会[J].职业教育研究,2008(4).